AI领域各个技术与大模型之间的关系

举报
developer_Li 发表于 2025/05/12 12:23:15 2025/05/12
【摘要】 大模型与各种AI技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各个技术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一个互补与协同的体系,而大模型(例如 GPT、LLaMA、Gemini 等)通常是这一体系的核心和基础驱动力。

1. 智能 Agent 与大模型

智能 Agent 的目标是实现自主决策与任务执行,其核心在于理解输入并做出精准反应。大模型经过海量数据预训练,具备了深厚的语言理解和推理能力,在智能 Agent 中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 决策支持:大模型能够理解复杂语境,提供更为准确的回答和建议,从而加强 Agent 的决策功能。

  • 自然语言交互:通过大模型的强大生成能力,智能 Agent 可以实现流畅、自然的对话,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总之,大模型使得智能 Agent 不仅仅是按照预设规则行动,而是能够根据上下文和大量知识进行灵活应对和自适应决策。


2. RAG(检索增强生成)与大模型

RAG 技术是一种将外部知识检索与生成式大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提升生成结果的准确性与实时性。其主要关系体现在:

  • 知识补充:大模型虽然可以生成连贯的文本,但其训练数据具有时间截断或局限性。RAG 可以在生成之前或过程中从实时数据源或者专门的知识库中检索必要的信息,增强回答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 降低幻觉现象:通过引入检索模块,RAG 能够减少大模型生成“虚假”信息的风险,让输出内容更贴近现实需求。

借助 RAG,部署的大模型应用可以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知识环境,尤其适用于需要精准事实支持的场景。


3. AI 工作流与大模型

AI 工作流定义了数据预处理、模型推理、后处理等多个环节,构成一个系统化的执行流程。在这一流程中,大模型往往承担关键的推理和生成任务,其与工作流的关系具体包括:

  • 集成与协同:大模型作为核心运算单元,在工作流中与其它组件(如数据预处理模块、校验机制、业务逻辑规则等)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复杂任务。

  • 多阶段处理:在整个工作流中,大模型不仅可能被用于初步分析或答案生成,还能参与后续的结果优化和输出格式调整,确保最终结果的准确和符合预期。

因此,工作流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处理框架,而大模型则是其中最为智能化、知识密集的模块,加速了整体流程的智能化转型。


4. 其他技术(规则引擎、端侧 AI、生成式 AI、强化学习、多模态 AI、AI 编排)与大模型的关系

  • 规则引擎:通常用于对大模型的输出进行过滤、约束和业务逻辑校验。大模型生成的答案可以经过规则引擎调整,以确保符合特定领域的规范和安全要求。

  • 端侧 AI:为了满足实时性及隐私保护需求,有时会将经过改造或量化优化过的大模型部署在边缘设备上,实现低延迟和本地推理。

  • 生成式 AI:大模型正是生成式 AI 的代表,其丰富的预训练知识使其在文本生成、图片生成等方面表现出色。

  • 强化学习:在决策和策略迭代中,大模型可以作为观察和初始策略生成的工具,通过强化学习不断调整,提升整体决策能力。

  • 多模态 AI:大模型正在不断扩展其处理能力,现在已经能够协同处理文本、图像、音频等多种数据模态,实现跨领域信息协同。

  • AI 编排:在复杂的系统中,多种 AI 模块可能会同时运行。大模型通常作为核心模块,通过 AI 编排平台与其他专用小模型协同运作,从而构成一个高效、灵活的整体系统。

这些技术各有侧重,但共同目标是为了弥补单一大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形成一个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智能系统架构。


总结

  • 大模型为整个系统提供基础的知识储备和生成能力,是智能 Agent、生成式 AI、多模态 AI 以及动作决策的核心组件。

  • RAG 赋予大模型实时检索外部信息的能力,确保答案更准确、时效。

  • AI 工作流将大模型与其他技术组件系统化整合,确保从数据输入到结果输出各环节的高效协同。

  • 其它技术(如规则引擎、端侧 AI、强化学习等)则补充、约束或扩展大模型的能力,使整个AI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可靠和多元。

这些组件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且高度互动的 AI 应用生态,正是这种协同作用使得大模型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类复杂场景。

大模型为核心大脑,各种技术像各种感官以及具体实现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