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备份 CBR SAP HANA 备份恢复用户指南
1.1 信息收集
在规划与准备使用CBR备份SAP HANA数据库前,请您先获取参考文档了解相关内容并收集SAP HANA数据库信息。
1.1.1 文档下载
为防止操作被中断,建议您提前下载好以下的文档:
《云备份 CBR 实施指导》
《云备份 CBR 公共管理用户指南》
《云备份 CBR 软件兼容性列表》
《云备份 CBR 定时数据保护重复数据删除用户指南》
《云备份 CBR 内外网场景备份恢复及控制台通信用户指南》
《云备份 CBR 客户端软件安装卸载用户指南》
《云备份 CBR D2C用户指南》
《云备份 CBR D2D2C用户指南》
《云备份 CBR 备份数据一致性校验用户指南》
1.1.2 SAP HANA数据库信息收集
为防止操作被中断,建议您提前收集好后续操作要使用的SAP HANA数据库信息。
表1-1 SAP HANA数据库信息收集
编号 |
信息项 |
目的 |
1 |
SAP HANA实例的账号和密码 |
实例授权时需要输入该信息,目的是为了与SAP HANA数据库进行通信。 |
2 |
SAP HANA数据库版本 |
核对是否在兼容性列表中 |
3 |
SAP HANA数据库安装的操作系统 |
核对是否在兼容性列表中 |
4 |
SAP HANA 实例状态 |
备份前请检查实例的服务是否均处于启动状态,如果为SAP HANA集群,则请检查每个节点。进入实例用户,使用命令:sapcontrol -nr < instance > -function GetProcessList,instance为实例编号,请根据实际情况输入。 |
5 |
SAP HANA 是否开启encryption |
检查方法具体参考4.10章节 |
如果某个服务未启动,请协调用户数据库系统管理员,将各服务启动后再进行备份。
1.2 网络规划
在使用CBR进行SAP HANA数据库备份与恢复前,为确保可以正常备份,请您先将管理控制台、存储服务器和客户端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规划好。
备份恢复的网络规划可能存在多种可能,本小节以管理网和数据网分离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
部署方式:管理控制台、客户端共同接入管理网,管理控制台、存储服务器以及客户端共同接入数据网。
备份数据流:备份时数据流通过数据网从客户端流入存储服务器。
恢复数据流:恢复时数据流通过数据网从存储服务器流入客户端。
1.3 环境准备
在使用CBR进行SAP HANA数据库备份前,您需要为SAP HANA数据库所在服务器安装CBR客户端软件,安装方法请参考《云备份 CBR 客户端软件安装卸载用户指南》,如您的环境为集群,则每个节点均需要安装。
1.4 基础配置
在使用CBR进行SAP HANA数据库备份与恢复前,为确保可以正常备份,请您先配置基础项。
表1-2 服务端及客户端配置项
服务端或客户端 |
配置项 |
服务端 |
管理控制台服务状态检查 |
添加并激活SAP HANA备份所需要的授权码 |
|
配置备份存储数据 IP |
|
配置数据备份所需要的基本卷,如OFS卷,元数据卷、存储库备份索引卷等 |
|
创建租户或操作员 |
|
客户端 |
SAP HANA外接客户端接入管理控制台且分配客户端给租户或操作员 |
基础信息配置的具体方法请您参阅《云备份 CBR 实施指导》和《云备份 CBR 公共管理用户指南》。
1.5 限制性功能
1.5.1 备份
l SAP HANA 数据库备份时,当主节点与从/备节点切换后,需要重新手动授权新的主节点才可以创建备份任务。
l 不支持从SAP HANA Studio上的备份到CBR控制台恢复,也不支持CBR控制台备份到SAP HANA Studio恢复。
l 数据源存在备份任务A中且已经做过备份,使用其他备份任务数据恢复过该数据源后,再次发起备份任务A必须为完全备份,否则可能导致恢复失败。
l SR双机环境,主备节点发生切换后,新的主节点需要重新手动配置studio参数,且首次备份必须为完全备份。
1.5.2 恢复
l 不支持single_containers模式数据库恢复至multiple_containers模式数据库,也不支持multiple_containers模式数据库恢复至single_containers模式数据库。
l SAP HANA 1.0 multiple_containers模式数据库的异机恢复仅支持恢复指定完全备份方式。
l SR双机环境,异实例恢复,目标端租户数据库个数需要不小于原端租户数据库个数。
l D2C和D2D2C恢复指定完全备份不支持选择完全备份标识符。
1.5.3 其他
l 客户端换包后需重新授权实例。
l 反向复制任务,只支持勾选全部时间点。
l D2D2C任务仅支持自动归档所有还未归档的副本。
1.6 配置SAP HANA备份方式
SAP HANA数据库提供了三种备份方式,File、Snapshots以及Backint,这里请您将SAP HANA备份方式配置为Backint。
1.6.1 Backint备份方式
步骤 1 请在数据库实例用户<sidadm>下执行(2.0及以上环境跳过该步骤):
hana34:#su - <sidadm>,切换到实例用户
hana34:#cd /usr/sap/<SID>SYS/global/hdb,切换实例所在目录下
hana34:#mkdir opt
步骤 2 打开SAP HANA Studio并连接实例SYSTEMDB(连接方法略),进入【Configuration and Monitoring】->【global.ini】->【backup】,将catalog_backup_using_backint ,log_backup_using_backint的值修改为true,且确保针对每个Database和Host都是true(配好后,Databases和Hosts列有灰色菱形标记)。
SAP HANA 1.0只有log_backup_using_backint需要配置。
步骤 3 设置日志备份间隔时间,Backup Interval的值,设置你所需要的备份间隔后保存。
步骤 4 勾选自动备份日志开关,Enable Automatic Log Backup选项。
----结束
1.6.2 File备份方式
当您希望将SAP HANA备份方式还原为File方式进行备份时,可执行以下操作步骤:
修改为File备份方式后,CBR将不能继续对SAP HANA数据库进行备份。
步骤 1 使用SAP HANA Studio登录实例(必须登录系统数据库),选中实例,单击鼠标右键,依次选中【Configuration and Monitoring】->【Open Administration】,继续单击【Configuration】->【global.ini】->【backup】,进入【backup】相关参数配置界面:将catalog_backup_using_backint 和log_backup_using_backint 修改为false,且一定确保针对每个Database和Hosts都是false(配置成功后,Databases和Hosts列不显示任何内容)。
步骤 2 选中实例,单击鼠标右键,依次选中【Backup and Recovery】->【Open Backup Console】
步骤 3 在打开的控制台界面,选择【Configuration】,将Destination Type修改为File,选择合适的备份间隔后单击保存。
----结束
1.7 添加SAP HANA集群虚拟客户端
如您要保护的SAP HANA数据库为双机或集群,请先创建SAP HANA集群虚拟客户端,如您要保护的SAP HANA数据库为单机,请跳过本节。请您先仔细查阅产品兼容性,确保要备份的 SAP HANA 数据库版本在兼容范围内。
请您根据以下操作进入虚拟客户端管理界面并进行虚拟客户端的添加: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资源】→【客户端】,单击【新建虚拟客户端】→【SAP HANA集群虚拟客户端】。选择需要进行备份集群的所有代理客户端,输入客户端名称后,单击【创建】。
----结束
1.8 管理SAP HANA集群虚拟客户端
1.8.1 查看虚拟客户端
虚拟客户端创建成功后,请您执行以下操作查看虚拟客户端详情: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资源】→【客户端】→【分组管理】,在当前界面,选中一个虚拟客户端,进入虚拟客户端“详情”界面。
步骤 2 您可以查看该虚拟客户端的名称、类型以及包括的代理客户端信息。
----结束
1.8.2 编辑虚拟客户端
SAP HANA虚拟客户端添加成功后,其名称可以进行更改。您可以根据以下操作编辑虚拟客户端: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资源】→【客户端】,进入“客户端”界面。
步骤 2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个虚拟客户端,单击【编辑】按钮,系统弹出“编辑集群虚拟客户端”对话框。
步骤 3 在对话框中,修改虚拟客户端名称。
步骤 4 确认无误后,单击【修改】按钮完成操作。
----结束
1.8.3 删除虚拟客户端
虚拟客户端关联的备份任务已删除并且不想再对该虚拟客户端上的集群实例进行备份,此时您可以删除该虚拟客户端,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资源】→【客户端】,进入“客户端”界面。
步骤 2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无关联备份任务的虚拟客户端,单击【删除】按钮,系统弹出“警告”对话框。
步骤 3 请您在确认删除的情况下,在文本框中输入“YES”并单击【删除】完成操作。
----结束
1.9 SAP HANA实例授权
请您进入客户端管理界面进行实例授权。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资源】→【客户端】,选择SAP HANA代理客户端或SAP HANA集群主节点的代理客户端,单击主机名,进入【权限配置】→【SAP HANA】,选择实例,单击【未授权】。
步骤 2 在实例授权页面,输入正确的用户名与密码,单击【测试】,测试通过后单击【确定】,实例显示【已授权】。
l 重新安装客户端后需重新对SAP HANA实例进行授权。
l 虚拟客户端上无法直接进行授权,需要在双机或集群环境的主节点上进行授权。
----结束
2 SAP HANA数据库定时备份
2.1 关于备份
在CBR中,备份是一种任务驱动型进程,执行备份之前,您需要先新建备份任务。备份任务是备份需求的一个配置集合单元,备份任务定义了备份内容、备份选项和备份数据存放的位置等。备份任务的新建操作,请您参考 2.2 新建备份任务;备份任务新建成功后您可以对其进行管理,具体内容请参考2.3 管理备份任务。
