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Linux核心服务与包管理
要保证一个Linux系统稳定、安全、功能完备,有效管理其后台服务和软件包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深入介绍现代Linux系统中四个核心的管理工具:systemctl (服务管理),wget (文件下载),以及 rpm 和 yum(软件包管理)
思维导图



一、 系统服务管理器 systemctl
systemctl 是systemd 初始化系统的主控制命令,用于管理系统服务。
常用命令与功能:
start <service>: 启动服务
stop <service>: 停止服务
restart <service>: 重启服务
reload <service>: 重新加载配置文件 (不中断服务)
status <service>: 查看服务状态
enable <service>: 设置服务开机自启
disable <service>: 取消服务开机自启
is-enabled <service>: 检查是否开机自启
代码示例 (以 httpd 服务为例):
systemctl start httpd
systemctl enable httpd
systemctl status httpd
systemctl stop httpd
systemctl disable httpd

二、文件下载工具 wget
wget 是一个强大的非交互式网络下载器,常用于从网络上获取软件包文件或配置文件。
常用选项:
-O <file>: 将下载内容另存为指定文件名
-P <dir>: 将文件下载到指定目录
-c: 断点续传
代码示例:
wget https://www.python.org/ftp/python/3.12.4/Python-3.12.4.tgz
wget -O nginx.conf_example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nginx/nginx/master/conf/nginx.conf
wget -P ./datasets https://archive.ics.uci.edu/ml/machine-learning-databases/iris/iris.data

三、RPM包管理器
rpm功能强大且直接,但它本身不解决软件包之间的依赖关系
a. 安装与升级 (-i, -U)
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使用系统安装光盘是获取RPM包的常用方法。
第一步:准备软件包源 (挂载光盘)
- 连接并挂载光盘
在虚拟机或物理机上连接系统安装光盘/ISO,设备名通常是/dev/sr0。
mount /dev/sr0 /mnt
mount 命令可能会提示 /dev/sr0 is write-protected, mounting read-only,这是正常现象。
- 验证挂载并进入Packages目录
df -h
# 确认 /dev/sr0 已挂载到 /mnt
cd /mnt/Packages
# ls | wc -l # (可选) 查看包的数量

第二步:执行安装
-i: 安装 (install)。
-v: 显示详细信息 (verbose)。
-h: 显示带#号的进度条 (hash)。
案例1:安装一个无依赖或依赖已满足的包 (vsftpd)
# 检查 vsftpd 是否已安装
rpm -q vsftpd
# 提示 "package vsftpd is not installed"
# 安装时必须使用软件包的完整文件名
rpm -ivh vsftpd-3.0.2-28.el7.x86_64.rpm
# 再次检查,确认安装成功
rpm -q vsftpd
# 显示 vsftpd-3.0.2-28.el7.x86_64

注意:rpm 命令需要指定RPM文件的完整路径或在当前目录下。如果包名不完整或文件不存在,会报错。
案例2:安装一个有依赖关系的包 (httpd)
rpm -ivh httpd-2.4.6-97.el7.centos.x86_64.rpm
此时,你会看到典型的依赖错误:

处理依赖问题的危险选项 (应极力避免)
在某些特殊、明确知道后果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以下参数强制安装:
--nodeps: 忽略依赖关系。
--force: 强制安装 (覆盖文件、替换已安装包)。
rpm -ivh httpd-2.4.6-97.el7.centos.x86_64.rpm --nodeps --force
# 这种安装方式极有可能导致httpd服务无法正常启动!

正确做法:应先手动安装所有被依赖的包,或者直接使用 yum/dnf。
升级 (-Uvh)
-U (upgrade) 选项更常用,因为它既可以升级一个已安装的包,也可以安装一个新包。
rpm -Uvh new-version-httpd.rpm
b. 查询 (-q)
rpm -q 是最安全、最常用的子命令。
rpm -q <package_name>: 查询包是否安装。
rpm -qa: 查询所有 (all) 已安装的包。
rpm -qi <package_name>: 查询包的详细信息 (information)。
rpm -ql <package_name>: 列出包安装的所有文件 (list)。
rpm -qc <package_name>: 只列出包的配置文件 (config)。
rpm -qf <file_path>: 根据文件反查所属的包 (file)。
代码示例:
# 查询httpd包的详细信息
rpm -qi httpd
# 列出vsftpd包安装的所有文件
rpm -ql vsftpd
# 列出httpd包安装的配置文件
rpm -qc httpd
# 查看/etc/vsftpd/vsftpd.conf这个文件属于哪个包
rpm -qf /etc/vsftpd/vsftpd.conf


