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备份 CBR CNware 虚拟化平台定时备份恢复用户指南
本章节介绍备份恢复 CNware 平台支持的功能和兼容性。
1.1 支持的功能
表1-1 支持的功能列表
功能 |
子功能 |
支持 |
备注 |
备份
|
完全备份 |
√ |
备份粒度:虚拟机 |
增量备份 |
√ |
||
数据源浏览方式 |
√ |
支持以云资源池或业务组方式浏览 |
|
数据源搜索 |
√ |
- |
|
数据源过滤 |
√ |
- |
|
数据源自动发现 |
√ |
数据源勾选非虚拟机层级时,可自动发现并备份该层级下新增的虚拟机 |
|
虚拟机并发备份 |
√ |
并发数范围 2-10 |
|
永久增量备份 |
√ |
- |
|
传输和存储加密 |
√ |
支持 AES256 或 SM4 加密算法 |
|
数据压缩 |
√ |
支持 快速压缩 或 强力压缩 |
|
重复数据删除 |
√ |
- |
|
重删高级配置 |
√ |
- |
|
备份数据一致性校验 |
√ |
- |
|
流量控制 |
√ |
- |
|
备份自动重试 |
√ |
虚拟机级别的自动重试 |
|
强制数据保留 |
√ |
- |
|
备份策略 |
√ |
- |
|
备份数据保留策略 |
√ |
- |
|
恢复 |
原配置恢复 |
× |
- |
指定配置恢复 |
√ |
恢复粒度:虚拟机 |
|
虚拟机并发恢复 |
√ |
并发数范围 2-10 |
|
批量恢复 |
√ |
支持指定多个虚拟机恢复 |
|
恢复目的地 |
恢复到原平台 |
√ |
- |
恢复到同类异平台 |
√ |
- |
|
恢复配置项 |
计算主机 |
√ |
支持指定计算主机恢复 |
存储 |
√ |
支持指定存储恢复 |
|
网络 |
√ |
支持指定网络恢复 |
|
恢复为新虚拟机名 |
√ |
单虚拟机:新名称 或 多虚拟机:原名称+后缀 |
|
恢复后自动开机 |
√ |
- |
|
远程复制 |
数据同步 |
√ |
- |
反向复制 |
√ |
- |
|
日志 |
- |
√ |
- |
告警 |
- |
√ |
- |
1.2 兼容的平台
表1-2 兼容的虚拟化平台版本
虚拟化平台 |
版本 |
备注 |
CNware |
CNware WinStack V9.0.0 |
- |
CNware |
CNware WinStack V9.1.0 |
- |
CNware |
CNware WinStack V8.2.2 |
使用原生KVM定时模块进行备份恢复,具体参考《云备份 CBR 原生KVM虚拟化平台定时备份恢复用户指南》 |
CNware |
CNware WinStack V9.3.0 |
- |
1.3 兼容的客户端
CNware平台定时数据保护兼容外接客户端。请在目标平台任选一台虚拟机,部署CBR客户端软件作为代理虚拟机。
一般而言,代理虚拟机仅能备份代理虚拟机所在的计算主机下的虚拟机。若要实现跨计算主机备份,须确保代理虚拟机能访问到其它计算主机所使用的存储池。
表1-3 兼容的外接客户端
安装包类型 |
操作系统 |
备注 |
Linux_el7_x64 |
CentOS 7.0 x86_64 |
- |
CentOS 7.1 x86_64 |
- |
|
CentOS 7.2 x86_64 |
- |
|
CentOS 7.3 x86_64 |
|
|
CentOS 7.4 x86_64 |
-- |
|
CentOS 7.5 x86_64 |
- |
|
CentOS 7.6 x86_64 |
- |
|
CentOS 7.7 x86_64 |
- |
|
CentOS 7.8 x86_64 |
- |
|
CentOS 7.9 x86_64 |
-- |
|
Linux_el7_aarch64 |
CentOS 7.5 aarch64 |
- |
CentOS 7.6 aarch64 |
- |
|
CentOS 7.7 aarch64 |
- |
2 限制性功能
在您使用产品前,请务必了解CBR 备份恢复 CNware 平台的限制性功能,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错误操作。
2.1 备份
l 不支持多个任务同时备份同一台虚拟机。
l 不支持备份加密虚拟机。
l 不支持备份包含 直通磁盘 的虚拟机。
l 不支持备份包含 iSCSI存储 的虚拟机。
l 不支持备份裸磁盘的虚拟机。
l 不支持备份包含 vGPU 设备的虚拟机。
l 不支持备份包含共享卷的虚拟机。
l 不支持备份状态为 迁移中 的虚拟机,只支持备份状态为 运行中 和 已关闭 的虚拟机。
l 虚拟机迁移过程中不支持备份,备份过程中不支持迁移。
l 不支持备份当前任务选择的CBR客户端虚拟机,示例:创建备份任务已选择CNware平台下客户端Client01虚拟机,则添加数据源时,不会显示Client01虚拟机。
2.2 恢复
l 不支持原配置恢复,只支持指定配置恢复。
l 不支持网卡类型配置,默认高速网卡。
l 暂不支持恢复到指定 VPC 网络。
l 恢复存储配置仅支持本地存储、共享存储和分布式存储。
3 规划与准备
本章节介绍使用CBR 备份恢复 CNware 平台前,您需要提前规划的内容以及准备工作。
3.1 信息收集
3.1.1 文档下载
使用CBR 备份恢复 CNware 平台,除了阅读本文档外,以下文档也将为您提供帮助信息:
l 《云备份 CBR 服务端软件安装卸载用户指南》
l 《云备份 CBR 客户端软件安装卸载用户指南》
l 《云备份 CBR 实施指导》
l 《云备份 CBR 公共管理用户指南》
l 《云备份 CBR 定时数据保护重复数据删除用户指南》
l 《云备份 CBR 工具使用指导》
l 《云备份 CBR 备份数据一致性校验用户指南》
3.1.2 虚拟化平台信息收集
表3-1 信息汇总
编号 |
信息项 |
目的 |
1 |
CNware 平台的IP地址/域名。 |
添加虚拟化平台时需要输入该信息,目的是为了与 CNware 平台通信,为后续备份恢复做铺垫。 |
2 |
编号1服务器对应的用户登录凭据,即CNware 平台的管理员账号和密码。 |
3.2 网络规划
为确保可以正常备份恢复,请您先将控制台、客户端和 CNware 平台之间的网络规划好。
备份恢复的网络规划可能存在多种可能,本小节以管理网和数据网分离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管理网和数据网分离部署的优点是减轻网络带宽压力;缺点是至少需要配置两个网络,配置过程较复杂。
部署方式:管理控制台、存储服务器、CNware 平台以及安装在 CNware 平台上的客户端共同接入管理网和数据网。
备份数据流:备份时数据流通过数据网,从客户端流入存储服务器。
恢复数据流:恢复时数据流通过数据网,从存储服务器流入客户端。
3.3 基础配置
3.3.1 初始化配置
在使用CBR进行 CNware 平台备份与恢复前,为确保可以正常备份,请您先配置基础项。
基础配置包括:检查管理控制台服务状态、外接客户端接入管理控制台(需要使用外接客户端备份恢复 CNware 平台数据)、添加并激活授权码、配置备份存储数据IP、卷配置以及配置用户权限等。
l 授权配置具体方法请参阅《云备份 CBR 公共管理用户指南》。
l 备份存储数据IP配置具体方法请参阅《云备份 CBR 实施指导文档》。
l 卷配置具体方法请参阅《云备份 CBR 公共管理用户指南》。
l 用户授权配置具体方法请参阅《云备份 CBR 公共管理用户指南》。
l 准备客户端前请您先仔细阅读《云备份 CBR 软件兼容性列表》,保证客户端在兼容列表中。
l 客户端至少安装基础执行器和聚合应用执行器,且确保执行器状态为在线,配置具体方法请参阅《云备份 CBR 客户端软件安装卸载用户指南》。
3.3.2 客户端配置
创建备份恢复任务时,需要选择外接客户端进行备份恢复,请您先为该客户端配置网络和安装CNwareTools工具。
步骤 1 在CNware平台创建虚拟机并配置网络后,安装CBR客户端。
步骤 2 单击客户端虚拟机“修改”按钮,系统弹出修改虚拟机对话框,切换至“光驱”页,单击“链接文件”,选择光驱文件挂载tools镜像。
步骤 3 Tools镜像在主机的存储池isopool中,isopool在主机底层的路径是/vms/iso;选中tools镜像单击“确定”,系统右上角弹出操作成功消息。
步骤 4 单击菜单栏“控制台”按钮,进入控制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命令行界面,依次执行命令。
步骤 5 查询tools状态,为active表明tools运行正常。
debian类发行版虚拟机,如Ubuntu、深度、UOS、银河麒麟、湖南麒麟等:systemctl status qemu-guest-agent
fedora类型发行版虚拟机,如CentOS、Red Hat、中标麒麟等:systemctl status qemu-ga
步骤 6 查看客户端虚拟机基本信息,正确显示IP地址和CNwareTools版本,表示客户端配置成功。
l 创建备份恢复任务前,您需登录安全管理员将客户端分配给租户或操作员。
l 关于CNwareTools工具的更多内容,请参考CNware平台的帮助文档。
3.4 添加虚拟化平台
请您先仔细查阅产品兼容性,确保要添加的 CNware 平台版本在兼容范围内。
