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摸手学RAG】00-零基础也能玩转检索增强生成,AI开发So Easy!

举报
胡琦 发表于 2025/09/17 20:22:06 2025/09/17
【摘要】 先导篇:零基础也能玩转检索增强生成,AI开发So Easy!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看Copy攻城狮如何借力RAG技术让AI更聪明、更靠谱!本文为先导篇,主要和大家一起初步了解一下 RAG 。

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一个超级火的技术——RAG!说到RAG,可能有些小伙伴还不太熟悉,但是别担心,看完我这篇学习笔记,保证让你Get到RAG的精髓,零基础也能玩转RAG开发!

初识RAG,这是什么神仙技术?

💡 RAG到底是啥?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翻译过来就是"检索增强生成"。听着有点高大上?其实很简单!RAG本质就是在LLM生成文本之前,先从外部知识库中检索相关信息,作为上下文辅助生成更准确的回答。

说白了,就是让AI在回答问题前,先去"查资料",然后再基于查到的资料来回答。这不就像我们考试前先翻书,然后再答题一样吗?So easy!

🔍 RAG的技术原理

image.png

RAG采用了双阶段架构,主要包括三个关键组件:

  1. 索引(Indexing) 📑:把非结构化文档(PDF/Word等)分割成小块,通过嵌入模型转换成向量数据
  2. 检索(Retrieval) 🔍:基于查询语义,从向量数据库召回最相关的文档片段
  3. 生成(Generation) ✨:将检索结果作为上下文输入LLM,生成自然语言响应

是不是感觉很简单?就像我们写博客时先查资料,再整理,最后写成文章一样!

为什么要用RAG?这技术也太香了吧!

解决LLM的"老大难"问题

咱们都知道,大语言模型虽然很厉害,但也有不少"老大难"问题:

问题 RAG的解决方案
静态知识局限 实时检索外部知识库,支持动态更新
幻觉(Hallucination) 基于检索内容生成,错误率降低
领域专业性不足 引入领域特定知识库(如医疗/法律)
数据隐私风险 本地化部署知识库,避免敏感数据泄露

RAG的关键优势,简直不要太爽!

  1. 准确性提升

    • 知识基础扩展:补充LLM预训练知识的不足,增强对专业领域的理解
    • 降低幻觉现象:通过提供具体参考材料,减少无中生有的情况
    • 可溯源引用:支持引用原始文档,提高输出内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2. 实时性保障

    • 动态知识更新:知识库内容可以独立于模型进行实时更新和维护
    • 减少时滞性:规避LLM预训练数据截止日期带来的知识时效性问题
  3. 成本效益

    • 避免频繁微调:相比反复微调LLM,维护知识库成本更低
    • 降低推理成本:针对特定领域问题,可使用更小的基础模型配合知识库
    • 资源消耗优化:减少存储完整知识在模型权重中的计算资源需求
  4. 可扩展性

    • 多源集成:支持从不同来源和格式的数据中构建统一知识库
    • 模块化设计:检索组件可独立优化,不影响生成组件

如何上手RAG?四步搞定!

废话不多说,直接看大家都是咋做的?构建一个RAG系统只需要四步,简直不要太简单!

1. 数据准备

  • 格式支持:PDF、Word、网页文本等
  • 分块策略:按语义(如段落)或固定长度切分,避免信息碎片化

2. 索引构建

  • 嵌入模型:选取开源模型(如text-embedding-ada-002)或微调领域专用模型
  • 向量化:将文本分块转换为向量存入数据库

3. 检索优化

  • 混合检索:结合关键词(BM25)与语义搜索(向量相似度)提升召回率
  • 重排序(Rerank):用小模型筛选Top-K相关片段(如Cohere Reranker)

4. 生成集成

  • 提示工程:设计模板引导LLM融合检索内容
  • LLM选型:GPT、Claude、Ollama等(按成本/性能权衡)

新手友好方案,小白也能玩转!

对于刚入门的小伙伴,这里推荐几个超级友好的工具:

  • [LangChain4j Easy RAG]:仅需上传文档,自动处理索引与检索
  • [FastGPT]:开源知识库平台,可视化配置RAG流程
  • GitHub模板:如"[TinyRAG]"项目,提供完整代码

进阶调优,让你成为RAG大神!

评估指标

检索质量:上下文相关性(Context Relevance)
生成质量:答案忠实度(Faithfulness)、事实准确性

性能优化

索引分层:对高频数据启用缓存机制
多模态扩展:支持图像/表格检索

写在最后

小伙伴们,RAG技术是不是超级简单又超级实用?通过这篇学习笔记,相信大家已经对RAG有了初步的了解。记住,AI开发没那么难,关键是要动手实践!下一篇我们将开始在云上实操: Hello, RAG!

就像我常说的:未来只有两种人——一种用人工智能赚钱的,一种为人工智能消费的。作为开发者,如果能有RAG这样的技术加持,岂不是如鱼得水,岂不乐哉?

RAG技术仍在快速发展中,可以持续关注学术和工业界的最新进展!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在AI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本文基于[datawhalechina/all-in-rag]项目整理,仅代表个人学习心得,不代表任何官方观点。小伙伴们有疑问欢迎交流讨论,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