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说人话的文章,告诉你 Django、Flask、FastAPI 到底怎么选

举报
程序员晚枫 发表于 2025/07/19 20:59:51 2025/07/19
【摘要】 一、一句话记住谁是谁Django:全家桶套餐,端上来就能吃,但盘子大。https://github.com/django/djangoFlask:自助餐,只给你一个空盘子,想吃什么自己夹。https://github.com/pallets/flaskFastAPI:速食店,主打“快”,还能帮你把菜单顺便翻译成各国语言。https://github.com/fastapi/fastapi ...

一、一句话记住谁是谁

  • Django:

    • 全家桶套餐,端上来就能吃,但盘子大。
    • https://github.com/django/django
  • Flask:

    • 自助餐,只给你一个空盘子,想吃什么自己夹。
    • https://github.com/pallets/flask
  • FastAPI:

    • 速食店,主打“快”,还能帮你把菜单顺便翻译成各国语言。
    • https://github.com/fastapi/fastapi

二、它们都是怎么来的?

  1. Django(2005 年)
    当时一群报社程序员天天被老板催“快上线”,干脆一次性把所有常用功能(登录、后台、数据库)打包好,省得每次都从零开始。于是 Django = “懒人救星”。

  2. Flask(2010 年)
    有个德国小哥觉得 Django 太重,写了一行愚人节玩笑代码:“Hello World 只要 5 行!” 结果大家当真了,越玩越大,就成了 Flask。核心就是:别给我多余的东西,我只想要一把瑞士军刀。

  3. FastAPI(2018 年)
    AI 火了,大家发现“机器学习模型”要对外提供服务,传统框架慢得像老牛。于是 FastAPI 来了,专门解决“高并发 + 自动生成接口文档”这两个痛点,一上线就飙车。

三、比大小:谁跑得快?

用同一台小电脑跑“Hello World”:

• FastAPI:每秒 3 万多次
• Flask:每秒 9 千次
• Django:每秒 5 千次

说白了,FastAPI 像高铁,Flask 像普快,Django 像绿皮车——但绿皮车里啥都有,能洗澡能做饭。

四、到底怎么选?举几个生活场景

  1. 你要给公司做一个带后台的“请假系统”
    → Django:后台、权限、数据库一条龙,今天下班前就能给 HR 看 Demo。

  2. 你想给微信小程序写个“查天气”接口
    → Flask:不到 100 行搞定,部署到云函数便宜又简单。

  3. 你训练了一个 AI 模型,要同时给 1 万人提供识别服务
    → FastAPI:接口文档自动生成,老板看你 Swagger 页面就点头,性能还杠杠的。

五、未来谁最牛?(个人瞎猜版)

• Django:公司后台、政府系统这些“稳字当头”的项目,还是它最香。
• Flask:教学、小工具、脚本爱好者永远爱它,但会慢慢变成“小而美”。
• FastAPI:AI、边缘计算、高并发接口会像吹气球一样涨,五年后提到“Python 做 API”,大家第一反应就是 FastAPI。

六、一句话总结

做后台选 Django,做玩具选 Flask,做接口选 FastAPI。
如果只能学一个?先学 FastAPI,再回头看 Django,你会发现原来“全家桶”里的每个零件都叫什么,心里更有底。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