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备份 CBR 云数据库GaussDB备份恢复用户指南

举报
云小敏 发表于 2025/08/08 19:03:48 2025/08/08
【摘要】 本文档是云数据库GaussDB备份恢复用户指南文档,主要描述了如何正确地使用CBR对云数据库GaussDB数据库进行数据备份与数据恢复的方法。

1 规划与准备

1.1 名词解释

备份主节点:创建GaussDB虚拟客户端时会配置一些客户端作为备份节点,从这些备份节点中会自动选择一个IP最大的客户端作为备份主节点,备份时会通过此节点下发roach备份恢复命令以及其他一些管理操作。IP最大选取规则如下:从左到右依次对IP地址的每一位进行比较,此位数值大者则IP地址为大,若此位数值相同则比较下一位,如192.168.129.10192.168.129.12192.168.128.63中最大者为192.168.129.12

1.2 基础配置

基础配置包括:安装CBR客户端、检查管理控制台服务状态、客户端接入管理控制台、添加并激活授权码、配置备份存储数据 IP、配置OFS卷、元数据卷、重删卷、存储库备份索引卷等以及配置用户权限等。


l  备份云数据库GaussDB数据库时,需要通过CBR客户端进行备份,故需要您根据部署方式安装CBR客户端软件。安装方法请参考1.4备份客户端安装部署。

l  准备客户端前请您先仔细阅读软件兼容性列表,保证数据库版本及操作系统在兼容列表中。

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

在规划与准备云数据库 GaussDB定时备份恢复前,请您先登录华为support网站获取《云数据库 GaussDB 2.23.01.210 XBSA配置指南》参考文档,文档下载地址:https://support.huawei.com/carrier/docview!docview?nid=DOC1101071405&path=PBI1-253383977/PBI1-23710112/PBI1-23710137/PBI1-251517148/PBI1-251519414/PBI1-251519415/PBI1-258681273/PBI1-259730737/PBI1-259730743

表1-1 云数据库 GaussDB虚拟客户端需要收集的信息

编号

信息项

获取方式

1

IAM终端节点

详见1.3.1 IAM服务终端节点章节。

例如:iam-cache-proxy.cd-lab-1.hcslab.com.cn:26335

2

用户:VDC用户名称

详见1.3.2 VDC用户章节。

例如:hbr_test2

3

密码:VDC用户密码

详见1.3.3 VDC用户密码章节。

4

所属租户:VDC所属租户名称

详见1.3.4 VDC所属租户章节。

例如:hbr_dap

5

资源集:实例所在的资源集名称

详见1.3.5 资源集章节。

例如:cd-lab-1_hbr

6

GaussDB终端节点

详见1.3.6 GaussDB服务终端节点章节。

例如:10.100.8.10

7

项目ID:实例所在的资源集ID

详见1.3.7 资源集ID章节。

例如:190b0a0f3f7a4ae3a9b9b121bf5c33bd

8

客户端

部署了backUpAgent的备份客户端。

 

表1-2 云数据库 GaussDB备份恢复任务需要收集的信息

编号

信息项

获取方式

1

实例ID

详见1.3.8 GaussDB实例ID查询章节。

例如:b3ad7a57700243c3bb12b280c58cd77cin14

2

Backup Agent IP

详见《云数据库 GaussDB 2.23.01.210 XBSA配置指南》4.3启动backUpAgent章节的host参数。Backup Agent IP与客户端IP一一对应。

例如:192.0.1.88,192.0.1.150,192.0.1.214

3

Backup Agent 监听端口号

详见《云数据库 GaussDB 2.23.01.210 XBSA配置指南》4.3启动backUpAgent章节的port参数。

例如:8009

4

Backup Agent SSL认证

详见《云数据库 GaussDB 2.23.01.210 XBSA配置指南》4.2配置SSL双向认证证书文件章节。

5

SSL认证证书目录

配置SSL双向认证证书文件时文件cacert64.pemclient64.crtclient64.key所在的目录。要求该目录下必须存在这3个文件。

例如:/home/omm/data/sslcert

6

客户端私钥密码

配置SSL双向认证证书文件时设置的客户端私钥密码

 

表1-3 新建实例恢复需要收集的信息

编号

信息项

获取方式

1

新实例名称

详见1.3.9.1 实例名称章节。

例如:new_gaussdb

2

数据库密码

详见1.3.9.2 数据库密码章节。

3

可用区ID

详见1.3.9.31.3.9.41.3.9.5章节。

例如:1、若部署在同一可用区,availablity_zone参数为az0.dc1,az0.dc1,az0.dc1,则这3ID分别填写为az0.dc1az0.dc1az0.dc1

2、若部署在三个不同可用区,availablity_zone参数为az0.dc1,az1.dc1,az2.dc1master_az参数为az1.dc1arbitration_az参数为az2.dc1,则这3ID分别填写为az0.dc1az1.dc1az2.dc1

4

主可用区ID

5

仲裁可用区ID

6

规格码

详见1.3.9.6 规格码章节。

例如:gaussdb.opengauss.ee.m6.2xlarge.x868.co

7

磁盘类型

详见1.3.9.7 磁盘信息章节。

例如:ULTRAHIGH

8

磁盘大小

详见1.3.9.7 磁盘信息章节。

例如:480GB

9

虚拟私有云ID

详见1.3.9.8 虚拟私有云ID章节。

例如:702dec6f-fd1d-4d3d-9211-7be1c615f37e

10

网络ID

详见1.3.9.9 网络ID章节。

例如:28fdd5f8-7d8d-48b8-8679-b1c7fe096120

11

安全组ID

详见1.3.9.10 安全组ID章节。

例如:1e169e34-0028-4769-b860-c7c7a157b157

12

参考模板ID

详见1.3.9.11 参考模板ID章节。

例如:7c0d52842a374e9ebcb648aa4c530f04pr14

 

1.3.1 IAM服务终端节点

参数详解:IAM服务终端节点。

参数限制:按照url来校验。

获取方式:使用运维管理员登录ServiceOM,从【服务列表】中进入【DBS运维管理平台】, 在“实例运维”→“配置管理”→“系统参数管理”页签搜索“iamEndpoint”。

1.3.2 VDC用户

参数详解:VDC用户的名称,该VDC用户需具备对GaussDB实例的管理权限。

参数限制:只能由英文字母(区分大小写)、数字和特殊字符@.\_-组成,不能以“op_svc”、"paas_op”或\开头,且不能\以结尾,且不能命名为adminpower_user guest,长度范围是432位。

获取方法:

1、联系环境管理员获取对应VDC下的用户信息。

2、自行创建,使用运营管理员登录ManageOne运营面,在【组织】→【用户管理】中进行对应VDC用户的创建。

1.3.3 VDC用户密码

参数详解:VDC用户的密码,该VDC用户需具备对GaussDB实例的管理权限。

参数限制:至少包含以下字符中的3种: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特殊字符~!@#$%^&*()-_=+[{]}|;:\,./?,必须包含特殊字符,不允许包含正序或逆序用户名,长度范围是832个字符。

