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的隐私保护(数据脱敏、访问控制)

举报
鱼弦 发表于 2025/08/22 09:26:29 2025/08/22
【摘要】 ​​1. 引言​​在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凭借“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能力,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多种设备。这些设备在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收集了大量敏感数据——从用户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手机号、位置轨迹)、生物特征(如指纹、面部识别数据)到设备使用习惯(如应用使用频率、偏好设置)。一旦这些数据被非法获取或滥用,将严重威胁用户隐私与安...



​1. 引言​

在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凭借“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能力,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多种设备。这些设备在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收集了大量敏感数据——从用户的个人信息(如姓名、手机号、位置轨迹)、生物特征(如指纹、面部识别数据)到设备使用习惯(如应用使用频率、偏好设置)。一旦这些数据被非法获取或滥用,将严重威胁用户隐私与安全。

鸿蒙通过 ​​数据脱敏(Data Masking)​​ 和 ​​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 两大核心技术,构建了多层次的隐私保护体系:

  • ​数据脱敏​​:对敏感数据进行变形处理(如隐藏部分手机号、加密存储),确保数据在存储、传输或展示时仅暴露必要信息,降低泄露风险。

  • ​访问控制​​:通过权限管理(如用户授权、设备级策略)和可信执行环境(TEE),严格限制应用或服务对敏感数据的访问权限,仅允许合法主体在特定条件下操作数据。

本文将深入解析鸿蒙中隐私保护的核心技术,结合用户信息展示、设备间数据共享等典型场景,通过代码示例详细说明其用法,并探讨技术趋势与挑战。


​2. 技术背景​

​2.1 为什么需要隐私保护?​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数据泄露事件频发:

  • ​内部风险​​:恶意应用通过滥用权限(如读取通讯录、定位信息)收集用户数据并倒卖。

  • ​外部攻击​​:设备丢失或被root后,攻击者可直接访问本地存储的敏感数据(如身份证照片、银行卡信息)。

  • ​合规要求​​:全球隐私法规(如中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欧盟的GDPR)要求企业对用户数据“最小化收集、加密存储、授权访问”,否则面临高额罚款。

鸿蒙作为面向全场景的操作系统,需为不同设备(从低功耗传感器到高性能手机)提供统一的隐私保护能力,平衡 ​​数据可用性​​ 与 ​​隐私安全性​​。


​2.2 核心概念​

  • ​数据脱敏​​:对原始敏感数据进行处理,使其在特定场景下仅展示非敏感部分(如将手机号“13812345678”脱敏为“138​​​​5678”),或通过加密(如AES)存储原始数据,仅在使用时解密。

  • ​访问控制​​:通过 ​​权限模型​​(如用户显式授权、系统级权限管控)和 ​​可信机制​​(如TEE安全芯片、数字证书)限制对敏感数据的访问,确保仅合法的应用或服务在特定条件下(如用户同意、设备解锁状态)可操作数据。

  • ​敏感数据类型​​:包括个人身份信息(PII)、生物特征数据、位置轨迹、金融信息(如支付密码)、设备唯一标识符(如IMEI)等。


​2.3 应用场景概览​

  • ​用户信息展示​​:App在界面上显示用户手机号、地址时,自动脱敏隐藏关键部分(如中间4位手机号)。

  • ​设备间数据共享​​:手机与平板同步健康数据(如心率)时,通过访问控制确保仅授权设备可读取原始数据。

  • ​本地数据存储​​:用户的密码、聊天记录等敏感信息加密存储在本地(如使用AES),防止设备丢失后被直接读取。

  • ​第三方服务集成​​:App调用地图API获取用户位置时,通过权限管控限制第三方仅能获取模糊位置(如城市级而非精确坐标)。


​3. 应用使用场景​

​3.1 场景1:用户手机号脱敏展示(数据脱敏)​

  • ​需求​​:App在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手机号时,隐藏中间4位(如“138​​​​5678”),避免直接暴露完整信息。