c. 卸载 (-e)
-e (erase) 用于卸载软件包。
代码示例:
# 卸载 httpd 和 vsftpd
rpm -e httpd
rpm -e vsftpd
# 验证卸载结果
rpm -q httpd
rpm -q vsftpd
注意:卸载时同样会检查依赖关系。如果有其他包依赖于你要卸载的包,卸载会失败。
d. 其他实用查询与校验
- 查询未安装的包文件 (
-p)
# 查看一个RPM文件将要安装哪些文件,而不实际安装它
rpm -qpl vsftpd-3.0.2-28.el7.x86_64.rpm
- 校验已安装的包 (
-V)
rpm -V(Verify) 检查软件包的文件是否被修改过。没有任何输出表示文件完好。
rpm -V vsftpd
# 如果修改了 /etc/vsftpd/vsftpd.conf,此命令会有输出
命令总结表
| 操作类型 | 常用命令格式 | 描述 |
|---|---|---|
| 安装/升级 | rpm -ivh <file.rpm> |
安装一个新包,显示详细过程和进度。 |
rpm -Uvh <file.rpm> |
升级或安装一个包 (推荐使用)。 | |
| 查询已安装 | rpm -qa |
列出所有已安装的软件包。 |
rpm -q <pkg_name> |
检查指定软件包是否已安装。 | |
rpm -qi <pkg_name> |
显示指定软件包的详细信息。 | |
rpm -ql <pkg_name> |
列出指定软件包包含的所有文件。 | |
rpm -qc <pkg_name> |
只列出指定软件包的配置文件。 | |
rpm -qf <file_path> |
查询一个文件是由哪个软件包安装的。 | |
| 查询未安装 | rpm -qpl <file.rpm> |
预览一个RPM包文件将会安装哪些文件。 |
rpm -qpR <file.rpm> |
查看一个RPM包文件需要哪些依赖。 | |
| 卸载 | rpm -e <pkg_name> |
卸载一个已安装的软件包。 |
| 校验 | rpm -V <pkg_name> |
验证已安装软件包的文件是否被修改</t>。 |
四、YUM 包管理工具
yum/dnf 是高级包管理器,自动处理依赖关系,从远程仓库获取软件。
常用命令:
install: 安装
remove: 卸载
update: 更新
search: 搜索
info: 查看信息
list: 列出包 (yum list installed)
groupinstall: 安装包组 (如 “Development Tools”)
history: 查看、撤销、重做事务历史
provides(或whatprovides): 查找哪个包提供某个文件或功能
clean: 清理缓存 (yum clean all)
repolist: 列出已启用的仓库
代码示例:
yum groupinstall "Development Tools" -y
yum history list
yum provides htpasswd
yum clean all


五、YUM 仓库配置
YUM/DNF 从哪里下载软件包,完全取决于 /etc/yum.repos.d/ 目录下的 .repo 配置文件。
.repo 文件核心字段:
[repository_id]: 仓库的唯一ID,用中括号括起来。
name: 仓库的描述性名称。
baseurl: 仓库的URL地址。可以是http://,https://,ftp://或file:///。
mirrorlist: (与baseurl二选一) 指向一个包含多个镜像URL的元文件地址。
enabled:1(启用) 或0(禁用)。
gpgcheck:1(检查RPM包的GPG签名以保证安全) 或0(不检查)。
gpgkey: 指向GPG公钥文件的URL或本地路径,用于验证签名。
场景一:配置网络镜像源 (例如,使用阿里云镜像)
在生产环境中,为了提高下载速度,通常会替换官方源为国内的镜像源
操作步骤:
- 备份现有repo文件 (非常重要!):
mkdir /etc/yum.repos.d/backup
mv /etc/yum.repos.d/*.repo /etc/yum.repos.d/backup
- 使用
wget下载新的repo文件: (以CentOS 7为例)
wget -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repo/Centos-7.repo
- 清理旧缓存并生成新缓存:
yum clean all
yum makecache