获取方法:

1、联系环境管理员获取对应VDC下的用户信息。

2、自行创建,使用运营管理员登录ManageOne运营面,在【组织】→【用户管理】中进行对应VDC用户的创建。

1.3.4 VDC所属租户

参数详解:当前VDC所属租户的名称。

参数限制:长度范围是164位。只能由中文、英文字母(区分大小写)、数字、中划线、下划线组成,且不能以数字、“op_”、"shadow_”开头。

获取方法:VDC用户登录ManageOne运营面之后,在【个人中心】→【个人设置】→【基本信息】中查找“租户”一栏。

1.3.5 资源集

参数详解:GaussDB实例所在的资源集的名称。

参数限制:只能由英文字母、中文、数字、中划线、下划线或英文括号组成。长度范围是132位。

获取方法:VDC用户登录ManageOne运营面之后,在【个人中心】→【个人设置】→【资源集列表】中名称一列中获取需要备份恢复的GaussDB实例所在资源集的名称。

1.3.6 GaussDB服务终端节点

参数详解:GaussDB服务终端节点。

参数限制:按照IP来校验。

获取方法:联系环境管理员获取安装HCS时导出的汇总文件《xxx__export_all_CN.xlsm》,在“2.1 工具生成的ip参数”页签中查找AGW-LB-Float-IP,获取IP地址这一列的值。

1.3.7 资源集ID

参数详解:云数据库GaussDB实例所在的资源集的ID

参数限制:32位小写的十六进制字符。

获取方法:VDC用户登录ManageOne运营面之后,在【个人中心】→【个人设置】→【资源集列表】中ID一列中获取需要备份恢复的云数据库GaussDB实例所在资源集的ID

1.3.8 GaussDB实例ID查询

参数详解:GaussDB实例ID

参数限制:36位小写的十六进制字符。

获取方法:使用VDC用户登录ManageOne运营面, 通过服务列表进入“云数据库GaussDB”,在“实例管理”页面中,实例名称下方即为实例ID

1.3.9 新建实例恢复相关信息查询

1.3.9.1 实例名称

参数详解:实例的名称,同一租户下,同类型的实例名可重名。

参数限制:必须以字母开头,区分大小写,可以包含字母、数字、中划线或者下划线,不能包含其他的特殊字符,长度范围是464个字符。

1.3.9.2 数据库密码

参数详解:实例的数据库密码。

参数限制:至少包含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非字母数字字符(限定为~!@#%^*-_=+?,)四类字符中的三类字符,长度范围是832个字符。

1.3.9.3 可用区ID

参数详解:部署在同一可用区:需要输入三个相同的可用区。部署在三个不同可用区:需要分别输入三个不同的可用区。

参数限制:非空,三个可用区ID之间用逗号隔开。

获取方法:

1、使用运维管理员登录进入ServiceOM,从【服务列表】中进入【DBS运维管理平台】, 在“实例运维”→“配置管理“→“AZ管理”页签搜索AZ名称一列即为可输入的可用区ID

2、使用VDC用户登录ManageOne运营面,进入“云数据库 GaussDB”,单击“实例管理”右上角的创建数据库实例,其中可用区一栏就是支持的可用区ID 

1.3.9.4 主可用区ID

参数详解:取值为可用区ID中三个可用区ID其一。

参数限制:当原实例存在单独的仲裁可用区时必填,金融版(数据计算型)和其他情况不需要填写。

获取方法:获取方法和可用区ID一致。

1.3.9.5 仲裁可用区ID

参数详解:取值为可用区ID中三个可用区ID其一。

参数限制:当原实例存在单独的仲裁可用区时必填,其他情况不需要填写。

获取方法:获取方法和可用区ID一致。

1.3.9.6 规格码

参数详解:实例节点的规格编码。

参数限制:与原实例保持一致。

获取方法:使用VDC用户登录ManageOne运营面,进入“云数据库 GaussDB”,单击“实例管理”右上角的创建数据库实例,查看性能规格一栏。

1.3.9.7 磁盘信息

参数详解:其中磁盘类型仅支持LOCALSSDULTRAHIGHLOCALSSD表示普通IOULTRAHIGH表示超高IO。对于磁盘大小,MCS部署方案:取值范围:(分片数*40GB~(分片数*16TB),且大小只能为分片数*40的整数倍。BMS部署方案:该参数由所选择的规格自动计算,不可指定,即使填写,也不会生效。

参数限制: LOCALSSDULTRAHIGH这两个枚举值中选1个。新实例的磁盘要不小于源实例的磁盘大小。

获取方法:使用VDC用户登录ManageOne运营面,进入“云数据库 GaussDB”,单击“实例管理”右上角的创建数据库实例,查看一栏存储类型一栏,如果是超高IO表明只支持ULTRAHIGH,以此类推。查看存储空间可以表明支持的最小和最大磁盘大小。

1.3.9.8 虚拟私有云ID

参数详解:GaussDB实例使用的虚拟私有云的ID 该虚拟私有云必须和GaussDB实例在同一资源集下。

参数限制:36位小写16进制字符和“-”。

获取方法:使用VDC用户登录ManageOne运营面,进入“虚拟私有云”,选择需要使用的vpc,单击进入详情页面,获取ID一栏信息。

1.3.9.9 网络ID

参数详解:GaussDB实例使用的虚拟私有云子网的ID 该子网必须属于之前填入vpc_id对应的虚拟私有云。

参数限制:36位小写16进制字符和“-”。

获取方法:使用VDC用户登录ManageOne运营面,进入“虚拟私有云”,选择需要使用的vpc,单击进入详情页面,再单击子网旁边的数字。选择需要使用的子网,单击进入详情页面,获取ID一栏信息。

1.3.9.10 安全组ID

参数详解:GaussDB实例使用的安全组的ID

参数限制:36位小写16进制字符和“-”。

获取方法:使用VDC用户登录ManageOne运营面,进入“虚拟私有云”,再单击左侧菜单栏的“访问控制”→“安全组, 选择需要使用的安全组,单击进入详情页面,获取ID一栏信息。

1.3.9.11 参考模板ID

参数详解:创建实例所使用的参数模板ID

参数限制:36位字符。

获取方法:使用VDC用户登录ManageOne运营面,通过服务列表进入“云数据库GaussDB”,单击左侧菜单的“参数模板管理”页面,选择需要使用的模板,模板名称下面的ID即为参考模板ID

1.4 备份客户端安装部署

1.4.1 注意事项

l   安装部署客户端后,需要重启backUpAgent进程。

1.4.2 安装部署客户端

在安装部署备份客户端之前,需要参考《云数据库 GaussDB 2.23.01.210 XBSA配置指南》4.1安装backUpAgent组件章节步骤1新建用户,建议为omm。后续此用户都用omm代替。

                                步骤 1      上传客户端压缩包,执行解压缩命令。

                                步骤 2      安装BasicRunner

                                步骤 3     安装AggregateAppSelect Database For Installation选择3 (HuaweiCloudGaussDB),用户填入omm

