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部署实战:Nginx+容器集群遭遇应用层攻击,轻量方案筑牢业务安全防线

举报
yd_266201396 发表于 2025/11/17 15:44:59 2025/11/17
【摘要】 作为企业云原生项目负责人,去年将核心业务系统从物理机迁移至华为云ECS容器集群时,遭遇了一场“云环境特有的安全危机”。我们的系统采用“华为云ELB+Nginx+Docker容器”架构,承载着供应链管理的订单录入、库存同步等核心业务,迁移后日均API请求量从200万次增至500万次。上线第三周,监控平台突然告警:订单查询接口响应时间从150ms飙升至900ms,华为云日志服务显示,大量异常请求...
作为企业云原生项目负责人,去年将核心业务系统从物理机迁移至华为云ECS容器集群时,遭遇了一场“云环境特有的安全危机”。我们的系统采用“华为云ELB+Nginx+Docker容器”架构,承载着供应链管理的订单录入、库存同步等核心业务,迁移后日均API请求量从200万次增至500万次。上线第三周,监控平台突然告警:订单查询接口响应时间从150ms飙升至900ms,华为云日志服务显示,大量异常请求携带变形SQL注入载荷攻击数据库,同时有爬虫高频抓取供应商报价数据。虽通过临时下线非核心容器节点缓解了压力,但暴露的应用层防护短板,让本就紧张的迁移项目雪上加霜。
紧急复盘后,我们明确了华为云环境下的防护核心诉求:既要适配容器集群的动态扩缩容特性,又要兼容华为云ELB、日志服务等生态组件,且因项目处于迁移过渡期,预算需控制在年度云服务支出的8%以内。基于此,我们测试了三款主流方案。第一款是华为云商业WAF,虽能无缝对接云生态,但报价每年18万,超出预算两倍;第二款是基于ModSecurity的开源WAF,需手动编写规则适配容器IP动态变化,我们3名开发工程师调试一周后,仍频繁出现误拦正常请求的问题;第三款是某云原生防护插件,与华为云容器引擎CCE兼容性不足,导致部分容器启动失败。就在方案停滞时,在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容器安全实战”沙龙上,有同行分享了“轻量WAF+华为云生态适配”的低成本方案,提到雷池WAF对容器集群的良好支持,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395e4cbdf13628b3e87ec995ed882703.png

抱着技术验证的心态,我们引入社区版进行测试。没想到其对华为云环境的适配远超预期,官网专门提供了“华为云ECS+CCE容器集群部署指南”,从安全组配置到容器网络适配,每一步都有针对华为云的专属说明。部署架构我们采用“ELB→WAF→Nginx→容器集群”的层级模式,将WAF部署在华为云弹性云服务器上,通过Docker容器化运行,仅需在华为云控制台开放WAF与ELB的通信端口,再配置WAF的上游服务为Nginx集群的虚拟IP。关键适配点在于容器动态扩缩容的同步:我们通过华为云CCE的webhook机制,实现容器新增或销毁时,自动调用WAF的API更新防护节点列表,无需人工干预。整个部署过程仅用3小时,期间业务零中断,完美契合华为云环境的高可用要求。
针对华为云日志服务的集成,我们做了定制化配置:在WAF控制台开启日志转发功能,将拦截日志以JSON格式推送至华为云日志服务的指定日志组,再通过日志服务的关联分析功能,将WAF拦截日志与容器业务日志联动。这样一来,当出现异常拦截时,我们能通过华为云日志控制台快速定位“攻击IP→受影响容器→业务接口”的完整链路,排查效率提升了60%。例如上线次日,我们通过日志关联发现,某IP频繁攻击库存同步接口,结合业务日志追溯,发现是某合作供应商的终端被病毒感染导致,及时协助其处理后,避免了潜在的数据泄露风险。

470e3148ed76832960c8c088cb62acc1.png

真正的压力测试在月度供应链大促期间展开。当时系统请求量飙升至1200万次/日,同时我们模拟了三类典型攻击:变形SQL注入、分布式爬虫、参数篡改。监控数据显示,WAF的整体拦截率达99.6%:针对SQL注入,其语义分析引擎成功识别了12种变形载荷,拦截准确率100%;对于分布式爬虫,通过华为云ELB传递的真实IP,实现了多IP关联识别,30分钟内拦截2000+次异常请求;面对参数篡改,通过预设的“订单金额、库存数量”等业务规则,精准拦截800+次异常操作。更关键的是,WAF对华为云资源的占用极低,部署WAF的ECS实例CPU使用率稳定在40%以内,容器集群的响应时间稳定在140ms左右,比迁移前还要优异。
在后续的迭代中,我们逐渐挖掘出WAF与华为云生态的深度适配技巧。比如利用华为云的弹性伸缩服务,根据WAF的拦截量动态调整容器集群规模——当拦截量超过阈值时,自动扩容2个容器节点,流量峰值过后再自动缩容,每月节省近30%的容器资源成本。再比如结合华为云的安全中心,将WAF的威胁情报同步至安全中心,实现“攻击拦截→威胁溯源→漏洞修复”的闭环管理。上个月,安全中心通过WAF的威胁数据,发现我们Nginx的一个低危漏洞,及时推送修复方案,避免了漏洞被利用的风险。

19b008a86a68bfe621ed6a20ec3314b8.png

经过半年的稳定运行,我们对这套防护方案做了全面复盘:业务系统的可用性从迁移初期的99.2%提升至99.99%,未再出现因应用层攻击导致的服务波动;与华为云商业WAF方案相比,每年节省成本15万元,且防护效果毫不逊色;开发效率显著提升,新增容器服务时,通过华为云CCE的模板化配置,可自动完成WAF的防护规则同步,平均每个服务节省2小时配置时间。
作为长期深耕华为云生态的开发工程师,我深刻体会到:云原生时代的安全防护,不在于工具多昂贵,而在于是否能与云环境深度适配。对于在华为云部署容器集群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这类轻量WAF工具无疑是高性价比之选。它没有复杂的架构设计,却能精准适配华为云ECS、CCE、日志服务等核心组件,让我们在控制成本的同时,筑牢业务安全防线。
最后分享两个华为云环境的实战小贴士:一是部署WAF后,需在华为云安全组中仅开放“ELB→WAF”“WAF→Nginx”的通信端口,关闭WAF的公网访问,避免WAF自身被攻击;二是利用华为云监控服务,创建WAF拦截量与容器CPU使用率的关联告警,提前预判流量峰值。我已将完整的部署流程、华为云配置截图、CCE webhook脚本整理成文档,发布在华为云开发者社区我的主页,需要的朋友可自行下载。如果大家有华为云环境下的安全防护经验或适配技巧,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共同探索云原生安全的最佳实践。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