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备份 CBR Informix 备份恢复用户指南

举报
云小敏 发表于 2025/08/04 17:02:08 2025/08/04
【摘要】 本文档是Informix备份恢复用户指南文档,主要描述了如何正确地使用CBR对Informix数据库进行数据备份与数据恢复的方法。

1 规划与准备

1.1 信息收集

在规划与准备使用CBR备份Informix数据库之前,请您先获取参考文档了解相关内容并收集Informix数据库所在生产机信息。

1.1.1 文档下载

为防止操作被中断,建议您提前下载好以下的文档:

《云备份 CBR公共管理用户指南》

《云备份 CBR定时数据保护重复数据删除用户指南》

1.1.2 生产机信息收集

为防止操作被中断,建议您提前收集好后续操作要使用的Informix 数据库所在生产机信息。

表1-1 信息收集

编号

信息项

目的

1

Informix数据库的操作系统版本与数据库版本

确保要备份的Informix数据库已在兼容性列表支持

 

1.2 基础配置

在使用 CBR 进行 Informix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前,为确保可以正常备份,请您先配置基础项。

基础配置包括:检查管理控制台服务状态、外接客户端接入管理控制台、添加并激活授权码、配置备份存储数据 IP、配置各种卷以及配置用户权限等。

l  注意:

l  发起恢复时,可以不需要添加授权码。

l  基础信息配置的具体方法参阅《云备份 CBR公共管理用户指南》。

l  备份Informix 数据库时,需要生产机在线。

l  准备客户端前请您先仔细阅读《云备份 CBR软件兼容性列表》,保证客户端在兼容列表中。

1.3 支持功能

表1-2 支持功能列表

功能

子功能

支持

备注

备份

完全备份

-

增量备份

-

差异备份

-

归档日志备份

-

备份粒度

仅支持实例级备份

数据保留策略

按时间保留

-

按副本数保留

-

按备份策略的备份周期设置副本保留策略

-

删除归档日志

-

-

实时日志备份

-

根据配置的备份间隔进行定期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从任务发起开始,日志一直持续备份,根据配置的产生日志时间点间隔产生日志时间点

定时备份

-

根据配置的备份策略进行定期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日志备份

传输和存储加密

-

-

备份数据一致性校验

-

-

流量控制

 

-

重复数据删除

 

-

自定义脚本

 

-

多通道备份

 

-

备份自动重试

 

-

强制数据保留

 

-

恢复

最新状态恢复

恢复到最新状态

指定时间点恢复

恢复到指定的时间

物理恢复

恢复到备份时的状态

原机原实例

-

原机异实例

×

-

异机原实例

-

异机异实例

-

开启多通道恢复

-

开启覆盖现有存储空间

-

开启恢复onconfig文件

-

开启恢复oncfg文件

-

开启恢复sqlhosts文件

-

开启恢复ixbar文件

-

开启自动创建chunk

-

开启恢复数据

-

开启恢复后联机

-

自定义脚本

-

日志

-

-

告警

-

-

远程复制

-

-

 

1.4 功能限制

l   仅支持一个任务中选择一个实例进行备份恢复,不支持一个任务中包含多个实例进行备份恢复。

l   仅支持实例级别备份,不支持存储空间级别备份。若出现存储空间损坏继续进行备份,有可能只能做完备2.4 备份FAQ Q5,或后续最新时间点恢复会存在问题,需要进行手动操作3.4 恢复FAQ Q3此问题为当前版本功能限制,若出现存储空间损坏,需要及时修复。

l   不开启实时日志备份:日志备份过程中若任务异常,会导致备份的日志丢失。为减少数据丢失,若备份失败,下次发起归档日志备份会自动转为增量备份。任务失败这段时间的指定时间点恢复会失败,丢失之前和丢失之后物理备份时间点可以正常恢复。

l   开启实时日志备份:完备、增备、差异(非首次完备)过程中客户端上eefproc断开(手动kill eefproc进程、控制台断电、控制台断网超过时间,客户端断电、客户端断网超过时间的等导致的eefproc断开的操作),此次备份的数据时间点和日志时间点均会被删除,此时立即进行最新时间点恢复会失败,时间点删除前的时间点可以正常恢复;此次失败后继续备份,备份成功后的时间点均可正常恢复。

l   不支持跨informix数据库版本的恢复(任何大、小版本)

l   不支持跨平台恢复(AIXLinux不支持任意两个平台互相恢复)

l   仅支持一个任务中选择一个实例进行备份恢复,不支持一个任务中包含多个实例进行备份恢复。

l   Informix日志的空间是固定的,且日志是循环复写的。不开启实时日志备份:若上次备份后,到下次备份的间隔内,日志被写满,那么会导致数据库卡住,因此要根据实际环境的日志变化情况、已分配的日志空间大小、备份频率来综合判断,设置计划,保证在日志被写满前进行下一次备份。开启实时日志备份,日志从任务一发起开始实时备份,会一直持续的备份日志,避免日志被写满的问题,因此推荐开启实时日志备份方式。

l   为了保证数据一致性,上次备份失败(完全备份、差异备份、增量备份、归档日志备份)后,下次发起日志备份,会转增量备份。

1.5 实施前准备

1.5.1 确认使用哪种备份方案

支持定时备份、实时日志备份两种备份方案:

l   定时备份方案:根据配置的备份策略进行定期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日志备份。风险点:若上次备份后,到下次备份的间隔内,日志被写满,那么存在数据库卡住的风险,因此要根据实际环境的日志变化情况、已分配的日志空间大小、备份频率来综合判断,设置计划,保证在日志被写满前进行下一次备份。

l   实时日志备份方案:根据配置的备份策略进行定期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从任务发起开始,日志一直持续备份,根据配置的日志备份策略产生日志时间点。避免日志被写满的问题,因此首选实时日志备份方案。

备份方案推荐:首选实时日志备份方式。若不满足实时日志备份的条件,可以选择定时备份方案。

1.5.2 确认Informix数据库相关配置onstat

                                步骤 1     informix用户下,使用命令“onstat  - 查看Informix数据库的状态。数据库处于On-Line状态才可正常备份。

                                步骤 2     定时备份方案:数据库实例的配置文件必须满足以下配置方式12,详见下表,否则备份失败。

表1-3  

配置方式

配置文件

参数

1

onconfig

ALARMPROGRAM

no_log.sh

alarmprogram.sh

BACKUPLOGS

无需关注

2

onconfig

ALARMPROGRAM

alarmprogram.sh

alarmprogram.sh

BACKUPLOGS

N

 

                                步骤 3     实时日志备份方案:数据库实例的配置文件必须满足以下配置方式12,详见下表,否则备份失败。

表1-4  

配置方式

配置文件

参数

1

onconfig

ALARMPROGRAM

log_full.sh

alarmprogram.sh

BACKUPLOGS

无需关注

2

onconfig

ALARMPROGRAM

alarmprogram.sh

alarmprogram.sh

BACKUPLOGS

Y

 

----结束

1.5.3 客户端安装卸载

安装客户端前请详细阅读以下注意问题:

l  注意:

l  Informix bash文件查看方法su - informixls -al 可以查看到 .bashrc .bash_profile,具体看环境实际情况,填入此文件路径即可。若要备份多实例,安装时需要依次填入多个实例的bash文件路径。

l  cache file directory作用说明:

存放备份信息文件:此部分占用空间很小(准备1GB空间足够)。

存放恢复抢救日志:原机指定时间点恢复和最新时间点恢复的时候,备份抢救日志文件的存放路径。特别说明:原机恢复才备份抢救日志,异机恢复不会备份抢救日志,因此若是仅作异机恢复的机器,不需要考虑抢救日志占用的空间。

抢救日志的占用的最大空间:当前备份的Informix实例日志文件总和,可以通过onstat -l查看(所有日志文件的大小之和)。并且需要考虑用户后续扩展日志的场景,可以把会扩展的日志大小也加进去。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配置最大值,因为Informix实时日志备份会持续备份日志,即使发生异常,也不会是所有的日志均没有备份,因此可以适当调整这部分预估空间。但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配置为最大值。

l  cache file directory大小说明:

当前客户端既做备份也可能做原机恢复,大小配置:存放备份信息文件空间+抢救日志空间。

当前客户端不做备份,只是异机恢复的目标恢复客户端,大小配置:仅为存放备份信息文件空间。

l  cache file directory路径指定说明 路径不能设置为客户端安装目录或其下级目录。在非客户端安装目录或其下级目录创建一个文件即可,例如:mkdir Informixlog,创建好不需要手动修改权限,程序会自动修改。

l  多个实例安装,缓存路径必须设置为同一个。

l  本章节主要讲解Informix数据库相关的安装卸载操作,其他安装卸载相关操作及注意问题参考《云备份 CBR客户端软件安装卸载用户指南》、《云备份 CBR客户端推送安装用户指南》。

1.5.3.1 Linux环境安装

                                步骤 1     选择正确的安装包,拷贝解压后安装(目前只支持64位安装包),使用tar -zxfv解压安装包。

                                步骤 2     安装BasicRunner

                                步骤 3     安装AggregateApp Runner

安装过程中选择支持的数据库,选择支持的数据库,选择支持的数据库,需要选择(13Informix;选择Informix数据库后输入数据库用户informix;输入informix数据安装用户informix bash文件及cache file directory