                                步骤 4     安装完成后,进入omm下目录的lib目录下查看libxbcloudGaussDBxbsa.so文件是否已替换。

1.5 backUpAgent安装部署

在安装部署backUpAgent之前,需要参考《云数据库 GaussDB 2.23.01.210 XBSA配置指南》3.1 检查系统参数章节。

参考《云数据库 GaussDB 2.23.01.210 XBSA配置指南》4 backUpAgent配置指南章节安装部署backUpAgent

1.6 新建云数据库GaussDB虚拟客户端

备份恢复前需要先创建云数据库GaussDB虚拟客户端。在云数据库GaussDB虚拟客户端前,请您先仔细阅读软件兼容性列表,确保要备份的云数据库GaussDB 数据库版本在兼容范围内。请您根据以下操作创建云数据库GaussDB虚拟客户端: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资源】→【客户端】→【分组管理】,进入 “客户端” 界面,单击【新建虚拟客户端】→【云数据库 GaussDB虚拟客户端】。

                                步骤 2     “新建虚拟客户端”对话框中依次输入或选择以下信息:

1.         名称:输入用户自定义的虚拟客户端名称。

2.         IAM终端节点:输入IAM端节点,需要去除https://前缀。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

3.         用户:输入VDC用户名称。只能由英文字母(区分大小写)、数字和特殊字符@.\_-组成,不能以“op_svc”、"paas_op”或\开头,且不能\以结尾,且不能命名为adminpower_user、或 guest,长度范围是432个字符。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

4.         密码:输入VDC用户密码。至少包含以下字符中的3种: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特殊字符~!@#$%^&*()-_=+[{]}|;:\,./?,必须包含特殊字符,不允许包含正序或逆序用户名,长度范围是832个字符。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

5.         所属租户:输入VDC所属租户名称。只能由中文、英文字母(区分大小写)、数字、中划线、下划线组成,且不能以数字、“op_、“shadow_”开头,长度范围是164个字符。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

6.         资源集:输入实例所在的资源集名称。只能由英文字母、中文、数字、中划线、下划线或英文括号组成,长度范围是132个字符。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

7.         GaussDB终端节点:输入实例所在的GaussDB服务终端节点。只能输入ipv4格式的IP。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

8.         项目ID输入实例所在的资源集ID。为32个字符小写的十六进制字符。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

9.         客户端:选择部署了backUpAgent的备份客户端。

                                步骤 3     确认无误后,单击【创建】按钮完成操作。

1.7 管理云数据库GaussDB虚拟客户端

虚拟客户端添加成功后,您可以对虚拟客户端执行以下操作:查看虚拟客户端、编辑虚拟客户端、删除虚拟客户端。

1.7.1 查看云数据库GaussDB虚拟客户端

                                步骤 1     单击左侧导航栏【资源】→【客户端】→【分组管理】,进入“客户端”界面。

                                步骤 2     在当前界面,选中该虚拟客户端,单击其名称,右侧将展示客户端信息界面。您可以查看该虚拟客户端的相关信息。

1.7.2 编辑云数据库 GaussDB虚拟客户端

如需修改虚拟客户端相关信息,请先编辑虚拟客户端:

                                步骤 1     单击左侧导航栏【资源】→【客户端】→【分组管理】,进入“客户端”界面。

                                步骤 2     选择已创建的虚拟客户端,单击【编辑】,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对可编辑的配置项进行修改。

                                步骤 3     确认无误后,单击【修改】,即可完成操作。

1.7.3 删除云数据库 GaussDB虚拟客户端

                                步骤 1     单击左侧导航栏【资源】→【客户端】→【分组管理】,进入“客户端”界面。

                                步骤 2     如果您不再需要该虚拟客户端,可选中该虚拟客户端,单击【删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YES”并单击【删除】即可完成操作。

虚拟客户端上不能存在备份任务,如若存在,则删除虚拟客户端失败。

----结束

 

 

 


2 云数据库GaussDB定时备份

2.1 关于备份

CBR 中,备份是一种任务驱动型进程,执行备份之前,您需要先新建备份任务。备份任务是备份需求的一个配置集合单元,备份任务定义了备份内容、备份选项和备份数据存放的位置等。备份任务的新建操作,请您参考新建备份任务;备份任务新建成功后您可以对其进行管理,具体内容请参考2.3

首次备份时,任务将进行全量备份,后续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设置备份类型为完全备份或增量备份。更多内容,请参考2.3.2

CBR对云数据库GaussDB数据库进行的备份属于代理备份,即备份前需要安装代理客户端。有关外接客户端的相关内容,请参考1.6新建云数据库GaussDB虚拟客户端和1.7管理云数据库GaussDB虚拟客户端进行使用。

2.1.1 云数据库GaussDB备份支持功能

表2-1 云数据库GaussDB备份功能支持

功能

子功能

支持

备注

备份

完全备份

-

增量备份

-

整库备份

集群备份

重复数据删除

-

数据压缩

快速压缩与强力压缩

传输和存储加密

-

备份数据一致性校验

-

流量控制

-

备份自动重试

-

数据保留策略

按时间保留

-

强制数据保留

-

按副本数保留

-

按备份策略的备份周期设置副本保留策略

-

D2C

云传输并发数

-

流量控制

-

备份自动重试

-

远程复制

-

-

告警

-

-

日志

-

-

2.1.2 注意事项

l   对于同一个云数据库 GaussDB实例,不支持同时备份或恢复。

l   一个云数据库GaussDB实例仅支持创建一个云数据库 GaussDB备份任务。

l   只支持云数据库 GaussDB实例的备份方式为XBSA

l   不支持停止备份任务功能。

2.1.3 备份方式

CBR备份云数据库GaussDB的备份方式支持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

2.1.3.1 完全备份

将选定的数据源完全备份到指定目的地的备份集中。

说明

l   首次备份时,建议执行一次完全备份;若首次备份选择增量备份,则会自动转为完全备份。

l   恢复集群后,首次备份不支持增量备份。

l   完全备份即为一个副本。

l   如何启用完全备份,请参考2.3.2

2.1.3.2 增量备份

备份新增的数据到介质中,同时产生相应的时间点。在尚未进行完全备份的情况下,进行增量备份时,会自动转为完全备份。

说明

l   在备份介质为OFS的任务中,增量备份不是一个副本,增量备份和它依赖的所有备份共同组成一个副本。

l   如何启用增量备份,请参考2.3.2

2.1.4 数据保留策略

当您的管理控制台上存在大批量的备份任务时,您可能会遇到备份存储空间不够用的情况。数据保留策略将为您解决这类烦恼,一旦您按需配置数据保留策略后,系统将根据数据保留期限、保留副本个数或备份策略的备份周期来保留备份副本,达到备份存储空间循环利用的效果。同时,CBR 也支持同一个数据保留策略关联不同备份任务,为您减少维护多个备份任务的工作量。

