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使用】嘿马python基础入门全体系教程第8篇:变量作用域,函数返回值(一),函数的文档说明【附代码文档】

🏆🏆🏆教程全知识点简介:1.Python函数高级特性包括匿名函数(lambda语法格式、与普通函数区别、应用场景、参数形式)。2. 文件操作涵盖文件打开关闭、文件读写(write写数据、readlines读数据)。3. 面向对象编程包括类和对象(类定义、对象创建、类对象关系)、类构成、self关键字、对象属性操作、构造方法__init__、字符串方法__str__、多继承、子类重写、多态概念及应用、类属性和实例属性、静态方法和类方法。4. 异常处理涵盖异常传递(try嵌套、函数嵌套调用)、自定义异常抛出。5. 模块系统包括Python模块概念、import导入机制、学生管理系统应用。6. 计算机基础涉及计算机组成、硬件系统、程序处理机制、编程语言概念、Python介绍、解释器作用。7. Python语法基础包括注释分类、输出(格式化输出、转义字符、结束符)、输入语法、数据类型转换、运算符(算数运算符)。8. 控制流程涵盖判断语句(if语句、if-else、if-elif-else、三目运算、if嵌套)、循环语句(while循环、for循环、break和continue)。9. 数据容器包括字符串操作(rfind、partition、splitlines、isalpha、isdigit)、列表(列表格式、相关操作、循环遍历、嵌套)、元组、字典(键值访问)、公共方法、容器类型转换、推导式(列表推导式、多for循环)。10. 函数进阶涵盖函数返回值、函数文档说明、函数嵌套调用、变量作用域(局部变量、全局变量、global关键字)、拆包和变量交换、引用概念、可变不可变类型、函数使用注意事项

📚📚👉👉👉code git仓库: https://gitee.com/yinuo112/Backend/blob/master/Python/嘿马python基础入门全体系教程/note.md 直接get🍅🍅
✨ 本教程项目亮点
🧠 知识体系完整:覆盖从基础原理、核心方法到高阶应用的全流程内容
💻 全技术链覆盖:完整前后端技术栈,涵盖开发必备技能
🚀 从零到实战:适合 0 基础入门到提升,循序渐进掌握核心能力
📚 丰富文档与代码示例:涵盖多种场景,可运行、可复用
🛠 工作与学习双参考:不仅适合系统化学习,更可作为日常开发中的查阅手册
🧩 模块化知识结构:按知识点分章节,便于快速定位和复习
📈 长期可用的技术积累:不止一次学习,而是能伴随工作与项目长期参考
🎯🎯🎯全教程总章节
🚀🚀🚀本篇主要内容
函数返回值(一)
<1>“返回值”介绍1>
现实生活中的场景:
我给儿子10块钱,让他给我买包烟。这个例子中,10块钱是我给儿子的,就相当于调用函数时传递到参数,让儿子买烟这个事情最终的目标是,让他把烟给你带回来然后给你对么,,,此时烟就是返回值
开发中的场景:
定义了一个函数,完成了获取室内温度,想一想是不是应该把这个结果给调用者,只有调用者拥有了这个返回值,才能够根据当前的温度做适当的调整
综上所述:
- 所谓“返回值”,就是程序中函数完成一件事情后,最后给调用者的结果
<2>带有返回值的函数2>
想要在函数中把结果返回给调用者,需要在函数中使用return
如下示例:
def add2num(a, b):
c = a+b
return c
或者
def add2num(a, b):
return a+b
<3>保存函数的返回值3>
在本小节刚开始的时候,说过的“买烟”的例子中,最后儿子给你烟时,你一定是从儿子手中接过来 对么,程序也是如此,如果一个函数返回了一个数据,那么想要用这个数据,那么就需要保存
保存函数的返回值示例如下:
#定义函数
def add2num(a, b):
return a+b
#调用函数,顺便保存函数的返回值
result = add2num(100,98)
#因为result已经保存了add2num的返回值,所以接下来就可以使用了
print(result)
结果:
198
函数的文档说明
-
语法
-
定义函数的说明文档
def 函数名(参数):
""" 说明文档的位置 """
代码
......
- 查看函数的说明文档
help(函数名)
>>> def test(a,b):
... "用来完成对2个数求和"
... print("%d"%(a+b))
...
>>>
>>> test(11,22)
33
如果执行,以下代码
>>> help(test)
能够看到test函数的相关说明
Help on function test in module __main__:
test(a, b)
用来完成对2个数求和
(END)
函数的嵌套调用
def testB():
print('---- testB start----')
print('这里是testB函数执行的代码...(省略)...')
print('---- testB end----')
def testA():
print('---- testA start----')
testB()
print('---- testA end----')
testA()
结果:
---- testA start----
---- testB start----
这里是testB函数执行的代码...(省略)...