场景二:配置本地文件镜像源 (使用系统安装光盘/ISO)
在无法访问互联网的环境下,或者为了快速安装系统自带的基础软件包,直接使用系统安装光盘或ISO文件作为本地YUM源是一种非常便捷的方法。
操作步骤:
- 连接并挂载光盘/ISO:
将您的系统安装光盘 (通常设备名为/dev/cdrom或/dev/sr0) 挂载到一个临时目录,例如/mnt。
mount /dev/sr0 /mnt
验证挂载:
df -h
# 你应该能看到 /dev/sr0 挂载在了 /mnt 上

- 配置仓库文件:
为了避免与网络源冲突,最佳实践是先将所有现有的.repo文件移动到一个备份目录 (如果场景一中尚未操作)。
# 如果还未备份,请执行
mkdir -p /etc/yum.repos.d/backup
mv /etc/yum.repos.d/*.repo /etc/yum.repos.d/backup
然后,创建一个新的 .repo 文件来指向我们挂载的光盘。
vim /etc/yum.repos.d/BaseOS.repo
在 local-iso.repo 文件中,添加以下内容 (二选一,建议初学者使用版本一):
版本一 (简单,不校验GPG签名):
[BaseOS]
name=BaseOS
baseurl=file:///mnt
enabled=1
gpgcheck=0
版本二 (安全,校验GPG签名):
[BaseOS]
name=BaseOS
baseurl=file:///mnt
enabled=1
gpgcheck=1
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CentOS-7
[BaseOS]: 仓库ID,可自定义
baseurl=file:///mnt: 核心配置。file:///协议告诉YUM这是一个本地文件系统路径,/mnt是我们挂载光盘的目录。
gpgcheck=0: 禁用GPG签名检查,最简单。
gpgcheck=1和gpgkey: 启用GPG检查,并指定GPG公钥文件的位置 (通常系统自带了对应版本的公钥)。
- 应用配置并测试:
配置好.repo文件后,必须清理旧缓存并生成新的缓存。
yum clean all
yum makecache
现在,检查仓库列表,应该只能看到我们刚刚配置的本地源。
yum repolist
最后,尝试安装一个光盘里肯定有的小工具来测试。
yum install -y tree
如果安装成功,说明本地文件源配置成功!
场景三:配置局域网YUM源 (网络镜像)
在企业环境中,搭建统一的局域网YUM源可以节省带宽、加快速度并控制版本。
1. 在源服务器 (假设 IP: 192.168.1.100) 上操作:
a. 安装必要工具:
yum install -y httpd createrepo
b. 准备软件包目录并同步:
(假设系统安装光盘已挂载到 /mnt/cdrom)
mkdir -p /var/www/html/centos/7
cp -r /mnt/cdrom/* /var/www/html/centos/7/
c. 创建仓库元数据:
createrepo /var/www/html/centos/7/
d. 启动并设置Web服务开机自启:
systemctl start httpd
systemctl enable httpd
# 确保防火墙允许80端口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http
firewall-cmd --reload
2. 在客户端服务器上操作:
a. 备份并清空现有repo配置 (同上一步)。
b. 创建新的本地源配置文件:
vi /etc/yum.repos.d/lan.repo
c. 在 lan.repo 文件中添加以下内容:
[lan-base]
name=LAN CentOS-$releasever - Base
baseurl=http://192.168.1.100/centos/7/
enabled=1
gpgcheck=0
d. 清理并生成缓存:
yum clean all
yum makecache
现在,客户端的 yum 命令将完全从你的局域网服务器获取软件包。
总结
本次我们掌握了Linux系统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系列工具。
systemctl负责服务的生命周期管理。wget是获取网络资源的得力助手。rpm作为底层工具,让我们能深入检查和操作软件包。而yum则在此之上提供了自动化依赖处理和强大的仓库管理功能,特别是自定义仓库配置的能力,是高级系统运维和自动化部署的基石。
练习题
题目:
- 如何查看
crond服务的状态,并判断它是否设置为开机自启? - 使用
wget从http://ftp.gnu.org/gnu/wget/wget-1.21.4.tar.gz下载文件,并将其保存在/opt/src目录下。 - 你有一个名为