                                步骤 4     若已安装完成,有新增实例,需要补充安装,使用如下命令继续进行安装。

cd 客户端安装目录/HBR_Client/ClientService/AggregateApp

./multiuser.sh install Informix 用户 bash文件路径 缓存日志路径,例如:

./multiuser.sh install Informix informix /.profile_2 /informixlog

----结束

1.5.3.2 客户端推送安装

                                步骤 1     系统管理员、操作员、租户分别登录,单击【资源】->【部署资源】->【主机配置】选项卡,进入主机配置界面。

                                步骤 2     勾选目标主机,单击【推送客户端】按钮,创建推送安装任务。

                                步骤 3     填写任务的基本信息:输入任务名称、并发数(默认1)、Linux/Unix安装路径(默认/opt),(Windows安装路径禁用,默认C:\BackupAgent),开启 “卸载已安装的客户端”选项(默认该选项关闭)。

                                步骤 4     勾选Informix数据库:单击【添加用户名】按钮,输入informix数据库的安装用户,默认可输入1个安装用户,最大输入5个安装用户。

----结束

1.5.3.3 客户端卸载

Linux:进入安装目录,执行./uninstall.sh卸载即可。

AIX bash环境:进入安装目录,执行./uninstall.sh卸载即可。

AIX ksh环境:进入安装目录,执行ksh uninstall.sh卸载即可。

1.5.4 环境客户端服务检查

进入到Basic安装目录,如 cd Basic安装目录\HBR_Client\ClientService”,执行./client_cli runner status查看客户端执行器是否正常。

1.6 客户端安装卸载FAQ

Q1:客户端安装失败,报错0403-005Cannot create the specified file

【问题原因】: Informix实例的profile文件中含有引号。

【解决方案】:

1.         手动去掉profile文件中的引号。

2.         重新安装客户端。


2 Informix 数据备份

2.1 关于备份

2.1.1 备份原理

CBR采用onbar工具对Informix进行备份和恢复,ON Bar和客户端通过备份服务应用程序编程接口(XBSA)进行通信,通过该接口使得客户端可以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和恢复。

2.1.1.1 备份流程

CBR备份 Informix 数据库,备份的原理如下:

1.         控制台发起备份任务;

2.         客户端代理接收到任务请求,生成eef备份进程;

3.         eef进程根据备份任务配置执行对应备份类型的onbar备份命令;

4.         onbar_d获取备份数据,调用xbsa库的接口再通过管道将数据发送给eef的数据读写线程;

5.         读写线程通过调用存储的接口将数据发送到服务端;

6.         服务端处理完数据后,产生对应的时间点。

支持的备份类型如下:

完全备份:对应Informix 0级备份,备份所有的数据。

差异备份:对应Informix 1级备份,备份上传完备备份(0级备份)后所有变化的数据。

增量备份:对应Informix 2级备份,备份上传差异备份(1级备份)后所有变化的数据。

归档日志备份:对应Informix 日志备份,备份上次备份后变化的日志。

对于以上四种备份类型,备份的流程都是一致的,只是不同的备份类型,eef会执行不同的备份命令,onbar会根据该命令将此次所需备份的数据按照以上流程发送给客户端完成备份。

2.1.1.2 不同备份类型的关系

差异备份是基于上一次成功的完全备份后所有变化的数据,而增量备份是基于上一次成功的差异备份后所有变化的数据。

在数据恢复时,如要恢复到星期四的增量备份时间点,则会依次读取星期一的完全备份数据、星期二的差异备份数据、星期四的增量备份数据进行恢复。

如要恢复到星期五的差异备份时间点,则会依次读取星期一的完全备份数据、星期五的差异备份数据进行恢复。

2.1.1.3 实时日志备份原理

CBR备份 Informix 数据库,实时日志备份的原理如下:

当实时日志备份功能,客户端会依照各个备份类型的备份间隔周期性进行相应的备份,并将数据存入相应备份类型的时间点。数据库进行日志切换时,onbar工具会将日志实时推送给客户端进行备份,到达日志时间点间隔或者在进行下一次物理备份前会关闭该日志时间点,并打开新的日志时间点等待接收新的日志。

2.1.2 备份策略管理

l  注意:

l  备份策略仅对不开启实时日志备份的任务生效。

l  Informix任务未开启实时日志备份,可以配置备份策略。

l  Informix任务开启实时日志备份,会根据设置的备份间隔定期触发备份,定期产生时间点,不需要配置备份策略。

CBR 支持为备份任务关联备份策略,用于自动调度各种备份任务的运行。开启备份策略功能,您无需手动进行备份操作,系统将自动按照备份策略中设置的时间和备份模式开始作业。为了确保生产数据的安全性和恢复的需求,您需要谨慎配置备份策略。

当您的管理控制台上存在大批量的备份任务时,为减少您维护多个备份任务的工作量,CBR支持为备份任务统一关联同一个备份策略。

l   组成要素

备份策略将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

a.         备份方式

b.         备份周期

c.         是否重复发起

d.         需备份的数据量

e.         需使用的备份空间

l   备份周期设置建议

备份的周期决定了进行恢复任务时可恢复的状态点,备份周期越频繁,能恢复到越接近故障点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过于频繁的备份业务,会影响系统的性能,从而对正常业务产生不良影响;频繁的备份业务会产生大量的备份文件,不便于管理,在恢复时也较为复杂;也会产生过多的备份数据,占用大量的磁盘空间。因此备份周期需要全面考虑恢复的要求,备份存储空间的限制,对正常业务不会产生影响等因素。因此,建议您:

a.         一般业务可以每周末数据应用比较平缓的时候,进行一次完全备份,每天进行一次增量备份。

b.         重要的生产数据且数据量不大的情况下,可以每天进行一次增量备份。

c.         有较小占用生产客户端资源的需求的情况下,可以初始进行一次完全备份,后续进行增量备份。

d.         建议备份周期应至少大于备份时长,否则会导致部分备份计划触发失败。

2.1.2.1 新建策略模板

                                步骤 1     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定时数据保护】→【策略】,进入“备份策略”界面。

                                步骤 2     在当前界面,单击【新建】按钮,系统弹出“新建备份策略”对话框。

                                步骤 3     在对话框中,根据要求配置如下参数:

1.         备份策略名:输入备份策略的名称。名称由中文、大小写字母、数字、"-""_"".""@"组成,长度为3-30个字符,不可重复。

2.         备份周期:默认为每1天,即每天发起一次备份。

a.         当备份周期为天,支持的配置参数范围为1~365

b.         当备份周期为周,默认为每周日发起备份,支持选择周一~周日且支持多选。

c.         当备份周期为月,默认每月1日发起备份,支持的配置参数范围为1~31。您可以选择“若当月无选定日期则在最后一天触发”。

d.         当备份周期为年,默认每年11日发起备份,支持选择具体日期发起备份。

3.         重复发起:默认不开启,开启该项,则在任务第一次发起后,系统将按照所设定的持续时间和频率进行重复发起。

重复发起遵循以下原则:

a.         持续时间和频率均支持以分钟或小时为单位。

b.         如果以分钟为单位,持续时间的配置参数范围为2~59,频率的配置参数范围为1~58

c.         如果以小时为单位,持续时间的配置参数范围为2~24,频率的配置参数范围为1~23

d.         支持持续时间和频率单位不同,但频率必须小于持续时间。

                                步骤 4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注意:如果在持续时间内达到了任务策略触发时间,且上一个备份任务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系统不会发起备份

----结束

2.1.2.2 备份任务启用/禁用策略模板

备份策略模板新建完成后,您必须将其应用到备份任务上才可以生效。如果应用了某备份策略模板的任务不再需要此模板,您也可以选择移除。

注意事项:

l   每个备份任务支持添加并启用多个备份策略模板。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者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任务】,进入“备份”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个或多个任务,单击【策略】。

                                步骤 4     单击【备份策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添加】,选择【备份方式】和【发起时间】。

【备份方式】:分为完全备份、增量备份。

【发起时间】:必选项,发起计划的具体时间格式:YYYY-MM-DD HH:MM,精确到分钟,默认显示:当前时间,设置时间不可早于当前时间。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回到“备份策略”对话框。如果需要添加多个备份策略模板,请再次单击【添加】按钮。

                                步骤 6     在对话框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备份策略模板,单击【启用】按钮,原来“禁用”状态的策略模板变为“启用”。

                                步骤 7     如果您不希望备份策略模板再次应用于此备份任务,您可以单击【禁用】按钮。您另外可以删除列表中的备份策略模板。

备份策略模板禁用后,将即刻失效。

l  注意:

l  添加每月策略任务的时候,尽量避免选择31号、30号、29号进行定时备份,考虑到有的月份特殊,可选择28号及其之前的任何一个日期进行备份,这样可以保证每月都有任务执行;

l  在设置【开始时间】时,建议您尽量在服务器空闲时进行备份操作;另外,在设置【最大保存完全副本数】时,可在综合考虑您的存储空间和数据需求等因素后进行合理的设置(保留副本数策略:保留n个副本数,至少需要n+1个副本的空间)。

l  在设置策略时,请务必不要使用一个完全后续全是增量备份的方式;一个月必须要进行至少一次的完全备份,以保护数据安全。

----结束

2.1.2.3 编辑策略模板

如果您需要对当前已有的备份策略模板相关配置做修改,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编辑备份策略模板。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策略】,进入“备份策略模板”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备份策略模板,单击【编辑】按钮,系统弹出“编辑备份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您可以修改备份周期和重新设置重复发起。名称暂不支持修改。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结束