​3.2 场景2:健康数据跨设备同步(访问控制)​

  • ​需求​​:用户的智能手表采集心率数据后,仅允许已配对的手机通过授权协议访问,防止其他设备非法同步。

​3.3 场景3:本地密码加密存储(数据脱敏+访问控制)​

  • ​需求​​:用户设置的App登录密码不直接存储明文,而是通过AES加密后保存到本地文件,且仅当用户输入正确解锁密码后可解密使用。

​3.4 场景4:第三方SDK数据权限管控(访问控制)​

  • ​需求​​:App集成广告SDK时,通过鸿蒙的权限管理限制SDK仅能获取用户的大致位置(如省份),而非精确GPS坐标。


​4. 不同场景下的详细代码实现​

​4.1 环境准备​

  • ​开发工具​​:DevEco Studio(鸿蒙官方IDE,版本≥3.2,支持隐私保护API)。

  • ​技术栈​​:ArkTS(鸿蒙应用开发语言) + @ohos.security.privacy(隐私保护模块,含数据脱敏与访问控制API) + @ohos.file.io(文件操作,场景3)。

  • ​权限配置​​:若涉及本地敏感数据存储(如场景3),需在 module.json5中声明文件读写权限:

    "requestPermissions": [
      {
        "name": "ohos.permission.READ_MEDIA",
        "reason": "用于读取本地加密的用户数据"
      },
      {
        "name": "ohos.permission.WRITE_MEDIA",
        "reason": "用于写入加密后的用户数据"
      }
    ]

​4.2 场景1:用户手机号脱敏展示(数据脱敏)​

​4.2.1 核心代码实现​

// 用户信息展示工具类:实现手机号脱敏
export function maskPhoneNumber(phone: string): string {
  if (!phone || phone.length !== 11 || !/^1[3-9]\d{9}$/.test(phone)) {
    console.error('无效的手机号格式');
    return phone; // 非标准手机号直接返回(实际可抛异常)
  }
  // 隐藏中间4位:保留前3位和后4位,中间用*填充
  const prefix = phone.substring(0, 3);
  const suffix = phone.substring(7);
  return `${prefix}****${suffix}`;
}

// 示例:在用户资料页调用
const userPhone = '13812345678';
const maskedPhone = maskPhoneNumber(userPhone);
console.log('脱敏后的手机号:', maskedPhone); // 输出: 138****5678

​4.2.2 代码解析​

  • ​正则校验​​:通过 /^1[3-9]\d{9}$/确保输入为标准的11位中国大陆手机号(以1开头,第二位为3-9)。

  • ​脱敏逻辑​​:提取手机号的前3位(prefix)和后4位(suffix),中间插入4个 *字符,实现关键信息隐藏。

  • ​扩展性​​:可调整脱敏规则(如隐藏前3位+后4位,或仅显示前2位),适应不同国家/地区的隐私要求。


​4.3 场景2:健康数据跨设备同步(访问控制)​

​4.3.1 核心代码实现​

// 健康数据访问控制工具类:通过设备配对状态控制心率数据访问
import abilityAccessCtrl from '@ohos.abilityAccessCtrl';

// 模拟心率数据(实际从智能手表传感器获取)
const heartRateData = {
  value: 72,
  timestamp: Date.now(),
  deviceId: 'watch_12345' // 数据来源设备ID
};

// 检查当前请求设备是否被授权访问健康数据
async function checkAccessPermission(requestDeviceId: string): Promise<boolean> {
  try {
    // 1. 获取当前应用的权限上下文(需在config.json中声明ohos.permission.HEALTH_DATA权限)
    const atManager = abilityAccessCtrl.createAtManager();
    const permissionResult = await atManager.checkAccessToken(
      'ohos.permission.HEALTH_DATA', // 需要的权限
      requestDeviceId // 请求访问的设备ID
    );

    // 2. 判断权限是否授予(GRANTED表示允许)
    return permissionResult.code === abilityAccessCtrl.GRANTED;
  } catch (error) {
    console.error('访问控制检查失败:', error);
    return false; // 默认拒绝访问
  }
}

// 示例:手机请求同步手表的心率数据
async function syncHeartRateData() {
  const requestingDeviceId = 'phone_67890'; // 当前请求同步的手机设备ID
  const hasPermission = await checkAccessPermission(requestingDeviceId);

  if (hasPermission) {
    console.log('设备已授权,同步心率数据:', heartRateData);
    // 实际场景:将heartRateData通过安全通道(如BLE加密链路)传输到手机
  } else {
    console.log('设备未授权,拒绝同步心率数据');
    // 可提示用户手动授权或记录安全日志
  }
}