添加 CNware 平台将由系统管理员或租户进行操作。
请您根据以下操作进入添加 CNware 平台 界面:
步骤 1 系统管理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资源】→【虚拟化平台】,进入 “虚拟化平台” 界面。
步骤 3 单击【添加】→【CNware】,系统弹出“添加CNware”对话框。
步骤 4 在系统弹出的对话框中,根据要求输入如下参数:
1. 名称:请输入一个自定义名称。
2. IP / 域名:输入 CNware 服务器的 IP 或 域名。
3. 用户名:输入登录 CNware 服务器的系统管理员账户。
4. 密码:输入登录 CNware 服务器的系统管理员账户对应的密码。
5. 客户端:选择一个可以访问 CNware 服务器的客户端,默认内置客户端,用于认证 CNware 平台。
步骤 5 正确填写各项信息,单击【创建】按钮,弹出证书认证页面,若平台证书为自签伪可信证书,则会显示证书信息,确认证书信息之后,可选择信任或不认证此证书,单击【继续】,完成添加;若证书过期或被吊销,则不可信任此证书,单击【继续】以不认证此证书方式完成添加。
l “名称”选项为必填项,为了区分虚拟化平台,也为了您使用方便,您必须为虚拟化平台自定义一个名称,长度为3~30个字符。
l “IP/域名”、“用户名”以及“密码”三个选项均为必填项,填写时无先后顺序。
l 不支持重复添加同一个虚拟化平台。
l 请确认所调网络路径证书内容是否为所保护平台证书后再进行平台添加。
l 平台证书为自签伪可信证书时,若选择信任此证书则会在后续对平台网络通信时校验证书指纹,若选择不认证此证书则后续对平台网络通信时不会校验证书指纹。
l 平台证书为可信证书时,则不会显示证书信息,后续平台网络通信时会继续进行可信认证。
3.5 管理虚拟化平台
虚拟化平台添加成功后,您可以对虚拟化平台执行以下操作:查看虚拟化平台、编辑虚拟化平台、分配虚拟化平台、收回虚拟化平台以及删除虚拟化平台。
3.5.1 查看虚拟化平台
虚拟化平台添加成功后,请您执行以下操作查看虚拟化平台:
步骤 1 系统管理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资源】→【虚拟化平台】,进入“虚拟化平台”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个虚拟化平台,单击右上角“展开”图示按钮,进入“详情”界面。
您可以查看该虚拟化平台的名称、类型、IP / 域名、版本、平台认证模式和所属用户。
3.5.2 编辑虚拟化平台
虚拟化平台添加成功后,若平台 IP / 域名、用户名或密码发生变更,为了不影响您的备份恢复业务,请您先编辑虚拟化平台,更新对应信息,然后再操作备份恢复业务。您可以根据以下操作编辑虚拟化平台:
步骤 1 系统管理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资源】→【虚拟化平台】,进入“虚拟化平台”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个虚拟化平台,单击【编辑】按钮,系统弹出“编辑CNware”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根据已变更的信息修改对应参数。其中虚拟化平台类型、名称暂不支持修改。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l 不支持编辑的选项:虚拟化平台类型、名称。
l 支持编辑的选项:IP / 域名、用户名、密码和客户端,编辑规则与添加平台规则一致。
3.5.3 分配虚拟化平台
虚拟化平台添加成功后,您必须将其分配给租户或操作员,才能基于该虚拟化平台新建任务,备份该虚拟化平台的数据或将备份数据恢复到该虚拟化平台,您可以根据以下操作分配虚拟化平台:
步骤 1 安全管理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资源】→【虚拟化平台】,进入“虚拟化平台”界面。
步骤 3 选中 CNware 虚拟化平台,单击【分配】按钮,系统弹出“分配虚拟化平台权限”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选择一个需要分配该虚拟化平台的用户。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分配】按钮完成操作。
步骤 6 回到“虚拟化平台”界面,可以看到该 CNware 虚拟化平台已有所属用户。
l 如果当前的虚拟化平台是由系统管理员创建,则可以由安全管理员分配给租户或操作员。
l 如果当前的虚拟化平台是由租户创建,则不可以由租户再分配给其下的操作员。
3.5.4 收回虚拟化平台
已将 CNware 虚拟化平台分配给租户或操作员,但是您不想再让该租户或操作员使用该虚拟化平台,此时您可以收回已经分配的虚拟化平台。您可以根据以下操作收回虚拟化平台:
步骤 1 安全管理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资源】→【虚拟化平台】,进入“虚拟化平台”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个已有所属用户的虚拟化平台,单击【收回】按钮,系统弹出 “提示” 对话框。
步骤 4 请您仔细阅读提示内容,确认无误后,单击【收回】按钮完成操作。
步骤 5 回到“虚拟化平台”界面,可以看到该虚拟化平台已无所属用户。
l 当租户或操作员基于虚拟化平台创建了备份任务且该任务正在进行备份或恢复时,不支持收回操作。请您耐心等待任务结束后再收回。
l 当租户或操作员基于虚拟化平台创建了备份任务且该任务存在数据(备份数据未被清理),您可以收回。此时,备份任务的数据将不会被清理,您可以继续使用该备份数据,进行数据恢复、数据清理以及远程复制。
3.5.5 删除虚拟化平台
已经收回 CNware 虚拟化平台且您不想再使用该虚拟化平台,此时您可以删除该虚拟化平台。以系统管理员删除虚拟化平台为例,您可以根据以下操作收回虚拟化平台:
步骤 1 系统管理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资源】→【虚拟化平台】,进入“虚拟化平台”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无所属用户的虚拟化平台,单击【删除】按钮,系统弹出“提示”对话框。
步骤 4 请您在确认删除的情况下,在文本框中输入“YES”并单击【删除】完成操作。
步骤 5 删除后的虚拟化平台如果需要继续被保护,您可以再次添加并分配。
l 当虚拟化平台存在所属用户时,您需要先以安全管理员的角色收回该虚拟化平台,再以系统管理员的角色删除。
l 当虚拟化平台存在的所属用户为租户且是该租户添加的虚拟化平台,您可以直接以该租户的角色删除。
l 当租户或操作员基于虚拟化平台创建了备份任务且该任务存在数据(即备份数据未清理),您删除虚拟化平台后,备份数据将不会被清理,你可以继续使用该备份数据,进行数据恢复、数据清理以及远程复制。
4 CNware 定时备份
4.1 关于备份
在 CBR 执行备份之前,您需要先新建备份任务。备份任务定义了备份内容、备份选项和备份数据存放的位置等。备份任务的新建操作,请您参考新建备份任务;备份任务新建成功后您可以对其进行备份,也可以对其进行管理。首次备份时,任务将对虚拟机的全部数据块进行备份,后续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设置备份类型为完全备份或增量备份。
CBR 对 CNware 平台进行的备份属于无代理备份,即备份时不需要在需要备份的虚拟机内安装客户端。但是 CBR 需要借助管理控制台的外接客户端来访问 CNware 平台,使用 CNware 平台自带的快照功能备份虚拟机,有关外接客户端的相关内容详见文档《云备份 CBR 客户端软件安装卸载用户指南》。
虚拟机快照可以被视为虚拟机的一个一致性时间点副本,它保留了虚拟机当前的配置、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关联数据和系统状态等一致性的数据在快照里面,CBR 使用此快照时间点的副本作为备份数据源。
4.1.1 备份方式
CBR 备份 CNware 平台的备份方式支持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永久增量备份。
4.1.1.1 完全备份
完全备份将选定数据源的有效数据完整地备份到指定的介质中并产生一个时间点,目前只支持备份到 OFS 介质中。
说明
l 什么是有效数据?
答:虚拟机在虚拟磁盘中已经使用的数据块。
举例说明:要备份的虚拟机的磁盘容量显示为 40 GiB,但真实数据只有 16 GiB,备份时只备份 16 GiB 的有效数据到介质中。
l 如何启用完全备份,请参考4.3.3 启动备份任务。
4.1.1.2 增量备份
基于虚拟机上一次备份(可以是完全备份也可以是增量备份)后,将虚拟机磁盘的变化数据块备份到指定介质中,同时产生相应的时间点。
说明
l 什么是变化数据块?
答:变化数据块是指基于上次备份执行的快照到本次备份执行的快照之间变化的磁盘数据块。
l 如何尽可能的使增量备份成功?