2.1.2.4 复制策略模板

如果您想复用某策略模板,并修改个别参数时,为了简便操作,您可以复制备份策略模板。

注意事项

l   复制的备份策略模板与原模板的配置相同,如果您需要修改,请使用编辑功能。

l   复制的备份策略模板必须进行重命名。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策略】,进入“备份策略模板”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备份策略模板,单击【复制】按钮,系统弹出“复制备份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根据要求输入备份策略模板的名称。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结束

2.1.2.5 导出/导入策略模板

导出备份策略模板至本地,可以再导入至其他CBR管理控制台,这样能简便您再次创建策略模板的操作。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策略】,进入“备份策略模板”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或多条备份策略模板,单击【导出】按钮,备份策略模板将以“.xls”格式保存至本地。

                                步骤 4     导出后的表格内容如下。

1.         name:备份策略模板的名称。

2.         type

3.         needInterval:重复发起功能,开启显示为“1”,不开启显示为“0”。

4.         duration:重复发起中的持续时间。

5.         durationUnit:持续时间的单位,单位为分钟显示为“1”,单位为小时显示为“2”。

6.         frequency:重复发起中的频率。

7.         frequencyUnit:频率的单位,单位为分钟显示为“1”,单位为小时显示为“2”。

8.         params

9.         auther:新建该备份策略模板的用户。

10.      createdTime

11.      updateTime

                                步骤 5     如果需要导入策略模板,请您在本地先根据下载的文档格式编辑好策略模板的参数。确认无误后,在管理控制台的“备份策略”界面,单击【导入】按钮。系统弹出“导入策略模板”对话框。

                                步骤 6     在对话框中,单击【浏览】按钮,选择需要导入的策略模板。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步骤 7     导入成功后,“备份策略模板”界面将显示导入的策略模板。

----结束

2.1.2.6 删除策略模板

如果您不再需要某备份策略模板,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删除备份策略模板。

l   注意事项

           删除备份策略模板后,使用该策略模板的任务将不再按照该策略模板执行。请谨慎操作。

           支持批量删除,您可以同时删除多个备份策略模板。

l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策略】,进入“备份策略模板”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或多条备份策略模板,单击【删除】按钮,系统弹出“提示”对话框。

 

                                步骤 4     仔细阅读警告内容:“删除备份策略后,使用该备份策略的任务将不再按照该备份策略执行,仍要继续删除吗?”确认无误后,单击【删除】按钮完成操作。

----结束

2.1.3 数据保留策略管理

当您的管理控制台上存在大批量的备份任务时,您可能会遇到备份存储空间不够用的情况。数据保留策略将为您解决这类烦恼,一旦您按需配置数据保留策略后,系统将根据数据保留期限、保留副本个数或备份策略的备份周期来保留备份副本,达到备份存储空间循环利用的效果。同时,CBR 也支持同一个数据保留策略关联不同备份任务,为您减少维护多个备份任务的工作量。

CBR 为您提供以下三种数据保留策略:

l   数据保留期限:超过设置时间的副本将被自动清理。

l   保留副本个数:超过设置个数的副本将被自动清理。

l   按备份策略的备份周期设置副本保留策略:与备份策略结合使用,根据不同的备份策略设置不同的副本保留数。

2.1.3.1 新建策略模板

                                步骤 1     新建数据保留策略。

操作员或租户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数据保留策略】,单击【新建】按钮,新建备份数据保留策略。

                                步骤 2     在对话框中,根据要求配置如下参数:

1.         名称:输入数据保留策略模板的名称。数据保留策略名称由中文、大小写字母、数字、“-”、“_”、“.”、“@”组成,长度为3~30个字符。

2.         数据保留策略:默认关闭,须开启后才能继续配置。

a.         数据保留期限:默认保留 1 年的备份副本,即从使用该策略开始到 1 年后,这期间产生的副本将被保留,超过 1 年的副本将被自动清理。数据保留期限配置参数范围为 1~999;可以选择年、月、周、天为单位。

b.         严格保留:默认关闭,开启后副本中任一时间点未超过保留周期,则保留副本。

c.         保留副本个数:默认保留 2 个副本,即同一备份任务的副本超过 2 个后,最旧的副本将被自动清理。保留副本个数配置参数范围为 1~1024

d.         按备份策略的备份周期设置副本保留策略:

i.           如果备份策略是按天设置,则默认保留 30 个副本。

ii.         如果备份策略是按周设置,则默认保留 24 个副本。

iii.       如果备份策略是按月设置,则默认保留 12 个副本。

iv.       如果备份策略是按年设置,则默认保留 4 个副本。

v.         按照备份策略的备份周期所有参数配置范围均为 1~99999

vi.       支持复选,且当任务使用对应备份周期的备份策略后,才限制发起的副本总数。

vii.     未勾选复选框,则默认保留所有副本。

viii.   勾选复选框,但任务没有使用此备份周期的备份策略,则保留自动发起的所有副本。例如:启用 “按年备份策略”,但任务使用的备份策略没有年度备份策略,则保留所有备份策略自动产生的全部副本。

ix.       如果某一个备份周期的备份策略存在多个,则保留副本数为此类备份周期的所有备份策略产生的副本累加。例如:任务关联了 4 个年度备份策略,则最终将保留 1 年内的 4 个副本。

3.         完整副本保留:默认开启,开启后任务执行备份结果为部分成功,则不进行副本清理

                                步骤 3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结束

2.1.3.2 备份任务关联/移除策略模板

数据保留策略模板新建完成后,您必须将其应用到备份任务上才可以生效。如果应用了某数据保留策略模板的任务不再需要此模板,您也可以选择移除。

注意事项

l   每个备份任务仅支持添加一个数据保留策略模板,重复添加后系统将默认使用最近一次添加的模板。

l   正在运行中的备份任务不支持添加和移除数据保留策略模板,请您耐心等待任务运行结束后再添加或移除。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者操作员登录控制台,给备份任务添加数据保留策略。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任务】,进入“备份”界面。在数据备份页面中,选中任务,单击【策略】->【添加备份数据保留策略】。

                                步骤 2     在当前界面,系统弹出“添加备份数据保留策略”对话框。

                                步骤 3     在对话框中,选择一个适合该任务的数据保留策略模板。如果任务之前已经配置过其他策略模板,这次新的模板将替代旧的策略模板重新生效。

                                步骤 4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备份任务添加策略模板后,数据保留策略即刻生效。

                                步骤 5     如果您想要移除策略模板,请在 “数据备份” 界面,选中一个或多个已配置策略模板且状态为 “未启动”的任务,单击【策略】→【移除备份数据保留策略模板】,系统弹出“提示”对话框。

                                步骤 6     请您仔细阅读提示内容:“移除策略后,关联备份任务的副本将不再按照该策略进行保留,仍要继续移除吗?(一个任务如果没有备份数据保留策略,则该任务的副本将会全部保留)”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备份任务移除策略模板后,数据保留策略即刻失效。

----结束

2.1.3.3 编辑策略模板

如果您需要对当前已有的数据保留策略模板相关配置做修改,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编辑数据保留策略模板。

注意事项

如果数据保留策略模板绑定的任务正在运行中,您将无法编辑该模板。请您耐心等待任务运行结束后再编辑。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数据保留策略】,进入“备份数据保留策略模板”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数据保留策略模板,单击【编辑】按钮,系统弹出“编辑备份数据保留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编辑严格保留配置,系统弹出“提示”对话框

                                步骤 5     在对话框中编辑完整副本保留配置,系统弹出“提示”对话框

                                步骤 6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结束

2.1.3.4 删除策略模板

如果您不再需要某数据保留策略模板,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删除数据保留策略模板。

注意事项

l   如果数据保留策略模板绑定的任务正在运行中,您将无法删除该模板。请您耐心等待任务运行结束后再删除。

l   支持批量删除,您可以同时删除多个数据保留策略。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数据保留策略】,进入“备份数据保留策略模板” 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或多条数据保留策略模板,单击【删除】按钮,系统弹出“提示”对话框。

                                步骤 4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结束

2.1.3.5 复制策略模板

如果您想复用某策略模板,并修改个别参数时,为了简便操作,您可以复制数据保留策略模板。

注意事项

l   复制的数据保留策略模板与原模板保留策略配置相同,如果您需要修改,请使用编辑功能。

l   复制的数据保留策略模板必须进行重命名。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策略】→【备份数据保留策略】,进入“备份数据保留策略模板”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条备份数据保留策略模板,单击【复制】按钮,系统弹出“复制备份数据保留策略”对话框。

                                步骤 4     在对话框中,根据要求输入数据保留策略模板的名称。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操作。

----结束

2.1.4 多通道

CBR备份恢复 Informix 数据库,多通道的原理如下:

eef根据收到的多通道参数,修改数据库多通道配置项;

eef执行onbar备份恢复命令后,onbar会根据多通道配置项,开启多个onbar_d进程;

每个onbar_d进程会调用xbsa库并用不同的管道名与eef不同的数据读写线程建立管道连接;

每个数据读写线程分别获取EssChannel对象从存储读写数据;

