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A-ECO ND-02 次生林树木高度和直径,巴西帕拉州:1999-2005 年LBA-ECO ND-02 次生林树木高度和
LBA-ECO ND-02 Secondary Forest Tree Heights and Diameters, Para, Brazil: 1999-2005
简介
随着持续的森林砍伐扩大了次生林的面积,或至少经历了近期次生林生长阶段的面积,了解亚马逊陆地生态系统的次生演替过程变得越来越重要。亚马逊大部分土壤风化严重,养分相对贫乏,但养分作为决定演替过程的因素的作用尚不清楚。土壤测试和年代序列研究对养分限制的可能作用得出了模棱两可的结果。本文旨在报告在粘土氧化土上废弃的牛牧场上生长的 6 年生次生林中进行的氮(N)和磷(P)施肥试验的前两年结果。残余草类的生长对 N+P 处理有显著反应,而树木生物量在仅施氮和 N+P 处理后显著增加。植物吸收了第一年施用 50 公斤/公顷磷肥的约 10%,其余部分可能是土壤组分的恢复。树木吸收了第一年施用氮肥(100 公斤/公顷)的约 20%。迄今为止,土壤无机氮、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或凋落物分解速率均未观察到变化,但在研究的第二年,施肥地块的土壤动物丰度相对于对照地块有所增加。仅在第二年施肥后不久,在氮处理地块中测得了一氧化氮和一氧化二氮排放量的脉冲。净氮矿化和净硝化试验显示出强大的固定潜力,表明大部分氮可能被保留在土壤有机氮库中。 尽管这些土壤中磷的有效性较低,可能部分限制生物量的增长,但本研究迄今为止最引人注目的结果是树木生长对氮肥的显著响应。反复的火灾和其他退化牧场造成的氮损失可能会导致一些亚马逊幼林中树木生长氮素受限。随着本实验的继续,我们将探讨物种组成变化及其对生物量积累的长期影响监测。
摘要

代码
!pip install leafmap
!pip install pandas
!pip install folium
!pip install matplotlib
!pip install mapclassify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leafmap
url = "https://github.com/opengeos/NASA-Earth-Data"
df = pd.read_csv(url, sep="\t")
df
leafmap.nasa_data_login()
results, gdf = leafmap.nasa_data_search(
short_name="ND02_Tree_Heights_DBH_951",
cloud_hosted=True,
bounding_box=(-67.87, -9.95, -67.07, -9.77),
temporal=("1999-11-01", "2005-07-31"),
count=-1, # use -1 to return all datasets
return_gdf=True,
)
gdf.explore()
#leafmap.nasa_data_download(results[:5], out_dir="data")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