答:1)任务已经备份成功且最近一次备份成功保留的时间点未被删除;2)虚拟机备份成功后磁盘未扩容且无新增磁盘。
l 如何启用增量备份,请参考4.3.3 启动备份任务。
4.1.2 备份策略
CBR支持为备份任务关联备份策略,用于自动调度各种备份任务的运行。开启备份策略功能,您无需手动进行备份操作,系统将自动按照备份策略中设置的时间和备份模式开始作业。为了确保生产数据的安全性和恢复的需求,您需要谨慎配置备份策略。
当您的管理控制台上存在大批量的备份任务时,为减少您维护多个备份任务的工作量,CBR 支持为备份任务统一关联同一个备份策略。
组成要素
备份策略将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
l 备份方式
l 备份周期
l 是否重复发起
l 需备份的数据量
l 需使用的备份空间
备份周期设置建议
备份的周期决定了进行恢复任务时可恢复的状态点,备份周期越频繁,能恢复到越接近故障点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过于频繁的备份业务,会影响系统的性能,从而对正常业务产生不良影响;频繁的备份业务会产生大量的备份文件,不便于管理,在恢复时也较为复杂;也会产生过多的备份数据,占用大量的磁盘空间。因此备份周期需要全面考虑恢复的要求,备份存储空间的限制,对正常业务不会产生影响等因素。
因此,建议您:
l 一般业务可以每周末数据应用比较平缓的时候,进行一次完全备份,每天进行一次增量备份。
l 重要的生产数据且数据量不大的情况下,可以每天进行一次增量备份。
l 备份虚拟机改动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初始进行一次完全备份,后续进行永久增量备份来节省存储资源。
l 备份周期应至少大于备份时长,否则会导致备份过程中出现异常。
4.1.2.1 新建备份策略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策略】,进入“备份策略”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单击【新建】按钮,系统弹出“新建备份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根据要求配置如下参数:
1. 备份策略名称:输入备份策略的名称。
2. 备份周期:默认为每1天,即每天发起一次备份。
a. 当备份周期为天,支持的配置参数范围为1~365。
b. 当备份周期为周,默认为每周日发起备份,支持选择周一~周日且支持多选。
c. 当备份周期为月,默认每月1日发起备份,支持的配置参数范围为1~31。您可以选择“若当月无选定日期则在最后一天触发”。
d. 当备份周期为年,默认每年1月1日发起备份,支持选择具体日期发起备份。
3. 重复发起:默认不开启,开启该项,则在任务第一次发起后,系统将按照所设定的持续时间和频率进行重复发起。
重复发起遵循以下原则:
a. 持续时间和频率均支持以分钟或小时为单位。
b. 如果以分钟为单位,持续时间的配置参数范围为2~59,频率的配置参数范围为1~58。
c. 如果以小时为单位,持续时间的配置参数范围为2~24,频率的配置参数范围为1~23。
d. 支持持续时间和频率单位不同,但频率必须小于持续时间。
如果在持续时间内达到了频率时间,且上一个备份任务还没有停止的情况下,系统不会发起备份。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4.1.2.2 备份任务启用/禁用备份策略
备份策略新建完成后,您必须将其应用到备份任务上才可以生效。如果应用了某备份策略的任务不再需要此备份策略,您也可以选择移除。
注意事项
每个备份任务支持添加并启用多个备份策略。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任务】,进入“任务”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个或多个任务,单击【策略】→【备份策略】,系统弹出“备份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单击【添加】按钮,系统弹出“添加”对话框。
步骤 5 在对话框中,选择一个备份策略并选择合适的备份方式,如完全备份或增量备份;选择该策略发起的时间。
发起时间必须结合策略中重复发起时间设置。比如,在13:01设置了策略,且该策略发起时间为12:00,重复发起持续2小时,每5分钟发起一次,那么第一次备份不会在第二天的12:00,而是在当天13:05分开始。这是因为在13:01之后仍存在策略的有效发起时间(12:00开始,14:00结束)。
步骤 6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回到“备份策略”对话框。
如果需要添加多个备份策略,请再次单击【添加】按钮。
步骤 7 在对话框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备份策略,单击【启用】按钮,原来“禁用”状态的策略变为“启用”。
步骤 8 如果您不希望备份策略再次应用于此备份任务,您可以单击【禁用】按钮,也可以删除列表中的备份策略。
备份策略禁用后,将即刻失效。
4.1.2.3 编辑备份策略
如果您需要对当前已有的备份策略相关配置做修改,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编辑备份策略。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策略】,进入“备份策略”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备份策略,单击【编辑】按钮,系统弹出“编辑备份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您可以修改备份周期和重新设置重复发起。名称暂不支持修改。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4.1.2.4 复制备份策略
如果您想复用某策略,并修改个别参数时,为了简便操作,您可以复制备份策略。
注意事项
l 复制的备份策略与原策略的配置相同,如果您需要修改,请使用编辑功能。
l 复制的备份策略必须进行重命名。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策略】,进入“备份策略”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备份策略,单击【复制】按钮,系统弹出“复制备份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根据要求输入备份策略的名称。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4.1.2.5 导出/导入备份策略
导出备份策略至本地,可以再导入至其他CBR管理控制台,这样能简便您再次创建策略的操作。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策略】,进入“备份策略”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或多条备份策略,单击【导出】按钮,备份策略将以“.xls”格式保存至本地。
步骤 4 导出后的表格内容如下。
1. 名称(name):备份策略的名称。
2. 类型(type):代表策略周期,识别按天/按周/按月/按年发起的备份策略,type 为“2”表示按“天”为周期发起,“3”表示按“周”为周期发起,“4”表示按“月”为周期发起,“5”表示按“年”为周期发起。
3. 重复发起(needInterval):重复发起功能,开启显示为“1”,不开启显示为“0”。
4. 持续时间(duration):重复发起中的持续时间。
5. 持续时间单位(durationUnit):持续时间的单位,单位为分钟显示为“1”,单位为小时显示为“2”。
6. 频率(frequency):重复发起中的频率。
7. 频率单位(frequencyUnit):频率的单位,单位为分钟显示为“1”,单位为小时显示为“2”。
8. 参数(params):记录发起时间,按照年记录的是某月某天,按月记录的是当月的发起天,按周记录的是当周发起的天,按天记录按几天为周期发起。
9. 创建用户(auther):新建该备份策略的用户。
10. 创建时间(createdTime):新建策略的时间。
11. 更新时间(updateTime):更新策略的时间。
步骤 5 如果需要导入策略,请您在本地先根据下载的文档格式编辑好策略的参数。确认无误后,在管理控制台的“备份策略”界面,单击【导入】按钮。系统弹出“导入备份策略”对话框。
步骤 6 在对话框中,单击【浏览】按钮,选择需要导入的策略。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导入成功后,“备份策略”界面将显示导入的策略。
4.1.2.6 删除备份策略
如果您不再需要某备份策略,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删除备份策略。
注意事项
l 删除备份策略后,使用该策略的任务将不再按照该策略执行。请谨慎操作。
l 支持批量删除,您可以同时删除多个备份策略。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策略】,进入“备份策略”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或多条备份策略,单击【删除】按钮,系统弹出“提示”对话框。
步骤 4 仔细阅读警告内容:“删除备份策略后,使用该备份策略的任务将不再按照该备份策略执行,仍要继续删除吗?”确认无误后,单击【删除】按钮完成操作。
4.1.3 备份数据保留策略
当您的管理控制台上存在大批量的备份任务时,您可能会遇到备份存储空间不够用的情况。数据保留策略将为您解决这类烦恼,一旦您按需配置数据保留策略后,系统将根据数据保留期限、保留副本个数或备份策略的备份周期来保留备份副本,达到备份存储空间循环利用的效果。CBR 支持同一个备份数据保留策略关联不同备份任务,为您减少维护多个备份任务的工作量。
CBR 为您提供以下三种备份数据保留策略:
l 数据保留期限:超过设置时间的副本将被自动清理。
l 保留副本个数:超过设置个数的副本将被自动清理。
l 按备份策略的备份周期设置副本保留策略:与备份策略结合使用,根据不同的备份策略设置不同的副本保留数。
另外,为了应对备份任务部分成功的场景,提供了完整副本保留设置,当您开启完整副本保留配置,任务执行备份结果为部分成功时,则不进行副本清理。