2.1.5 传输和存储加密

为保证数据传输过程和存储时的安全性,备份存储支持对数据加密。

数据的加密计算由客户端完成,计算完成后将数据传输至服务端。数据在传输和存储中始终保持加密状态。

数据恢复时,存储的数据将直接发送至目标客户端,再由客户端进行数据的解密操作。

备份存储支持AES256SM4加密算法。

2.1.6 重复数据删除

在了解重删功能的过程中,您可能会遇到以下术语:

l   源端重复数据删除:重复的数据在通过网络发送到存储端之前就被删除的过程。

l   指纹:不同数据块数据通过哈希算法所生成的唯一标识。

l   重删卷:存放指纹库的物理卷。

l   指纹库:在重删卷中,用于存放指纹的区域。

l   指纹池:将拥有重删卷的节点组成逻辑池,用于存放指纹库。

l   重删率:1 - 实际备份数据量 / 已完成数据量)* 100%

2.1.6.1 资源结构

重删卷是重删服务管理数据资源的基本单位。单个节点的重删卷统一由该节点的重删服务管理,多个节点的所有重删卷组成一个指纹池。指纹池为规划指纹库存放节点的管理单元。指纹池是存放任务指纹的最大逻辑管理单元。

在重删任务过程中,服务会高效利用多节点的重删卷,以满足均衡的负载和多节点集群优势。

任务在配置重删选项时,通过选择指定指纹池,访问重删卷。单个指纹池可由多个任务共用。并且,根据不同的任务类型,可以配置相互匹配的指纹池配置,以满足高效的重删效率。

指纹库无需配置大小,指纹库大小适应节点存储空间,当指纹和数据产生淘汰后,会以一定策略,在后台对数据进行延迟异步清理动作。不再需要把所有的指纹清掉,只会删除挑选淘汰指纹和整理数据空间。

2.1.6.2 并行重删

并行重删发起时服务器会向指纹库的多个节点并发进行指纹查询,可大幅度提高指纹的去重效率。

指纹库由多个重删节点组成,线性提升了单个指纹库可支持的重删容量。可以提升在单一节点的指纹查重速度,能支持更大的数据量以及更小的备份窗口。

2.1.6.3 重删算法

重复数据删除技术提供 CDC FSP 两种数据切片算法。

CDC,变长切片技术是基于数据相似内容的变长数据切片算法,可以快速识别变化数据,万能切片技术,适用于所有场景。

FSP,定长切片技术更适用于规则的结构化数据,如 OracleVMware 等;与变长切片相比,定长切片技术可以减少切片过程中的对比计算量。

Fingerprint 生成采用双 Hash 计算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指纹生成,其安全性远远大于单一 Hash 碰撞率。

2.1.6.4 内存级指纹库

内存级指纹库:在备份去重过程中均在服务器端内存中,在任务结束后,指纹会分批次持久化到磁盘中。

内存级指纹库可大幅度提升了对指纹库的查重效率,但由于其消耗内存,所以单一节点指纹库存在容量存在上限。64 GB 内存根据不同数据类型可支撑去重后数据 40 ~ 150 TiB的数据容量,128 GB 内存可支撑 90 ~ 700 TiB去重后数据量。

内存级指纹库还可大幅度降低磁盘损耗。

2.1.6.5 重删流程

重删计算

重删服务的重删计算为源端重删。以下为源端重删计算的流程:

客户端中的相关服务计算指定大小数据切片的指纹,并将指纹信息发送至重删服务。

重删服务根据查询信息,将去重的结果发送至客户端。

客户端得到查询结果后,发送未能去重数据至备份存储,并将该数据切片的指纹信息记录至重删资源,即任务对应的指纹库内。

若查询到已有指纹,则将对应的元数据信息发送至备份存储。保存的元数据将与同指纹信息数据共用数据 chunk

远程复制

备份时未开启重复数据删除功能的任务,可支持远程复制开启重复数据删除能力。

开启重删功能的远程复制任务,会在源端将原始数据重新向目的端的指纹库去重。源端与目的端的重删资源相互独立。

2.1.7 数据压缩

CBR 中,备份存储的数据压缩功能为源端压缩。备份数据进行压缩后,在不丢失的情况下数据量被缩减,这样可以缩短备份时间,从而提高备份效率;另外可以满足用户在存储空间不足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备份。

数据压缩支持以下两种压缩方式:

快速压缩:快速压缩的压缩速度快但压缩率低。

强力压缩:强力压缩采用 GZIP,压缩速率高但速度相对较慢。

选择快速压缩还是强力压缩,需要根据您的具体需求判断。如果您的存储空间足够,想要备份速度快一些,可以选择快速压缩;如果您希望压缩力度大一些,从而占用更少的存储空间,就可以选择强力压缩。

2.1.8 备份自动重试

CBR 中,无论是手动备份还是备份策略触发(即自动备份)的备份任务,都有可能发生备份失败的情况。为了避免备份失败导致数据无法及时备份,CBR 支持备份自动重试机制。备份自动重试机制的开启或关闭,需要您以租户或操作员角色在新建备份任务时配置。

备份自动重试机制遵循以下原则:

l   自动重试最大次数可配置的数值范围为 1 ~ 5

l   重试等待时间可配置的数值范围为 1 ~ 30,单位为分钟。

假设,您为备份任务开启了“备份自动重试”选项,且设置的自动重试最大次数为 3 次、重试等待时间为 10 分钟,则:

l   当手动备份执行失败,10 分钟后系统将自动重试备份并最多执行 3 次。一旦重试发起并备份成功,无论重试了几次,此次重试策略将终止。

l   当自动备份执行失败,10 分钟后系统将自动重试备份并最多执行 3 次。一旦重试发起并备份成功,无论重试了几次,此次重试策略将终止。

l   当手动备份执行失败,自动重试发起前,手动发起备份且执行成功,重试策略将不执行。

l   当手动备份执行失败,自动重试发起前,自动发起备份且执行成功,重试策略将不执行。

l   当自动备份执行失败,自动重试发起前,手动发起备份且执行成功,重试策略将不执行。

l   当自动备份执行失败,自动重试发起前,自动发起备份且执行成功,重试策略将不执行。

2.1.9 流量控制

CBR 中,备份存储已经支持并行备份。当外部QPS或并发量超过了访问上限会导致应用瘫痪,所以会对接口调用加上限流保护,防止超出预期的请求导致系统故障。

流量限速实现流程如下:

1、由应用创建限速组件 (蓝色线条表示创建)

2 应用通过不同essClient创建多个writeClient的时候,将flowCtrl用作参数传入 (橙色虚线条表示传参)

3、每个writeClientdatachannel传输数据时,由同一个flowCtrl进行限流 (红色线条代表使用)

说明:

界面上显示速度的大小是应用处理数据的速度,并非真实发送数据的速度。

举个例子:

如果一个任务的真实数据是1GiB,但是开启了重删,重删之后只有20MiB真实数据了。此时限速设置10MiB每秒。那么,后端datachannel发送的速度就是10MiB每秒,一共需要2秒时间。而由于前端页面显示的是数据处理速度,所以显示的速度大概应该是1GiB/2s,约为500MiB/s

流量控制遵循以下原则:

l   开始日、结束日:周一~周日。

l   限速时间段:00:00~23:59,秒不设置;开始时间需早于结束时间。

l   限速时间段不允许有交叠。

l   若不在时间段之内,则速度上限没有限制。

l   速度范围0~1024MiB/s(再大会溢出),整数,默认1024MiB/s

l   单击新建会增加一条限制,最多增加47条,一共可设置48条限制。

l   单击删除可删除手动添加的时间段限速条件;选中多条限速项可批量删除。

2.1.10 自定义脚本

CBR 中,Informix数据库备份支持自定义脚本功能。

自定义脚本支持以下三种执行方式:

l   备份前执行:在备份任务发起后,数据库备份开始前执行用户选择的脚本文件。

l   备份成功后执行:在备份任务执行成功后,执行用户选择的脚本文件。若备份任务执行失败,则此选项下的脚本不会被执行。

l   备份失败后执行:在备份任务执行失败后,执行用户选择的脚本文件。若备份任务执行成功,则此选项下的脚本不会被执行。

2.2 Informix 备份任务创建

注意事项

实施前请仔细阅读如下限制:

l   仅支持一个任务中选择一个实例进行备份恢复,不支持一个任务中包含多个实例进行备份恢复。

l   Informix日志的空间是固定的,且日志是循环复写的。不开启实时日志备份:若上次备份后,到下次备份的间隔内,日志被写满,那么会导致数据库卡住,因此要根据实际环境的日志变化情况、已分配的日志空间大小、备份频率来综合判断,设置计划,保证在日志被写满前进行下一次备份。开启实时日志备份,日志从任务一发起开始实时备份,会一直持续的备份日志,避免日志被写满的问题,因此推荐开启实时日志备份方式。

l   不开启实时日志备份:为了保证数据一致性,上次备份失败(完全备份、差异备份、增量备份、归档日志备份)后,下次发起日志备份,会转增量备份。

l   仅支持实例级别备份,不支持存储空间级别备份。若出现存储空间损坏继续进行备份,有可能只能做完备2.4 备份FAQ Q5,或后续最新时间点恢复会存在问题,需要进行手动操作3.4 恢复FAQ Q3,此问题为当前版本功能限制,若出现存储空间损坏,需要及时修复。

操作步骤

                                步骤 1     用租户用户登录WEB界面,单击【新建】→【数据级备份任务】,从默认组中选中指定的Informix客户端,选择要保护的应用类型为【Informix数据库】单击下一步;

 