关于备份原理的具体内容,请您参考2.1.2备份原理。
首次备份时,任务将进行全量备份,后续可以根据您的需求设置备份类型为完全备份或增量备份。更多内容,请参考2.3.2 启动备份任务。
2.1.1 SAP HANA数据库定时备份支持功能
功能 |
子功能 |
支持 |
备注 |
备份 |
实例备份 |
√ |
支持数据源自动发现,数据源不支持编辑 |
租户数据库备份 |
√ |
数据源支持编辑 |
|
完全备份 |
√ |
完全备份将选定数据源的有效数据备份到指定的介质中并产生时间点,用于记录备份的内容。 |
|
增量备份 |
√ |
增量备份是在一次完全备份或增量备份后,以后每次的备份只需备份与前一次相比增加或者被修改的文件。 |
|
差异备份 |
√ |
差异备份是指备份自上次完全备份后被修改过的文件。 |
|
日志备份 |
√ |
日志备份是指SAP HANA数据库自动进行的、持续的、记录所有sql操作的备份。 |
|
传输与存储加密 |
√ |
支持AES256加密算法和SM4加密算法 |
|
数据压缩 |
√ |
快速压缩和强力压缩 |
|
流量控制 |
√ |
- |
|
重复数据删除 |
√ |
- |
|
|
备份自动重试 |
√ |
- |
数据保留策略 |
按时间保留 |
√ |
- |
按副本数保留 |
√ |
- |
|
数据清理 |
清理指定副本数据 |
√ |
- |
清理全部副本数据 |
√ |
- |
|
告警 |
- |
√ |
- |
日志 |
- |
√ |
- |
内外网 |
- |
√ |
- |
D2D2R |
- |
√ |
- |
D2C |
- |
√ |
详见《云备份 CBR D2C 用户指南》 |
D2D2C |
- |
√ |
详见《云备份 CBR D2D2C 用户指南》 |
2.1.2 备份原理
关于SAP HANA备份原理如下:
步骤 1 管理控制台启动备份任务。
步骤 2 管理控制台下发备份任务以及需要备份的数据源给客户端。
步骤 3 客户端根据管理控制台下发的备份任务所配置的备份模式和备份时间点对象以及需要备份的数据源调用SAP HANA的Backint接口执行备份命令。
步骤 4 SAP HANA数据库收到备份命令后,将要备份的文件反馈给客户端。
步骤 5 客户端将读取到的对象发送到存储服务器。
步骤 6 存储服务器将对象是否备份成功返回给客户端,若不成功则标记此副本不完整。
步骤 7 备份完成后,客户端将持续监听Backint日志备份消息,并持续备份日志。
----结束
2.1.3 数据保留策略
当您的管理控制台上存在大批量的备份任务时,您可能会遇到备份存储空间不够用的情况。数据保留策略将为您解决这类烦恼,一旦您按需配置数据保留策略后,系统将根据数据保留期限、保留副本个数或备份策略的备份周期来保留备份副本,达到备份存储空间循环利用的效果。同时,CBR也支持同一个数据保留策略关联不同备份任务,为您减少维护多个备份任务的工作量。
CBR为您提供以下三种数据保留策略:
l 数据保留期限:超过设置时间的副本将被自动清理。
l 保留副本个数:超过设置个数的副本将被自动清理。
l 按备份策略的备份周期设置副本保留策略:与备份策略结合使用,根据不同的备份策略设置不同的副本保留数。
由于SAP HANA的备份策略通过创建备份任务过程中自行创建,故不适用于第三条。
2.1.3.1 新建策略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数据保留策略】,进入“数据保留策略”界面。
步骤 2 在当前界面,单击【新建】按钮,系统弹出“新建数据保留策略”对话框。
步骤 3 在对话框中,根据要求配置如下参数:
1. 名称:输入数据保留策略的名称。
2. 数据保留策略:默认关闭,须开启后才能继续配置。
− 数据保留期限:默认保留 1 年的备份副本,即从使用该策略开始到 1 年后,这期间产生的副本将被保留,超过 1 年的副本将被自动清理。
数据保留期限配置参数范围为 1~999;可以选择年、月、周、天为单位。
− 保留副本个数:默认保留 2 个副本,即同一备份任务的副本超过 2 个后,最旧的副本将被自动清理。保留副本个数配置参数范围为 1~1024。
----结束
2.1.3.2 备份任务添加/移除策略
l 注意事项
− 每个备份任务仅支持添加一个数据保留策略,重复添加后系统将默认使用最近一次添加的。
− 正在运行中的备份任务不支持添加和移除数据保留策略,请您耐心等待任务运行结束后再添加或移除。
l 操作步骤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备份】,进入“备份”界面。
步骤 2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3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备份】,进入“备份”界面。
步骤 4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个或多个状态为“未启动”的任务,单击【策略】→【添加数据保留策略】,系统弹出“添加数据保留策略”对话框。
步骤 5 在对话框中,选择一个适合该任务的数据保留策略。如果任务之前已经配置过其他策略,这次新的将替代旧的策略重新生效。
步骤 6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步骤 7 备份任务添加策略后,数据保留策略即刻生效。
步骤 8 如果您想要移除策略,请在 “备份” 界面,选中一个或多个已配置策略且状态为 “未启动”的任务,单击【策略】→【移除数据保留策略】,系统弹出“提示”对话框。
步骤 9 请您仔细阅读提示内容:“移除策略后,关联备份计划的副本将不再按照该策略进行保留,仍要继续移除吗?(一个计划如果没有数据保留策略,则该计划的副本将会全部保留)”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备份任务移除策略后,数据保留策略即刻失效。
----结束
2.1.3.3 编辑策略
如果您需要对当前已有的数据保留策略相关配置做修改,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编辑数据保留策略。
l 注意事项
如果数据保留策略模板绑定的任务正在运行中,您将无法编辑该。请您耐心等待任务运行结束后或停止备份任务后再编辑。
l 操作步骤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数据保留策略】,进入“数据保留策略”界面。
步骤 2 在对话框中,您可以关闭数据保留策略,也可以修改数据保留策略条件。名称暂不支持修改。
步骤 3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结束
2.1.3.4 删除策略
如果您不再需要某数据保留策略,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删除数据保留策略。
l 注意事项
− 如果数据保留策略绑定的任务正在运行中,您将无法删除该策略。请您耐心等待任务运行结束后再删除。
− 支持批量删除,您可以同时删除多个数据保留策略。
l 操作步骤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数据保留策略】,进入 “数据保留策略” 界面。
步骤 2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或多条数据保留策略,单击【删除】按钮,系统弹出“提示”对话框。
步骤 3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结束
2.1.3.5 复制策略
如果您想复用某策略,并修改个别参数时,为了简便操作,您可以复制数据保留策略。
l 注意事项
− 复制的数据保留策略与原策略保留策略配置相同,如果您需要修改,请使用编辑功能。
− 复制的数据保留策略必须进行重命名。
l 操作步骤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数据保留策略】,进入 “数据保留策略” 界面。
步骤 2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数据保留策略,单击【复制】按钮,系统弹出“复制数据保留策略”对话框。
步骤 3 在对话框中,根据要求输入数据保留策略模板的名称。
步骤 4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结束
2.1.4 备份策略
CBR 支持为备份任务关联备份策略,用于自动调度各种备份任务的运行。开启备份策略功能,您无需手动进行备份操作,系统将自动按照备份策略中设置的时间和备份模式开始作业。为了确保生产数据的安全性和恢复的需求,您需要谨慎配置备份策略。
当您的管理控制台上存在大批量的备份任务时,为减少您维护多个备份任务的工作量,CBR 支持为备份任务统一关联同一个备份策略。
组成要素
备份策略将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
l 备份方式
l 备份周期
l 是否重复发起
l 需备份的数据量
l 需使用的备份空间
备份周期设置建议
备份的周期决定了进行恢复任务时可恢复的状态点,备份周期越频繁,能恢复到越接近故障点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过于频繁的备份业务,会影响系统的性能,从而对正常业务产生不良影响;频繁的备份业务会产生大量的备份文件,不便于管理,在恢复时也较为复杂;也会产生过多的备份数据,占用大量的磁盘空间。因此备份周期需要全面考虑恢复的要求,备份存储空间的限制,对正常业务不会产生影响等因素。
因此,我们建议您:
l 一般业务可以每周末数据应用比较平缓的时候,进行一次完全备份,每天进行一次增量备份。
l 重要的生产数据且数据量不大的情况下,可以每天进行一次增量备份。
l 有较小占用生产客户端资源的需求的情况下,可以初始进行一次完全备份,后续进行永久增量备份。
l 备份周期应至少大于备份时长,否则会导致备份过程中出现异常。
2.1.4.1 新建策略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策略】,进入“备份策略”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单击【新建】按钮,系统弹出“新建备份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根据要求配置如下参数:
3. 策略名称:输入备份策略的名称。
4. 备份周期:默认为每1天,即每天发起一次备份。
a. 当备份周期为天,支持的配置参数范围为1~365。
b. 当备份周期为周,默认为每周日发起备份,支持选择周一~周日且支持多选。