// 调用同步逻辑
syncHeartRateData();

​4.3.2 代码解析​

  • ​权限模型​​:通过鸿蒙的 abilityAccessCtrl模块检查请求设备(如手机)是否拥有 ohos.permission.HEALTH_DATA权限,该权限需在 config.json中声明并经过用户授权。

  • ​设备级管控​​:每个设备的唯一标识符(如 watch_12345phone_67890)用于区分数据来源与请求方,确保仅配对的合法设备可访问敏感数据。

  • ​安全通道​​:实际传输时需结合蓝牙低功耗(BLE)的加密链路或鸿蒙的分布式软总线安全机制,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听。


​4.4 场景3:本地密码加密存储(数据脱敏+访问控制)​

​4.4.1 核心代码实现​

// 本地密码管理工具类:AES加密存储与解密
import crypto from '@ohos.security.crypto';

// 生成AES密钥(用于加密密码,密钥本身通过用户解锁密码保护)
async function generateOrCreateAESKey(): Promise<crypto.CryptoKey> {
  try {
    // 尝试获取已存在的密钥(关联用户解锁密码)
    const keyAlias = 'user_password_key'; // 密钥别名(唯一标识)
    const existingKey = await crypto.getKey(keyAlias);
    if (existingKey) {
      return existingKey;
    }

    // 不存在则生成新密钥(256位,绑定设备安全环境)
    return await crypto.generateKey(
      { name: 'AES-GCM', length: 256 },
      true, // 可导出(仅限安全环境下)
      ['encrypt', 'decrypt'],
      { keyStorage: 'secure_element' } // 存储到安全芯片(如TEE)
    );
  } catch (error) {
    console.error('AES密钥生成/获取失败:', error);
    throw error;
  }
}

// 加密密码并存储到本地文件
async function encryptAndStorePassword(password: string) {
  const aesKey = await generateOrCreateAESKey();
  const iv = crypto.getRandomValues(new Uint8Array(12)); // AES-GCM推荐IV长度12字节
  const algorithm = {
    name: 'AES-GCM',
    iv: iv,
    tagLength: 128 // 认证标签长度
  };

  // 加密密码明文
  const encryptedData = await crypto.encrypt(algorithm, aesKey, new TextEncoder().encode(password));
  const combinedData = new Uint8Array(iv.length + encryptedData.byteLength);
  combinedData.set(iv, 0);
  combinedData.set(new Uint8Array(encryptedData), iv.length);

  // 存储到本地文件(实际需加密文件本身或使用系统安全存储)
  const file = await fs.open('encrypted_password.dat', fs.OpenMode.CREATE | fs.OpenMode.WRITE);
  await file.write(combinedData.buffer);
  await file.close();
  console.log('密码已加密存储');
}

// 从本地文件解密密码(需用户解锁设备)
async function decryptPassword(): Promise<string> {
  const aesKey = await generateOrCreateAESKey();
  const file = await fs.open('encrypted_password.dat', fs.OpenMode.READ);
  const readBuffer = new ArrayBuffer(1024);
  const bytesRead = await file.read(readBuffer, 0, readBuffer.byteLength);
  await file.close();

  const encryptedData = new Uint8Array(readBuffer, 0, bytesRead);
  const iv = encryptedData.slice(0, 12);
  const cipherText = encryptedData.slice(12);

  const algorithm = {
    name: 'AES-GCM',
    iv: iv,
    tagLength: 128
  };

  const decryptedData = await crypto.decrypt(algorithm, aesKey, cipherText);
  return new TextDecoder().decode(decryptedData);
}

// 示例:存储并解密密码
async function testPasswordStorage() {
  const userPassword = 'MySecurePassword123';
  await encryptAndStorePassword(userPassword);
  const decrypted = await decryptPassword();
  console.log('解密后的密码:', decrypted); // 应输出 'MySecurePassword123'
}

// 调用测试
testPasswordStorage();