---- testB end----
---- testA end----
[invoke 文档]
小总结:
- 一个函数里面又调用了另外一个函数,这就是所谓的函数嵌套调用
- 如果函数A中,调用了另外一个函数B,那么先把函数B中的任务都执行完毕之后才会回到上次 函数A执行的位置
函数应用:打印图形和数学计算
目标
- 感受函数的嵌套调用
- 感受程序设计的思路,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
思考&实现1
- 写一个函数打印一条横线
- 打印自定义行数的横线
[Redis原生指令参考]
[SciPy 文档]
参考代码1
# 打印一条横线
def printOneLine():
print("-"*30)
# 打印多条横线
def printNumLine(num):
i=0
# 因为printOneLine函数已经完成了打印横线的功能,
# 只需要多次调用此函数即可
while i<num:
printOneLine()
i+=1
printNumLine(3)
思考&实现2
- 写一个函数求三个数的和
- 写一个函数求三个数的平均值
参考代码2
# 求3个数的和
def sum3Number(a,b,c):
return a+b+c # return 的后面可以是数值,也可是一个表达式
# 完成对3个数求平均值
def average3Number(a,b,c):
# 因为sum3Number函数已经完成了3个数的就和,所以只需调用即可
# 即把接收到的3个数,当做实参传递即可
sumResult = sum3Number(a,b,c)
aveResult = sumResult/3.0
return aveResult
# 调用函数,完成对3个数求平均值
result = average3Number(11,2,55)
print("average is %d"%result)
[Kivy 文档]
变量作用域
变量作用域指的是变量生效的范围,主要分为两类: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局部变量
<1>什么是局部变量1>
如下图所示:
<2>小总结2>
- 局部变量,就是在函数内部定义的变量
- 其作用范围是这个函数内部,即只能在这个函数中使用,在函数的外部是不能使用的
- 因为其作用范围只是在自己的函数内部,所以不同的函数可以定义相同名字的局部变量(打个比方,把你、我是当做成函数,把局部变量理解为每个人手里的手机,你可有个iPhone8,我当然也可以有个iPhone8了, 互不相关)
- 局部变量的作用,为了临时保存数据需要在函数中定义变量来进行存储
- 当函数调用时,局部变量被创建,当函数调用完成后这个变量就不能够使用了
全局变量
<1>什么是全局变量1>
如果一个变量,既能在一个函数中使用,也能在其他的函数中使用,这样的变量就是全局变量
打个比方:有2个兄弟 各自都有手机,各自有自己的小秘密在手机里,不让另外一方使用(可以理解为局部变量);但是家里的电话是2个兄弟都可以随便使用的(可以理解为全局变量)
demo如下:
# 定义全局变量
a = 100
def test1():
print(a) # 虽然没有定义变量a但是依然可以获取其数据
def test2():
print(a) # 虽然没有定义变量a但是依然可以获取其数据
# 调用函数
test1()
test2()
运行结果:
总结1:
- 在函数外边定义的变量叫做
全局变量
- 全局变量能够在所有的函数中进行访问
[Bottle 文档]
<2>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名字相同问题2>
看如下代码:
总结2:
- 当函数内出现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相同名字时,函数内部中的
变量名 = 数据
此时理解为定义了一个局部变量,而不是修改全局变量的值
<3>修改全局变量3>
函数中进行使用时可否进行修改呢?
代码如下:
总结3:
- 如果在函数中出现
global 全局变量的名字
那么这个函数中即使出现和全局变量名相同的变量名 = 数据
也理解为对全局变量进行修改,而不是定义局部变量 - 如果在一个函数中需要对多个全局变量进行修改,那么可以使用
[PySimpleGUI 文档]
# 可以使用一次global对多个全局变量进行声明
global a, b
# 还可以用多次global声明都是可以的
# global a
# global b
多函数程序的基本使用流程
一般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一个程序往往由多个函数(后面知识中会讲解类)组成,并且多个函数共享某些数据,这种场景是经常出现的,因此下面来总结下,多个函数中共享数据的几种方式
1. 使用全局变量
[httpx 文档]
[passlib 文档]
g_num = 0
def test1():
global g_num
# 将处理结果存储到全局变量g_num中.....
g_num = 100
def test2():
# 通过获取全局变量g_num的值, 从而获取test1函数处理之后的结果
print(g_num)
# 1. 先调用test1得到数据并且存到全局变量中
test1()
# 2. 再调用test2,处理test1函数执行之后的这个值
test2()
2. 使用函数的返回值、参数
def test1():
# 通过return将一个数据结果返回
return 50
def test2(num):
# 通过形参的方式保存传递过来的数据,就可以处理了
print(num)
# 1. 先调用test1得到数据并且存到变量result中
result = test1()
# 2. 调用test2时,将result的值传递到test2中,从而让这个函数对其进行处理
test2(result)
3. 函数嵌套调用
def test1():
# 通过return将一个数据结果返回
return 20
def test2():
# 1. 先调用test1并且把结果返回来
result = test1()
# 2. 对result进行处理
print(result)
# 调用test2时,完成所有的处理
test2()
函数返回值(二)
在python中 怎样返回多个值?
<1> 多个return?1>
def create_nums():
print("---1---")
return 1 # 函数中下面的代码不会被执行,因为return除了能够将数据返回之外,还有一个隐藏的功能:结束函数
print("---2---")
return 2
print("---3---")
总结1:
- 一个函数中可以有多个return语句,但是只要有一个return语句被执行到,那么这个函数就会结束了,因此后面的return没有什么用处
- 如果程序设计为如下,是可以的因为不同的场景下执行不同的return ```python def create_nums(num): print("---1---") if num == 100: print("---2---") return num+1 # 函数中下面的代码不会被执行,因为return除了能够将数据返回之外,还有一个隐藏的功能:结束函数 else: print("---3---") return num+2 print("---4---")
result1 = create_nums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