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ussDB数据库技术与实践”师资培训在京成功举办

举报
GaussDB 数据库 发表于 2025/07/31 17:14:03 2025/07/31
【摘要】 7月26日~27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华为、高斯数据库生态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全国高校计算机类课程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2025年第三期)在华为北京研究所举办,来自全国68所高校的120多位教师共同参与。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级人才、IEEE/CCF Fellow、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月26日~27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华为、高斯数据库生态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全国高校计算机类课程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2025年第三期)在华为北京研究所举办,来自全国68所高校的120多位教师共同参与。

所有人全体合照.jpg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级人才、IEEE/CCF Fellow、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武永卫教授在开课仪式致辞中表示,本次研修班旨在为高校教师搭建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实践平台,推动计算机类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他指出,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产教融合,此次研修班特别聚焦数据库、操作系统等核心课程在产业中的应用,邀请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家授课,帮助教师将前沿技术引入课堂。武永卫对华为公司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各方共同努力,持续提升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水平与育人质量!

武永卫.png▲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级人才、IEEE/CCF Fellow、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武永卫教授

华为公司北京研究所所长 姜向中在致辞中表示,产教融合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生态发展的关键路径,他指出,华为始终重视与高校的合作,通过“智能基座”等项目,累计覆盖6000多位高校教师、培养超过60万名学生。如今,鲲鹏、昇腾、鸿蒙等生态已吸引超过1385万开发者,生态设备超过10亿台,核心应用不断增长。他强调,教育是国家的希望,生态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呼吁更多高校教师参与生态建设,成为技术创新的“播种者”和“培育者”。华为的发展离不开高校教师的支持,也期待大家将前沿知识带入课堂,共育未来人才。

姜向中.png华为公司北京研究所所长、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姜向中

开班仪式上,华为云开发者生态运营总监 童得力以“华为开发者空间,为开发者提供AI时代智能应用开发体验”为题,全面展示了华为云对开发者的支持举措,介绍华为开发者空间进行了全面升级,深度集成了鲲鹏、昇腾、鸿蒙及华为云等根生态工具与资源。此次升级以AI原生应用引擎Versatile为核心,支持一键开发AI Agent、部署MCP Server,可为开发者提供AI 时代智能应用开发体验。同时,围绕着开发者空间,华为云持续开展开发者生态运营,通过丰富的赛事与活动,让开发者相互交流和学习,持续优化开发者体验,助力开发者更高效地开发与协作。

童得力.png▲ 华为云开发者生态运营总监 童得力

专家洞察
本次研修班开设的“GaussDB数据库技术与实践”课程,旨在将GaussDB最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推动高校数据库课程体系更新迭代,培育兼具扎实理论功底与前沿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数据库人才。国内16所知名高校的近20位老师共同参与了本次课程。

数据库合照.jpg

华为数据库资深技术专家 朱金伟从宏观角度分享了AI时代数据库的演进趋势,帮助老师们对数据库的未来发展趋势形成更深刻的认识。他指出,AI与数据库的融合是一场必然的双向奔赴,AI赋能下的数据库将实现管控与运维一体化的智能化能力,达成端到端的高效自治和查询优化,而数智融合、向量数据库等新技术也将进一步为企业赋能,精准满足用户对于实时数据分析的需求。

朱金伟.png

华为数据库资深技术专家 朱金伟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信发事业部技术总师 吕韬立足行业测评视角,分析了数据库的演进脉络,表示随着数据库市场的逐步繁荣,我国的测试验证指标也在严苛的真实业务场景打磨下持续完善。吕韬进一步分享了关于HTAP数据库、图数据库、云原生数据库、多模数据库等新型数据库的基准测试研究及实践效果,数据库领域的软件供应链安全评估指标及经验,通过梳理行业测试的发展历程勾勒数据库的发展轨迹,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数据库技术与产业发展的紧密关联。

吕韬.png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信发事业部技术总师 吕韬

讲师面对面

本次课程覆盖GaussDB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华为云数据库高级产品经理 孙海霞介绍了关于GaussDB产品的技术演进与发展规划。华为云数据库生态技术专家 鲍志飞、葛晓星则进一步从技术内核层面,解构了GaussDB的体系架构、部署方式、SQL特性和常规操作,以及应用程序开发等内容,帮助老师们从底层逻辑出发,学习和了解GaussDB,进而更好地指导学生掌握相关技术。

3位专家.png

▲ 左 孙海霞,中 鲍志飞,右 葛晓星

为了使老师们更直观地理解数据库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落地路径,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副教授 刘斌以网络虚拟大学为案例,分享了GaussDB在武汉大学弘毅班教学、实践、比赛中的应用,包括SQL的转换、增删改查、数据导入导出等基本能力,以及复杂SQL编程、SQL的查询执行与优化等进阶操作,帮助老师们更深入地理解GaussDB在数据库课程教学中应用实践,实现产教的充分融合。

刘斌-讲课2.JPG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 、副教授 刘斌

深入对话

华为云数据库产品管理总监 窦德明谈到了关于数据库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当前我国数据库人才市场的现状,并与参培老师们就高校人才培养的困境、如何更好地建立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等议题展开了深度研讨,力求为数据库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思路。

窦德明-讲课.JPG

华为云数据库产品管理总监 窦德明

老师们积极分享了在数据库人才培养中的经验与困惑,提出对GaussDB和产业机构人才培养支持的诉求。对此,窦德明详细介绍了华为云数据库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可以提供的资源支持,包括面向高校教师定期开展导教班师资培训活动,推出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以及沃土云创项目面向学术界领军人物设立了CCF-华为胡杨林基金数据库专项联合实验室,以及GaussDB可提供的教学实验平台、开课支持HCCDAHCCDPHCCDE等多层级的培训认证体系,通过全方位赋能,助力高校师生提升专业技能,从而弥合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断层。

教师心声

本次培训活动获得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老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哈尔滨工业大学 刘旭东:
GaussDB几乎是包容了一切。从架构上来讲,GaussDB代表了现在比较新的一种架构,它既可以进行集中式部署,也可以进行分布式部署,所以将GaussDB引入课堂能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数据库技术,对于产教融合课程的开发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通过这次的培训,我希望在未来的课程中,能够让学生对我国数据库有更多的了解。
天津农学院 甄爱军: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GaussDB的培训。和上次相比,本次新增了实操环节让我们现场操作,不会的问题有老师现场讲解,这让我们对技术的掌握更加扎实,收获非常大。这次培训也有助于学生们在GaussDB领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我们的数据库由“可用”迈向“好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结合此前和GaussDB产学合作育人项目的经验,未来我希望把GaussDB推广向更深更广的方向,重点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构建,为数据库应用生态建设尽一份力。
浙江工业大学 于明远:
GaussDB是当前数据库应用领域的热门,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这次培训最大的收获,是让我对于如何把GaussDB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实现更好地融入到课程当中有了更多启发。继上一次培训之后,我们的课程采用了GaussDB,同时也申请了华为的产学合作育人项目,关于未来的合作,我希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GaussDB教学应用场景的丰富与便捷性、学生培养及竞赛等方面探索更多的可能。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