CBR 为您提供以下三种数据保留策略:

l   数据保留期限:超过设置时间的副本将被自动清理。

l   保留副本个数:超过设置个数的副本将被自动清理。

l   按备份策略的备份周期设置副本保留策略:与备份策略结合使用,根据不同的备份策略设置不同的副本保留数。

2.1.4.1 新建数据保留策略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数据保留策略】,进入“数据保留策略”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单击【新建】按钮,系统弹出“新建数据保留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根据要求配置如下参数:

1.         名称:输入数据保留策略的名称。

2.         数据保留策略:默认关闭,须开启后才能继续配置。

           数据保留期限:默认保留 1 年的备份副本,即从使用该策略开始到 1 年后,这期间产生的副本将被保留,超过 1 年的副本将被自动清理。

           数据保留期限配置参数范围为 1~999;可以选择年、月、周、天为单位。

           保留副本个数:默认保留 2 个副本,即同一备份任务的副本超过 2 个后,最旧的副本将被自动清理。保留副本个数配置参数范围为 1~1024

           按备份策略的备份周期设置副本保留策略:

如果备份策略是按天设置,则默认保留 30 个副本。

如果备份策略是按周设置,则默认保留 24 个副本。

如果备份策略是按月设置,则默认保留 12 个副本。

如果备份策略是按年设置,则默认保留 4 个副本。

按照备份策略的备份周期所有参数配置范围均为 1~99999

未勾选复选框,则默认保留所有副本。

勾选复选框,但任务没有使用此备份周期的备份策略,则保留自动发起的所有副本。

例如:启用 “按年备份策略”,但任务使用的备份策略没有年度备份策略,则保留所有备份策略自动产生的全部副本。

如果某一个备份周期的备份策略存在多个,则保留副本数为此类备份周期的所有备份策略产生的副本累加。

例如:任务关联了 4 个年度备份策略,则最终将保留 1 年内的 4 个副本。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结束

2.1.4.2 备份任务关联/移除数据保留策略

数据保留策略新建完成后,您必须将其应用到备份任务上才可以生效。如果应用了某数据保留策略的任务不再需要此模板,您也可以选择移除。

注意事项

l   每个备份任务仅支持添加一个数据保留策略,重复添加后系统将默认使用最近一次添加的模板。

l   正在运行中的备份任务不支持添加和移除数据保留策略,请您耐心等待任务运行结束后再添加或移除。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备份】,进入“备份”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个或多个状态为“未启动”的任务,单击【策略】→【添加数据保留策略】,系统弹出“添加数据保留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选择一个适合该任务的数据保留策略。如果任务之前已经配置过其他策略,这次新的模板将替代旧的策略重新生效。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备份任务添加策略后,数据保留策略即刻生效。

                                步骤 6     如果您想要移除策略,请在 “备份” 界面,选中一个或多个已配置策略且状态为 “未启动”的任务,单击【策略】→【移除数据保留策略】,系统弹出“提示”对话框。

                                步骤 7     请您仔细阅读提示内容:“移除策略后,关联备份计划的副本将不再按照该策略进行保留,仍要继续移除吗?(一个计划如果没有数据保留策略,则该计划的副本将会全部保留)”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步骤 8     备份任务移除策略后,数据保留策略即刻失效。

----结束

2.1.4.3 编辑数据保留策略

如果您需要对当前已有的数据保留策略相关配置做修改,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编辑数据保留策略。

注意事项

l   如果数据保留策略绑定的任务正在运行中,您将无法编辑该模板。请您耐心等待任务运行结束后再编辑。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数据保留策略】,进入“数据保留策略”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数据保留策略,单击【编辑】按钮,系统弹出“编辑数据保留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您可以关闭数据保留策略,也可以修改数据保留策略条件。名称暂不支持修改。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结束

2.1.4.4 删除数据保留策略

如果您不再需要某数据保留策略,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删除数据保留策略。

注意事项

l   如果数据保留策略绑定的任务正在运行中,您将无法删除该模板。请您耐心等待任务运行结束后再删除。

l   支持批量删除,您可以同时删除多个数据保留策略。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数据保留策略】,进入 “数据保留策略” 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或多条数据保留策略,单击【删除】按钮,系统弹出“提示”对话框。

                                步骤 4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结束

2.1.4.5 复制数据保留策略

如果您想复用某策略,并修改个别参数时,为了简便操作,您可以复制数据保留策略。

注意事项

l   复制的数据保留策略与原模板保留策略配置相同,如果您需要修改,请使用编辑功能。

l   复制的数据保留策略必须进行重命名。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数据保留策略】,进入“数据保留策略”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数据保留策略,单击【复制】按钮,系统弹出“复制数据保留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根据要求输入数据保留策略的名称。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结束

2.1.5 备份策略

CBR 支持为备份任务关联备份策略,用于自动调度各种备份任务的运行。开启备份策略功能,您无需手动进行备份操作,系统将自动按照备份策略中设置的时间和备份模式开始作业。为了确保生产数据的安全性和恢复的需求,您需要谨慎配置备份策略。

当您的管理控制台上存在大批量的备份任务时,为减少您维护多个备份任务的工作量,CBR 支持为备份任务统一关联同一个备份策略。

组成要素

备份策略将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

l   备份方式

l   备份周期

l   是否重复发起

l   需备份的数据量

l   需使用的备份空间

备份周期设置建议

备份的周期决定了进行恢复任务时可恢复的状态点,备份周期越频繁,能恢复到越接近故障点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过于频繁的备份业务,会影响系统的性能,从而对正常业务产生不良影响;频繁的备份业务会产生大量的备份文件,不便于管理,在恢复时也较为复杂;也会产生过多的备份数据,占用大量的磁盘空间。因此备份周期需要全面考虑恢复的要求,备份存储空间的限制,对正常业务不会产生影响等因素。

因此,建议您:

l   一般业务可以每周末数据应用比较平缓的时候,进行一次完全备份,每天进行一次增量备份。

l   重要的生产数据且数据量不大的情况下,可以每天进行一次增量备份。

l   有较小占用生产客户端资源的需求的情况下,可以初始进行一次完全备份,后续进行永久增量备份。

l   备份周期应至少大于备份时长,否则会导致备份过程中出现异常。

2.1.5.1 新建备份策略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策略】,进入“备份策略”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单击【新建】按钮,系统弹出“新建备份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根据要求配置如下参数:

1.         策略名称:输入备份策略的名称。

2.         备份周期:默认为每1天,即每天发起一次备份。

           当备份周期为天,支持的配置参数范围为1~365

           当备份周期为周,默认为每周日发起备份,支持选择周一~周日且支持多选。

           当备份周期为月,默认每月1日发起备份,支持的配置参数范围为1~31。您可以选择“若当月无选定日期则在最后一天触发”。

           当备份周期为年,默认每年11日发起备份,支持选择具体日期发起备份。

3.         重复发起:默认不开启,开启该项,则在任务第一次发起后,系统将按照所设定的持续时间和频率进行重复发起。

重复发起遵循以下原则:

           持续时间和频率均支持以分钟或小时为单位。

           如果以分钟为单位,持续时间的配置参数范围为2~59,频率的配置参数范围为1~58

           如果以小时为单位,持续时间的配置参数范围为2~24,频率的配置参数范围为1~23

           支持持续时间和频率单位不同,但频率必须小于持续时间。


如果在持续时间内达到了频率时间,且上一个备份任务还没有停止的情况下,系统不会发起备份。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结束

2.1.5.2 备份任务启用/禁用备份策略

备份策略新建完成后,您必须将其应用到备份任务上才可以生效。如果应用了某备份策略的任务不再需要此模板,您也可以选择移除。

注意事项

l   每个备份任务支持添加并启用多个备份策略。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备份】,进入“备份”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个或多个任务,单击【策略】→【备份策略】,系统弹出“备份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单击【添加】按钮,系统弹出“添加”对话框。

                                步骤 5     在对话框中,选择一个备份策略并选择合适的备份方式,如完全备份或增量备份;选择该策略发起的时间。


发起时间必须结合策略中重复发起时间设置。比如,在13:01设置了策略,且该策略发起时间为12:00,重复发起持续2小时,每5分钟发起一次,那么第一次备份不会在第二天的12:00,而是在当天13:05分开始。这是因为在13:01之后仍存在策略的有效发起时间(12:00开始,14:00结束)。

                                步骤 6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回到“备份策略”对话框。

                                步骤 7     如果需要添加多个备份策略,请再次单击【添加】按钮。

                                步骤 8     在对话框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备份策略,单击【启用】按钮,原来“禁用”状态的策略变为“启用”。

                                步骤 9     如果您不希望备份策略再次应用于此备份任务,您可以单击【禁用】按钮。您另外可以删除列表中的备份策略。

                             步骤 10     备份策略禁用后,将即刻失效。

----结束

2.1.5.3 编辑备份策略

如果您需要对当前已有的备份策略相关配置做修改,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编辑备份策略。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策略】,进入“备份策略”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备份策略,单击【编辑】按钮,系统弹出“编辑备份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您可以修改备份周期和重新设置重复发起。名称暂不支持修改。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结束

2.1.5.4 复制备份策略

如果您想复用某策略,并修改个别参数时,为了简便操作,您可以复制备份策略。

注意事项

l   复制的备份策略与原模板的配置相同,如果您需要修改,请使用编辑功能。

l   复制的备份策略必须进行重命名。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策略】,进入“备份策略”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备份策略,单击【复制】按钮,系统弹出“复制备份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根据要求输入备份策略的名称。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结束

2.1.5.5 导出/导入备份策略

导出备份策略至本地,可以再导入至其他CBR管理控制台,这样能简便您再次创建策略的操作。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策略】,进入“备份策略”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或多条备份策略,单击【导出】按钮,备份策略将以“.xls”格式保存至本地。

导出后的表格内容如下。

l   name:备份策略的名称。

l   type:代表策略周期,识别按天/按周/按月/按年发起的备份策略,type 为“2”表示按天为周期发起,“3”表示按周为周期发起,“4”表示按月为周期发起,“5”表示按年为周期发起。

l   needInterval:重复发起功能,开启显示为“1”,不开启显示为“0”。

l   duration:重复发起中的持续时间。

l   durationUnit:持续时间的单位,单位为分钟显示为“1”,单位为小时显示为“2”。

l   frequency:重复发起中的频率。

l   frequencyUnit:频率的单位,单位为分钟显示为“1”,单位为小时显示为“2”。

l   params:记录发起时间,按照年记录的是某月某天,按月记录的是当月的发起天,按周记录的是当周发起的天,按天记录按几天为周期发起。

l   auther:新建该备份策略的用户。

l   createdTime:新建备份策略的时间。

l   updateTime:更新备份策略的时间。

                                步骤 4     如果需要导入策略,请您在本地先根据下载的文档格式编辑好策略的参数。确认无误后,在管理控制台的“备份策略”界面,单击【导入策略】按钮。系统弹出“导入策略”对话框。

                                步骤 5     在对话框中,单击【浏览】按钮,选择需要导入的策略。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步骤 6     导入成功后,“备份策略”界面将显示导入的策略。

----结束

2.1.5.6 删除备份策略

如果您不再需要某备份策略,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删除备份策略。

注意事项

l   删除备份策略后,使用该策略的任务将不再按照该策略执行。请谨慎操作。

l   支持批量删除,您可以同时删除多个备份策略。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策略】,进入“备份策略”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或多条备份策略,单击【删除】按钮,系统弹出“提示”对话框。

                                步骤 4     仔细阅读警告内容:“删除策略后,使用该策略的任务将不再按照该策略执行,仍要继续删除吗?”确认无误后,单击【删除】按钮完成操作。

----结束

2.2 新建备份任务

2.2.1 新建备份任务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定时数据保护】 【数据备份】进入数据备份页面,单击【新建】→ 【数据级备份任务】,进入新建备份任务页面第一页。

                                步骤 2     进入新建备份任务页面第一页后,在“请选要保护的对象:”处勾选“客户端”,默认勾选客户端,客户端选择云数据库GaussDB虚拟客户端,“请选择要保护的应用类型”处勾选云数据库GaussDB数据库(选择云数据库GaussDB虚拟客户端后会默认勾选),单击【下一步】按钮。

                                步骤 3     进入新建备份任务页面第二页后,需要输入以下信息:

l   输入实例ID。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

l   Backup Agent IP选项中单击【导入】,弹出弹窗,输入backUpAgentIP,以“,”分隔,导入Backup Agent IP后,可单击【清空】清空IP。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单击【确定】。

l   填写Backup Agent监听端口号 。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

l   开启Backup AgentSSL认证:默认关闭,开启后显示SSL认证证书目录和客户端私钥密码。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

l   单击“+”展开数据源,云数据库 GaussDB定时备份任务暂时只支持整个实例备份,选中GaussDB

确认无误后,单击【下一步】。

                                步骤 4     进入新建备份任务页面第三页后,选择“存储介质”,云数据库 GaussDB定时备份任务支持OFS介质和云备份存储库介质。选择OFS介质后,备份选项支持配置传输和存储加密、数据压缩、重复数据删除、备份数据一致性校验、流量控制、备份自动重试以及强制数据保留;选择云备份存储库介质后,备份选项支持配置云传输并发数、流量控制、备份自动重试。选择所需要的备份选项,然后单击“下一步”。

l   【传输和存储加密】默认开启,开启该选项后默认启用AES256加密算法,可选择启用SM4加密算法;

l   【数据压缩】默认不开启,开启该选项后默认启用快速压缩,可选择启用强力压缩,选择快速压缩,具有更快的压缩速度。选择强力压缩,具有更高的压缩率;