4.1.3.1 新建备份数据保留策略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数据保留策略】,进入“备份数据保留策略”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单击【新建】按钮,系统弹出“新建备份数据保留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根据要求配置如下参数:
1. 名称:输入备份数据保留策略的名称。
2. 数据保留策略:默认关闭,须开启后才能继续配置。
a. 数据保留期限:默认保留 1 年的备份副本,即从使用该策略开始到 1 年后,这期间产生的副本将被保留,超过 1 年的副本将被自动清理。
数据保留期限配置参数范围为 1~999;可以选择年、月、周、天为单位。
严格保留:开启后副本中任一时间点未超过保留周期,则保留副本。
b. 保留副本个数:默认保留 2 个副本,即同一备份任务的副本超过 2 个后,最旧的副本将被自动清理。保留副本个数配置参数范围为 1~1024。
c. 按备份策略的备份周期设置备份数据保留策略:
i. 如果备份策略是按天设置,则默认保留 30 个副本。
ii. 如果备份策略是按周设置,则默认保留 24 个副本。
iii. 如果备份策略是按月设置,则默认保留 12 个副本。
iv. 如果备份策略是按年设置,则默认保留 4 个副本。
v. 按照备份策略的备份周期所有参数配置范围均为 1~99999。
vi. 支持复选,且当任务使用对应备份周期的备份策略后,才限制对应策略类型的副本总数。
vii. 未勾选复选框,则默认保留所有副本。
viii. 勾选复选框,但任务没有使用此备份周期的备份策略,则保留所有副本。
例如:启用 “按年备份策略”,但任务使用的备份策略没有年度备份策略,则保留所有备份策略自动产生的全部副本。
ix. 保留副本数不随备份周期的备份策略存在多个而改变。
例如:任务关联了 4 个年度备份策略,则最终将默认保留 1 年内的 4 个副本。
3. 完整副本保留:默认开启,开启完整副本保留配置,任务执行备份结果为部分成功,则不进行副本清理,可能导致可恢复时间点超过保留期限,占用过多的存储空间。未开启完整副本保留配置,备份任务部分成功会触发备份数据自动清理,可能导致可恢复时间点的数据不完整。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l 保留副本个数,开启永久增量的备份任务,“副本”指的是所有备份副本;未开启永久增量的备份任务,“副本”仅指完全备份副本。
l 按备份策略的备份周期设置副本保留策略,仅控制由备份策略自动发起的副本总数,不包含手动发起的副本;如果任务已使用备份策略,但此处未开启相同备份周期的副本保留策略,则默认保留备份策略产生的所有副本;保留副本均为完全备份副本。
4.1.3.2 备份任务关联/移除备份数据保留策略
备份数据保留策略新建完成后,您必须将其应用到备份任务上才可以生效。如果应用了某备份数据保留策略的任务不再需要此策略,您也可以选择移除。
注意事项
l 每个备份任务仅支持添加一个备份数据保留策略,重复添加后系统将默认使用最近一次添加的备份数据保留策略。
l 正在运行中的备份任务不支持添加和移除备份数据保留策略,请您耐心等待任务运行结束后再添加或移除。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任务】,进入“任务”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个或多个状态为“未启动”的任务,单击【策略】→【添加备份数据保留策略】,系统弹出“添加备份数据保留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选择一个适合该任务的数据保留策略。如果任务之前已经配置过其他备份数据保留策略,这次新的备份数据保留策略将替代旧的备份数据保留策略重新生效。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备份任务添加备份数据保留策略后,备份数据保留策略即刻生效。
步骤 6 如果您想要移除备份数据保留策略,请在 “任务” 界面,选中一个或多个已配置备份数据保留策略且状态为 “未启动”的任务,单击【策略】→【移除备份数据保留策略】,系统弹出“提示”对话框。
步骤 7 请您仔细阅读提示内容:“移除策略后,关联备份任务的副本将不再按照该策略进行保留,仍要继续移除吗?(一个任务如果没有备份数据保留策略,则该任务的副本将会全部保留)”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备份任务移除策略后,备份数据保留策略即刻失效。
4.1.3.3 编辑备份数据保留策略
如果您需要对当前已有的备份数据保留策略相关配置做修改,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编辑备份数据保留策略。
注意事项
如果备份数据保留策略绑定的任务正在运行中,您将无法编辑该备份数据保留策略。请您耐心等待任务运行结束后再编辑。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数据保留策略】,进入“备份数据保留策略”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备份数据保留策略,单击【编辑】按钮,系统弹出“编辑备份数据保留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您可以编辑数据保留策略和完整副本保留,名称暂不支持修改。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4.1.3.4 删除备份数据保留策略
如果您不再需要某备份数据保留策略,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删除备份数据保留策略。
注意事项
l 如果备份数据保留策略绑定的任务正在运行中,您将无法删除该备份数据保留策略。请您耐心等待任务运行结束后再删除。
l 支持批量删除,您可以同时删除多个备份数据保留策略。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数据保留策略】,进入 “备份数据保留策略” 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或多条备份数据保留策略,单击【删除】按钮,系统弹出“提示”对话框。
步骤 4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4.1.3.5 复制备份数据保留策略
如果您想复用某备份数据保留策略,并修改个别参数时,为了简便操作,您可以复制备份数据保留策略。
注意事项
l 复制的备份数据保留策略与原模板保留策略配置相同,如果您需要修改,请使用编辑功能。
l 复制的备份数据保留策略必须进行重命名。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数据保留策略】,进入“备份数据保留策略”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备份数据保留策略,单击【复制】按钮,系统弹出“复制数据保留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根据要求输入备份数据保留策略的名称。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4.1.4 备份选项
4.1.4.1 虚拟机并发备份
在CBR中,为了提升备份效率,CBR备份任务支持配置备份虚拟机并发,虚拟机并发备份开启后便是备份任务执行时,同时针对多个虚拟机进行备份,最高可配置为10。
4.1.4.2 永久增量备份
每次只对新增的数据进行备份,并且在备份完成后将增量数据索引与上一个副本的索引进行合成,生成新的完整副本。
说明
l 永久增量备份成功后产生一个完整副本。永久增量备份过程中,CBR 会记录每个增量数据块的偏移和长度,并与上一次备份记录的信息整合,形成整个虚拟磁盘的数据索引信息。当虚拟机需要恢复时,仅需通过索引信息获取完整数据,无需依次恢复之前的备份副本。
l 如何启用永久增量备份,请参考4.2.2 新建备份任务步骤。
4.1.4.3 传输和存储加密
为保证数据传输过程和存储时的安全性,备份存储支持对数据加密。
数据的加密计算由客户端完成,计算完成后将数据传输至服务端。数据在传输和存储中始终保持加密状态。
数据恢复时,存储的数据将直接发送至目标客户端,再由客户端进行数据的解密操作。
备份存储支持AES256和SM4加密算法。
4.1.4.4 数据压缩
在 CBR 中,备份存储的数据压缩功能为源端压缩。备份数据进行压缩后,在不丢失的情况下数据量被缩减,这样可以缩短备份时间,从而提高备份效率;另外可以满足用户在存储空间不足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备份。
数据压缩支持以下两种压缩方式:
l 快速压缩:快速压缩的压缩速度快但压缩率低。
l 强力压缩:强力压缩采用 GZIP,压缩速率高但速度相对较慢。
选择快速压缩还是强力压缩,需要根据您的具体需求判断。如果您的存储空间足够,想要备份速度快一些,可以选择快速压缩;如果您希望压缩力度大一些,从而占用更少的存储空间,就可以选择强力压缩。
4.1.4.5 重复数据删除
l 源端重复数据删除:重复的数据在通过网络发送到存储端之前就被删除的过程。
l 指纹:不同数据块数据通过哈希算法所生成的唯一标识。
l 重删卷:存放指纹库的物理卷。
l 指纹库:在重删卷中,用于存放指纹的区域。
l 指纹池:将拥有重删卷的节点组成逻辑池,用于存放指纹库。
l 重删率:(1 - 实际备份数据量 / 已完成数据量)* 100%。
4.1.4.6 备份数据一致性校验
在 CBR 中,“备份数据一致性校验”实现了对备份数据完整性的自动化校验,并且支持将校验结果通过邮件自动通知用户。具体操作步骤请参阅《云备份 CBR 备份数据一致性校验用户指南》。
当开启“重复数据删除”高级选项后,可以选择开启“备份数据一致性校验”的指纹库,或未开启“备份数据一致性校验”的指纹库。“备份数据一致性校验”备份选项不再单独显示。
4.1.4.7 重删高级配置
为了限制重删功能对服务器CPU的占用,用户可在备份选项中直接配置三种重删工作线程数:数据切片并发数、计算指纹并发数、压缩数据并发数。
此配置项依赖于重复数据删除选项,若不开启重复数据删除,此项默认关闭不可配置。
4.1.4.8 流量控制
在 CBR 中,为了避免备份过程中占用过多生产环境上的资源,CBR 支持对备份任务开启流量控制。开启后表示备份过程中将限制任务的备份速度不高于设置的最大速度,开启后必须设置最大速度。
l 开启该选项后,需要设置限速开始日,结束日,限速时间段和最大速度。限速时间段的开始时间需早于结束时间,有多条限速规则时,限速时间段不允许有交叠,限速范围1~1024MiB/s。