​4.4.2 代码解析​

  • ​AES-GCM加密​​:使用256位密钥和随机初始化向量(IV),通过认证加密模式(GCM)确保数据机密性与完整性(防止篡改)。

  • ​安全存储​​:密钥通过 keyStorage: 'secure_element'绑定到设备的可信执行环境(如TEE),仅当用户解锁设备后可访问。

  • ​文件保护​​:加密后的密码与IV合并存储到本地文件(实际项目中可进一步使用系统提供的安全文件存储API,如鸿蒙的 @ohos.data.preferences加密偏好设置)。


​4.5 场景4:第三方SDK数据权限管控(访问控制)​

​4.5.1 核心代码实现​

// 第三方SDK权限限制工具类:通过鸿蒙的权限声明限制数据访问范围
import abilityAccessCtrl from '@ohos.abilityAccessCtrl';

// 模拟调用地图SDK获取用户位置
async function getLimitedLocationForSDK() {
  try {
    // 1. 声明仅需要“粗略位置”权限(而非精确GPS)
    const atManager = abilityAccessCtrl.createAtManager();
    const locationPermission = 'ohos.permission.LOCATION_COARSE'; // 粗略位置权限(城市级)
    
    // 2. 检查当前应用是否已获得该权限(需用户在安装时授权)
    const permissionResult = await atManager.checkAccessToken(locationPermission, 'current_app');
    if (permissionResult.code !== abilityAccessCtrl.GRANTED) {
      console.error('未获得粗略位置权限,无法调用SDK');
      return null;
    }

    // 3. 调用SDK时仅传递模糊位置(如通过系统API获取城市级坐标)
    const coarseLocation = await getLocationCoarse(); // 模拟获取城市级位置(实际调用鸿蒙API)
    console.log('提供给SDK的位置(模糊):', coarseLocation);
    return coarseLocation;
  } catch (error) {
    console.error('SDK位置权限管控失败:', error);
    return null;
  }
}

// 模拟获取粗略位置(实际使用鸿蒙的@ohos.location API)
async function getLocationCoarse() {
  // 返回模拟的城市级位置(如“北京市”)
  return { city: '北京市', precision: 'city_level' };
}

// 调用示例
getLimitedLocationForSDK();

​4.5.2 代码解析​

  • ​权限分级​​:通过申请 ohos.permission.LOCATION_COARSE(粗略位置)而非 ohos.permission.LOCATION_FINE(精确GPS),限制第三方SDK仅能获取城市级位置,避免泄露用户精确坐标。

  • ​动态校验​​:在调用SDK前,通过 checkAccessToken()检查当前应用是否已获得所需权限,未授权时拒绝调用。

  • ​安全实践​​:实际开发中,可将敏感数据(如精确位置)在本地脱敏(如四舍五入到百米级)后再传递给SDK,进一步降低风险。


​5. 原理解释​

​5.1 数据脱敏的核心机制​

数据脱敏通过 ​​信息变形​​ 或 ​​加密存储​​ 实现敏感数据的可控暴露:

  • ​格式保留脱敏(FPE)​​:保持数据格式不变(如手机号仍为11位数字),仅替换关键部分(中间4位→*),适用于需要展示部分信息的场景(如用户资料页)。

  • ​加密脱敏​​:使用对称加密(如AES)或哈希算法(如SHA-256)处理原始数据,仅在使用时解密(如本地密码存储),确保即使数据被非法获取也无法直接读取明文。

  • ​规则配置​​:脱敏规则可根据业务需求灵活调整(如隐藏身份证号的第7-14位、仅显示邮箱前缀),平衡隐私与可用性。


​5.2 访问控制的核心机制​

访问控制通过 ​​权限模型​​ 和 ​​可信环境​​ 限制数据访问主体与条件:

  • ​权限分级​​:鸿蒙定义了多级权限(如普通权限、危险权限、系统权限),危险权限(如读取通讯录、定位)需用户显式授权,系统权限(如访问TEE)仅限系统应用。

  • ​动态校验​​:每次数据访问时,系统检查调用方的权限状态(通过 abilityAccessCtrl模块),未授权的请求直接拒绝。

  • ​可信执行环境(TEE)​​:敏感数据(如加密密钥、生物特征)存储在独立的安全芯片中,仅允许通过特定接口(如加密API)访问,即使操作系统被攻破也无法直接读取。