l   【重复数据删除】默认不开启,开启该选项后,单击“重删指纹库”后方的“选择”按钮后,可选择“自动创建指纹库”或“自定义创建指纹库”,如下图所示。

只有在admin用户下创建了默认指纹池,“自动创建指纹库”选项可选。选中“自动创建指纹库”选项,会自动为该备份任务创建一个指纹库。

选择“自定义创建指纹库”后,单击“选择”,进入选择重删指纹库界面

在“重删指纹库”界面勾选一个指纹库,然后单击“确定”,退出“请选择重删指纹库”界面。退出后您会看到“请选择重删指纹库”后方展示了您选择的指纹库。

如您要想开启重复数据删除,必须提前在管理控制台新建重删卷、指纹池和指纹库。

l   【重删高级配置】默认不开启,开启该选项可以启用重删的高级配置。

l   【数据一致性校验】该选项可选择MD5CRC32算法校验,开启了此选项的备份任务可在“定时数据保护”-“数据校验”中对备份任务进行校验。

l   【流量控制】默认不开启,开启该选项可以启用限速的功能,限制传输速度不超过限速值*客户端个数;流量控制的限速时间段不允许有交叠。


l  开启该选项后,必须设置最大备份速度,范围1~1024MiB/s

l  对于开启流量控制功能的同时,还开启了数据压缩或数据重删功能的备份任务,任务完成后,应以实际备份数据量除以总运行时间所得到的实际传输速度为准,该速度不超过流量控制选项中所配置的最大速度*客户端个数即为正确。

l   【备份自动重试】默认开启,开启该选项可以启用备份失败自动重试的功能;


备份自动重试功能最大重试等待时间为30分钟,自动重试最大次数为5次。

l   【强制数据保留】默认不开启,开启后默认值为1,最大可设置364635天。

l   【云传输并发数】默认为8,可填写范围1-64。数据上云或下云过程中,支持多个数据传输线程同时运行。

                                步骤 5     进入新建备份任务页面第四页后,填写任务名称和备注,任务名称为中文、大小写字母、数字、'-''_''.''@'组成,长度为3-256个字符,全局不可重复。备注信息最大不超过50个字符。

                                步骤 6     信息确认页面。单击“确定”,新建任务到此完成。

----结束

2.2.2 监控

任务发起备份后,您可以在“监控”工作区观察任务的实时执行情况,请您根据以下操作查看任务的执行情况: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打开“数据备份”界面。

                                步骤 3     “数据备份”界面分为三个工作区“备份”、“监控”以及“历史记录”,请您在“监控”工作区查看任务的实时信息。

                                步骤 4     “监控”工作区可以直接观察任务的执行情况,也可以单击任务后方的“详情”进一步观察任务的执行情况。

                                步骤 5     “详情”界面分为两个部分:“执行概要”和“执行输出”,您可以在两个部分之间切换以查看具体信息。

                                步骤 6     “详情”界面单击“>”可以收起“详情”。

----结束

2.2.3 历史记录

备份任务执行结束后,您可以进入“历史记录”工作区查看任务最终的执行情况。

2.2.3.1 查看历史记录

请您根据以下操作查看历史记录: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打开“数据备份”界面。

                                步骤 3     “数据备份”界面分为三个工作区“备份”、“监控”以及“历史记录”,请您在“历史记录”工作区查看历史记录。

                                步骤 4     “历史记录”工作区可以直接观察任务的执行结果,也可以单击任务后方的“详情”进一步查看任务的执行结果。

   步骤 5     “详情”界面分为两个部分:“执行概要”和“执行输出”,您可以在两个部分之间切换以查看具体信息。

                                步骤 6     当您进入“详情”界面的“执行输出”部分时,为了方便您查看执行输出,您可以单击“导出”,将执行输出导出到本地进行查看。可将历史记录中备份任务的执行输出导出为TXTXLSPDF,请您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导出格式。

l  云数据库GaussDB数据库备份任务运行结果可以为已停止、成功、失败、以及成功有警告,只有成功和成功有警告的结果才会产生时间点。

l  成功:备份任务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其备份结果才会为成功1)备份任务执行成功;2)任务执行输出没有警告或报错信息。

l  失败:以下情况可能导致备份任务执行结果为失败1)备份任务触发了一些异常,如进程被中断和网络被中断等。2) 云数据库GaussDB数据库状态异常。任务执行失败后可能存在资源残留,请您手动清理残留资源。

l  成功有警告:以下情况可能导致备份任务执行结果为成功有警告:1)第一次备份,备份方式选择增量备份,备份结束,备份成功,但有增量备份自动转为完全备份的警告。任务执行结果为成功有警告时,请及时查看警告原因,并做出相应调整。

----结束

2.2.3.2 删除历史记录

为了避免任务历史记录数量越来越多,给您带来查询性能损耗,建议您适当的进行历史记录的删除,您将有两种删除历史记录有方式通过历史记录删除策略工具删除,手动删除历史记录,其操作如下: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打开“数据备份”界面。

                                步骤 3     “数据备份”界面分为三个工作区“备份”、“监控”以及“历史记录”,请您在“历史记录”工作区删除历史记录。

                                步骤 4     “历史记录”工作区勾选需要删除的历史记录,单击“删除”,进入“警告”界面。

                                步骤 5     “警告”界面,单击“删除”,退出“警告”界面。

                                步骤 6     历史记录删除成功后,“历史记录”界面不能再看到删除的历史记录。


支持批量删除历史记录。

----结束

2.3 管理备份任务

2.3.1 查看备份任务

请您根据以下操作查看备份任务: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首页的导航栏单击【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打开“数据备份”界面。

                                步骤 3     “数据备份”界面分为三个工作区“备份”、“监控”以及“历史记录”,请您在“备份”工作区查看备份任务详情。

                                步骤 4     “备份”工作区,单击备份任务后方的“详情”,打开“详情”界面。

                                步骤 5     “详情”界面分为四个部分“基本信息”、“选项”、“数据源”以及“策略”,请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查看。

----结束

2.3.2 启动备份任务

启动备份任务即对任务发起备份,将备份任务的数据源备份到存储服务器中,您可以有两种启动方法:自动启动和手动启动,自动启动具体操作请参阅2.1.4,手动启动其操作如下: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首页的导航栏单击【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打开“数据备份”界面。

                                步骤 3     “数据备份”界面分为三个工作区“备份”、“监控”以及“历史记录”,请您在“备份”工作区启动备份任务。

                                步骤 4     “备份”工作区选中备份任务,单击“启动”,打开“启动任务”界面。

                                步骤 5     “启动任务”界面中,单击“备份方式”下拉框,若是云数据库GaussDB,您有两个选择: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请您先仔细阅读2.1.3备份方式,然后选择合适的备份方式。

                                步骤 6     “执行备注”后方的输入框输入执行备份,然后单击“启动”,退出“启动任务”界面。

“备份方式”选项为必选项。

                                步骤 7     任务启动成功后,您可以在“备份”工作区看到任务的状态变为“正在运行”,您可以进入“监控”工作区实时观察任务执行情况。

----结束

2.3.3 编辑备份任务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定时数据保护】 【数据备份】进入数据备份页面,选中任务,单击【编辑】,进入编辑备份任务页面第一页。