l 开启该选项后将会影响备份性能,当您的CNware虚拟化平台处于业务繁忙时,您不希望备份影响您的业务,此时您可以通过设置流量控制,限制备份速度。
l 开启该选项,当最大速度设置较低时,将会扩大您的备份窗口,此时建议您降低备份频率。
4.1.4.9 备份自动重试
在 CBR 中,为了避免备份失败导致数据无法及时保护,CBR 支持虚拟机级别的备份自动重试机制。备份自动重试机制的开启或关闭,需要您以租户或操作员角色在新建备份任务时配置。
备份自动重试机制遵循以下原则:
l 自动重试最大次数可配置的数值范围为 1 ~ 5。
l 重试等待时间可配置的数值范围为 1 ~ 30,单位为分钟。
假设,您为备份任务开启了“备份自动重试”选项,且设置的自动重试最大次数为 3 次、重试等待时间为 10 分钟,则:
l 当虚拟机备份执行失败,10 分钟后系统将自动对备份失败的虚拟机进行重试备份,并最多执行 3 次。一旦重试发起并备份成功,无论重试了几次,此次重试策略将终止。
4.1.4.10 强制数据保留
在 CBR 中,为了避免用户凭证泄露而导致备份数据被删除,CBR 支持对备份任务开启强制数据保留。开启强制数据保留后,保留期限内的数据无法被清理。强制数据保留的开启或关闭,需要您以租户或操作员角色在新建备份任务时配置。
强制数据保留遵循以下原则:
l 开启强制数据保留的任务,在编辑任务时无法关闭该策略。
l 开启强制数据保留的任务,编辑该选项时,保留时间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l 数据保留时间可配置的数值范围为1~364635,单位为天。
4.2 新建备份任务
4.2.1 注意事项
l 请您先仔细阅读2 限制性功能。
l 备份过程中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请您先阅读7 FAQs,查看是否存在相同问题的解决方案。若不存在请您查看发生错误的客户端服务日志。若服务日志中也无法找到问题原因,请您开启trace,然后重复执行存在问题的操作,最后查看 trace 日志进行解决,若还是无法解决请您联系工程师进行解决。
l CNware 虚拟机最大支持挂载 20 块磁盘,若磁盘超出 20 块,超出的部分会等待前面的磁盘备份完成再挂载备份。备份前,请注意任务磁盘数量规划,避免由于等待挂载导致某个任务备份窗口过长。
l 建议您给待备份的虚拟机安装CNwareTools工具,避免CBR恢复后可能因找不到系统文件而无法进入操作系统。
4.2.2 新建备份任务步骤
在CBR中,执行备份之前,您需要先新建备份任务。请您根据以下操作新建备份任务:
第一步 打开新建备份任务向导
请您根据以下操作打开新建备份任务向导: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任务】,进入“任务”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单击【新建】→【平台级备份任务】,进入新建备份任务向导界面,开始选择需要保护的对象。
在CBR中,支持新建数据级、平台级类型的备份任务。其中,
l 数据级适用于备份文件系统、数据库等。
l 平台级适用于备份虚拟化平台、云平台等。
第二步 选择保护对象和平台
步骤 1 在新建备份任务向导 1 中,选择需要保护的虚拟化平台。请依次按照如下顺序选择:
1. 选择“虚拟化平台”为保护对象。
2. 在下方列表中选择您需要保护的 CNware 平台。
3. 界面右侧默认选择“CNware”为应用类型。
步骤 2 确认无误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向导 2 中选择需要备份的数据。
第三步 选择客户端和数据源
注意事项
l “客户端”和 “数据源列表”选项均为必选项,且有先后顺序,您必选先选择“客户端”才能选择数据源。
l “数据源浏览方式”支持选择“云资源池”或“业务组”,默认选择“云资源池”。
l 当您勾选了相同的数据源进行添加时,“数据源列表” 中该数据源只展示一次且也只备份一次。但当您分次勾选了父层级和子层级时, “数据源列表” 将同时展示父层级和子层级,此时父子层级所包含的虚拟机仍然只会备份一次。
l 当您勾选了整个父层级且已发起过一次备份,如果该父层级下新增了子层级,系统将在下次备份任务发起后自动发现新增的虚拟机并进行备份。
l 数据源浏览方式选择业务组时,添加不同业务组下的同一虚拟机(即虚拟机的UUID相同)至数据源列表时,仅会添加最先选择的虚拟机,不会重复添加。
l 数据源浏览方式选择业务组时,当搜索某一虚拟机时,若该虚拟机存在于多个业务组中,仅会返回任一业务组中的一个结果,不会重复返回。
l 程序会自动过滤客户端虚拟机,示例:CNware平台下存在客户端Client01虚拟机,则新建备份任务选择客户端Client01,并展开数据源,数据源列表中不显示Client01虚拟机。
操作步骤
步骤 1 在新建备份任务向导 2 中,选择客户端。
1. 单击“客户端”后方的【选择】按钮,系统弹出“选择客户端”对话框。
2. 在对话框中,选择一个客户端。
3.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回到向导 2 界面。
步骤 2 选择数据源浏览方式。
选择“云资源池”或“业务组”方式浏览数据源。
数据源浏览方式选择云资源池时,数据源支持勾选主机池、集群、计算主机和虚拟机。数据源浏览方式选择业务组时,数据源支持勾选业务组和虚拟机。
步骤 3 选择需要备份的数据源。
1. 单击【添加】按钮,系统弹出“添加数据源”对话框。
2. 在对话框中,勾选需要备份的数据添加到数据源或勾选不需要备份的数据添加到排除项。您可以直接在搜索框中输入数据源的名称进行准确查找(支持关键字查询),也可以按层级展开 CNware 平台,寻找需要备份的数据源。建议您通过搜索数据源名称的方式添加数据源或排除项,这样可以节省您查找数据源的时间。
3. 您可以多次添加数据源或排除项,在您不单击【关闭】按钮的前提下,对话框不会自动关闭。
4. 确认数据源和排除项添加完成后,单击【关闭】按钮回到向导 2 界面。
步骤 4 在向导 2 界面,
1. 单击数据源,您可以看到您选择的数据源。如果您误添加了某数据源,可以单击数据源后方的“×”按钮删除。
2. 单击排除项,您可以看到您选择的排除项。如果您误添加了某排除项,可以单击排除项后方的“×”按钮删除。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向导 3 中设置存储介质和备份选项。
l 搜索框最大支持输入256个字符进行搜索。
l 当搜索结果大于150条记录时,该情况下建议您精确搜索关键词,通过缩小搜索范围达到搜索目的。
第四步 选择备份介质并配置备份选项
步骤 1 在新建备份任务向导 3 中,选择备份介质并配置备份选项。
1. “选择介质”选择“OFS”,目前只支持备份到OFS。
2. “备份选项”配置虚拟机并发备份、永久增量备份、传输和存储加密、数据压缩、重复数据删除、备份数据一致性校验、重删高级配置、流量控制、备份自动重试以及强制数据保留。
a. 虚拟机并发备份:开启后表示任务可以同时备份n台虚拟机。
l 搜索框最大支持输入256个字符进行搜索。
l 当搜索结果大于150条记录时,只返回150条,该情况下建议您精确搜索关键词,通过缩小搜索范围达到搜索目的。
l 开启虚拟机并发备份选项后,必须设置虚拟机并发备份数,范围2~10。
l 并发备份选项将会影响任务的备份性能,通过合理的配置该选项可以大大提升备份速度,但并不是并发数越高,性能越高,具体的性能趋势由您的管理控制台、存储服务器以及 CNware 平台的资源配置决定。
l 随着并发数的增加,备份对管理控制台、存储服务器以及 CNware 平台的资源(内存、CPU以及网络带宽)消耗也将增大。
b. 永久增量备份:请参阅4.1.4.2 永久增量备份。该选项在创建任务后不能通过修改任务的方式更改此属性。
c. 传输和存储加密:请参阅4.1.4.3 传输和存储加密。一共有两种加密方式:AES256加密算法、SM4加密算法。该选项在创建任务后不能通过修改任务的方式更改此属性。
d. 数据压缩:请参阅4.1.4.4 数据压缩。一共有两种压缩方式:快速压缩、强力压缩,默认快速压缩。该选项在创建任务后不能通过修改任务的方式更改此属性。
e. 重复数据删除:请参阅4.1.4.5 重复数据删除。该选项在创建任务后不能通过修改任务的方式更改此属性。
i. 开启后您必须选择自动创建指纹库或自定义指纹库,默认选择自定义创建指纹库,前提是您已经使用系统管理员用户新建了默认指纹池。当您选择自定义指纹库时,您必须选择一个指纹库。
ii. “重删指纹库”界面勾选一个指纹库,然后单击“确定”,退出“重删指纹库”界面。
l 您要想开启重复数据删除,您必须提前在管理控制台新建了重删卷、指纹池和指纹库,具体操作参阅《云备份 CBR 定时数据保护重复数据删除用户指南》。
l 若您新建任务选择了自动创建指纹库,任务新建成功后系统将会自动新建一个名为“任务名称_随机ID”的指纹库与该任务进行强关联,您可以进入【资源】->【重删资源】->【指纹库】查看该指纹库。
l 若您新建任务选择了自定义指纹库,建议您选择未关联任务且应用类型为 “虚拟化及云平台”的指纹库,这样可以提高重删率。
f. 重删高级配置:依赖于重复数据删除,当重复数据删除功能未开启时该选项不可配置,但当重复数据删除功能开启后,可以通过配置数据切片并发数、计算指纹并发数、压缩数据并发数来限制重删功能对CPU的占用。具体请参阅4.1.4.7 重删高级配置。
g. 备份数据一致性校验:开启后后续可以通过创建工作流校验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具体请参阅4.1.4.6 备份数据一致性校验。
h. 流量控制:具体请参阅4.1.4.8 流量控制。开启后表示备份过程中将限制任务的备份速度。开启“流量控制”后,您需要设置限速开始日,结束日,限速时间段和最大速度,如果需要多个时段的流量控制,您可以单击“流量控制”开关下方的【新建】按钮,新建一条新的流量控制规则。
l 开启该选项后,需要设置限速开始日,结束日,限速时间段和最大速度。限速时间段的开始时间需早于结束时间,限速范围为1~1024MiB/s。
l 有多条限速规则时,限速时间段不允许有交叠。
l 开启该选项后将会影响备份性能,当您的 CNware 平台处于业务繁忙时,您不希望备份影响您的业务,此时您可以通过设置流量控制,限制备份速度。
l 开启该选项,当最大速度设置较低时,将会扩大您的备份窗口,此时建议您降低备份频率。
i. 备份自动重试:开启后,您必须设置“自动重试最大次数”和“重试等待时间”,具体请参阅4.1.4.9 备份自动重试。
l 开启该选项后,必须设置自动重试最大次数和重试等待时间,自动重试次数范围1~5,重试等待时间范围1~30分钟。
l 该选项针对的级别是虚拟机,不是任务,当虚拟机备份结果为失败时,会触发自动重试,当任务结果为部分成功时,备份失败的虚拟机仍会触发自动重试。
l 该选项针对的虚拟机备份结果是失败,当结果为成功、成功有警告、以及停止导致的失败时,不会触发自动重试。