c. 当备份周期为月,默认每月1日发起备份,支持的配置参数范围为1~31。您可以选择“若当月无选定日期则在最后一天触发”。
d. 当备份周期为年,默认每年1月1日发起备份,支持选择具体日期发起备份。
5. 重复发起:默认不开启,开启该项,则在任务第一次发起后,系统将按照所设定的持续时间和频率进行重复发起。
重复发起遵循以下原则:
a. 持续时间和频率均支持以分钟或小时为单位。
b. 如果以分钟为单位,持续时间的配置参数范围为2~59,频率的配置参数范围为1~58。
c. 如果以小时为单位,持续时间的配置参数范围为2~24,频率的配置参数范围为1~23。
d. 支持持续时间和频率单位不同,但频率必须小于持续时间。
l 注意:如果在持续时间内达到了频率时间,且上一个备份任务还没有停止的情况下,系统不会发起备份。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结束
2.1.4.2 备份任务启用/禁用策略
备份策略新建完成后,您必须将其应用到备份任务上才可以生效。如果应用了某备份策略的任务不再需要此模板,您也可以选择移除。
注意事项
l 每个备份任务支持添加并启用多个备份策略。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备份】,进入“备份”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个或多个任务,单击【策略】→【备份策略】,系统弹出“备份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单击【添加】按钮,系统弹出“添加”对话框。
步骤 5 在对话框中,选择一个备份策略并选择合适的备份方式,如完全备份或增量备份;选择该策略发起的时间。
l 注意:发起时间必须结合策略中重复发起时间设置。比如,在13:01设置了策略,且该策略发起时间为12:00,重复发起持续2小时,每5分钟发起一次,那么第一次备份不会在第二天的12:00,而是在当天13:05分开始。这是因为在13:01之后仍存在策略的有效发起时间(12:00开始,14:00结束)。
步骤 6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回到“备份策略”对话框。
步骤 7 如果需要添加多个备份策略,请再次单击【添加】按钮。
步骤 8 在对话框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备份策略,单击【启用】按钮,原来“禁用”状态的策略变为“启用”。
步骤 9 如果您不希望备份策略再次应用于此备份任务,您可以单击【禁用】按钮。您另外可以删除列表中的备份策略。
步骤 10 备份策略禁用后,将即刻失效。
----结束
2.1.4.3 编辑策略
如果您需要对当前已有的备份策略相关配置做修改,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编辑备份策略。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策略】,进入“备份策略”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备份策略,单击【编辑】按钮,系统弹出“编辑备份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您可以修改备份周期和重新设置重复发起。名称暂不支持修改。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结束
2.1.4.4 复制策略
如果您想复用某策略,并修改个别参数时,为了简便操作,您可以复制备份策略。
注意事项
l 复制的备份策略与原模板的配置相同,如果您需要修改,请使用编辑功能。
l 复制的备份策略必须进行重命名。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策略】,进入“备份策略”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备份策略,单击【复制】按钮,系统弹出“复制备份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根据要求输入备份策略的名称。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结束
2.1.4.5 导出/导入策略
导出备份策略至本地,可以再导入至其他CBR管理控制台,这样能简便您再次创建策略的操作。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策略】,进入“备份策略”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或多条备份策略,单击【导出】按钮,备份策略将以“.xls”格式保存至本地。
导出后的表格内容如下。
1. name:备份策略的名称。
2. type:
3. needInterval:重复发起功能,开启显示为“1”,不开启显示为“0”。
4. duration:重复发起中的持续时间。
5. durationUnit:持续时间的单位,单位为分钟显示为“1”,单位为小时显示为“2”。
6. frequency:重复发起中的频率。
7. frequencyUnit:频率的单位,单位为分钟显示为“1”,单位为小时显示为“2”。
8. params:
9. auther:新建该备份策略的用户。
10. createdTime:
11. updateTime:
步骤 4 如果需要导入策略,请您在本地先根据下载的文档格式编辑好策略的参数。确认无误后,在管理控制台的“备份策略”界面,单击【导入策略】按钮。系统弹出“导入策略”对话框。
步骤 5 在对话框中,单击【浏览】按钮,选择需要导入的策略。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步骤 6 导入成功后,“备份策略”界面将显示导入的策略。
2.1.4.6 删除策略
如果您不再需要某备份策略,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删除备份策略。
注意事项
l 删除备份策略后,使用该策略的任务将不再按照该策略执行。请谨慎操作。
l 支持批量删除,您可以同时删除多个备份策略。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策略】,进入“备份策略”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或多条备份策略,单击【删除】按钮,系统弹出“提示”对话框。
步骤 4 仔细阅读警告内容:“删除策略后,使用该策略的任务将不再按照该策略执行,仍要继续删除吗?”确认无误后,单击【删除】按钮完成操作。
----结束
2.2 新建备份任务
2.2.1 注意事项
l 备份过程中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请您先阅读本文第五章,查看是否存在相同问题的解决方案。
l 备份过程中请勿关闭SAP HANA数据库,此类操作可能导致备份失败。
l 数据库恢复后,再次发起备份时首次备份必须是完全备份类型。
2.2.2 备份任务新建
CBR中,备份是一种任务驱动型进程,执行备份之前,您需要先新建备份任务,请您根据以下操作新建备份任务:
2.2.2.1 第一步 打开新建备份任务向导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选项卡,进入备份任务的起始页, 单击【新建】→【数据级备份任务】。
----结束
2.2.2.2 第二步 选择保护对象和要保护的客户端
步骤 1 在向导1中, 选择“请选择要保护的对象”,然后选择“请选择要保护的客户端”,最后选择“请选择要保护的应用类型”。
步骤 2 “请选择要保护的对象”选择“客户端”。
步骤 3 从“请选择要保护的客户端”中选择一个需要保护的SAP HANA代理客户端或SAP HANA虚拟客户端。
步骤 4 “请选择要保护的应用类型”选择SAP HANA数据库。
----结束
2.2.2.3 第三步 选择要备份的数据源
步骤 1 选择备份粒度,依次展开代理客户端或虚拟客户端、SAP HANA数据库备份服务器。
步骤 2 展开要备份的实例。
步骤 3 勾选要备份的实例或要备份的租户数据库。
----结束
2.2.2.4 第四步 选择存储介质及高级选项
步骤 1 在向导3,选择“存储介质”,然后配置“备份选项”。
步骤 2 “选择介质”选择“OFS”或者“云备份存储库“,其中选择“云备份存储库”后,需要单击“--请选择--”下拉框,然后选择一个云备份存储库。
步骤 3 如果存储介质选择“OFS”,则“备份选项”可以配置传输和存储加密、数据压缩、重复数据删除、流量控制、备份自动重试、备份数据一致性校验。
步骤 4 如果存储介质选择“云备份存储库”,则“备份选项”可以配置传输和存储加密、数据压缩、重复数据删除、流量控制、备份自动重试、云传输并发数,相关备份选项说明如下:
1. 传输和存储加密:开启操作如下:
− 单击“传输与存储加密”后方的开关可开启和关闭该选项,开关显示为绿色时表示开启,显示为灰色时表示关闭。
− 开启“传输与存储加密”后,默认选择为AES256加密算法,您有两种选择AES256加密算法和SM4加密算法。
2. 数据压缩:开启操作如下:
− 单击“数据压缩”后方的开关可开启和关闭该选项,开关显示为绿色时表示开启,显示为灰色时表示关闭。
− 开启“数据压缩”后,默认选择为快速压缩,您有两种选择快速压缩和强力压缩。
3. 流量控制:开启后表示备份过程中将限制任务的备份速度不高于设置的最大速度,开启操作如下:
− 单击“流量控制”后方的开关可开启和关闭该选项,开关显示为绿色时表示开启,显示为灰色时表示关闭。
− 开启“流量控制”后,您必须在“最大速度为”输入框中输入最大速度,您也可以通过单击输入框后方的上、下按钮增加和减少最大速度,也可以直接数据输入最大速度。
− 流量控制范围:1~1024,单位:MiB/s,此单位不可修改。
l 开启该选项后,必须设置最大备份速度,最大值为1024。
l 开启该选项后将会影响备份性能,当您的SAP HANA数据库处于业务繁忙时,您不希望备份影响您的业务,此时您可以通过设置流量控制,限制备份速度,以达到既能释放网络带宽又能持续备份的目的。
l 开启该选项,当最大速度设置较低时,将会扩大您的备份窗口,此时建议降低备份频率。
4. 重复数据删除:开启操作如下:
− 单击“重复数据删除”后方的开关可开启和关闭该选项,开关显示为绿色时表示开启,显示为灰色时表示关闭。
− 开启“重复数据删除”后,单击“请选择重删指纹库”后方的“选择”,进入“请选择重删指纹库”界面。
− “请选择重删指纹库”界面勾选一个指纹库,然后单击“确定”,退出“请选择重删指纹库”界面。
− 重删指纹库选择成功后,您会看到“请选择重删指纹库”后方展示了您选择的指纹库。