                                步骤 2     进入编辑备份任务页面第一页后,客户端不可修改,要保护的应用类型不可修改,单击【下一步】按钮。

                                步骤 3     进入编辑备份任务页面第二页后,数据库用户与版本不可修改,选中数据源,然后单击【下一步】继续。

                                步骤 4     进入编辑备份任务页面第三页后,可修改流量控制、强制数据保留、备份自动重试,单击“下一步”。

                                步骤 5     进入编辑备份任务页面第四页后,任务名称不可修改。备注信息最大不超过50个字符。单击【完成】,编辑任务成功。

----结束

2.3.4 删除备份任务

当您不再需要备份任务时,请您根据以下操作删除备份任务: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打开“数据备份”界面。

                                步骤 3     “数据备份”视图分为三个工作区“备份”、“监控”以及“历史记录”,请您在“备份”工作区删除备份任务。

                                步骤 4     “备份”工作区勾选备份任务,单击“删除”,打开“警告”界面。

                                步骤 5     “警告”界面的输入框输入“YES”,然后单击“删除”,退出“警告”界面。

删除备份任务仅表示备份任务被删除,并不会清理备份数据,您依旧可以使用备份数据。

----结束

2.3.5 清理备份数据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定时数据保护】 【数据清理】,在数据清理界面单击【新建】按钮,新建数据清理任务。

数据状态显示占用,则该任务不能被清理。占用存在的情况:任务正在进行备份和恢复,应该被视为占用。

                                步骤 2     选择任务,单击【下一步】,请选择要清理的副本,默认清理全部副本,也可以选择清理指定副本。

在清理全部时间点的选项下,最新时间点可以被清理。选择清理部分时间点时,最新时间点置灰,不能清理。

                                步骤 3     单击【下一步】,弹出任务确认界面,单击完成。

                                步骤 4     弹出数据清理信息确认界面,输入YES。此处区分大小写,必须填大写半角英文字母。

                                步骤 5     数据清理完成之后,分别检查设备存储容量和OFS卷空间是否相应的发生变化。


数据清理是在后台进行删除的,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删除。

----结束


3 云数据库GaussDB定时恢复

3.1 关于恢复

CBR中,恢复是一种任务驱动型进程。执行恢复之前,您需要先新建恢复任务。恢复任务是恢复需求的一个配置集合单元。恢复任务指定了恢复数据源、恢复时间点,恢复目的地等,请参阅3.2进行恢复任务的新建,恢复任务新建成功后您可以对其进行管理,具体参阅3.3 管理恢复任务

3.1.1 云数据库GaussDB恢复支持功能

表3-1 云数据库GaussDB恢复功能支持

功能

子功能

支持

恢复

原机实例恢复

新建实例恢复

整库恢复

远程复制

-

D2C

云传输并发数

告警

-

日志

-

 

3.1.2 注意事项

l   对于同一个云数据库 GaussDB实例,不支持同时备份或恢复。

l   若原实例已删除,不支持原实例恢复和新建实例恢复。

l   不支持停止恢复任务功能。

l   不支持跨IAM终端节点、VDC所属租户、资源集、GaussDB终端节点进行恢复。

3.2 新建恢复任务

第一步 打开新建恢复任务向导

请您根据以下操作打开新建恢复任务向导: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恢复】→【恢复备份数据】,进入“恢复备份数据”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单击【新建】按钮,进入新建恢复任务向导。

第二步 选择恢复介质和要恢复的恢复任务

进入新建恢复任务页面第一页后,选择备份介质与要恢复的数据,单击【下一步】

第三步 选择时间点和要恢复的数据

进入新建恢复任务页面第二页后,

                                步骤 1     单击“选择时间点”后方的【选择】按钮,打开“请选择时间点”对话框。

                                步骤 2     在对话框中选择一个需要恢复的时间点。时间点选择成功后,您会看到“选择时间点”后方的方框中展示了您选择的时间点,且“数据源”下方展示数据源tree,暂时只支持整个实例恢复,勾选GaussDB

                                步骤 3     Backup Agent IP选项中单击【导入】,弹出弹窗,输入backUpAgentIP,以“,”分隔,导入Backup Agent IP后,可单击【清空】清空IP。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单击【确定】。

                                步骤 4     填写Backup Agent监听端口号。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

                                步骤 5     开启Backup AgentSSL认证:默认关闭,开启后显示SSL认证证书目录和客户端私钥密码。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

第四步 选择恢复目的地

在新建恢复任务向导中,

                                步骤 1     “恢复目的地”选项中单击“客户端”旁的【选择】,弹出“选择客户端”弹窗,选中云数据库GaussDB虚拟客户端,单击【确定】。

                                步骤 2     选择“恢复方式”,默认选中“原实例恢复”,可选“新建实例恢复”。若选中“新建实例恢复”,出现以下选项:

1.         新实例名称:输入恢复到新实例的实例名称。必须以字母开头,区分大小写,可以包含字母、数字、中划线或者下划线,不能包含其他的特殊字符,长度范围是464个字符。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

2.         数据库密码:输入恢复到新实例的数据库密码至少包含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非字母数字字符(限定为~!@#%^*-_=+?,)四类字符中的三类字符,长度范围是832个字符。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

3.         可用区ID、主可用区ID、仲裁可用区ID输入恢复到新实例的所属可用区ID。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

4.         规格码:输入恢复到新实例的规格码。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

5.         磁盘类型:输入恢复到新实例的磁盘类型。默认选中ULTRAHIGH,可选LOCALSSDLOCALSSD表示普通IOULTRAHIGH表示超高IO。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

6.         磁盘大小:输入恢复到新实例的磁盘大小,单位为GBMCS部署方案:取值范围:(分片数*40GB~(分片数*16TB),且大小只能为分片数*40的整数倍。BMS部署方案:该参数由所选择的规格自动计算,不可指定,即使填写,也不会生效。新实例的磁盘要不小于原实例的磁盘大小。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

7.         虚拟私有云ID输入恢复到新实例的虚拟私有云ID36位小写16进制字符和“-”。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

8.         网络ID输入恢复到新实例的子网ID36位小写16进制字符和“-”。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

9.         安全组ID输入恢复到新实例的安全组ID36位小写16进制字符和“-”。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

10.      参数模板ID输入恢复到新实例的参数模板ID,非必填项。36位字符。更多内容,请参考1.3 云数据库 GaussDB信息收集。

                                步骤 3     配置恢复选项:

存储介质为OFS的无需配置,存储介质为云备份存储库的可配置云传输并发数

【云传输并发数】 默认为8,可填写范围1-64。数据上云或下云过程中,支持多个数据传输线程同时运行。

                                步骤 4     确认无误后,单击【下一步】。

第五步 配置任务名称和任务备注

在向导4中,配置“任务名称”和“任务备注”。

l   “任务名称”默认已配置,不支持修改。

l   “任务备注”后方的输入框输入自定义的任务备注。

“任务备注”选项为非必填项,但为了您使用方便,建议您为恢复任务自定义一个任务备注,其字符要求0~50个字符。

第六步 完成新建恢复任务向导

                                步骤 1     在弹出的任务信息确认页面确认恢复任务的各项信息正确。输入【YES】,单击【确定】,即发起恢复任务。

                                步骤 2     单击完成,创建恢复任务成功,可以单击【详情】,查看目前任务的执行输出。

3.3 管理恢复任务

3.3.1 观察和查看恢复任务

恢复任务默认新建成功立即执行,请您根据以下操作观察和查看恢复任务: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首页的导航栏单击【定时数据保护】→【数据恢复】,打开“数据恢复”界面。