j. 强制数据保留:开启后,数据保留时间默认1天,最大可设置为364635天,具体请参阅4.1.4.10 强制数据保留。
步骤 2 确认无误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向导 4 中设置备份任务名称。
第五步 配置任务名称和任务备注
步骤 1 在新建备份任务向导 4 中,配置任务名称和任务备注。
1. 任务名称:根据系统要求输入任务名称。
2. 任务备注:选填任务备注信息。
l “任务名称”选项为必填项,为了区分备份任务,也为了您使用方便,您必须为备份任务自定义一个任务名称,其字符要求必须中文、大小写字母、数字、“-”、“_”、“.”、“@”组成,长度为3-256个字符,全局不可重复。
l “任务备注”选项为非必填项,但为了您使用方便,建议您为备份任务自定义一个任务备注,其字符要求0~50个字符。
步骤 2 确认无误后,单击【完成】按钮。
第六步 完成新建备份任务向导
步骤 1 在新建备份任务向导 4 中单击【完成】按钮后,系统弹出“任务信息确认”对话框。
步骤 2 请您确认对话框中备份指标和参数是否正确。如正确无误,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l 如果您希望在新建任务完成后立即发起备份,您可以勾选 “任务生成后立即执行” 选项。
l 如不勾选“任务生成后立即执行”选项,直接单击【确定】按钮,您可以在“数据备份 → 任务”界面手动发起备份。
l 您也可以为备份任务添加备份策略。相关内容,请您参考4.1.3备份策略。
4.2.3 监控
任务发起备份后,您可以在“定时数据保护 → 数据备份 → 监控”界面观察任务的实时执行情况。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监控】,进入“监控”界面。
步骤 3 在“监控”界面,您可以查看备份任务的类型、任务名称、状态、备份对象、备份介质、备份方式、开始时间、已运行时间、已完成数据量、传输速度和详情。
步骤 4 单击“详情”,您可以查看该任务的执行概要、执行输出和虚拟机执行输出信息。
步骤 5 在“执行概要”标签页下,您除了可以看到“监控”界面的信息外,还可以查看执行备注、虚拟机总数、备份中的虚拟机数等信息。
步骤 6 在“执行输出”标签页下,您可以看到该任务的备份执行输出信息。
步骤 7 在“虚拟机执行输出”标签页下,您可以看到虚拟机的备份执行输出信息。
4.2.4 历史记录
备份任务执行结束后,您可以在“定时数据保护 → 数据备份 → 历史记录”界面查看任务最终的执行情况。
如果任务执行失败,通过历史记录中的详细信息,您可以排查任务出错的原因,根据执行输出给出的信息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4.2.4.1 查看历史记录
注意事项
l CNware 备份任务运行结果可能是 “已停止”、“成功”、“失败”、“部分成功” 或 “成功(有警告)”。只有 “成功”、“部分成功” 和 “成功(有警告)” 的结果才会产生时间点。
l 当任务备份结果为非成功时,以防出现漏备或错备的情况,请您及时检查出错原因,解决问题后再发起备份。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历史记录】,进入“历史记录”界面。
步骤 3 单击“详情”,您可以进一步查看该任务的执行概要、执行输出和虚拟机执行输出信息。
步骤 4 当您进入“执行输出”标签页时,为了方便您查看完整地执行输出和虚拟机执行输出信息,CBR支持您导出信息至本地,导出后的格式支持 .txt 、.xls和.pdf。
在“执行输出”标签页,单击【导出】→【TXT】/【XLS】/【PDF】,此时,文本将下载至本地。
4.2.4.2 删除历史记录
为了避免任务历史记录数量越来越多,给您带来查询性能的损耗,建议您适当删除历史记录。
CBR为您提供以下两种删除历史记录的方式:
l 通过历史记录删除策略工具删除,具体操作请您参考《云备份 CBR 工具使用指导》。
l 在管理控制台上手动删除历史记录。
以下将为您介绍在管理控制台上手动删除历史记录的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历史记录】,进入“历史记录”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或多条需要删除的备份历史记录,单击【删除】按钮,系统弹出“警告”对话框。
步骤 4 请您仔细阅读警告内容:“删除历史记录后,将无法查看历次任务执行的相关信息,仍要继续删除吗?”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删除】按钮完成操作。
支持批量删除历史记录。
4.3 管理备份任务
4.3.1 查看备份任务
请您根据以下操作查看备份任务: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任务】,进入“任务”界面。
步骤 3 您可以导出备份任务。勾选需要导出的任务,单击【导出】按钮可导出任务,导出文件格式为xls,命名为Backup_jobs_时间.xls。
步骤 4 “详情”界面分为四个部分“基本信息”、“选项”、“数据源”以及“策略”,“时间点”界面显示该备份任务的所有备份时间点,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查看。
4.3.2 备份任务分组
当您拥有较多任务时,为了便于管理,您可以对其进行分组管理。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任务】,进入“任务”界面。
步骤 3 “任务”界面默认以列表形式呈现备份任务,您可以单击右上角搜索框右侧的分组图标,进入分组管理界面,如所示。
步骤 4 “分组管理”界面展开“组管理”下拉列表,单击“新建”,新建一个任务组,如所示、所示。
步骤 5 任务列表中勾选一条或多条备份任务,单击“分组”,进入“分组任务”界面,在“分组任务”界面选择一个任务组,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进行分组。
步骤 6 分组后,可以选中任务组查看备份任务。
4.3.3 启动备份任务
备份任务新建完成后,您可以对其进行启动操作。CBR支持的启动方式有以下两种:
l 通过备份策略自动启动,具体参阅4.1.2 。
l 手动启动
以下将为您介绍手动启动备份任务的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任务】,进入“备份”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择一个状态为“未启动”备份任务,单击【启动】按钮,系统弹出“启动任务”对话框。
CNware 平台的备份方式支持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 完全备份的更多内容,请参考4.1.1.1 完全备份。 增量备份的更多内容,请参考4.1.1.2 增量备份。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备份方式并选填执行备注信息。“备份方式”选项为必选项。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启动】按钮发起备份。此时,备份任务的状态将转为“正在运行”,您可以进入“监控”标签页查看任务的执行详情。
4.3.4 停止备份任务
备份任务在运行过程中,您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需要停止备份任务。CBR支持您在管理控制台上停止备份任务。
注意事项
停止备份任务后,再次发起该任务将不进行断点续传,系统将重新备份数据。因此,请您谨慎操作。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监控】,进入“监控”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择一个状态为“正在运行”的任务,单击【停止】按钮,系统弹出“警告”对话框。
步骤 4 确认无误后,单击【停止】按钮完成操作。
请您耐心等待系统停止备份任务。当“监控”界面不再显示该任务,说明该任务已成功停止。
l 停止备份任务后,再次发起该任务将不进行断点续传,系统将重新备份数据。因此,请您谨慎操作。
l 无法停止备份任务时,您可以使用停止工具停止备份任务,具体参阅《云备份 CBR 工具使用指导》。
4.3.5 编辑备份任务
4.3.5.1 编辑备份任务
备份任务新建完成后,如果您需要编辑修改任务向导中的配置,您可以编辑备份任务。备份任务编辑成功后,下次备份将根据编辑后的信息执行。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任务】,进入“备份”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个需要修改配置的且状态为“未启动”的备份任务,单击【编辑】按钮,进入编辑备份任务向导界面,开始修改配置。
步骤 4 新建备份任务向导 1 中,所有选项均不支持编辑。
步骤 5 新建备份任务向导2中,“客户端”支持编辑, “数据源浏览方式”不支持编辑,“数据源列表”支持编辑,编辑规则同新建4.2.2 。
步骤 6 新建备份任务向导3中,“备份介质”、“永久增量备份”、“传输和存储加密”、“数据压缩”、“重复数据删除”、“重删高级配置” 以及“备份数据一致性校验”不支持编辑, “虚拟机并发备份”、“流量控制”、“备份自动重试”、以及“强制数据保留”支持编辑,编辑规则同新建4.2.2 。
步骤 7 新建备份任务向导4中,“任务名称”不支持编辑,“任务备注”支持编辑,编辑规则同新建4.2.2 。
步骤 8 新建备份任务向导4中单击【完成】按钮,关闭编辑备份任务向导。
步骤 9 任务编辑成功后,您可以根据 4.3.1 查看备份任务查看任务最新详情。
4.3.5.2 删除任务数据源
备份任务新建完成后,如果您需要删除任务中的一些数据源,您可以通过“详情”中的“删除数据源”按钮,删除不再需要备份的数据源。备份任务数据源删除成功后,备份任务将不会再备份已删除的数据源。
如果您需要排除任务中的一些数据源,请您参考本节删除任务数据源进入“详情”删除排除项。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任务】,进入“备份”界面。
步骤 3 单击“详情”,进入任务详情界面,单击【删除数据源】,进入删除数据源界面。
步骤 4 您可以选择数据源进行删除,也可以在搜索框中通过输入虚拟机的名称(支持关键字查询),缩小数据源范围后再选择数据源删除。
步骤 5 数据源删除完成后,您可以查看最新任务详情。
任务数据源至少保留一条。若勾选所有数据源进行删除,则不会删除任何数据源,并提示“不可清空所有数据源,请保留至少一条数据源!”