                                步骤 2     选择数据源:数据源支持自动发现,需要先选择用户,继而展开该用户下的所有实例,勾选需要备份的数据源 单击【下一步】:

l  注意:

l  数据源选择粒度为实例。

l  不支持一个任务中选择多个实例进行同时备份。

                                步骤 3     备份介质默认选择OFS,备份选项中,根据需要设置是否开启各高级功能选项,单击【下一步】;

 

【备份选项说明】

l   【传输和存储加密】默认开启;勾选该选项则开启传输加密和存储加密功能,可选择启用AES256加密算法或SM4加密算法;

l   【重复数据删除】默认为不开启;勾选该选项可以启动源端重复数据删除的功能,具体配置可参考《云备份 CBR定时数据保护重复数据删除用户指南》。

l   【备份数据一致性校验】默认为不开启;开启后通过数据校验工作流对备份数据进行一致性校验。

l   【备份自动重试】默认开启;开启后,可以设置自动重试最大次数和重试等待时间。

l   【自定义脚本】默认为不开启;开启后可勾选备份前、备份成功、备份失败等执行条件,相应脚本设置启用。

l   【流量控制】默认为不开启;支持分时段限速,限速范围0-1024MiB/s

l   【多通道备份】默认不开启;开启后可进行多线程备份,提升备份效率,通道范围1~32。如果存储性能一般,存储环境不稳定,建议配置12个通道;如果存储性能好,环境稳定,建议配置8个以下通道数,目前开启8通道测试出较好性能。

l   【强制数据保留】默认为不开启;开启后可设置保留时长,保留时长内的数据无法被清理。

l   【实时日志备份】:默认开启,不开启根据设置的备份策略进行定时备份。开启后,会对日志进行实时备份。开启实时日志备份后,必须给任务配置备份策略,且策略是开启状态,才可发起备份。

l   【其他参数配置】:默认未配置,其使用场景及配置说明如下:

Ø  背景:备份任务在机器内存不足的情况下继续备份,可能会影响生产机的业务,为避免此问题,在任务配置时请进行此小节的配置。

适用场景:实时日志备份才需要进行此小节的配置,其他场景可跳过此小节。

具体操作:新建或编辑任务,在【其他参数配置】输入框中输入以下形式的配置。

1、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均配置限制(注意:只能用分号隔开,分号是英文分号):minFreeMemory=xxx;minFreeVirtualMemoryRate=yyy

2、只配置物理内存限制:minFreeMemory=xxx

3、只配置虚拟内存限制:minFreeVirtualMemoryRate=yyy

参数说明

1minFreeMemory单位为MB,其输入范围为: xxx>=0的正整数

2、在用户场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当配置minFreeMemory=0或者不配置minFreeMemory,表示任务未做物理内存限制;当配置minFreeMemory=xxx,表示当时系统剩余内存小于xxx MB时,备份任务会失败。此设置可以保证在系统内存少的情况下,备份任务退出,不会去占用内存,避免造成用户生产机内存不足导致生产业务出问题,因此建议对此参数进行配置。

3minFreeVirtualMemoryRate单位为百分比,其输入范围为: 0=<yyy=<100的正整数

4、在用户场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当配置minFreeVirtualMemoryRate=0或者不配置minFreeVirtualMemoryRate,表示任务未做虚拟内存限制;若设置minFreeVirtualMemoryRate=yyy,表示:当时系统剩余虚拟内存小于百分之yyy时,备份任务会失败。此设置可以保证在系统内存少的情况下,备份任务退出,不会去占用内存,避免造成用户生产机内存不足导致生产业务出问题,因此建议对此参数进行配置。

Ø  背景:对一个实例发起日志备份任务时,默认会杀掉环境中残留的onbar -b -l进程,当环境部署了多个实例时,为了不影响其它实例正在进行日志备份的进程,需要做此配置。

适用场景:多实例部署环境才需要进程此小节的配置,其他场景可跳过此小节。

具体操作:新建或编辑任务,在【其他参数配置】输入框中输入以下形式的配置。

1、配置日志备份进程参数:killLogBackup=0

l  注意:

l  不开启实时日志备份:Informix实例的onconfig文件中配置详见第2

l  开启实时日志备份:Informix实例的onconfig文件中配置详见第3

l  用户环境大部分情况Informix实例配的config文件中ALARMPROGRAM= alarmprogram.shBACKUPLOGS=Y,即满足实时日志备份条件的,无需更改。

l  Informix实例的config文件中ALARMPROGRAM= no_log.sh,修改ALARMPROGRAM= log_full.shalarmprogram.sh,需要重启实例才能生效,用户生产环境需要谨慎操作。

l  Informix实例的config文件中ALARMPROGRAM= log_full.sh,修改ALARMPROGRAM= no_log.sh,需要重启实例才能生效,用户生产环境需要谨慎操作。
若仅修改alarmprogram.sh文件中BACKUPLOGS值为NY,修改保存即可生效,不需要重启实例。

l  修改任务,不支持修改实时日志备份开关。若任务未开启实时日志备份,则此任务一直无法开启实时日志备份;任务开启实时日志备份,则此任务无法关闭实时日志备份,仅支持修改各种备份类型的备份间隔。

l  注意:开启多通道进行备份时,注意根据客户端环境配置合适大小的通道数,通道数配置过大,会导致备份失败,更严重者会出现数据库关闭、软件服务关闭或者内存耗尽的情况;

                                步骤 4     输入任务名完成创建,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勾选【任务生成后立即执行】:

1.         【任务名称命名规则】: 中文、大小写字母、数字、“-”、“_”、“.”、“@”组成,长度为3~256个字符,全局不可重复;

2.         【备注信息规范】:文本类型无限制,长度0~50个字符;当用户输入的字数达到最大值时,将不再显示超过的文字。

3.         【任务生成后立即执行】:勾选,单击确定后,任务会立即发起备份;若不勾选,任务生成后是未启动状态,需要手动或任务计划触发备份。

----结束

2.3 管理备份任务

2.3.1 查看备份任务

请您根据以下操作查看备份任务: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任务】,进入“备份”界面。

                                步骤 3     单击【详情】,“详情”界面分为四个部分“基本信息”、“数据源”、“选项”以及“策略”,如所示,请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查看。

----结束

2.3.2 启动备份任务

备份任务新建完成后,您可以对其进行启动操作。CBR 支持的启动方式有以下两种:

l   通过备份策略自动启动

l   手动启动

以下将为您介绍手动启动备份任务的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者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标签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选项卡,选择已创建的备份任务,选择【启动】,弹出启动确认弹窗,选择备份方式后,单击【启动】,发起任务。

l  注意:

l  任务开启实时日志备份,手动发起任务,仅支持发起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不支持手动发起归档日志备份。

                                步骤 2     任务执行结束,可在历史记录中查看执行结果。单击【详情】,可查看执行概要及执行输出信息。

----结束

2.3.3 停止备份任务

备份任务在运行过程中,您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需要停止备份任务。CBR 支持您在管理控制台上停止备份任务。

注意事项

l   停止备份任务后,再次发起该任务将不进行断点续传,系统将重新备份数据。因此,请您谨慎操作。

操作步骤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监控】,进入“监控”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择一个状态为“正在运行”的任务,单击【停止】按钮,系统弹出“警告”对话框。

                                步骤 4     请您仔细阅读警告内容:“确认继续停止运行这些计划?”

                                步骤 5     确认无误后,单击【停止】按钮完成操作。

请您耐心等待系统停止备份任务。当“监控”界面不再显示该任务,说明该任务已成功停止。

l  注意:

l  不开启实时日志备份:为了保证数据一致性,上次备份失败(完全备份、差异备份、增量备份、归档日志备份)后,下次发起日志备份,会转增量备份。

----结束

2.3.4 编辑备份任务

备份任务新建完成后,如果您需要编辑修改任务向导中的配置,您可以编辑备份任务。备份任务编辑成功后,下次备份将根据编辑后的信息执行。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标签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选项卡,选中需要编辑的备份任务,单击【编辑】。

                                步骤 3     进入主机选择界面,需要保护的主机不能编辑修改,单击【下一步】。

                                步骤 4     进入数据源选择界面,数据源不支持编辑,单击【下一步】。

                                步骤 5     进入备份介质与备份选项页面,备份介质不支持修改,备份选项中【传输与存储加密】和【重复数据删除】和【数据压缩】和【实时日志备份】开关不支持修改,其余选项可修改。按照需要修改备份选项后,单击【下一步】。

                                步骤 6     进入任务名称及备注界面,任务名称不支持编辑修改,备注可修改,单击【完成】。

----结束

2.3.5 删除备份任务

如果您的备份任务列表存在任务不需要继续进行备份保护时,您可以删除备份任务。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标签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选项卡,选择已创建的备份任务,选择【删除】,弹出删除确认弹窗,输入“YES”,单击【删除】, 删除任务。

----结束

2.3.6 清理备份数据

如果您的备份存储空间不足且希望释放更多的空间,您可以清理已备份的数据。清理备份数据需要您在管理控制台上新建任务来操作。

l  注意:已备份的数据被清理后,您将无法继续使用这部分数据进行数据恢复和远程复制,请您谨慎操作。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标签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清理】,在数据清理界面单击【新建】按钮,新建数据清理任务。