myapp.rpm的本地软件包文件,如何查询它将要安装到系统中的所有文件列表,而不是真正安装它? - 如何使用
rpm查找/etc/my.cnf这个配置文件是由哪个软件包安装的? - 如何使用
rpm校验openssh-server软件包的所有文件是否被修改过? - 使用
yum安装vim编辑器,并且在安装过程中自动回答“是”(yes)。 - 如何使用
yum查看名为epel-release的软件包的详细信息,包括它的描述、大小、来源仓库等? - 写出一条命令,列出系统中所有已安装的、并且其包名中含有 “kernel” 关键词的软件包。
yum history显示最近一次remove操作的事务ID是 30。如何撤销这次删除操作?/etc/yum.repos.d/目录的作用是什么?- 在一个
.repo配置文件中,baseurl和mirrorlist这两个参数通常是什么关系? - 为什么在配置指向国内镜像源 (如阿里云、清华大学) 的
.repo文件后,通常需要执行yum clean all和yum makecache? - 你正在搭建一个本地YUM源服务器。在将所有RPM包复制到Web服务器的目录后,你需要运行哪个关键命令来生成仓库所需的元数据?
答案与解析:
- 查看
crond状态与自启设置:
systemctl status crond
systemctl is-enabled crond
解析: status 命令提供全面的实时状态。is-enabled 专门用于检查开机自启的配置状态。
wget下载到指定目录:
wget -P /opt/src http://ftp.gnu.org/gnu/wget/wget-1.21.4.tar.gz
解析: -P (大写P) 选项用于指定下载文件存放的目录 (prefix directory)。
- 查询未安装RPM包的文件列表:
rpm -qpl myapp.rpm
解析: rpm -q 是查询,-p (package) 选项使其作用于一个包文件而不是已安装的包名,-l (list) 则是列出文件。
- 查找文件归属:
rpm -qf /etc/my.cnf
解析: rpm -qf (query file) 是查询指定文件属于哪个已安装软件包的标准方法。
- 校验软件包文件:
rpm -V openssh-server
解析: rpm -V (Verify) 会将软件包当前的文件状态与RPM数据库中的原始元数据进行比对,报告任何不一致。
yum自动同意安装:
yum install -y vim
解析: -y 选项会自动对所有交互式提问回答“是”,这在编写自动化脚本时非常有用。
yum查看包信息:
yum info epel-release
解析: yum info <package_name> 提供了比 rpm -qi 更丰富的信息,因为它直接从仓库获取,可以查看未安装的包,并包含来源仓库信息。
- 列出含 “kernel” 的已安装包:
yum list installed | grep kernel
解析: yum list installed 列出所有已安装的包,然后通过管道 | 将结果传递给 grep进行关键词过滤。
yum history撤销操作:
yum history undo 30
解析: yum history undo <id> 会执行与指定事务ID相反的操作。如果ID 30是 remove,undo 就会重新安装被删除的包。
-
/etc/yum.repos.d/的作用:- 解析: 该目录是存放YUM/DNF仓库配置文件 (
.repo文件) 的标准位置。YUM/DNF启动时会扫描此目录下所有.repo文件,以确定可以从哪些软件源获取软件包。
- 解析: 该目录是存放YUM/DNF仓库配置文件 (
-
baseurl和mirrorlist的关系:- 解析: 这两个参数是互斥的,在一个仓库配置中通常只使用一个。
baseurl直接指定一个固定的仓库URL。而mirrorlist指定一个URL,该URL会返回一个包含多个可用baseurl的列表,YUM会自动选择一个最快或最近的镜像进行下载。
- 解析: 这两个参数是互斥的,在一个仓库配置中通常只使用一个。
-
为何要
clean all和makecache:- 解析: 当你更改了
.repo文件 (即更换了软件源) 后,YUM本地的缓存 (包括包列表、元数据等) 仍然是基于旧仓库的。yum clean all强制清除所有旧缓存。yum makecache则主动从新的仓库地址下载元数据并建立新的缓存,这会显著加快后续的search和install操作。
- 解析: 当你更改了
-
本地源生成元数据的命令:
createrepo /path/to/your/rpms
- 解析:
createrepo命令会扫描指定目录下的所有RPM包,并生成一个名为repodata的子目录,其中包含YUM/DNF识别仓库所需的元数据文件 (如repomd.xml)。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