4.3.6 删除备份任务
如果您的备份任务列表过多,且存在不需要继续备份的任务时,您可以删除备份任务。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任务】,进入“备份”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个备份任务,单击【删除】按钮,系统弹出“警告”对话框。
步骤 4 如果您确认要删除选中的备份任务,请在文本框中输入“YES”并单击【删除】按钮完成操作。
删除备份任务仅表示备份任务被删除,并不会清理备份数据,您依旧可以使用备份数据。
4.3.7 清理备份数据
如果您的备份存储空间不足且希望释放更多的空间,您可以清理已备份的数据。清理备份数据需要您在管理控制台上新建任务来操作。
已备份的数据被清理后,您将无法继续使用这部分数据进行数据恢复和远程复制,请您谨慎操作。
新建数据清理任务的流程如下。
第一步 打开新建清理任务向导
请您根据以下操作启动新建数据清理任务向导: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清理】,进入“数据清理”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单击【新建】按钮,进入新建清理备份数据任务向导。
第二步 选择要清理的备份任务
l 如果需要清理云备份存储库中的数据,必须选择一个云备份存储库。
l 您只能选择状态为“空闲”的备份任务进行数据清理。
步骤 1 在新建数据清理任务向导1中,选择您要清理任务所在的“备份介质”以及对应的“备份任务”。
步骤 2 选择“OFS”或“云备份存储库”为备份介质,即您可以清理备份到 OFS 卷中的数据,也可以清理备份到云备份存储库中的数据。
步骤 3 单击【选择】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一个需要进行数据清理的备份任务。
步骤 4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回到向导 1。
步骤 5 备份介质和备份任务设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向导 2 中选择需要清理的副本。
第三步 选择要清理的数据
当您选择“清理指定副本”时,您必须选择一个或多个时间点副本,但最近的时间点副本不可选,即系统将保留最近的时间点副本,您可以继续使用该副本。
步骤 1 在新建数据清理任务向导2中,选择需要清理的副本。
您可以选择“清理全部副本”或“清理指定副本”。
l 当您选择“清理全部副本”时,系统将对该备份任务产生的所有时间点副本进行数据清理。
l 当您选择“清理指定副本”时,您需要继续选择指定的时间点副本进行数据清理,不被勾选的时间点副本将保留。
步骤 2 确认无误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向导 3 中设置任务备注。
第四步 填写任务备注
步骤 1 在新建数据清理任务向导 3 中,系统已默认任务名称,您只需要选填任务备注信息即可。
步骤 2 确认无误后,单击【完成】按钮。
第五步 完成新建数据清理任务向导
步骤 1 在新建数据清理任务向导 3 中单击【完成】按钮后,系统弹出“数据清理信息确认”对话框。
步骤 2 请您在对话框中,确认各项指标和参数是否正确。如正确无误,请在文本框中输入“YES”并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此时,系统将即可开始进行数据清理。
您可以在“定时数据保护 → 数据清理”界面查看该条任务记录。
5 CNware 定时恢复
5.1 关于恢复
在 CBR中,执行恢复之前,您需要先新建恢复任务。恢复任务是恢复需求的一个配置集合单元。恢复任务指定了从哪个存储恢复数据、恢复目标平台以及恢复虚拟机的配置等,请参阅 5.2 新建恢复任务进行恢复任务的新建,恢复任务新建成功后您可以对其进行管理,具体参阅5.3 。
5.2 新建恢复任务
5.2.1 注意事项
l 请您先仔细阅读2 限制性功能和《云备份 CBR 软件兼容性列表》。
l 确保恢复目的计算主机是否有足够权限和剩余空间。
5.2.2 新建恢复任务步骤
在CBR中,恢复是一种任务驱动型进程,执行恢复之前,您需要先新建恢复任务,请您根据以下操作新建恢复任务:
第一步 打开新建恢复任务向导
请您根据以下操作打开新建恢复任务向导: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恢复】→【恢复备份数据】,进入“恢复备份数据”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单击【新建】按钮,进入新建恢复任务向导界面,开始选择需要恢复的数据。
第二步 选择备份介质和备份任务
OFS 可分为本地 OFS 或 目的端 OFS,即您可以恢复本地 OFS 卷中的数据,也可以恢复目的端 OFS 卷中的数据。其中,本地 OFS 中的数据包含本地备份任务产生的数据和反向复制产生的数据;目的端 OFS 中的数据包含数据同步(即从本地同步到目的端)产生的数据。
步骤 1 在新建恢复任务向导 1 中,选择需要恢复的备份任务。请依次按照如下顺序选择:
1. 选择备份介质,您可以选择 OFS存储中的数据。
2. 在下方列表中选择需要恢复的 CNware 平台备份任务。
步骤 2 确认无误后,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向导2。
第三步 选择时间点和要恢复的数据源
当前版本,仅支持恢复虚拟机层级的数据。
步骤 1 在新建恢复任务向导 2 中,选择需要恢复的数据。
步骤 2 请依次按照如下顺序操作:
1. 选择需要恢复时间点副本。
a. 单击【选择】按钮,系统弹出“请选择时间点”对话框。
b. 在对话框中,选择一个需要恢复的时间点副本,您可以选择完全备份时间点,也可以选择增量备份时间点。
c.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回到向导 2 界面。
2. 选择需要恢复的数据。
时间点副本选择完成后,下方将显示数据源。
a. 勾选一台或多台需要恢复的虚拟机。
b. 确认无误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向导 3 中设置恢复选项。
第四步 选择恢复目的地和客户端并进行恢复配置
您在选择恢复目的地时,既可以选择原 CNware 平台,也可以选择其他同类 CNware 平台。如果选择其他 CNware 平台进行恢复,请您确保以下几点:
l 该平台已通过系统管理员或租户角色添加成功。更多内容,请您参考3.4 添加虚拟化平台。
l 该 CNware 平台已通过安全管理员分配成功。更多内容,请您参考3.5.3 分配虚拟化平台。
l 该平台的版本必须和原平台相同,暂不支持跨版本恢复。
步骤 1 在新建恢复任务向导 3 中,选择恢复目的地和客户端,并配置恢复选项。
步骤 2 单击“恢复目的地”后方的【选择】按钮,打开“选择目的地”界面,“选择目的地”界面选择一个 CNware 平台,然后单击【确定】按钮,退出“选择目的地”界面。
步骤 3 单击“客户端”后方的【选择】按钮,打开“选择客户端”界面,“选择客户端”界面选择一个客户端,然后单击【确定】按钮,退出“选择客户端”界面。
步骤 4 选择恢复选项,目前仅支持指定配置恢复。
指定配置:表示恢复时,虚拟机将会使用您指定的位置、存储、网络进行恢复。
1. 勾选列表中的虚拟机,您可勾选单台虚拟机,也可勾选多台虚拟机,单击“恢复选项”下的【配置】,弹出“配置信息”界面。
2. “配置信息”界面中,请您配置“计算主机”、“存储”、“网络”、“恢复后自动开机”、 “恢复为新虚拟机名”以及是否保留MAC地址。
a. 计算主机:表示恢复后虚拟机所在的计算主机。
b. 存储:表示虚拟机恢复后磁盘所在的存储池,需要配置计算主机之后才可选择。
c. 网络:表示恢复后虚拟机使用的网络。暂不支持恢复到指定vpc网络。可选虚拟网络,默认VM Network(vswitch0),需要配置计算主机之后才可选择。
d. 恢复后自动开机:开启后表示恢复成功后虚拟机将自动开机。
e. 恢复为新虚拟机名:开启后表示虚拟机恢复成功后将使用新名称,开启后必须设置“新名称”或“后缀”。
f. 保留 MAC (使用原 MAC 地址):开启后恢复的虚拟机 MAC 地址将与原虚拟机 MAC 地址相同,CNware 平台多个虚拟机可以使用同一个 MAC 地址,单个虚拟机多张网卡 MAC 地址不允许相同。