l 您要想开启重复数据删除,您必须提前在管理控制台新建了重删卷、指纹池和指纹库,具体操作参阅《云备份 CBR 定时数据保护重复数据删除用户指南》。
l 指纹库应用类型选择“SAP HANA”。
l 您可以选择未关联任务的指纹库,也可以选择存在关联任务的指纹库,但为了保证较高的重删率,建议一个指纹库对应一个任务。
备份数据一致性校验:开启操作如下:
l 单击“备份数据一致性校验”后方的开关可开启和关闭该选项,开关显示为绿色时表示开启,显示为灰色时表示关闭。
步骤 5 配置任务名称和任务备注
1. 在向导4中,配置“任务名称”和“任务备注”。
2. “任务名称”后方的输入框输入自定义的任务名称。
3. “任务备注”后方的输入框输入自定义的任务备注 。
l A.“任务名称”选项为必填项,为了区分备份任务,也为了您使用方便,您必须为备份任务自定义一个任务名称,其字符要求必须中文、大小写字母、数字、“-”、“_”、“.”、“@”组成,长度为3-256个字符,全局不可重复。
l B.“任务备注”选项为非必填项,但为了您使用方便,建议您为备份任务自定义一个任务备注,其字符要求0~50个字符。
步骤 6 完成新建备份任务向导
1. 向导4中,“任务名称”和“任务备注”配置完成后,在“任务信息”界面中完成备份任务的配置。
2. 向导4中,单击“完成”,打开“任务信息”界面。
3. 如果您想要在向导完成后立即启动备份任务,请勾选 “任务生成后立即执行”。
4. 单击“确定”,关闭向导。
5. 备份任务新建成功后,您可以看到“备份”工作区新增一条备份任务记录。
----结束
2.2.3 监控
任务发起备份后,您可以在“监控”工作区观察任务的实时执行情况,请您根据以下操作查看任务的执行情况: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选项卡,进入备份任务的起始页, “数据备份”界面分为三个工作区“备份”、“监控”以及“历史记录”,请您在“监控”工作区查看任务的实时信息,“监控”工作区可以直接观察任务的执行情况,也可以单击任务后方的“详情”进一步观察任务的执行情况
步骤 2 “详情”界面分为“执行概要”和“执行输出”两个部分,您可以在“执行概要”和“执行输出”切换以查看具体信息。
----结束
2.2.4 历史记录
备份任务手动停止或其它异常停止后,您可以进入“历史记录”工作区查看任务最终的执行情况。
2.2.4.1 2.2.4.1查看历史记录
请您根据以下操作查看历史记录: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选项卡,进入备份任务的起始页, “数据备份”界面分为三个工作区“备份”、“监控”以及“历史记录”,“历史记录”工作区可以直接观察任务的执行结果,也可以单击任务后方的“详情”进一步查看任务的执行结果,“详情”界面分为“执行概要”和“执行输出”两个部分,您可以在“执行概要”和“执行输出”之间切换以查看具体信息。
步骤 2 当您进入“详情”界面的“执行输出”部分时,为了方便您查看执行输出,您可以单击“导出”,将执行输出导出到本地进行查看。
步骤 3 单击“导出”后您将有两种选择TXT和XLS或PDF,请您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导出格式。
l SAP HANA 备份任务一旦发起后,任务将永远在执行中,查看本次备份是否完成,可根据【监控】→【详情】→【执行输出】中的日志是否包含“备份前缀为:实例名称_时间的完全/增量/差异备份执行成功”进行判断。
l SAP HANA 备份任务记录里面的状态只有已停止、失败,没有成功、部分成功、成功有警告这些状态。
l 已停止:如果在备份任务运行过程中手动触发停止,任务运行结果将变成“已停止”,具体操作步骤请参阅2.3.3,触发停止后程序会自动并清理正在进行中的备份任务所备份的数据。
l 失败:以下情况可能导致备份任务执行结果为失败1)SAP HANA实例异常;2)环境异常,如进程被中断、网络被中断、存储空间不足、服务器宕机等。任务执行失败后可能存在资源残留,请您手动清理残留资源。
----结束
2.2.4.2 2.2.4.2删除历史记录
为了避免任务历史记录数量越来越多,给您带来查询性能损耗,建议您适当的进行历史记录的删除,手动删除历史记录,其操作如下: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选项卡,进入备份任务的起始页, “数据备份”界面分为三个工作区“备份”、“监控”以及“历史记录”,“历史记录”工作区勾选需要删除的历史记录,单击“删除”,进入“警告”界面,单击“删除”,退出“警告”界面。
步骤 2 历史记录删除成功后,“历史记录”界面不能再看到删除的历史记录。
历史记录支持批量删除。
----结束
2.3 管理备份任务
2.3.1 查看备份任务
请您根据以下操作查看备份任务: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选项卡,进入备份任务的起始页, “数据备份”界面分为三个工作区“备份”、“监控”以及“历史记录”,“备份”工作区,单击备份任务后方的“详情”,打开“详情”界面,“详情”界面分为四个部分“基本信息”、“选项”、“数据源”、“策略”以及计划,请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查看。
----结束
2.3.2 启动备份任务
启动备份任务即对任务发起备份,将备份任务的数据源备份到存储服务器中,其操作: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选项卡,进入备份任务的起始页, “数据备份”界面分为三个工作区“备份”、“监控”以及“历史记录”。
步骤 2 “备份”工作区选中备份任务,单击“启动”,打开“启动任务”界面。
步骤 3 “启动任务”界面中,单击“备份方式”下拉框,您有三个选择: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请您先仔细阅读2.1.1,然后选择合适的备份方式。
步骤 4 “执行备注”后方的输入框输入执行备份,然后单击“启动”,退出“启动任务”界面。
l “备份方式”选项为必选项。
l 当主节点与从/备节点发生角色切换后,需要对新的主节点进行授权。
步骤 5 任务启动成功后,您可以在“备份”工作区看到任务的状态变为“正在运行”,您可以进入“监控”工作区实时观察任务执行情况,具体请参阅2.2.3。
----结束
2.3.3 停止备份任务
您需要停止备份任务时,请您执行以下操作: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选项卡,进入备份任务的起始页, “数据备份”界面分为三个工作区“备份”、“监控”以及“历史记录”。
步骤 2 “监控”工作区选中备份任务,单击“停止”,打开“警告”视图。
步骤 3 “警告”视图中,单击“停止”,退出“警告”界面。
步骤 4 请稍等几秒钟,您会看到单击停止的任务已不在“监控”工作区,此时您可以进入“历史记录”工作区,查看到任务运行结果为已停止。
----结束
2.3.4 编辑备份任务
当您需要变更备份任务的信息时,请您根据以下操作编辑备份任务: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选项卡,进入备份任务的起始页, “数据备份”界面分为三个工作区“备份”、“监控”以及“历史记录”。
步骤 2 “备份”工作区勾选备份任务,单击“编辑”,打开编辑备份任务向导。
步骤 3 向导1中,所有选项均不支持编辑。
步骤 4 向导2中,当备份粒度为租户数据库时,数据源支持编辑,。
步骤 5 向导3中,“存储介质”、“传输和存储加密”、“数据压缩”以及“重复数据删除”不支持编辑,“完全备份间隔”、“增量备份间隔”、“差异备份间隔”以及流量控制支持编辑,编辑规则同新建2.2.2。
步骤 6 向导4中,“任务名称”不支持编辑,“任务备注”支持编辑,编辑规则同新建2.2.2。
步骤 7 向导4中单击“完成”,关闭编辑备份任务向导。
步骤 8 任务编辑成功后,您可以根据2.3.1 查看备份任务查看任务最新详情。
任务编辑成功后,下次备份将根据编辑后的信息执行任务。
----结束
2.3.5 删除备份任务
当您不再需要备份任务时,请您根据以下操作删除备份任务: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选项卡,进入备份任务的起始页, “数据备份”界面分为三个工作区“备份”、“监控”以及“历史记录”。
步骤 2 “备份”工作区勾选备份任务,单击“删除”,打开“警告”界面。
步骤 3 “警告”界面的输入框输入“YES”,然后单击“删除”,退出“警告”界面。
删除备份任务仅表示备份任务被删除,并不会清理备份数据,您依旧可以使用备份数据。
----结束
2.3.6 清理备份数据
若您想要新建清理备份数据任务,您必须保证备份数据的存在。请您根据以下操作新建数据清理任务:
2.3.6.1 第一步 启动新建清理任务向导
请您根据以下操作启动新建数据清理任务向导: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清理】,进入“数据清理”界面。
步骤 2 在当前界面,单击【新建】按钮,启动新建清理备份数据任务向导。
----结束
2.3.6.2 第二步 选择要清理的备份任务
步骤 1 在向导1中,选择您要清理任务所在的“存储介质”以及对应的“备份任务”。
步骤 2 选择存储介质(OFS、云备份存储库)。
步骤 3 单击【选择】按钮,进入选择备份任务弹窗中选择备份任务。
步骤 4 “存储介质”与“备份任务”设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l “存储介质”与“备份任务”均为必填项。
l 存储介质为云备份存储库时必须确定一个云备份存储库。
l 您只有选择备份任务所在的存储介质才可找到相应的备份任务。
l 只能选择空闲状态的备份任务,占用状态的任务不可清理。
----结束
2.3.6.3 第三步 选择要清理的数据
步骤 1 在向导2中,选择需要清理的副本
您可以选择清理全部副本。
1. 您也可以选择清理指定副本。
步骤 2 “请选择要清理的副本”设置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l “请选择要清理的副本”为必填项。
l 选择清理指定副本时,您至少要选择一个时间点方可进行下一步。
l 选择清理指定副本时,最近的时间点不可选择。
----结束
2.3.6.4 第四步 填写任务备注
步骤 1 在向导3中,配置“任务名称”和“任务备注”。
“任务名称”后方为默认任务名称。
1. “任务备注”后方输入框输入自定义的任务备注。
2. “任务名称”与“任务备注”设置完成后,单击【完成】按钮。
l “任务名称”为必填项,您不可进行设置,默认名称为del-【选择备份任务名称】(n)n为清理此任务次数减1。
l “任务备注”为非必填项,但为了方便您使用,建议您为清理备份数据任务自定义一个任务备注,其字符要求0~50个字符。
----结束