                                步骤 2     选择需要进行数据清理的任务,单击【下一步】。

l  注意:

l  如果需要清理云备份存储库中的数据,必须选择一个云备份存储库。

l  您只能选择状态为“空闲”的备份任务进行数据清理。

                                步骤 3     请选择要清理的副本,默认清理全部副本。可以选择清理指定副本。

l  注意:当您选择“清理指定副本”时,您必须选择一个或多个时间点副本,但最近的时间点副本不可选,即系统将保留最近的时间点副本,您可以继续使用该副本。

                                步骤 4     单击【下一步】,弹出任务确认界面,单击【完成】。

                                步骤 5     弹出数据清理信息确认界面,输入YES。此处区分大小写,必须填大写半角英文字母。

                                步骤 6     数据清理完成之后,可用管理员用户登录查看OFS卷空间是否相应的发生变化。

l  注意:

l  数据清理需要一定的执行时间,请延迟一段时间查看准确数据;

l  在清理全部时间点的选项下,最新时间点可以被清理。选择清理部分时间点时,最新时间点置灰,不能清理;

l  正在执行备份或恢复的任务无法清理数据,此类任务在新建清理任务时,数据状态显示占用。

----结束

2.3.7 单任务导出

l  注意:

l  最多支持导出15个任务。

l  导出文件格式为xls,命名为Backup_jobs_时间.xls

2.3.7.1 导出任务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单击标签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备份】。

                                步骤 2     勾选任务,单击【导出】按钮即可导出任务。

2.4 备份FAQ

l   Q1:备份失败,在onbar日志中显示(Informix安装路径/tmp/bar_actl.og)显示open or close failed on file‘xxx/etc/sqlhosts’,errno = 2

【问题原因】:Informix用户环境变量中未配置sqlhosts变量,且数据库实例默认的sqlhosts文件也不是默认的名称也不是sqlhosts,备份会失败。

【解决方案】:修改/HBR_Client/etc/ClientService/AggregateApp/informixEnv.config,配置sqlhosts为真实的sqlhosts文件路径(此路径在Informix数据库安装路径下的etc目录中),再次发起备份。

l   Q2:备份失败,该实例为BLOCKED状态备份失败。

【问题原因】:实例状态不正确,导致备份失败。

【解决方案】:与用户沟通,把实例状态修改为On-Line状态。

l   Q3:备份失败,管道创建失败。

【问题原因】:/var空间不够,导致创建管道失败。

【解决方案】:使/var目录有空间足够创建管道。

l   Q4:完备过程中停止任务,或任务异常(例如控制台断电)后,下次发起增量备份失败,且bar_act.log中报错如下:

【问题原因】:此问题为Informix 自身bug,详见https://www.ibm.com/support/pages/apar/IT08980?mhsrc=ibmsearch_a&mhq=init_archive

【解决方案】:发起差异备份可以正常备份,之后增量备份也正常。

l   Q5备份失败,act.bar.log中报错“2022-01-18 13:21:16 14090374  11927762 Unable to start the storage space backup: No level 0 archive exists; only level 0 archive is allowed..”

【问题原因】:实例中存在损坏的存在空间,没有修复,继续备份。

【解决方案】:当前只能做完全备份,后续支持存储空间级别备份来解决此问题。同时若出现存储空间损坏,需要及时修复。

l   Q6配置为alarmprogram.shBACKUPLOGS=Y,不触发实时日志备份。

【问题原因】: 客户端系统上没有安装ksh,脚本失效,不会触发实时日志备份,如下

【解决方案】: 停止任务,修改alarmprogram.sh/bin/ksh/bin/sh,重新发起任务。

l   Q7发起备份,备份失败,bar_act.log报错 ASSERTfile bar_unix.c line 1311 – contact product support

【问题原因】: 特殊环境,备份的Xbsa库不正确。

【解决方案】: 1、修改Informix实例的onconfig文件中的BAR_BASLIB_PATH为客户端安装路径/HBRClient/ClientService/AggregateApp/libinformixXbsa.1.so

2、重新发起备份任务。


3 Informix 数据恢复

3.1 关于恢复

CBR 中,恢复是一种任务驱动型进程。执行恢复之前,您需要先新建恢复任务。恢复任务是恢复需求的一个配置集合单元。恢复任务指定了从哪个存储恢复数据、恢复目的客户端以及恢复路径与恢复所设置的配置等,请参阅新建恢复任务进行恢复任务的新建,恢复任务新建成功后您可以对其进行管理,具体参阅管理恢复任务。

3.1.1 恢复原理

CBR 恢复 Informix数据库,恢复原理如下所示:

控制台选择恢复粒度、恢复类型及时间点,发起恢复任务;

客户端代理接收到任务请求,生成eef恢复进程;

eef进程根据恢复任务配置执行对应的onbar命令;

onbar_d通过xbsa库告知数据读写线程恢复所需的数据,然后读写线程调用存储接口向服务端请求数据;

服务端下发数据经过数据读写线程和xbsa库,传递给onbar_d,并进行数据恢复。

3.1.2 不同恢复类型的区别

三种恢复类型的区别:

恢复到最新状态时:首先会对未备份的日志数据进行抢救,接着依次获取星期一的完全备份、星期五的差异备份和星期六的增量备份进行物理恢复,最后获取从星期六的增量备份开始到最新的备份的日志和抢救的日志进行逻辑日志恢复。

恢复到指定时间:恢复到星期四增量备份后到星期五差异备份前的任意时间点,首先会对未备份的日志数据进行抢救,接着依次获取星期一的完全备份、星期二的差异备份和星期四的增量备份进行物理恢复,最后获取从星期四的增量备份开始到指定的时间点之间的日志进行逻辑日志恢复。

物理恢复:恢复到星期三增量备份的状态,会依次获取星期一的完全备份、星期二的差异备份和星期三的增量备份进行物理恢复,不会进行逻辑日志恢复。

3.2 新建恢复任务

术语解释

【物理恢复】:恢复到备份时的状态。

恢复方式支持存储空间恢复、实例恢复。

使用场景:想恢复到某次历史数据,选择此种恢复。

【指定时间点恢复】:恢复到指定的时间。

对于原机恢复,恢复指定时间的状态。

对于异机恢复,只能恢复到指定时间上一次备份数据的状态。

恢复方式支实例恢复。

使用场景:想恢复到某个历史数据的状态,选择此种恢复。

【最新时间点恢复】:恢复到恢复目标实例的最新状态。

对于原机恢复,恢复到最新的状态。

对于异机恢复,只能恢复到最后一次备份数据的状态。

恢复方式支持存储空间恢复、实例恢复。

使用场景:想恢复到最新状态,选择此种恢复。

注意事项

实施前请仔细阅读如下限制:

l   恢复前请手动停止恢复目标实例为offline状态。

l   恢复前,需要修改alarmprogram.shBACKUPLOGS=N,再进行恢复。

l   不支持跨informix数据库版本的恢复(任何大、小版本);使用onstat -version查看,保证Build Number完全一致。

l   不支持跨平台恢复(AIXLinux不支持任意两个平台互相恢复)。

l   不支持不同位数的informix数据库之间互相恢复。

l   恢复部分存储空间,会导致其他未恢复的存储空间不可用。

l   异机或异实例恢复:恢复目标实例的onconfig文件中ROOTPAHROOTSIZE必须完全一致,否则恢复失败。

l   恢复前请保证恢复目标机实例的chunk文件存在,且和原机路径保持一致。

l   实例的chunk文件存在于文件系统,只支持恢复到文件系统的环境;不支持恢复到chunk文件存在于裸设备的环境。

l   实例的chunk文件存在于裸设备,只支持恢复到裸设备的环境;不支持恢复到chunk文件存在于文件系统的环境。

操作步骤

                                步骤 1     使用租户登录WEB界面,单击【定时数据保护】→【恢复备份数据】→【新建】:

                                步骤 2     选择要恢复的任务,单击【下一步】:

                                步骤 3     选择要恢复的数据,可选择实例恢复,也可选择部分存储空间进行恢复:

                                步骤 4     选择恢复客户端、恢复位置、用户名称、恢复实例等信息,单击【下一步】;

【恢复选项说明】

l   【客户端】:单击【选择】按钮,可弹框选择,只能选择同类型客户端,可选原机,也可选择异机。

l   【实例名】:下拉框可选,选择要恢复出来的实例。

l   【覆盖现有存储空间】:默认开启;开启后会在恢复过程中覆盖选择数据文件恢复路径下的数据。

l   【自定义脚本】:默认为不开启;开启后可勾选恢复前、恢复成功、恢复失败等执行条件,相应脚本设置启用。

l   【多通道恢复】:默认为不开启,开启后可设置恢复通道数,可进行多线程恢复,提升恢复效率,范围0~32

l   【恢复onconfig文件】:默认为不开启;该文件为数据库的配置信息,该文件在原机损坏或进行异机恢复时,开启此选项,会恢复至目标机数据库目录的etc文件夹下,并自动修改DBSERVERNAMEDBSERVERALIASESALARMPROGRAMHA_ALIASBAR_BSALIB_PATH参数,其他配置需恢复该文件后手动修改再进行数据恢复。

l   【恢复oncfg文件】默认为不开启;该文件记录了存储空间及chunk信息,若目标机的oncfg文件与要恢复的chunk不符,开启此选项,会根据该文件自动创建chunk

l   【恢复sqlhosts文件】默认为不开启;该文件记录了sqlhosts信息,若该文件在目标机上损坏时,开启此选项,恢复后不会修改此文件,需恢复该文件后手动修改为目标实例的配置,再进行数据恢复。

l   【恢复ixbar文件】默认为不开启;该文件记录了历史备份信息,该文件在原机损坏或进行异机恢复时,开启此选项,恢复后会自动将该文件的实例名修改为目标实例名。

l   【自动创建chunk】默认为不开启;只有恢复到文件系统环境时,才支持自动创建chunk

l   【恢复数据】默认开启;开启后会恢复数据。

l   【恢复后使数据库联机】:默认开启,开启后恢复任务恢复完实例后自动启动实例。

l  支持实例恢复、存储空间恢复。

l  恢复部分存储空间,会导致其他未恢复的存储空间不可用。

                                步骤 5     恢复信息确认,确认之后再输入框输入“YES”,单击【确定】后,新建任务完成。

----结束

3.3 管理恢复任务

3.3.1 查看恢复任务

注意事项

l   Informix 恢复任务运行结果可以是已停止成功失败成功(有警告)”。建议您及时查看警告内容和原因,确认恢复数据是否存在问题。

l   恢复任务在运行过程中触发【停止】按钮,任务运行的结果为已停止。如何停止恢复任务,请您参考3.3.2 停止恢复任务

操作步骤

恢复任务默认新建成功立即执行,请您根据以下操作查看恢复任务:

恢复任务开始执行,可查看任务执行记录,选中任务,单击【详情】,您可以进一步查看该任务的任务详情、执行概要、执行输出。

3.3.2 停止恢复任务

恢复任务在运行过程中,您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需要停止恢复任务。CBR 支持您在管理控制台上停止恢复任务。

注意事项

l   停止恢复任务,可能会导致已恢复的数据不可用,请您谨慎操作。

l   停止恢复任务后,再次发起该任务将不进行断点续传,系统将重新恢复数据。因此,请您谨慎操作。

l   停止恢复任务后,如果存在部分数据已经恢复到目的平台,这部分数据将不会被清理。

操作步骤

您需要停止恢复任务时,请您执行以下操作: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恢复】→【恢复备份数据】,进入“恢复备份数据”界面。在当前界面,选择一个状态为“运行中”的任务,单击【停止】按钮,系统弹出“停止任务”对话框。

                                步骤 3     请您仔细阅读警告内容:“任务停止后将无法断点续传,需要重新启动。恢复任务停止将有可能导致恢复数据不可用!仍要继续停止这些任务运行吗?”

                                步骤 4     确认无误后,单击【停止】按钮完成操作。

请您耐心等待系统停止恢复任务。当“恢复备份数据”界面显示任务运行结果为“已停止”,说明该任务已成功停止。

3.3.3 删除恢复任务

如果您的恢复任务列表过多,您可以删除恢复任务。

注意事项

l   只有运行结束的恢复任务才支持删除操作。

操作步骤

当您不想保留恢复任务历史记录时,您可以执行以下操作删除恢复任务:

                                步骤 1     租户或操作员登录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定时数据保护】→【数据恢复】→【恢复备份数据】,进入“恢复备份数据”界面。

                                步骤 3     在当前界面,选中一个或多个恢复任务,单击【删除】按钮,系统弹出 “删除” 对话框。

                                步骤 4     如果您确认要删除选中的恢复任务,请在文本框中输入“YES”并单击【删除】按钮完成操作。

l  支持批量删除恢复任务。

l  任务运行结束后才能执行删除操作。

3.4 恢复FAQ

l   Q1:多通道恢复偶现xbsa库执行失败,原因:BSAGetObject CmdType_GetObject error : readMessageData BSA_RC_OBJECT_NOT_FOUND

【问题原因】:Informix自带库恢复也有此问题。

【解决方案】:(1onclean 清理共享内存后,再次发起多通道恢复,恢复成功;(2onclean,使用单通道恢复,恢复成功。后续版本继续需求新的解决方案。

l   Q2:多通道恢复失败,请使用单通道进行恢复

【问题原因】:Informix自带库恢复也有此问题。

【解决方案】:(1onclean 清理共享内存后,再次发起多通道恢复,恢复成功;(2onclean,使用单通道恢复,恢复成功。后续版本继续需求新的解决方案。

l   Q3:恢复失败,报错BSAGetObject CmdType_GetObject error : readMessageData BSA_RC_OBJECT_NOT_FOUND

【问题原因1】:存储空间A正常,在任务1中已备份成功。后续任务1被删除,存储空间A损坏。新建任务2,任务2备份部分成功【由于A损坏,因此A未备份】,恢复时Informix获取备份时正常的存储空间的数据可以正常获取到,在获取坏掉的存储空间A的数据时,因为任务2没有备份坏掉的存储空间AInformix尝试获取最近备份的存储空间A的数据,此数据在任务1中,由于目前不支持从不同的cid获取数据,因此恢复失败。

【解决方案1】:手动将ixbar文件中,phydbs的备份记录全部删除,再执行实例级恢复,具体操作请联系研发。另外由于有此限制,若有损坏的存储空间,请尽快修复。

【问题原因2】:未开启实时日志备份场景(1)完备、差异、增补备份日志过程中,任务停止或异常失败;(2)归档日志备份过程中停止任务或任务异常失败。以上两种情况,会删除时间点,已备份的日志会随时间点的删除而删除,丢失这段时间的数据指定时间点恢复无法恢复。

【解决方案2】:选择丢失之前和丢失之后物理备份时间点可以正常恢复。

【问题原因3】:开启实时日志备份场景完备、增备、差异(非首次完备)过程中客户端上eefproc断开(手动kill eefproc进程、控制台断电、控制台断网超过时间,客户端断电、客户端断网超过时间的等导致的eefproc断开的操作),此次备份的数据时间点和日志时间点均会被删除,丢失这段时间的数据指定时间点恢复无法恢复。

【解决方案3】:选择丢失之前和丢失之后物理备份时间点可以正常恢复。

l   Q4:指定时间点或最新时间点,偶现恢复卡住,日志bar_atc.log日志“Checkpoint Record not found in Logical Log”

【问题原因】:Informix自带库恢复也有此问题。

【解决方案】:把本地key删掉,相当于做异机恢复,会丢失本地的抢救日志,少一部分数据,具体操作请联系研发。

l   Q5:指定时间后进行最新时间点恢复,偶现恢复数据不是最新状态的数据。

【解决方案】:若恢复后发现数据不是想要的。客户想要恢复到最新时间点。可以删除本地key,相当于做异机恢复。则数据将恢复到已经备份的最新状态。具体操作请联系研发。

l   Q6:恢复失败,报错“ixbar.0文件损坏,请检查ixbar.0文件后重新恢复

【问题原因】:ixbar.0文件损坏。

【解决方案】:删除ixbar文件中损坏的这一行。具体操作请联系研发。

损坏前可恢复数据范围为:删除日志的上一个日志的关闭时间以前的时间点,该时间见由原文件中的时间戳转换,选择2022-05-03 15:57:34进行恢复,可以恢复成功。

损坏后可恢复数据范围为:损坏这一行时间之后的下一次非日志备份类型之后的时间点,可从浏览恢复时间点中查看下次产生的非日志时间点。

4 客户端侧发起和停止完全备份任务

4.1 前期准备

4.1.1 为客户端添加授权

注意:若为集群环境,则需要在脚本运行环境对客户端添加授权。

                                步骤 1     操作员/租户登录CBR管理控制台。

                                步骤 2     单击左侧导航栏 系统 > 认证管理,进入“访问密钥”界面。

                                步骤 3     单击 +新建,在系统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写访问密钥的名称并选填备注信息。确认无误后,单击 确定。

                                步骤 4     回到“访问密钥”界面,选中新建的密钥,点单击 密钥下载

                                步骤 5     root用户登录客户端,进入客户端软件安装目录/HBR_Client/ClientService目录。

                                步骤 6     执行./client_mgm auth --operate=add --access_key=xxxxxxxxxx 4 下载密钥中的Access Key)。

                                步骤 7     输入Secret Access Key(取自 4 下载密钥中的Secret Access Key),输入长度为64,超过64位将自动回车确认。

4.1.2 准备脚本

注意:若为集群环境,则需要在脚本运行环境执行以下步骤。

4.1.2.1 脚本目录

脚本目录位于:客户端软件安装目录/HBR_Client/ClientService/AggregateApp/dbscript/Release_version/Informix目录下,包括:

1.   informix_client_backup.sh

2.   informix_start_backup.sh

3.   informix_stop_backup.sh

4.1.2.2 脚本使用说明

l   启动并自动停止完全备份任务脚本:informix_client_backup.sh

【说明】:启动完全备份任务和达到限定时长自动终止完全备份任务执行脚本,无特殊要求,仅需要对此脚本中的参数进行设置。可执行informix_client_backup.sh --help命令查看脚本帮助内容。

【用法】:根据要求对脚本中的参数进行正确设置,脚本参数设置如下所示:

INFORMIX_INSTANCES:必填项,当前节点Informix数据库的实例名,例如:demoserver。该参数的实例名填写个数需要与CBR管理控制台中虚拟客户端绑定的物理客户端个数保持一致。

BACKUP_TIME_OUT:必填项,备份任务允许运行的最大时间限制,单位:秒。默认10800,如有需要请自行修改。超过指定时长则会自动执行停止完全备份任务脚本。

【注意】:该脚本仅做启动完全备份任务和自动停止完全备份任务使用,您需要先登录    CBR管理控制台新建备份任务。

l   启动完全备份任务脚本:informix_start_backup.sh

【说明】:启动完全备份任务执行脚本,无特殊要求。

【用法】:需要根据要求对脚本中的参数进行正确设置,脚本参数设置如下所示:

