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唯一!华为云入选Gartner® DevOps平台魔力象限远见者
近日,Gartner发布2025年《DevOps平台魔力象限》报告,华为云凭借CodeArts软件开发生产线入选远见者象限,是此次进入魔力象限的亚洲唯一厂商,也意味着华为云在DevOps领域进入全球领先厂商行列。
截至今,根据Gartner Peer Insight客户评价系统数据,华为云CodeArts软件开发生产线收获33条评论,客户平均评价4.8分。
华为云CodeArts集成华为多年研发最佳实践,支持丰富的技术栈和内置研发安全能力,在华为内部广泛使用;此外还提供丰富的插件、扩展工具及集成方案,支持SaaS或本地部署模式,能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个性化研发需求;通过智能化工具套件CodeArts Doer的AI赋能,助力企业全面优化开发效率与软件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华为云参与本次报告的产品包括软件开发生产线CodeArts、应用运维管理AOM、应用性能管理APM、云日志服务LTS和应用管理与运维平台ServiceStage,提供全面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管理,覆盖需求管理、代码托管、代码检查、编译构建、测试、部署、托管、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环节,支持DevSecOps、敏捷、IPD等多种研发模式,提供全流程规范可视化和高效异地协作能力。
通过全球领先的编译构建加速技术,华为云CodeArts让构建速度提升10倍,亿级代码1小时内完成全量构建;并支持千万级高并发性能压测,全链路瓶颈分析能力助力测试周期由周级降低至小时级。同时,华为云CodeArts Doer集成多个智能体,覆盖研发全领域,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升级,软件研发整体效率提升40%。
华为云CodeArts还围绕8大软件供应链攻击点进行防御,将安全能力植入开发全链路各个环节,提供7000+代码检查规则,10000+代码安全场景,30+恶意代码检测能力,覆盖400万+开源组件版本,实现分钟级漏洞感知。
华为云CodeArts围绕提升开发效率、保障质量与安全、满足合规要求等核心应用场景展开服务,以精准场景化能力覆盖政府、大型企业、互联网机构及教育单位等多元客户群体。依托全栈式DevSecOps能力、自动化、安全治理和云原生特性,华为云CodeArts已在金融、政务、制造、交通、教育等多个行业成功落地,助力企业实现“开发-测试-部署-运维”全流程智能化、敏捷化转型。
此外,华为云CodeArts也支持多种形态部署。如面向政企市场,基于华为云Stack混合云实现本地化部署,华为云CodeArts帮助制造业、金融等央国企客户解决研发规范不统一、地域分散、工具杂、效率低等问题。通过面向智能制造行业的软件工厂,构建研发一朵云,跨地域协同研发,100%安全合规;基于汽车研发作业桌面解决方案,适配车企研发多角色,开箱即用10+领域工具插件和10+工作台插件;围绕金融新核心研发框架,实现代码仓、制品仓升级和研发系统集成,自主创新。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依托华为云Stack云平台打造智能油田的“大脑”和“中枢”,通过引入华为云软件开发生产线CodeArts,已开发智能采办(如采购执行、仓储物流管理、供应商管理)、智能油田二期(如交叉工作提醒、区域隐患告知、实时作业监控、AI违章行为识别、智能注采调配)、应用开发云平台等主要业务系统,构建了中海油供应链一体化数字化平台。当前,华为云CodeArts已经覆盖中海油500多名开发人员,研发工时节省30%,智能油田管理系统集成、调试、部署时间从1周缩短为1天。
东风汽车基于华为云Stack构建了从应用架构设计到云原生敏捷开发以及资产高效管理与流转的现代化体系,实现从云化到应用现代化的全面迈进。依托华为云CodeArts打造鲁班开发管理平台,实现从需求管理到代码开发、构建、部署、测试以及效能洞察的全链路的高效有序开展,支撑千人异地协同开发,满足车载软件集成研发诉求、加速座舱、智驾等代码构建。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基于华为云CodeArts Doer打造了智能开发平台,代码生成采纳率超过30%,单元测试(UT)代码采纳率超过60%,已自动生成29万余行高质量代码,高效支持超过200个应用系统的开发,实现了更好的智能化开发体验。
除Gartner《DevOps平台魔力象限》外,华为云还连续三次位居IDC MarketScape中国DevOps平台领导者类别。
未来,华为云CodeArts软件开发生产线将进一步拓展研发智能化边界,提升全流程研发效能,为开发者创造更多的业务价值,并推动更多企业实现敏捷智能研发,构建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Gartner, Magic Quadrant™ for DevOps Platforms, 22 September 2025
Gartner 并未在其研究报告中支持任何供应商、产品或服务,也并未建议科技用户只选择该等获最高评分或其它称号的供应商。Gartner 的研究报告含有 Gartner 研究与顾问组织的意见,且该意见不应被视作事实陈述。就该研究报告而言,Gartner 放弃做出所有明示或默示的保证,包括任何有关适销性或某一特定用途适用性的保证。
GARTNER 和魔力象限是 Gartner, Inc. 和/或其关联公司在美国和国际上的商标,并在获得许可的情况下在此使用。保留所有权利。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