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ussDB数据库技术与实践”师资培训在京成功举办
7月26日~27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华为、高斯数据库生态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全国高校计算机类课程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2025年第三期)在华为北京研究所举办,来自全国68所高校的120多位教师共同参与。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级人才、IEEE/CCF Fellow、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武永卫教授在开课仪式致辞中表示,本次研修班旨在为高校教师搭建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实践平台,推动计算机类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他指出,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产教融合,此次研修班特别聚焦数据库、操作系统等核心课程在产业中的应用,邀请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家授课,帮助教师将前沿技术引入课堂。武永卫对华为公司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各方共同努力,持续提升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水平与育人质量!
▲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级人才、IEEE/CCF Fellow、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武永卫教授
华为公司北京研究所所长 姜向中在致辞中表示,产教融合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生态发展的关键路径,他指出,华为始终重视与高校的合作,通过“智能基座”等项目,累计覆盖6000多位高校教师、培养超过60万名学生。如今,鲲鹏、昇腾、鸿蒙等生态已吸引超过1385万开发者,生态设备超过10亿台,核心应用不断增长。他强调,教育是国家的希望,生态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呼吁更多高校教师参与生态建设,成为技术创新的“播种者”和“培育者”。华为的发展离不开高校教师的支持,也期待大家将前沿知识带入课堂,共育未来人才。
▲ 华为公司北京研究所所长、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姜向中
开班仪式上,华为云开发者生态运营总监 童得力以“华为开发者空间,为开发者提供AI时代智能应用开发体验”为题,全面展示了华为云对开发者的支持举措,介绍华为开发者空间进行了全面升级,深度集成了鲲鹏、昇腾、鸿蒙及华为云等根生态工具与资源。此次升级以AI原生应用引擎Versatile为核心,支持一键开发AI Agent、部署MCP Server,可为开发者提供AI 时代智能应用开发体验。同时,围绕着开发者空间,华为云持续开展开发者生态运营,通过丰富的赛事与活动,让开发者相互交流和学习,持续优化开发者体验,助力开发者更高效地开发与协作。
▲ 华为云开发者生态运营总监 童得力
▲ 华为数据库资深技术专家 朱金伟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信发事业部技术总师 吕韬立足行业测评视角,分析了数据库的演进脉络,表示随着数据库市场的逐步繁荣,我国的测试验证指标也在严苛的真实业务场景打磨下持续完善。吕韬进一步分享了关于HTAP数据库、图数据库、云原生数据库、多模数据库等新型数据库的基准测试研究及实践效果,数据库领域的软件供应链安全评估指标及经验,通过梳理行业测试的发展历程勾勒数据库的发展轨迹,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数据库技术与产业发展的紧密关联。
▲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信发事业部技术总师 吕韬
讲师面对面
▲ 左 孙海霞,中 鲍志飞,右 葛晓星
▲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 、副教授 刘斌
深入对话
▲ 华为云数据库产品管理总监 窦德明
老师们积极分享了在数据库人才培养中的经验与困惑,提出对GaussDB和产业机构人才培养支持的诉求。对此,窦德明详细介绍了华为云数据库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可以提供的资源支持,包括面向高校教师定期开展导教班师资培训活动,推出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以及沃土云创项目,面向学术界领军人物设立了CCF-华为胡杨林基金数据库专项和联合实验室,以及GaussDB可提供的教学实验平台、开课支持和HCCDA、HCCDP、HCCDE等多层级的培训认证体系,通过全方位赋能,助力高校师生提升专业技能,从而弥合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断层。
教师心声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