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函数与优化器
【摘要】 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和优化器(Optimizer)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它们共同决定了模型的训练过程和性能。以下是它们的详细解释及关系: 一、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定义:损失函数用于衡量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其目标是通过最小化损失函数来优化模型参数。 1. 常见损失函数类型回归任务:均方误差(MSE, Mean Squared...
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和优化器(Optimizer)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它们共同决定了模型的训练过程和性能。以下是它们的详细解释及关系:
一、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
定义:损失函数用于衡量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其目标是通过最小化损失函数来优化模型参数。
1. 常见损失函数类型
-
回归任务:
- 均方误差(MSE, Mean Squared Error):
[
L(y, \hat{y}) = \frac{1}{n}\sum_{i=1}^n (y_i - \hat{y}_i)^2
]
适用于预测连续值(如房价、温度),对异常值敏感。 - 平均绝对误差(MAE, Mean Absolute Error):
[
L(y, \hat{y}) = \frac{1}{n}\sum_{i=1}^n |y_i - \hat{y}_i|
]
对异常值鲁棒,但梯度不连续,优化较慢。 - Huber Loss:结合MSE和MAE的优点,对异常值鲁棒且梯度连续。
- 均方误差(MSE, Mean Squared Error):
-
分类任务:
- 交叉熵损失(Cross-Entropy Loss):
- 二分类:
[
L(y, \hat{y}) = -[y \log(\hat{y}) + (1-y)\log(1-\hat{y})]
] - 多分类(Softmax交叉熵):
[
L(y, \hat{y}) = -\sum_{c=1}^C y_c \log(\hat{y}_c)
]
适用于分类问题,惩罚错误分类的预测概率。
- 二分类:
- Hinge Loss(用于SVM):
[
L(y, \hat{y}) = \max(0, 1 - y \cdot \hat{y})
]
适用于最大间隔分类。
- 交叉熵损失(Cross-Entropy Loss):
-
其他任务:
- 对比损失(Contrastive Loss):用于度量学习。
- KL散度(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衡量两个概率分布的差异。
2. 选择损失函数的依据
- 任务类型:回归(MSE/MAE) vs 分类(交叉熵)。
- 数据特性:是否存在异常值(Huber Loss更鲁棒)。
- 模型需求:是否需要概率输出(交叉熵直接优化概率)。
二、优化器(Optimizer)
定义:优化器通过调整模型参数(如权重和偏置)来最小化损失函数,其核心是梯度下降算法及其变种。
1. 梯度下降(Gradient Descent)
- 基本思想:沿损失函数的负梯度方向更新参数。
- 更新公式:
[
\theta_{t+1} = \theta_t - \eta \cdot \nabla_\theta L(\theta_t)
]
其中,(\eta)为学习率(Learning Rate),控制更新步长。
2. 常见优化器变种
-
SGD(随机梯度下降):
- 每次随机选择一个样本计算梯度,速度快但波动大。
- 适合大规模数据,但易陷入局部最优。
-
Momentum(动量法):
- 引入动量项,加速收敛并减少震荡:
[
v_{t+1} = \gamma v_t + \eta \nabla_\theta L(\theta_t), \quad \theta_{t+1} = \theta_t - v_{t+1}
]
其中,(\gamma)为动量系数(通常0.9)。
- 引入动量项,加速收敛并减少震荡:
-
NAG(Nesterov Accelerated Gradient):
- 在计算梯度前“预览”未来位置,进一步减少震荡。
-
Adagrad:
- 自适应学习率,对频繁更新的参数缩小步长,对稀疏参数放大步长:
[
\theta_{t+1} = \theta_t - \frac{\eta}{\sqrt{G_t + \epsilon}} \odot \nabla_\theta L(\theta_t)
]
其中,(G_t)是历史梯度平方的累加。
- 自适应学习率,对频繁更新的参数缩小步长,对稀疏参数放大步长:
-
RMSprop:
- 改进Adagrad,使用指数加权平均避免学习率过早衰减:
[
v_{t+1} = \beta v_t + (1-\beta) \nabla_\theta L(\theta_t)^2, \quad \theta_{t+1} = \theta_t - \frac{\eta}{\sqrt{v_{t+1} + \epsilon}} \nabla_\theta L(\theta_t)
]
- 改进Adagrad,使用指数加权平均避免学习率过早衰减:
-
Adam(自适应矩估计):
- 结合Momentum和RMSprop,同时维护一阶矩(动量)和二阶矩(自适应学习率):
[
m_{t+1} = \beta_1 m_t + (1-\beta_1) \nabla_\theta L(\theta_t), \quad v_{t+1} = \beta_2 v_t + (1-\beta_2) \nabla_\theta L(\theta_t)^2
]
[
\theta_{t+1} = \theta_t - \frac{\eta}{\sqrt{v_{t+1} + \epsilon}} \cdot \frac{m_{t+1}}{1-\beta_1^t}
]
默认参数:(\beta_1=0.9), (\beta_2=0.999), (\epsilon=10^{-8})。
- 结合Momentum和RMSprop,同时维护一阶矩(动量)和二阶矩(自适应学习率):
3. 优化器选择依据
- 数据规模:小数据集可用SGD+Momentum,大数据集用Adam。
- 任务复杂度:非凸优化(如深度学习)推荐Adam或NAG。
- 超参数调优:Adam对学习率不敏感,但可能收敛到次优解;SGD需精细调参但可能更精确。
三、损失函数与优化器的关系
- 目标一致性:两者共同最小化损失函数,优化器决定如何更新参数,损失函数定义优化目标。
- 梯度计算:优化器依赖损失函数的梯度(如交叉熵的梯度与Softmax输出相关)。
- 组合选择:
- 分类任务:交叉熵 + Adam/SGD+Momentum。
- 回归任务:MSE + Adam/RMSprop。
- 稀疏数据:Adagrad或RMSprop。
四、实践建议
- 从Adam开始:默认使用Adam,因其自适应学习率和稳定收敛。
- 尝试SGD+Momentum:若需更高精度,可调低学习率并增加训练轮次。
- 监控损失曲线:若损失震荡或下降缓慢,调整学习率或优化器。
- 损失函数匹配任务:确保损失函数与问题类型(回归/分类)一致。
示例代码(PyTorch):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 定义模型
model = nn.Linear(10, 1) # 简单线性回归
# 选择损失函数
criterion = nn.MSELoss() # 回归任务用MSE
# criterion = nn.CrossEntropyLoss() # 分类任务用交叉熵
# 选择优化器
optimizer = optim.Adam(model.parameters(), lr=0.001) # Adam优化器
# optimizer = optim.SGD(model.parameters(), lr=0.01, momentum=0.9) # SGD+Momentum
# 训练循环
for inputs, targets in dataloader:
optimizer.zero_grad() # 清空梯度
outputs = model(inputs)
loss = criterion(outputs, targets)
loss.backward() # 计算梯度
optimizer.step() # 更新参数
通过合理选择损失函数和优化器,可以显著提升模型训练效率和性能。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