                                步骤 3     请您在“恢复备份数据”工作区新建恢复任务。

                                步骤 4     “恢复备份数据”工作区,单击恢复任务后方的“详情”,打开“详情”界面。

                                步骤 5     “详情”界面分为三个部分:“任务详情”、“执行概要”、“执行输出”,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查看。

                                步骤 6     当您进入“详情”界面的“执行输出”部分时,为了方便您查看执行输出和虚拟机执行输出,您可以单击“导出”,将执行输出导出到本地进行查看。

                                步骤 7     单击“导出”后,您可将恢复备份数据历史记录的执行输出导出为TXTXLSPDF,请您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导出格式。

l  云数据库GaussDB数据库恢复任务运行结果可以为成功、失败,只有成功才表示恢复成功。

l  成功:恢复任务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其结果才会为成功1)所有节点恢复成功;2)执行输出和虚拟机执行输出均没有警告或错误信息。

l  失败: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恢复任务执行结果为失败1)恢复目的地环境异常,如断电;2)恢复过程中任务触发了一些异常,如eef进程被中断和网络被中断等。任务执行失败后可能存在资源残留,请您手动清理残留资源。

----结束

3.3.2 删除恢复任务

当您不想保留恢复任务历史记录时,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删除恢复任务: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恢复】,打开“恢复备份数据”界面。

                                步骤 3     “恢复备份数据”界面勾选需要删除的恢复任务,单击“删除”,进入“删除”界面。

                                步骤 4     “删除”界面,输入框输入“YES”,单击“删除”,退出“删除”界面。

                                步骤 5     恢复任务删除成功后,“恢复备份数据”界面不能再看到删除的恢复任务。

 l  支持批量删除恢复任务。

l  任务运行结束后才能执行删除操作。

----结束

 


4 典型场景和问题

4.1 备份存储空间容量较小的情况下,备份任务应如何配置

如果您的备份数据占用空间越来越大,而管理保存数据的成本及数据中心空间和能耗也变得越来越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冗余数据越来越多时,您希望缩减数据占用空间,降低成本,最大程度地利用已有资源,那么您可以在创建任务时,进行以下配置:

l   开启重复数据删除

您可以使用重复数据删除功能,创建重删卷、指纹池以及指纹库,参考2.2.1将备份任务开启重复删除功能,参考2.2.3历史记录章节查看备份任务的执行概要获悉备份任务的重删率。一般而言,数据重复度越高,重删率越高。云数据库GaussDB的初次重删率可达90%左右。


l  重删率为(已完成数据量-实际恢复数据量)/已完成数据量

l  由于重删率的高低与数据量和数据内容息息相关,各比率值仅供参考,极端情况比率可达接近100%或接近0

l   开启压缩

您可以参考2.2.1新建备份任务步骤章节,将备份任务的压缩选项开启,选择快速压缩或强力压缩选项。快速压缩具有更快的压缩速度;强力压缩具有更高的压缩率;但开启强力压缩的备份任务性能比开启快速压缩的备份任务性能稍差。同时,数据压缩会占用一定的CPU资源,建议根据您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数据压缩方式。您可参考2.2.3历史记录章节查看备份任务的执行概要获悉备份任务的实际备份数据量。

云数据库GaussDB中压缩为源端压缩,源端压缩指在数据源进行,传输的是已经压缩后的数据。其中,强力压缩的压缩比一般在1/61/13之间,快速压缩的压缩比一般在1/2-1/9之间。


l  重复数据删除和数据压缩同时开启,能得到更高的数据压缩率和性能。一般而言,若重复数据删除和强力压缩同时开启,数据可压缩至1/10-1/15。若重复数据删除和快速压缩同时开启,数据可压缩至1/5-1/15

l  重复数据删除和数据压缩均会占用更高的CPU和内存资源,请保障服务器资源充足,再进行以上特性的开启。

l  由于比率值高低与数据量和数据内容息息相关,各比率值仅供参考,极端情况比率可达接近100%或接近0

4.2 在网络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备份任务应如何配置

如果您的恢复数据网络通道资源紧张,那么您可以在创建任务时,进行以下配置:

l   设置流量限制,限制备份的速度

您可以参考2.2.1新建备份任务步骤将备份任务开启流量限制功能,参考2.2.3历史记录章节查看备份任务的执行概要获悉备份任务的传输速率。

l   设置合理的备份策略,使大容量数据的备份任务发生在业务不繁忙的时间段

您可以参考2.1.5备份策略章节创建策略,根据业务需要设置合理的备份策略。

l   开启重复数据删除

您可以使用重复数据删除功能,创建重删卷、指纹池以及指纹库,参考2.2.1将备份任务开启重复删除功能,参考2.2.3历史记录章节查看备份任务的执行概要获悉备份任务的重删率。一般而言,数据重复度越高,重删率越高。云数据库GaussDB的初次重删率可达90%左右。


l  重删率为(已完成数据量-实际恢复数据量)/已完成数据量

l  由于重删率的高低与数据量和数据内容息息相关,各比率值仅供参考,极端情况比率可达接近100%或接近0

开启压缩

您可以参考2.2.1新建备份任务步骤章节,将备份任务的压缩选项开启,选择快速压缩或强力压缩选项。快速压缩具有更快的压缩速度;强力压缩具有更高的压缩率;但开启强力压缩的恢复任务性能比开启快速压缩的恢复任务性能稍差。同时,数据压缩会占用一定的CPU资源,建议根据您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数据压缩方式。您可参考2.2.3历史记录章节查看备份任务的执行概要获悉备份任务的实际备份数据量。

云数据库GaussDB中压缩为源端压缩,源端压缩指在数据源进行,传输的是已经压缩后的数据。其中,强力压缩的压缩比一般在1/61/13之间,快速压缩的压缩比一般在1/2-1/9之间。

4.3 备份任务失败如何自动重试

如果您遇到以下场景:为了进一步保障客户数据的有效备份,无论是手动备份、还是策略自动触发的备份,一旦备份失败,可以有自动重试的机制,那么在新建备份任务或者在编辑备份任务的时候可开启备份自动重试功能,备份开启备份自动重试功能请参阅2.2.1.2.3.4

4.4 如何保证备份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

若您希望保障备份在数据传输过程和存储时的安全性,那么您可以参考2.2.1新建备份任务步骤章节,将备份任务的加密选项开启,选择AES256SM4加密算法,开启数据传输和存储加密。


加密功能需要消耗一定的系统资源,开启数据加密的备份任务会对备份恢复的效率存在一定的影响。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