START_INFORMIX_INSTANCES:必填项,当前节点Informix数据库的实例名,例如:demoserver。该参数的实例名填写个数需要与CBR管理控制台中虚拟客户端绑定的物理客户端个数保持一致。

【注意】:该脚本必须与informix_client_backup.sh在同一个目录下;该脚本仅做启动完   全备份任务使用,若要终止完全备份任务需手动执行停止完全备份任务脚本    informix_stop_backup.sh;若使用informix_client_backup.sh脚本启动完全备份任务,则    不需要对此脚本进行任何更改,也无需填写START_INFORMIX_INSTANCES参数。

l   停止完全备份任务脚本:informix_stop_backup.sh

【说明】:停止完全备份任务执行脚本,无特殊要求。

【用法】:需要根据要求对脚本中的参数进行正确设置,脚本参数设置如下所示:

STOP_INFORMIX_INSTANCES:必填项,当前节点Informix数据库的实例名,例如:demoserver。该参数的实例名填写个数需要与CBR管理控制台中虚拟客户端绑定的物理客户端个数保持一致。

【注意】:该脚本必须与informix_client_backup.sh在同一个目录下;该脚本仅做手动停   止完全备份任务使用,若要自动终止完全备份任务请执行启动并自动停止完全备份任    务脚本informix_client_backup.sh;若使用informix_client_backup.sh脚本启动和自动停 止完全备份任务,则不需要对此脚本进行任何更改,也无需填写       STOP_INFORMIX_INSTANCES参数。

4.2 客户端侧发起和停止完全备份任务

4.2.1 新建备份任务

从客户端侧管理任务前,您需要首先登录CBR管理控制台新建备份任务。

4.2.2 启动完全备份任务

1.         CBR管理控制台新建备份任务后,您可以通过脚本启动完全备份任务。

2.         使用脚本,目前仅支持启动完全备份任务。

3.         当任务未启动或者正在进行实时日志备份时,使用脚本启动完全备份任务成功。

4.         当任务正在进行差异备份/增量备份/完全备份时,使用脚本启动完全备份任务失败。

                                步骤 1     参照备份脚本参数调整脚本参数。

                                步骤 2     参数全部调整完成后,为informix_client_backup.shinformix_start_backup.sh脚本授予执行权限,参考命令如下所示:

              chmod +x informix_client_backup.sh

chmod +x informix_start_backup.sh

                                步骤 3     执行脚本,参考命令如下所示:

./informix_client_backup.sh

                                步骤 4     查看脚本执行情况方法如下:

CBR管理控制台查看完全备份任务是否启动成功。

   脚本输出查看完全备份任务是否启动成功。

4.2.3 查看备份任务执行情况

您可以通过CBR管理控制台与client_mgm工具查看任务执行情况。从客户端侧使用client_mgm工具查看任务执行情况的操作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 1     查看启动的备份任务的jobId

   进入客户端软件安装目录/HBR_Client/ClientService目录。

   执行./client_mgm data --operate=list -clientType=1命令(-  clientType 参数值为1表示物理客户端,2表示虚拟客户端)。

                                步骤 2     使用client_mgm工具查看备份任务的情况:

进入客户端软件安装目录/HBR_Client/ClientService目录。

执行./client_mgm job --operate=detail --type=backup --jobId=jobId命令。

4.2.4 停止完全备份任务

4.2.4.3 手动停止

                                步骤 1     参照停止备份脚本参数调整脚本参数。

                                步骤 2     参数全部调整完成后,为informix_stop_backup.sh脚本授予执行权限,参考命令如下所示:

chmod +x informix_stop_backup.sh

                                步骤 3     执行脚本,参考命令如下所示:

./informix_stop_backup.sh

                                步骤 4     查看脚本执行情况方法如下:

CBR管理控制台查看完全备份任务是否启动成功。

   脚本输出查看完全备份任务是否启动成功。

4.2.4.4 自动停止

自动停止是指执行informix_client_backup.sh脚本启动完全备份任务,超过规定时长后自动执行informix_stop_backup.sh脚本停止完全备份任务。

                                步骤 1     参照备份脚本参数调整脚本参数。

                                步骤 2     参数全部调整完成后,为informix_client_backup.shinformix_stop_backup.sh脚本授予执行权限,参考命令如下所示:

              chmod +x informix_client_backup.sh

chmod +x informix_stop_backup.sh

                                步骤 3     执行脚本,参考命令如下所示:

./informix_client_backup.sh

                                步骤 4     查看脚本执行情况方法如下:

CBR管理控制台查看完全备份任务是否启动成功。

   脚本输出查看完全备份任务是否启动成功。

5 informixEnv.Config 配置文件说明

客户端安装目录下/HBR_Client/etc/ClientService/AggregateAppinformixEnv.Config文件,为Informix可配置项,可以通过配置,解决特殊环境的问题,现加以说明,可按照需要进行配置。

l   sqlhosts

【说明】:安装客户端时此项会自行设置,格式为 实例名_sqlhosts=xxxxxxsqlhosts路径)

【使用场景】:informix数据库重新设置了bash文件中的sqlhosts项,导致备份失败,可以手动更新此项值,为新的sqlhosts路径

【用法】:实例名_sqlhosts=xxxxxxsqlhosts路径)

l   systemCatalogTables

【说明】:安装客户端时此项会自行设置,格式为 实例名_systemCatalogTables =0,默认为0,不开启。

【使用场景】:官方建议在完全备份之前进行该检查,然而经过验证该操作比较耗时,一般建议不开启此检查。如需也可在数据库活动较少时,手动执行oncheck -cc命令进行该检查。

【用法】实例名_systemCatalogTables = 1,即开启配置。

l   oncheckData

【说明】:安装客户端时此项会自行设置,格式为 实例名_oncheckData =0,默认为0,不开启。

【使用场景】:官方建议在完全备份之前进行该检查,然而经过验证该操作比较耗时,一般建议不开启此检查。如需也可在数据库活动较少时,手动执行oncheck -cD命令进行该检查。

【用法】:实例名_oncheckData = 1,即开启配置。

l   expandDataBlocks

【说明】:安装客户端时此项会自行设置,格式为 实例名_ expandDataBlocks =0,默认为0,不开启。

【使用场景】:官方建议在完全备份之前进行该检查,然而经过验证该操作比较耗时,一般建议不开启此检查。如需也可在数据库活动较少时,手动执行oncheck -ce命令进行该检查。

【用法】实例名_expandDataBlocks = 1,即开启配置。

l   oncheckIndex

【说明】:安装客户端时此项会自行设置,格式为 实例名_oncheckIndex =0,默认为0,不开启。

【使用场景】:官方建议在完全备份之前进行该检查,然而经过验证该操作比较耗时,一般建议不开启此检查。如需也可在数据库活动较少时,手动执行oncheck -cI命令进行该检查。

【用法】:实例名_oncheckIndex = 1,即开启配置。

l   logAndReservedPages

【说明】:安装客户端时此项会自行设置,格式为 实例名_logAndReservedPages =0,默认为0,不开启。

【使用场景】:官方建议在完全备份之前进行该检查,然而经过验证该操作比较耗时,一般建议不开启此检查。如需也可在数据库活动较少时,手动执行oncheck -cR命令进行该检查。

【用法】实例名_ logAndReservedPages = 1,即开启配置。

l   metadataAndSmartLargeObjects

【说明】:安装客户端时此项会自行设置,格式为

实例名_metadataAndSmartLargeObjects =0,默认为0,不开启。

【使用场景】:官方建议在完全备份之前进行该检查,然而经过验证该操作比较耗时,一般建议不开启此检查。如需也可在数据库活动较少时,手动执行oncheck -cs命令进行该检查。

【用法】实例名_ metadataAndSmartLargeObjects = 1,即开启配置。

l   字符集配置,具体如下:

【说明】:默认不配置,格式为 实例名_DBLANG、实例名_ DB_LOCALE

实例名_ DB_LOCALE、实例名_ SERVER_LOCALE,如下实例:

ol_informix1170_2_DBLANG = zh_cn.GB18030-2000

ol_informix1170_2_DB_LOCALE = zh_cn.GB18030-2000

ol_informix1170_2_CLIENT_LOCALE = zh_cn.GB18030-2000

ol_informix1170_2_SERVER_LOCALE = zh_cn.GB18030-2000

【使用场景】默认不需要配置当时数据库实例bash文件中配置了字符集备份失败是才需要配置。

【用法】和数据库实例bash中配置一致即可详见2.4 备份FAQ Q6


6 典型场景和问题

6.1 xbsaLog.log日志

使用场景:遇到问题,开发调试的时候需要开启,用户环境分析问题不要开启,研发确认后才需要开启。

/var/log/HBR/HBRClientService/AggregateApp/eef_informix 目录下,存在xbsaLog.log文件则代表开启

开启方式:

cd /var/log/HBR/HBRClientService/AggregateApp/eef_informix

touch xbsaLog.log

chown informix:informix xbsaLog.log

chmod 666 xbsaLog.log

关闭方式:rm xbsaLog.log

6.2 Informix bar_actl.og日志查看

使用场景:备份恢复过程中的一些错误没有抛到界面,若发现备份或恢复异常找不到原因,可以通过查看Informix安装路径/tmp/bar_actl.og来查看错误信息。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