2.3.6.5 第五步 使用向导完成操作
步骤 1 向导3中“任务名称”和“任务备注”配置完成后,在“数据清理信息确认“界面中完成清理备份数据任务的配置。
步骤 2 在向导3中单击完成,打开“数据清理信息确认“界面。如果您确认删除选中的备份任务数据,请在在输入框中输入“YES”,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 3 清理备份数据任务新建成功后,您可在“数据清理”界面查看新增的清理备份数据任务记录。
l 清理全部数据后所有的数据都将被删除,下次发起备份,任务将执行完全备份。
l “执行中/停止中的备份任务不可清理全部数据。
l 执行恢复的备份任务不可清理全部数据。
----结束
3 SAP HANA数据库定时恢复
3.1 SAP HANA数据库定时恢复支持功能
功能 |
子功能 |
支持 |
备注 |
恢复 |
恢复至最近状态 |
√ |
恢复粒度:实例、租户 |
恢复至指定时间 |
√ |
||
指定完全备份恢复 |
√ |
||
恢复至原位置 |
√ |
- |
|
恢复至异位置 |
√ |
- |
3.2 关于恢复
3.2.1 恢复方式
CBR恢复 SAP HANA 数据库,共涉及到三种方式,分别为恢复到最近状态、恢复指定时间和恢复指定完全备份。
恢复方式 |
含义 |
恢复到最近状态 |
从备份数据中恢复实例或者租户数据库最近的时间点。 |
恢复指定时间 |
用户可以选择任意时间进行实例或者租户数据库的恢复,最终恢复数据为选择时间之前最近的备份数据,若选择的时间之前没有备份完成的数据,则恢复失败。 |
恢复指定完全备份 |
根据完全备份标识符恢复至某一次完全备份。 |
3.2.2 恢复原理
在CBR中,恢复是一种任务驱动型进程。执行恢复之前,您需要先新建恢复任务。恢复任务是恢复需求的一个配置集合单元。恢复任务指定了从哪个存储恢复数据、恢复目标平台、恢复方式以及其它配置等,请参阅3.3.2 新建恢复任务步骤进行恢复任务的新建,恢复任务新建成功后您可以对其进行管理,具体参阅3.4 管理恢复任务。
CBR恢复SAP HANA数据库,原理如下所示:
步骤 1 管理控制台启动恢复任务。
步骤 2 管理控制台下发恢复任务以及需要恢复的时间点给客户端。
步骤 3 客户端根据管理控制台下发的恢复任务以及需要恢复的时间点发送到存储服务器。
步骤 4 存储服务器将时间点是否可用以及需要恢复时间点的元数据发送给客户端。
步骤 5 客户端确认需要恢复的时间点可用,并取得任务需要的元数据后开启数据源读取器,分析数据源,产生恢复对象,并将数据写入SAP HANA指定文件。
步骤 6 文件恢复完成后,将恢复状态反馈给SAP HANA数据库。
步骤 7 SAP HANA数据库根据恢复状态返回恢复命令执行结果(成功或者失败),上报客户端及恢复任务执行情况到管理控制台。
----结束
3.3 新建恢复任务
3.3.1 恢复注意事项
l 请您恢复前先仔细阅读《云备份 CBR 软件兼容性列表》 和1.5 限制性功能。
l 新建恢复任务前,请保证要恢复的数据源无备份任务正在运行。如客户端版本低于.15版本,则需要保证SAP HANA2.0数据库执行实例恢复任务时,目标实例有备份任务正在运行,否则恢复任务不会终止。
l Replication Server SAP HANA双机环境,请在创建恢复任务前,开启维护模式:crm configure property maintenance-mode=true,恢复完成后退出维护模式:crm configure property maintenance-mode=false。
l SAP HANA 2.0集群恢复时,恢复实例后需检查数据库状态,如果有服务不正常,需手动启动所有服务,保证所有服务正常再执行备份任务。
l 如恢复到当前主节点失败,需手动修改配置文/usr/sap/<SID>/SYS/global/hdb/custom/config/active_master字段来切换主节点,将其他节点作为主节点来执行恢复。
l 异位置恢复前请检查目标端数据库服务的名称和数量,保证与源端一致,否则可能导致恢复失败。
3.3.2 新建恢复任务步骤
CBR中,恢复是一种任务驱动型进程,执行恢复之前,您需要先新建恢复任务,请您根据以下操作新建恢复任务:
3.3.2.1 第一步 打开新建恢复任务向导
请您根据以下操作打开新建恢复任务向导: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恢复】→【恢复备份数据】,进入“恢复备份数据”界面。
步骤 2 在当前界面,单击【新建】按钮,进入新建恢复任务向导。
----结束
3.3.2.2 第二步 选择存储介质和要恢复的备份任务
步骤 1 在向导1中,请依次选择存储介质和需要恢复的备份任务。
“请选择存储介质”选择“OFS”或云备份存储库。选择“OFS”存储后,可以在下拉框中选择本地“OFS”或目的端“OFS”,目的端是指配置了控制台通信的目的端服务器;选择云备份存储库后,可以在云备份存储库下拉框中选择具体的云备份存储库。
1. 从“备份任务”中选中一条备份数据。
本地“OFS”包括本地备份任务备份的数据和反向复制的数据;目的端“OFS”包括从本地同步到目的端的数据。
----结束
3.3.2.3 第三步 选择恢复方式和要恢复的数据
步骤 1 在向导2中,选择“恢复方式”,然后选择“恢复粒度”,最后选择要恢复的数据。
步骤 2 在“恢复方式”后方的单选框,从“恢复到最近状态“、”恢复指定时间“、”恢复指定完全备份“三种恢复方式中勾选一种,恢复方式可参考3.2.1。
l 当恢复方式选择“恢复指定时间”后,需要选择一个具体的时间点。
l D2C和D2D2C备份任务的完全备份标识符暂不支持选择,可从备份任务执行日志里面获取,具体格式为“备份前缀为:实例名称_时间的完全/增量/差异备份执行成功。”
步骤 3 在“恢复粒度”后方的单选框,从“实例”、和“租户数据库”中选择一种粒度。
步骤 4 在“请选择要恢复的数据”栏里,可依次展开“SAP HANA备份数据”tree,显示实例命令和租户数据库名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结束
3.3.2.4 第四步 选择恢复目的地
步骤 1 在向导3中,选择“恢复位置”。
恢复整个实例时,发起恢复前,请先手动关闭目标实例服务。
步骤 2 从“恢复位置”后方的“原位置”和“其它位置”选择一种,恢复位置相关说明如下:
原位置:将实例或租户数据库恢复至原位置上,若恢复数据为实例,则需要配置实例用户名和密码;若恢复数据为租户数据库,则无需进行其它配置可直接进入下一步:
其他位置:将实例或租户数据库恢复至其他实例上。若恢复数据为实例,则操作步骤如下:
l 单击“客户端”后面的选择按钮:
l 在弹出的客户端列表中,选择要将数据恢复目的实例所属的客户端,选择并单击“确定”后,弹框消失,返回至向导3。
l 在“实例”处单击“-请选择实例-”,选择恢复目的实例。
l 在“用户名”输入框中输入要恢复数据实例的用户名
l 在“密码”输入框中输入相应的密码。
若恢复数据为租户数据库,则操作步骤如下:
l 单击“客户端”后面的选择按钮:
l 在弹出的客户端列表中,选择要将数据恢复目的实例所属的客户端,选择并单击“确定”后,弹框消失,返回至向导3。
l 在“实例”处单击“-请选择实例-”,选择恢复目的实例。
l 在源租户数据库的后方,单击选择
l 在目标租户数据库中,选择一个租户数据库,SYSTEMDB不能作为目标租户数据库。
l 重复上述步骤,为所有的源租户数据库设置目标租户数据库。
若存储介质为云备份存储库,在恢复时还需要对云传输并发数进行配置,该值表示可以同时使用n个线程进行恢复,开启操作如下:
l 您必须在“云传输并发数”输入框中输入并发数,您可以通过单击输入框后方的上、下按钮增加和减少并发数,也可以直接数据输入并发数,“云传输并发数”默认值为8。
l “云传输并发数”范围:1~64。
l 此配置选项仅在存储介质为“云备份存储库”时可以进行配置。
l 当选择其它位置恢复时,若实例部署在单机环境,则目标客户端应选择物理客户端,若实例部署在集群环境时,则目标客户端应选择节点数和架构均相同的虚拟客户端。
l 非SYS用户恢复至少需要有DATABASE ADMIN和DATABASE STOP权限。
l 恢复实例到其他实例时,目的端的组件服务需要与原端保持一致,否则可能导致恢复失败。
l 恢复过程中,不建议手动停止恢复任务,停止任务后可能导致恢复的目标实例损坏。
l 不支持single_containers模式数据库恢复至multiple_containers模式数据库,也不支持multiple_containers模式数据库恢复至single_containers模式数据库。
l multiple_containers模式数据库的异实例恢复仅支持恢复指定完全备份方式。
----结束
3.3.2.5 第五步 配置任务名称和任务备注
步骤 1 在向导4中,配置“任务名称”和“任务备注”。
步骤 2 “任务名称”默认已配置,不支持修改。
步骤 3 “任务备注”后方的输入框输入自定义的任务备注。
“任务备注”选项为非必填项,但为了您使用方便,建议您为备份任务自定义一个任务备注,其字符要求0~50个字符。
----结束
3.3.2.6 第六步 完成新建恢复任务向导
步骤 1 向导4中,“任务名称”和“任务备注”配置完成后,在“任务信息确认”界面中完成恢复任务的配置。
步骤 2 向导4中,单击“完成”,打开“任务信息确认”界面。
步骤 3 默认已勾选 “任务生成后立即执行”,输入框中填写“YES”,单击“确定”,关闭向导。
步骤 4 恢复任务新建成功后,您可以看到“恢复备份数据”工作区新增一条恢复任务记录。
----结束
3.4 管理恢复任务
3.4.1 观察和查看恢复任务
恢复任务默认新建成功立即执行,请您根据以下操作观察和查看恢复任务: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恢复】→【恢复备份数据】,进入“恢复备份数据”界面。
步骤 2 “数据恢复”界面分为两个工作区“恢复备份数据”和“恢复归档数据”,请您在“恢复备份数据”工作区新建恢复任务。
步骤 3 “恢复备份数据”工作区,单击恢复任务后方的“详情”,打开“详情”界面。
步骤 4 “详情”界面分为三个部分,有“任务详情”、“执行概要”以及“执行输出”,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查看。
步骤 5 当您进入“详情”界面的“执行输出”部分时,为了方便您查看执行输出,您可以单击“导出”,将执行输出和导出到本地进行查看。
步骤 6 单击“导出”后您将有两种选择TXT和XLS,TXT导出后将自动打开文本,XLS导出后需要您手动将其打开,打开后您可以使用EXCEL的功能对其进行浏览和过滤等操作,请您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导出格式。
----结束
3.4.2 停止恢复任务
您需要停止恢复任务时,请您执行以下操作: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恢复】→【恢复备份数据】,进入“恢复备份数据”界面。