  • ​设备级策略​​:通过设备配对状态(如手机与手表的蓝牙绑定)、用户账户体系(如华为账号登录)控制跨设备数据共享范围。


​5.3 原理流程图​

​数据脱敏流程图​

[原始敏感数据(如手机号13812345678)] → 格式校验(是否符合规则)
  ↓
[应用脱敏规则(隐藏中间4位)] → 生成脱敏后数据(138****5678)
  ↓
[展示到UI或存储到日志](仅暴露非敏感部分)

​访问控制流程图​

[应用/服务请求访问敏感数据(如心率数据)] → 提交权限申请(如ohos.permission.HEALTH_DATA)
  ↓
[系统检查权限状态(是否已授权)] → 未授权 → 拒绝访问并提示用户
  ↓ 授权 → 
[验证设备/应用身份(如配对状态、数字证书)] → 不可信 → 拒绝访问
  ↓ 可信 → 
[允许访问数据(返回脱敏或原始数据)] → 记录访问日志(审计追踪)

​6. 核心特性​

​特性​

​说明​

​优势​

​多层级脱敏​

支持格式保留脱敏(如隐藏部分字符)、加密脱敏(如AES存储原始数据)

灵活适应不同场景的隐私需求

​细粒度权限​

按数据类型(如位置、通讯录)、操作类型(读/写)定义权限,支持用户动态授权

精准控制数据访问范围

​可信环境​

敏感数据存储在TEE安全芯片中,仅允许通过加密接口访问

防止操作系统被攻破导致数据泄露

​跨设备协同​

通过设备配对与用户账户体系,限制跨设备数据共享仅限授权设备

保障多设备场景下的隐私安全

​合规适配​

内置符合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GDPR等法规的默认策略(如最小化收集)

降低企业合规风险

​实时监控​

记录数据访问日志(如谁在何时访问了哪些数据),支持安全审计

快速定位隐私泄露风险


​7. 环境准备​

  • ​开发工具​​:DevEco Studio(鸿蒙官方IDE,版本≥3.2)。

  • ​技术栈​​:ArkTS(鸿蒙应用开发语言) + @ohos.security.privacy(隐私保护API) + @ohos.file.io(文件操作,场景3)、@ohos.abilityAccessCtrl(权限管理,场景2/4)。

  • ​权限配置​​:若涉及敏感数据操作(如本地存储、权限申请),需在 module.json5中声明对应权限(见4.1节)。

  • ​硬件环境​​:支持TEE的鸿蒙设备(如手机、平板),确保安全芯片可用(低端设备可能功能受限)。


​8. 实际详细应用代码示例实现(综合案例:用户信息管理App)​

​8.1 需求描述​

开发一个用户信息管理App,包含以下功能:

  1. 用户输入手机号、密码后,手机号脱敏展示(如“138​​​​5678”),密码加密存储到本地。

  2. 用户授权后,健康数据(如心率)仅允许配对的智能手表同步。

  3. App调用地图SDK获取用户位置时,仅传递城市级粗略位置(非精确GPS)。

​8.2 代码实现​

(结合场景1~4的核心代码,完整示例需整合脱敏函数、加密存储逻辑、权限校验模块,此处略)


​9. 测试步骤及详细代码​

​9.1 测试目标​

验证以下功能:

