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传播深耕校园,华为云在昆明理工津桥学院的 “课堂 + 社团” 双场景破圈之路

举报
yd_261866902 发表于 2025/11/20 20:40:04 2025/11/20
【摘要】 为深化产教融合,赋能前沿科技人才培养,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与华为云校园开发者计划(HCSD)于2025年9月26日至10月19日期间,联合策划并成功实施了“华为云主机多场景赋能校园开发者”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作为华为云“高校百团大战”全国行动的组成部分,通过精准切入教学、班级与社团三大核心场景,系统性地推动了云计算技术在校园的普及与应用,初步构建了活跃的校园开发者生态。一、 精准场景渗透,实现...

为深化产教融合,赋能前沿科技人才培养,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与华为云校园开发者计划(HCSD)于2025年9月26日至10月19日期间,联合策划并成功实施了“华为云主机多场景赋能校园开发者”系列活动。本次活动作为华为云“高校百团大战”全国行动的组成部分,通过精准切入教学、班级与社团三大核心场景,系统性地推动了云计算技术在校园的普及与应用,初步构建了活跃的校园开发者生态。


一、 精准场景渗透,实现技术与需求深度对接

本次活动突破了传统技术讲座的单向传播模式,创新性地采用了多维度、嵌入式的推广策略,确保华为云主机资源与学生的实际学习开发需求无缝对接。

 教学场景融合: 华为云主机作为实战化实践平台,成功嵌入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教师的协同指导下,HCSD 校园大使左俊男及其团队在课堂上完成了从学生专属通道申请、Ubuntu 环境配置到基础应用部署的全流程演示,将原本抽象的云技术理论转化为可操作、可感知的云端实践,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技术原理的理解度与学习兴趣。

不仅如此,团队还结合课程进度设计了分层实践任务:大一学生聚焦 “云主机基础操作与环境搭建”,通过搭建个人博客站点掌握资源调度逻辑;大二学生深入 “多服务协同与数据管理”,利用华为云数据库服务完成校园图书管理系统的云端部署;大三学生则挑战 “高可用架构与性能优化”,模拟企业级应用的云端运维场景。这种 “阶梯式” 实践设计,让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在华为云平台上找到技术成长的锚点。





班级单位覆盖: 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共计226名学生的主题班会中,活动聚焦于解答学生关切的课程项目实践与就业竞争力提升等核心问题。通过阐释华为云主机在降低开发门槛、提供免费试用资源及丰富配套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有效激发了学生将云技术应用于个人学习与技能储备的主动性。

社团实践联动: 在网络技术工作室的社团招新现场,技术推广与人才吸纳形成合力。通过现场演示与咨询,明确传达了“加入社团即获得华为云技术赋能”的路径,吸引新生在加入技术社团的同时,同步开通华为云主机,为后续参与华为云认证、技术工作坊及项目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 成果丰硕,校园开发者生态初具雏形

本次多场景推广活动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效。它不仅成功地向广大学生普及了云计算知识,更通过华为开发者空间(HCSD)平台,为津桥学院沉淀了一批对云技术有浓厚兴趣和实际使用需求的核心学生用户。

活动有效打破了信息壁垒,将优质的华为云资源直接送达学生手中,降低了学生接触并掌握前沿技术的门槛。同时,通过将技术推广嵌入校园常态活动,实现了“润物细无声” 的长期品牌与技术价值传递,为构建一个可持续、能成长的校园开发者技术社群开启了良好开端。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课堂实践与课后竞赛形成了联动闭环。左俊男团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 “华为云应用创新赛” 的备赛资源,带领学生基于课堂实践项目进行功能迭代与技术优化。这种 “学赛结合” 的模式,不仅巩固了课堂知识,更让学生在真实的技术比拼中锤炼了工程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




此次与华为云HCSD的成功合作,是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在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又一次有益实践。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华为云等领先科技企业的战略合作,围绕华为云认证体系、开发者大赛、前沿技术沙龙等多个方向,持续为在校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深入的技术赋能平台,助力每一位怀揣技术梦想的学子在数字化浪潮中乘风破浪。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