步骤 2 “恢复备份数据”工作区选中恢复任务,单击“停止”,打开“警告”界面。
步骤 3 “警告”界面中,单击“停止”,退出“警告”界面。
步骤 4 请稍等几秒钟,您将会查看到任务运行结果为已停止。
若已经恢复了部分数据到目标SAP HANA实例,此时停止恢复任务,不会对已恢复的数据进行回退处理,因此目标实例可能会被损坏,无法使用。
----结束
3.4.3 删除恢复任务
当您不想保留恢复任务历史记录时,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删除恢复任务:
步骤 1 使用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恢复】→【恢复备份数据】,进入“恢复备份数据”界面。
步骤 2 “恢复备份数据”界面勾选需要删除的恢复任务,单击“删除”,进入“删除”界面。
步骤 3 “删除”界面,输入框输入“YES”,单击“删除”,退出“删除”界面。
步骤 4 恢复任务删除成功后,“恢复备份数据”界面不能再看到删除的恢复任务。
l 支持批量删除恢复任务。
l 任务运行结束后才能执行删除操作。
----结束
4 典型场景和问题
4.1 CBR支持哪些SAP HANA部署方式
当前CBR产品支持SAP HANA单机部署、SAP HANA双机(System Replication)部署和集群部署三种部署架构的定时备份恢复功能。
4.1.1 单机
CBR产品支持对单机部署的SAP HANA实例做定时备份恢复,此时,不需要创建虚拟客户端。
4.1.2 SAP HANA双机(System Replication)模式
CBR产品支持对SAP HANA双机(System Replication,以下简称SR),部署的SAP HANA实例做定时备份恢复,此时,需要先创建虚拟客户端,再根据虚拟客户端去创建备份任务。
当您想将备份数据恢复至此种架构实例时,需进行以下操作:
l 恢复SR双机前集群配置
请在创建恢复任务前,开启维护模式:crm configure property maintenance-mode=true。目的是保证关闭当前主节点实例时,集群的主备节点不会发生切换。当集群进入维护模式后可创建并执行恢复任务。当恢复成功后,请选择对应场景执行同步SR双机操作。
l 恢复租户数据库至其他SR双机环境
1. 恢复任务执行成功后,目标端数据库需关闭主节点backint备份方式,打开file备份方式。
2. 在目标端主节点执行备份脚本:
<sid>adm@host1:/usr/sap/<SID>/HDB00>hdbsql -n localhost:3<instance>13 -u SYSTEM -p <password> -d SYSTEMDB "BACKUP DATA FOR FULL SYSTEM USING FILE ('backup')"
3. 目标端退出维护模式:
host1:~ #crm configure property maintenance-mode=false
4. 查看System Replication状态 ,可通过命令SAPHanaSR-showAttr或在studio上查看主备节点数据已经同步。
5. 数据同步后,如需继续备份,请将备份方式修改回backint方式。
− 恢复实例至原机其他SR双机实例下
6. 恢复任务执行成功后,关闭目标端备节点数据库:
<sid>adm@ host2:/usr/sap/<SID>/HDB00>HDB stop
7. 卸载目标端备节点,执行:
<sid>adm@host2:/usr/sap/<SID>/HDB00>hdbnsutil -sr_unregister
8. 目标端重新注册备节点:
<sid>adm@ host2:/usr/sap/<SID>/HDB00>hdbnsutil -sr_register --remoteHost=<主节点主机名> --remoteInstance=<instance> --replicationMode=sync --name=<备节点主机名> --operationMode=logreplay
9. 开启目标端备节点数据库:
<sid>adm@host2:/usr/sap/<SID>/HDB00>HDB start
10. 目标端退出维护模式:
host2:~ #crm configure property maintenance-mode=false
11. 重新cleanup SAP HANA资源,登录Hawk界面,在“msl_SAPHana_<SID>_HDB00”资源“Operations”选项中,单击下拉箭头,选择“Cleanup”,单击“OK”,清理该资源的计数。
12. 查看System Replication状态 ,可通过命令SAPHanaSR-showAttr或在studio上查看主备节点数据已经同步。
13. 数据同步后,可以继续备份。
− 恢复实例至其他SR双机环境
14. 恢复任务执行成功后,在目标端主节点上执行:
<sid>adm@ host1:/usr/sap/<SID>/HDB00>hdbnsutil -sr_unregister --name=<原端备节点主机名>
15. 关闭目标端备节点数据库:
<sid>adm@ host2:/usr/sap/<SID>/HDB00>HDB stop
16. 目标端重新注册备节点:
<sid>adm@ host2:/usr/sap/<SID>/HDB00>hdbnsutil -sr_register --remoteHost=<主节点主机名> --remoteInstance=<instance> --replicationMode=sync --name=<备节点主机名> --operationMode=logreplay
17. 开启目标端备节点数据库:
<sid>adm@ host2:/usr/sap/<SID>/HDB00>HDB start
18. 目标端退出维护模式:
host2:~ #crm configure property maintenance-mode=false
19. 重新cleanup SAP HANA资源,登录Hawk界面,在“msl_SAPHana_<SID>_HDB00”资源“Operations”选项中,单击下拉箭头,选择“Cleanup”,单击“OK”,清理该资源的计数。
20. 查看System Replication状态 ,可通过命令SAPHanaSR-showAttr或在studio上查看主备节点数据已经同步。
21. 数据同步后,可以继续备份。
− 单机恢复到SR双机环境
22. 恢复任务执行成功后,注册目标端备节点:
<sid>adm@ host2:/usr/sap/<SID>/HDB00>hdbnsutil -sr_register --remoteHost=<主节点主机名> --remoteInstance=<instance> --replicationMode=sync --name=<备节点主机名> --operationMode=logreplay
23. 开启目标端备节点数据库:
<sid>adm@ host2:/usr/sap/<SID>/HDB00>HDB start
24. 目标端退出维护模式:
host2:~ #crm configure property maintenance-mode=false
25. 查看System Replication状态 ,可通过命令SAPHanaSR-showAttr或在studio上查看主备节点数据已经同步。
26. 数据同步后,可以继续备份。
4.1.3 集群-主从备架构
CBR产品支持对集群部署的SAP HANA实例做定时备份恢复,此时,需要先创建虚拟客户端,再根据虚拟客户端去创建备份任务。
4.2 如何对SAP HANA数据库备份数据进行远程复制
当您希望对SAP HANA备份数据进行异地灾备,以应对更为严重的故障时,那么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对SAP HANA实例备份任务配置远程复制任务,具体可参考文档《云备份 CBR定时数据保护远程复制用户指南》。
如果您遇到以下场景:
您在管理控制台 A 存在一组备份数据,您已通过远程复制的数据同步功能将这组数据同步到管理控制台 B。管理控制台A服务器及相关资源已全部故障,您希望在管理控制台 B 恢复这组数据到其他位置。
此时,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步骤 1 在管理控制台B接入与备份SAP HANA实例相同版本、相同部署方式、相同节点数的实例,为减少应用故障时间,建议您此项提前配置。
步骤 2 参考3.3.2 新建恢复任务步骤 的内容恢复数据,注意备份任务应选择从源端同步过来的备份数据,数据的产生方式为数据同步。
如果您遇到以下场景:
您在管理控制台 A 存在一组备份数据,您已通过远程复制的数据同步功能将这组数据同步到管理控制台 B。但是由于管理控制台A存储异常或备份数据被手动删除,现在,您希望在管理控制台 A 恢复这组数据到原位置或其他位置。
此时,您可以参考3.3.2 新建恢复任务步骤的内容直接恢复数据,注意存储介质下面的ip选择目的端ip。
在此场景下,若管理控制台A只是备份数据被手动删除或者在备份数据异常后新接入了存储,此时您可以直接对SAP HANA实例远程复制任务启动反向复制,将远端数据再同步到本地存储,具体可参考《云备份 CBR定时数据保护远程复制用户指南》。
----结束
4.3 如何对SAP HANA数据库备份数据进行归档
CBR支持SAP HANA备份数据归档到云备份存储库中长期保留,再从云备份存储库恢复至原来的SAP HANA数据库或其他的SAP HANA数据库中。
此时,您可以参考《云备份 CBR D2D2C用户指南》,将存储服务器(OFS)中的备份数据进行归档,再恢复任务时,选择从云备份存储库进行恢复。
如果您遇到如下问题:
您的SAP HANA数据归档任务归档时间点越来越多,而归档任务的速度越来越慢,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时间点无法及时的被归档起来,您迫切希望缓解因没被及时归档的数据而无法进行数据清理所造成的数据堆积问题。
此时,您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步骤 1 新建一个云备份存储库的租户,并为该租户新建两个Bucket作为索引存储位置和数据存储位置;
步骤 2 在admin用户中添加该租户,将新的云备份存储库分介质配给SAP HANA备份任务所在的操作员,具体方法请您参考《云备份 CBR D2D2C用户指南》;
步骤 3 停止并删除原来的归档任务,释放数据源;
步骤 4 新建归档任务,选择和之前任务相同的数据源,云备份存储库选择新添加的云备份存储库即可。
这时,归档任务将从备份存储器(OFS)中获取该任务现有最早的时间点开始进行归档,归档速度将会提升至之前归档任务的初始速度。当您需要对归档数据进行恢复时,可以根据要恢复的时间点来判断用当前归档存储介质还是上一个归档存储介质。
