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系列】《人工智能70年》010-突破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人(深度学习登场)

💎【行业认证·权威头衔】
✔ 华为云天团核心成员:特约编辑/云享专家/开发者专家/产品云测专家
✔ 开发者社区全满贯:CSDN博客&商业化双料专家/阿里云签约作者/腾讯云内容共创官/掘金&亚马逊&51CTO顶级博主
✔ 技术生态共建先锋:横跨鸿蒙、云计算、AI等前沿领域的技术布道者
🏆【荣誉殿堂】
🎖 连续三年蝉联"华为云十佳博主"(2022-2024)
🎖 双冠加冕CSDN"年度博客之星TOP2"(2022&2023)
🎖 十余个技术社区年度杰出贡献奖得主
📚【知识宝库】
覆盖全栈技术矩阵:
◾ 编程语言:.NET/Java/Python/Go/Node…
◾ 移动生态:HarmonyOS/iOS/Android/小程序
◾ 前沿领域:物联网/网络安全/大数据/AI/元宇宙
◾ 游戏开发:Unity3D引擎深度解析
🚀前言
杰弗里·辛顿这位实习生,他的漫长学术生涯,几乎与AI学科同龄。

🚀一、深度学习登场
重大突破出现在2006年7月28日。这一天,杰弗里·辛顿与其学生的论文《用神经网络降低数据维数》发表于美国权威期刊《科学》(Science),该文被公认为是深度学习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论文提出了一系列神经网络的新方法与训练技巧,迅速引起了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学界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辛顿团队及其资助机构加拿大高等研究所(CIFAR)开始使用一个二十年前曾出现却未受重视的术语——“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来系统描述和推广他们的新思想。由此,“深度学习”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逐渐成为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中最热门的研究方向。在某些语境中,它甚至成为人工神经网络的代名词。
尽管自2006年起深度学习已逐渐引起学界注意,但其震撼性的影响力直到六年后才真正爆发。2012年,在大规模视觉识别挑战赛(ILSVRC)——一项基于斯坦福大学李飞飞和普林斯顿大学李凯共同构建的ImageNet大型图像数据库所举办的权威竞赛中,深度学习展现了压倒性的优势。
辛顿与他的两名学生亚历克斯·克里切夫斯基(Alex Krizhevsky)、伊利亚·苏茨克维(Ilya Sutskever)组成多伦多大学代表队,首次将深度学习技术广泛应用于图像分类任务。他们的系统不仅能够识别出“猴子”,还能进一步区分“蜘蛛猴”与“吼猴”,甚至准确辨别不同品种的猫。
比赛的胜利不仅在于结果,更在于方法的根本性革新。该团队所提出的8层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架构AlexNet,将图像分类错误率大幅降至16.4%,相比第二名东京大学26.2%的错误率,提升超过十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第二至第四名均采用传统图像识别方法,彼此错误率差异不足1%。这意味着,深度学习所带来的准确率提升是跨越数量级的突破。
2012年10月,竞赛负责人李飞飞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研讨会上宣布了这一结果,立即在计算机视觉乃至整个人工智能学术界与工业界引起巨大震动。
自此次竞赛之后,深度学习迅速掀起全球性的研究热潮,不断推进技术边界,并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游戏AI等一系列领域取得连续突破。它逐步演进至如今的大模型时代,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人工智能浪潮。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