若勾选了多台虚拟机进行批量配置,则“新名称”将变为“后缀”,即恢复后虚拟机名称为原名称加后缀的形式,后缀字符要求必须中文、大小写、数字写字母、数字、“-”、“_”、“.”、“@”组成,长度为3-30个字符。
步骤 5 虚拟机并发恢复:开启后表示恢复任务执行时,同时针对多个虚拟机进行恢复,开启后必须设置并发恢复数。
第五步 填写任务名称和备注
步骤 1 在新建恢复任务向导 4 中,配置任务名称和备住。
1. 任务名称:必填,系统默认填写,可自定义,必须中文、大小写字母、数字、“-”、“_”、“.”、“@”、“(”、“)”组成,长度为3-500个字符,全局不可重复。
2. 任务备注:选填,1~50个字符。
步骤 2 确认无误后,单击【完成】按钮。
第六步 完成新建恢复任务向导
步骤 1 在新建恢复任务向导 4 中单击【完成】按钮后,系统弹出“任务信息确认”对话框。
步骤 2 请您在对话框中,确认恢复指标和参数是否正确。如正确无误,请在文本框中输入“YES”并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任务生成后立即执行”选项默认勾选且不可修改,表示单击【确定】按钮后恢复任务将立即执行。
您可以在“数据恢复 → 恢复备份数据”界面查看正在执行的恢复任务。
5.3 管理恢复任务
恢复份任务新建完成后,您可以在管理控制台上对其进行管理。
5.3.1 查看恢复任务
注意事项
l CNware 恢复任务运行结果可以是“已停止”、“成功”、“失败”、“部分成功”或“成功(有警告)”。虚拟机的状态有“成功”和“成功(有警告)”,只有状态为“成功”和“成功(有警告)”的虚拟机才是恢复成功的。但状态为“成功(有警告)”时,建议您及时查看警告内容和原因,确认恢复数据是否存在问题。
l 恢复任务在运行过程中触发【停止】按钮,任务运行的结果为“已停止”。如何停止恢复任务,请您参考5.3.2 停止恢复任务。触发停止后,程序会自动还原并清理恢复时创建的资源。
l 任务运行结果为“成功(有警告)”时,建议您及时查看警告内容和原因,确认恢复数据是否存在问题。
l 任务运行结果为“失败”或“部分成功”时,建议您及时查看警告内容和原因,并查看是否有残留资源需要手动清理。
操作步骤
恢复任务默认新建成功立即执行,请您根据以下操作查看恢复任务: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恢复】→【恢复备份数据】,进入“恢复备份数据”界面。
步骤 3 单击“详情”,您可以进一步查看该任务的任务详情、执行概要、执行输出和虚拟机执行输出信息。
步骤 4 “详情”界面分为四个部分“任务详情”、“执行概要”、“执行输出”以及“虚拟机执行输出”如所示,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查看。
步骤 5 当您进入“详情”界面的“执行输出”部分时,为了方便您查看执行输出和虚拟机执行输出,您可以单击“导出”,将执行输出和虚拟机执行输出导出到本地进行查看。
步骤 6 单击“导出”后您将有三种选择TXT、XLS和PDF,请您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导出格式。
5.3.2 停止恢复任务
恢复任务在运行过程中,您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需要停止恢复任务。CBR支持您在管理控制台上停止恢复任务。
注意事项
l 停止恢复任务,可能会导致已恢复的数据不可用,请您谨慎操作。
l 停止恢复任务后,再次发起该任务将不进行断点续传,系统将重新恢复数据。因此,请您谨慎操作。
l 停止恢复任务后,如果存在部分数据已经恢复到目的平台,这部分数据将会被清理。
操作步骤
您需要停止恢复任务时,请您执行以下操作: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恢复】→【恢复备份数据】,进入“恢复备份数据”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择一个状态为“运行中”的任务,单击【停止】按钮,系统弹出“停止任务”对话框。
步骤 4 请您仔细阅读警告内容:“任务停止后将无法断点续传,需要重新启动。恢复任务停止将有可能导致恢复数据不可用!仍要继续停止这些任务运行吗?”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停止】按钮完成操作。
请您耐心等待系统停止恢复任务。当“恢复备份数据”界面显示任务运行结果为“已停止”,说明该任务已成功停止。
5.3.3 删除恢复任务
如果您的恢复任务列表过多,您可以删除恢复任务。
注意事项
只有运行结束的恢复任务才支持删除操作。
操作步骤
当您不想保留恢复任务历史记录时,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删除恢复任务: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恢复】→【恢复备份数据】,进入“恢复备份数据”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个或多个恢复任务,单击【删除】按钮,系统弹出 “删除” 对话框。
步骤 4 如果您确认要删除选中的恢复任务,请在文本框中输入“YES”并单击【删除】按钮完成操作。
l 支持批量删除恢复任务。
l 任务运行结束后才能执行删除操作。
6 典型场景
6.1 如何快速定位要备份的虚拟机?
创建备份任务,选择数据源时因为 CNware 平台虚拟机较多,而无法快速定位要备份的虚拟机,此时可以通过搜索功能快速定位到要备份的虚拟,搜索功能请参阅4.2.2 新建备份任务步骤。
6.2 备份数据从源端同步到目的端后是否支持恢复?
如果您遇到以下场景:
您在管理控制台 A 存在一组备份数据,您已通过远程复制的数据同步功能将这组数据同步到管理控制台 B。现在,您希望在管理控制台 B 恢复这组数据到原虚拟化平台或其他虚拟化平台。
此时,您可以参考5.2 新建恢复任务的内容恢复数据。
6.3 高并发任务挂盘失败的问题
该场景触发原因:接口调用过于频繁,导致部分磁盘挂载不上。
针对于该场景,控制台会对挂载失败的磁盘进行重试挂载,但是如果挂载失败的情况依旧频发,请将任务拆分至不同客户端进行备份,降低挂载频率。
6.4 添加平台、备份、恢复失败报错:验证码不能为空。
【问题原因】CNware管理员用户最近一次登录失败,导致本次需要输入验证码才可正常登录。
【解决方案】请手动在CNware平台Web端界面成功登录一次后,再次在CBR执行添加平台、备份或恢复。
7 FAQs
7.1 CNware 平台
Q1:添加虚拟化平台报错:请求对端失败,原因:Couldn’t resolve host name。
【问题原因1】IP / 域名 填写错误。
【解决方案1】正确填写 IP / 域名 后再次添加虚拟化平台。
7.2 CNware 定时备份
Q1:获取数据源报错:未找到代理虚拟机的ip,可能代理虚拟机ip信息不正确或重复。
【问题原因1】代理虚拟机网络配置不正确。
【解决方案1】正确配置代理虚拟机网络 IP 地址。
【问题原因2】代理虚拟机未安装 CNwareTools工具,或 CNwareTools 工具未启动。
【解决方案2】请给代理虚拟机安装 CNwareTools工具,并绑定IP地址,确保代理虚拟机网卡信息显示的 IP 地址与配置的 IP 地址一致。安装完成后请稍等片刻,再次获取数据源便可以成功。
Q2:虚拟机备份失败,报错:创建虚拟机快照失败 或 虚拟机备份条件检查失败。
【问题原因】虚拟机上次备份可能存在残留快照,导致本次备份失败。
【解决方法】
步骤 1 查看虚拟机磁盘文件源。修改备份虚拟机,查看其磁盘文件源,若为.s.开头则为快照卷,需要转第2步操作。
步骤 2 同步数据。选中虚拟机,单击更多,下拉框中单击同步数据,进行数据同步。同步成功后.s.磁盘会自动卸载处于未挂载状态,此时存储池中未挂载的.s.磁盘可以删除,请谨慎删除,注意仍然处于挂载状态的.s.磁盘不可删除。
步骤 3 检查虚拟机是否存在.s.磁盘,没有则重新备份虚拟机,如果仍然备份失败或者虚拟机仍然存在.s.磁盘,请联系技术工程师处理。
7.3 CNware 定时恢复
Q1:单击配置报错:查询资源失败,原因:The method or operation is not implemented。
【问题原因1】与未找到代理虚拟机的ip地址问题相似,代理虚拟机未安装 CNwareTools 工具,或 CNwareTools 工具未启动。
【解决方案1】请给代理虚拟机安装 CNwareTools工具,确保代理虚拟机网卡信息 IP 地址处显示 IP 信息。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