l 归档前请手动检查要归档的时间点没有被手动或数据保留策略清理掉,
l 请人为保证更换云备份存储库介质前后归档副本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结束
4.4 SAP HANA数据库如何选择备份粒度
CBR支持对SAP HANA数据库进行实例粒度和租户数据库粒度备份。
实例粒度备份:
会备份所勾选实例下的所有租户数据库。
1. 默认备份SYSTEMDB系统数据库。
2. 当增加租户数据库时,手动或策略发起任务后,会自动备份新增加的租户数据库,且本次备份自动转变成完全备份。
3. 不支持编辑数据源。
4. 支持实例粒度和租户粒度恢复。
租户粒度备份:
会备份实例下已勾选的租户数据库。
1. 默认不会备份SYSTEMDB系统数据库。
2. 支持编辑数据源,编辑后手动或策略发起任务自动转变成完全备份。
3. 仅支持租户数据库粒度恢复。
4.5 SAP HANA数据库恢复粒度和恢复位置应如何选择
如果您遇到以下场景:
您的SAP HANA实例已遭受严重破坏,数据库无法登录和使用。
您的SAP HANA实例当前运行正常,但是你希望将整个实例回溯到之前的某一时刻。
此时,您可以使用恢复实例至原位置的策略,具体步骤请参考3.3.2 新建恢复任务步骤,注意恢复粒度应选择实例,位置选择原位置(您也可以选择异位置进行恢复,但是在原实例所在服务器环境正常的情况下,建议优先选择原位置进行恢复)。
如果您遇到以下场景:
您的SAP HANA实例已遭受严重破坏,实例所在服务器可以正常连接,但环境异常。
您的SAP HANA实例已遭受严重破坏,实例所在服务器务器异常,无法连接。
此时,您可以使用恢复实例至其他位置的策略,具体步骤请参考3.3.2 新建恢复任务步骤,注意恢复粒度应选择实例,位置选择其他位置。
恢复至其他位置时,需要先创建与源实例相同部署架构和节点个数的SAP HANA实例。
如果您遇到以下场景:
您的SAP HANA实例正常运行,但某一个或多个租户数据库异常且无法启动。
您的SAP HANA实例正常运行,但是你希望将某一个或多个租户数据库回溯到之前的某一时刻。
此时,您可以使用恢复租户数据库至原位置的策略,具体步骤请参考3.3.2 新建恢复任务步骤,注意恢复粒度应选择实例,位置选择原位置。
如果您遇到以下场景:
您的SAP HANA实例服务器资源紧张,您想通过将SAP HANA实例的某一个或多个租户数据库迁移至其他实例下,从而缓解资源的压力。
此时,您可以使用恢复租户数据库至其他位置的策略,具体步骤请参考3.3.2 新建恢复任务步骤,注意恢复粒度应选择租户数据库,位置选择其他位置,迁移成功后,建议您删除原实例已迁移的租户数据库。
4.6 SAP HANA数据库备份策略配置推荐
备份策略配置是指在创建备份任务时,对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各类型备份间隔的配置、日志备份间隔配置,除此之外,在创建备份任务后,添加的数据保留策略也与备份策略相关,具体可查看2.1.3章节和2.2.2章节第四步。
建议在实际使用中,综合考虑控制台存储容量、数据基础数据量、数据变化量、数据容忍丢失量等多种因素后,再进行备份时间间隔的设置。除此之外,为保障SAP HANA备份任务的持久运行,在您发起备份任务之前,建议为备份任务添加数据保留策略,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按照副本数量或按照保留时长进行数据自动清理,具体操作可参考2.1.3章节。
场景1:假定您的环境配置如下:
表4-1 SAP HANA环境配置
环境项 |
环境参数 |
参数备注 |
控制台存储总容量 |
50T |
不含其它应用存储规划 |
网络带宽 |
10*GE |
万兆网 |
实例基础数据量 |
2T |
|
每天数据变化量 |
100G |
|
每天数据新增量 |
10G |
|
数据容忍丢失量 |
1小时 |
最多丢失数据时长 |
数据保留时长 |
1个月 |
|
在此环境下,推荐您每周做一次完全备份,每天做一次差异备份,每4个小时做一次增量备份,每小时做一次日志备份,为备份任务添加数据保留策略,策略设置为保留最近1个月数据,备份任务第一次发起时建议在周末晚上或凌晨进行,这样可以使每次完全备份都是在周末晚上或凌晨触发,每次差异备份都是在晚上或者凌晨触发,以降低对应用系统的影响。
表4-2 备份策略示例
备份对象 |
备份设置项 |
建议设置值 |
SAP HANA实例 |
完全备份 |
每周或每两周一次 |
差异备份 |
每天或每两天一次 |
|
增量备份 |
每四小时或每八小时一次 |
|
日志备份 |
每小时或每两小时一次 |
|
任务首次发起时间 |
建议周六晚上10点后,凌晨1点前 |
|
数据保留策略 |
设置为保留一个月或保留4个副本 |
数据容忍最大丢失量取决于日志备份间隔,当您希望数据最大丢失量为1小时数据时,日志备份的间隔需设置小于或等于1小时,当您希望数据最大丢失量为15分钟时,日志备份的间隔需设置小于或等于15分钟。
场景2:当您需要设置数据保留策略为保留超过一个月的数据时,建议以场景1为参照,相应地增大备份间隔;当您需要设置数据保留策略为保留不足一个月的数据时,建议以场景1为参照,相应地减少备份间隔,以提高RPO。
场景3:您的基础数据量特别大,一次完全备份可能需要4个小时以上,但每天的变化数据量很小,建议您可以增大完全备份的间隔,而减少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的间隔。
场景4:您的控制台存储容量不高,而对备份数据保留时长无特殊要求的话,建议您为备份任务添加一个只保留三个副本或更少副本的数据保留策略。
场景5:在指定时间点进行恢复时,恢复的次序是:
恢复最后的完全备份。
1. 恢复最后差异备份。
2. 恢复接下来的所有增量备份。
3. 恢复接下来的所有日志备份。
因此如果您希望对数据可以更快的恢复,而不考虑其他成本,建议您可以减少完全备份和差异备份的间隔,使备份任务更频繁的进行完全备份和差异备份。
SAP HANA备份到后端存储后,会以时间点来区分备份数据,时间点数量过多时,可能会导致数据清理速度变慢,建议单个备份任务的存储时间点总数不超过10000个。当您创建备份任务后,建议您先评估按照此备份策略产生的最多时间点个数,再根据评估结果对备份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具体评估步骤如下:
1. 启动您的备份任务。
2. 在第二次完全备份发起之前,查询已备份时间点个数,例如您的备份任务设置每周备份一次,那么当您周一早上10点发起任务后,需要在次周周一10点左右去查询已备份时间点个数。
时间点个数查询方法如下:
l 登录控制台服务器,进入时间点查询工具目录:
l cd /backupsoft/HBRBackupServer/ClientService/AggregateApp # /backupsoft指控制台安装路径
l 为时间点查询工具增加执行权限:chmod +x eoss_client_tool
l 设置环境变量:export LD_LIBRARY_PATH=`pwd`
l 进入备份任务时间点管理:./eoss_client_tool --cmd=meta.gns
l 进入指定备份任务的时间点管理:cd 备份任务对应的jobId
l F:查看时间点信息,在以下命令返回结果中,最后一行第一列数字即为该备份任务当前已备份时间点总个数:
l ls --limit=1000000 (limit参数指最多显示多少行数据)
1. 在第二步中,查询到的时间点个数,即为单个副本备份时间点总个数,此时需要再结合数据保留策略,评估备份任务产生的最大时间点个数。
当您的数据保留策略为按副本数保留时,则:
l 备份任务最大时间点个数=单个副本备份时间点总个数*n,n指最多保留副本数
当您的数据保留策略为按时间保留时,则:
l 备份任务最大时间点个数=ceil(保留时长/完全备份间隔)*单个副本备份时间点总个数,ceil指向上取整。
2. 当备份任务最大时间点个数估算大于10000时,建议您适当增大各备份周期的间隔或者修改数据保留策略,保留更少副本数据或更少时长的数据;当备份任务最大时间点个数估算小于10000时,您可以保持此配置,也可以适当减小备份周期的间隔或者修改数据保留策略,保留更多副本数据或更久时长的数据。
4.7 备份存储空间容量较小的情况下,备份任务应如何配置
如果您的控制台存储容量较小,那么您可以在创建任务时,进行以下配置:
l 开启重复数据删除
SAP HANA备份数据中高达60%是冗余的,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重复数据会越来越多,开启重复数据删除后,可大幅度降低存储占用。
l 开启压缩
l 为备份任务配置数据保留策略
l 重复数据删除和数据压缩同时开启,能得到更高的数据压缩率和性能。
l 重复数据删除和数据压缩均会占用更高的CPU和内存资源,请保障服务器资源充足,再进行以上特性的开启。
l SAP HANA在开启重复数据删除后,首次备份的重删率在70%~90%左右,后续备份的重删率可达到90%以上,通常为95%~99%左右。
l SAP HANA在开启数据压缩后,如果选用快速压缩,压缩率一般在70%~80%左右,如果选用强力压缩,压缩率一般在80%~90%左右。
4.8 网络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备份任务应如何配置
如果您的备份数据网络通道资源紧张,那么您可以进行以下配置:
l 扩展网络带宽
l 规划多网络平面,使业务网络和管理网络分离,具体可参考文档《云备份 CBR内外网场景备份恢复及控制台通信用户指南》
除此之外,您也可以可以在创建SAP HANA备份任务时,开启以下高级选项:
l 设置流量限制,限制备份的速度
限制备份传输的速度,会增大备份时间窗口,即会增大对业务的影响时长。
l 设置合理的备份策略,使大容量数据的备份发生在业务不繁忙的时间段
使备份时间窗口与繁忙业务错开。
l 开启重复数据删除
开启该策略后,能在客户端有效消除重复数据,大幅度降低数据传输量,有效减少备份时间窗口,从而减少对应用的影响时长。
l 开启压缩
与开启重复数据删除效果类似。
4.9 如何修改日志时间点生成间隔
日志从任务发起开始,日志备份间隔可以通过SAP HANA提供的studio工具进行调整,避免日志被写满,数据库hang住的风险,因此要根据实际环境的日志变化情况、已分配的日志空间大小、备份频率来综合判断。日志备份默认情况下7200s生成一个时间点,您可通过配置进行修改日志时间点生成频率。例如:设置每3小时生成一个日志时间点,则需修改客户端安装路径下/HBRBackupClient/etc/ClientService/AggregateApp 的cfl.config文件,添加HanaLogInterval=10800,日志时间点生成的最小间隔为7200s,具体用户场景,可根据用户要求来配置。
4.10 开启encryption的HANA数据库,备份恢复前置操作
4.10.1 检查是否开启encryption?