  1. 手机号脱敏是否正确隐藏中间4位(如输入“13812345678”输出“138​​​​5678”)。

  2. 未授权设备是否无法访问健康数据(如手机未配对手表时同步失败)。

  3. 本地存储的密码是否通过AES加密(直接读取文件应为乱码)。

  4. 第三方SDK是否仅获取粗略位置(如城市级而非精确坐标)。

​9.2 测试代码(手动验证)​

  • ​步骤1​​:在用户信息页输入手机号“13812345678”,检查界面是否显示“138​​​​5678”。

  • ​步骤2​​:断开手机与手表的蓝牙配对,尝试同步心率数据,观察是否提示“设备未授权”。

  • ​步骤3​​:使用文件管理器查看本地存储的 encrypted_password.dat文件内容(应为二进制乱码,无法直接读取明文密码)。

  • ​步骤4​​:在App设置中查看地图SDK的权限申请记录,确认仅申请了“粗略位置”权限(而非精确GPS)。

​9.3 边界测试​

  • ​无效手机号​​:输入非11位或格式错误的号码(如“12345”),检查脱敏函数是否返回原值或报错。

  • ​权限拒绝​​:用户拒绝授予健康数据权限,检查App是否正常提示并禁用相关功能。

  • ​加密密钥丢失​​:模拟TEE安全芯片不可用(如低端设备),检查密码加密/解密是否降级处理(如提示用户设置简单密码)。


​10. 部署场景​

  • ​消费级设备​​:手机、平板上的用户信息管理App(如社交、金融类应用)。

  • ​智能家居​​:智能门锁、摄像头等设备通过访问控制限制仅家庭成员可查看录像。

  • ​企业级应用​​:员工办公设备中的敏感数据(如客户资料)加密存储,仅授权部门可访问。

  • ​跨设备生态​​:鸿蒙手机与平板、手表、车机之间的数据同步(如健康数据、通讯录),通过设备配对与权限管控保障安全。


​11. 疑难解答​

​11.1 常见问题​

  • ​问题1:手机号脱敏函数对非标准号码(如国际号码)无效​

    ​原因​​:正则表达式仅匹配中国大陆11位手机号(/^1[3-9]\d{9}$/)。

    ​解决​​:扩展正则规则(如支持国际区号 +86),或根据用户所在地区动态调整脱敏逻辑。

  • ​问题2:健康数据同步时提示“权限不足”,但用户已授权​

    ​原因​​:设备未完成配对(如手机与手表未通过蓝牙绑定),或权限申请未包含设备ID。

    ​解决​​:检查设备配对状态(通过 @ohos.bluetoothAPI),确保权限申请中包含请求设备的唯一标识符。

  • ​问题3:本地加密的密码文件被删除后无法恢复​

    ​原因​​:AES密钥存储在TEE中,若密钥别名丢失(如卸载App后重新安装),无法解密历史数据。

    ​解决​​:提供“密码重置”功能(引导用户设置新密码),或备份密钥到用户可信的云端(需额外加密保护)。


​12. 未来展望​

​12.1 技术趋势​

  • ​隐私计算融合​​:结合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与多方安全计算(MPC),在加密数据上直接训练模型(如健康数据分析),无需解密原始数据。

  • ​AI驱动的动态脱敏​​: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自动识别敏感数据(如聊天记录中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并实时应用最佳脱敏策略。

  • ​零信任架构​​:默认不信任任何设备或应用,每次数据访问均需动态验证身份与权限(如结合生物特征二次认证)。

  • ​跨平台统一标准​​:推动鸿蒙与其他操作系统(如Android、iOS)的隐私保护API标准化,降低开发者适配成本。

​12.2 挑战​

  • ​性能平衡​​:加密操作(如AES-GCM)和权限校验可能增加应用响应时间(尤其在低端设备上),需优化算法效率。

  • ​用户教育​​:部分用户可能因频繁的权限授权提示(如“是否允许App访问位置?”)而选择“始终允许”,反而降低隐私控制意识。

  • ​法规差异​​:不同国家/地区的隐私法规(如中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欧盟的GDPR)对数据定义和权限要求存在差异,需动态适配。


​13. 总结​

鸿蒙通过 ​​数据脱敏​​ 和 ​​访问控制​​ 两大核心技术,为全场景设备提供了从数据存储、传输到展示的全链路隐私保护能力。数据脱敏通过格式变形或加密存储降低敏感信息泄露风险,访问控制通过权限模型和可信环境限制非法访问,两者结合构建了适应不同场景(如用户信息展示、跨设备同步、本地存储)的隐私保护体系。开发者需掌握脱敏规则配置、权限申请流程与TEE安全机制,同时关注隐私计算等未来趋势,以构建更安全、合规的鸿蒙应用。在万物互联的时代,隐私保护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用户信任的基石——鸿蒙的隐私保护方案正为这一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