查看global.ini配置文件,或通过studio工具搜索encryption,如backup_encryption=on、log_encryption=on、persistence_ encryption=on,则代表开启。
4.10.2 开启encryption备份SAPHANA数据库前操作
l 开启encryption环境,备份前请先手动生成并保存rootkey文件,可使用文件系统备份对rootkey文件进行备份,SYSTEMDB和每个租户的rootkey都需要独立生成并保存
备份SYSTEMDB rootkey:
1、通过hdbsql 登录systemdb:
hdbsql -i <Instance number> -d SYSTEMDB -u system -p <password>
2、为SYSTEM用户添加加密权限:
hdbsql SYSTEMDB=> ALTER SYSTEM ENCRYPTION CONFIGURATION CONTROLLED BY SYSTEM DATABASE
3、设置rootkey密码:(请记好密码,恢复时会用到此密码)
hdbsql SYSTEMDB=> ALTER SYSTEM SET ENCRYPTION ROOT KEYS BACKUP PASSWORD <password>
4、例如生成backup001_rootkeys文件:
hdbsql SYSTEMDB=> BACKUP ENCRYPTION ROOT KEYS USING FILE ('backup001')
注:rootkey文件路径:/usr/sap/<SID>/HDB<instance>/backup/sec/SYSTEMDB
备份租户 rootkey:
1、通过hdbsql 登录租户数据库:
hdbsql -i <Instance number> -d <tenant-database> -u system -p <password>
2、为SYSTEM用户添加加密权限:
hdbsql SYSTEMDB=> ALTER SYSTEM ENCRYPTION CONFIGURATION CONTROLLED BY SYSTEM DATABASE
3、通过hdbsql 登录systemdb:
hdbsql -i <Instance number> -d SYSTEMDB -u system -p <password>
4、设置租户rootkey密码:(请记好密码,恢复时会用到此密码)
hdbsql SYSTEMDB=> ALTER DATABASE <tenant-database> SET ENCRYPTION ROOT KEYS BACKUP PASSWORD <password>
5、产生例如backup002_rootkeys文件:
hdbsql SYSTEMDB=> BACKUP ENCRYPTION ROOT KEYS FOR <tenant-database> USING FILE ('backup002')
注:rootkey文件路径:/usr/sap/<SID>/HDB<instance>/backup/sec/<tenant-database>
建议生成的rootkey文件可以使用文件系统备份进行备份。
4.10.3 开启encryption SAPHANA数据库恢复前操作
如SAPHANA数据库开启encryption,则异位置恢复备份数据前请执行以下步骤,待恢复的租户包括SYSTEMDB和每个租户的rootkey都需要独立恢复。原位置恢复无需执行以下操作。
恢复SYSTEMDB rootkey:
1、拷贝rootkey文件到目标端(异位置恢复端)
scp -r /usr/sap/<SID>/HDB<instance>/backup/sec/SYSTEMDB/backup001_rootkeys ip:/usr/sap/<SID>/HDB<instance>/backup/sec/SYSTEMDB/
注:hdbadm对应hana实例用户,根据实际实例名称调整,拷贝后保证不改变rootkey文件属性。
2、在目标端恢复rootkey,执行拷贝文件对应文件的恢复,恢复前需手动停止实例
hdbadm@hostname: HDB stop
hdbadm@hostname:/usr/sap/<SID>/HDB<instance>/backup/sec/SYSTEMDB> hdbnsutil -recoverRootKeys /usr/sap/<SID>/HDB<instance>/backup/sec/SYSTEMDB/backup001_rootkeys --database_name=SYSTEMDB
Please Enter the password:输入rootkey密码
恢复租户 rootkey:
1、拷贝rootkey文件到目标端(异位置恢复端)
scp -r /usr/sap/<SID>/HDB<instance>/backup/sec/<tenant-database>/backup002_rootkeys ip: /usr/sap/<SID>/HDB<instance>/backup/sec/<tenant-database>
注:hdbadm对应hana实例用户,根据实际实例名称调整,拷贝后保证不改变rootkey文件属性。
2、在目标端恢复rootkey,执行拷贝文件对应文件的恢复,恢复前需停止租户
hdbadm@hostname: hdbsql -i <Instance number> -d SYSTEMDB -u system -p <password>
3、hdbadm@hostname:alter system stop database <tenant-database>
hdbadm@hostname:/usr/sap/<SID>/HDB<instance>/backup/sec/ DB_<tenant-database> hdbnsutil -recoverRootKeys /usr/sap/<SID>/HDB<instance>/backup/sec/DB_<tenant-database>/backup002_rootkeys --database_name=<tenant-database>
Please Enter the password:输入rootkey密码。
4.10.4 如何更新rootkeys文件密码
设置rootky备份文件密码,如果原来有密码就覆盖:
ALTER SYSTEM SET ENCRYPTION ROOT KEYS BACKUP PASSWORD <passphrase>
验证rootkey备份文件密码
ALTER SYSTEM VALIDATE ENCRYPTION ROOT KEYS BACKUP PASSWORD <passphrase>
以上命令参考链接hana技术文档:
https://www.stechies.com/sap-hana-backup-encryption-interview-question-answer/
BACKUP ENCRYPTION ROOT KEYS Statement (Backup and Recovery)
https://help.sap.com/docs/HANA_SERVICE_CF/7c78579ce9b14a669c1f3295b0d8ca16/af9c5d0edfb749e68e7e403cf392c913.html?locale=en-US
RECOVER ENCRYPTION ROOT KEYS Statement (Backup and Recovery)
https://help.sap.com/docs/HANA_SERVICE_CF/7c78579ce9b14a669c1f3295b0d8ca16/c5a5107c45b343d3929751c12d1c3c58.html?locale=en-US
5 常见问题处理
5.1 SAP HANA数据库授权失败,如何排查问题
授权SAP HANA实例认证失败时,页面会提示报错内容,您可根据报错内容进行判断排查。
【问题原因】:实例状态未开启或者用户名与密码输入不匹配。
【解决方案】:
1. 检查实例是否为运行状态。如果实例未开启,请开启实例后再授权。
2. 检查用户名密码是否填写正确。可在后台尝试登录数据库,确保数据库能正常登录。
5.2 SAP HANA数据备份失败,如何排查问题
SAP HANA数据备份任务失败时,您可通过单击任务详情,查看执行信息中的报错内容进行判断排查。
l 备份过程中报错:Connection failed
【问题原因】:连接实例失败,导致发起备份任务失败。
【解决方案】:按照用户指南客户端前置环境检查实例是否正常运行,后台登录数据库实例是否正常。
l 备份过程中报错:Connection broken
【问题原因】:可能由于数据库连接数过多,从而系统无法及时释放连接导致,具体可参考SAP HANA Note 2382421。
【解决方案】:优化内核参数,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打开/etc/sysctl.conf文件,添加以下几行内容:
net.core.somaxconn=4096
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8192
net.ipv4.tcp_slow_start_after_idle=0
net.ipv4.tcp_timestamps=1
net.ipv4.tcp_tw_recycle=1
net.ipv4.tcp_tw_reuse=1
l 使配置生效,执行命令:sysctl -p
l 备份过程中报错:Log Backup失败。
【问题原因】:由于日志备份间隔设置过短,导致日志备份没有完成,下次日志备份已经发起。
【解决方案】:
方案一:增大日志备份间隔。
步骤 1 双击SYSTEMDB下Backup,请根据数据量,网络传输速度来配置合适的Backup Interval值。
步骤 2 双击SYSTEMDB,打开Configuration页面,单击global.ini->backup,请根据数据量,网络传输速度来配置合适的backint_response_timeout值。
方案二:如您不希望增大日志备份间隔和超时时间,可以通过修改客户端安装路径(例如:/HBRBackupClient/etc/ClientService/cfl.config)下cfl.config配置文件,增大备份时的并发线程数,线程数有效范围1~100,默认为10。
l 备份过程中报错:A data backup cannot be created because anothere data backup is running or a storage snapshot has been prepared。
【问题原因】: 存在SAP HANA备份任务正在运行。
【解决方案】:
请查询当前备份任务BACKUP_ID,分别登录SAP HANA系统数据库和租户数据库执行命令:SELECT BACKUP_ID FROM SYS.M_BACKUP_CATALOG WHERE entry_type_name = 'complete data backup' and state_name = 'running' order by sys_start_time desc
1. 查询到此次备份任务的BACKUP_ID。
2. 请确认当前备份任务可以取消,确认后执行命令:BACKUP CANCEL <ID>,停止该备份任务。
3. 通过CBR控制台再次发起备份任务。
----结束
5.3 SAP HANA数据恢复失败,如何排查问题
SAP HANA数据恢复任务失败时,您可通过单击任务详情,查看执行信息中的报错内容进行判断排查。
l 恢复过程中报错:Backint connot execute。
【问题原因】:未配置日志备份backint,导致发起恢复任务失败。
【解决方案】:按照用户指南客户端前置环境检查,仔细配置客户端环境,确认配置无误后,重新发起恢复任务。
l 恢复过程中报错:未查询到需要恢复的数据源。
【问题原因】:
配置日志备份backint步骤不全,导致产生的时间点没有日志备份记录无法恢复。
1. 选择任意时间点或最近状态恢复任务所选择的时间点位置,没有备份日志记录。
2. 恢复备份标识符时,填写的标识符不正确。
3. 选择恢复的时间点可能已经被删除,导致无法恢复。
【解决方案】:
按照客户端前置环境检查,仔细配置客户端环境,确认配置无误后,重新发起恢复任务。
1. 选择任意时间点恢复时,确保已产生日志备份记录,可选择备份后稍微靠后的时间点进行恢复。
2. 选择正确的完全备份标识符,保证填写是正确的。
3. 检查备份任务设置的计划是否触发删除了备份时间点,保证所选择的时间点存在。
− 恢复过程中报错:系统数据库SYSTEMDB正在运行。
【问题原因】:选择实例进行恢复时,目标实例未完全关闭。
【解决方案】:关闭目标实例,重新发起恢复任务。
l 恢复过程中报错:authentication failed。
【问题原因】:恢复实例时填写的用户名密码不正确。
【解决方案】:填写要恢复的备份实例当前所选时间点备份时的用户名与密码。
l 恢复过程中报错:insufficient privilege: Not authorized SQLSTATE。
【问题原因】:当前授权目标端实例的用户缺少停止租户数据库权限。
【解决办法】:为当前授权目标端实例的用户添加停止租户数据库权限。
l 恢复过程中报错: Sending Persistence root key to secondary failed。
【问题原因】:恢复时目标端实例租户数据库的个数少于数据源中租户数据库个数。
【解决方案】:在目标端实例创建新的租户数据库,保证目标端要恢复的实例租户数据库个数不少数据源中租户数据库个数。
l 恢复过程中报错:Recovery failed during topology update: Unable to create new services for topology update.
【问题原因】:异位置恢复时目标端数据库缺少与原端数据库一致的服务。
【解决方案】:为目标端数据库添加与原端同样的服务。
l SAP HANA 2.0恢复时,特殊环境恢复完系统数据库后,实例不能马上启动,导致租户数据库恢复失败。
【问题原因】:有可能是资源不足导致。
【解决方案】:需在配置文件/安装路径/HBRBackupClient/etc/ClientService/cfl.config中添加restoreDBTryCount = n(n为尝试次数)来进行特殊环境恢复配置。
l SAP HANA 备份任务开启重删,恢复时速度不达预期。
【问题原因】:备份任务时间点过多,导致netclient快速连接数量不足。
【解决方案】: 需要手动修改客户端配置文件/安装路径/HBRBackupClient/etc/ClientService/AggregateApp/netclient.config中添加DC_FAST_ALLOC_POOL_SIZE=1G,DC_FAST_ALLOC_COUNT=50
5.4 SAP HANA其他问题排查
配置了SMTP的环境中,当从节点发生关机、重启等情况时,会发送两次告警邮件。
【问题原因】:备份失败,发送一次邮件;备份任务状态流转为失败后,再次发送邮件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