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这个协议,如何让大模型从‘能说’迈向‘能做’?

举报
三桥君 发表于 2025/07/13 01:33:31 2025/07/13
【摘要】 本文由三桥君撰写,深入解析MCP(模型上下文协议)如何助力大模型从“能说”到“能做”,涵盖其核心原理、工作机制与多场景应用,为AI产品经理提供系统化知识与实践指导。

你好,我是 三桥君


一、引言

近年来,AI大模型如ChatGPT、GPT - 4等席卷各行各业,我们深刻感受到它们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光“能说会道”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能说还得能做”。大模型如何从文本世界跨出,触达数据库、调用接口、执行代码,成为AI应用落地的关键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应运而生。MCP不仅是大模型与外部工具交互的桥梁,更是实现大模型从“能说”到“能做”的关键技术。

本文三桥君将深入探讨MCP的功能、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为AI产品经理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和实践指导。

@三桥君AI_MCP协议

二、MCP的功能与应用

1. 程序员视角:效率工具集大成者

方面 详情 实际案例
提升开发效率 对于程序员而言,MCP是效率工具的集大成者。它帮助程序员告别重复造轮子,通过自动化工具调用,显著提升开发效率。 - 语音完成全流程部署:通过MCP,程序员只需语音指令,即可自动串联多个API工具,完成复杂的部署流程。
- 复杂SQL查询自动化:MCP联动大模型,自动生成SQL语句,简化数据库查询操作。
- Manus智能体的多工具调用:MCP简化了智能体调用工具的过程,使智能体能够高效完成多任务协作。

2. 普通用户视角:生活助理升级器

方面 详情 实际案例
提升生活体验 对于普通用户,MCP是生活助理的升级器。它通过自动化工具调用,提升用户的生活体验。 - 旅行规划助手:MCP自动调用天气、航班、地图等API,生成个性化的旅行建议。
- 联网搜索更自由:MCP让用户灵活选择搜索引擎,获取更精准的搜索结果。
- 一键查询业绩报表:MCP自动组合调用CRM、财务系统等API,生成详细的业绩报表。

三、MCP的核心定义与工作原理

1. 核心定义:MCP的全称与特点

MCP,全称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由AI技术社区提出,其最大特点是统一标准封装各种工具,为大模型提供通用的“外挂工具系统”。这一协议解决了传统方式下大模型与工具适配的复杂性,使其能够无缝调用外部工具,实现从“能说”到“能做”的跨越。

2. 背景问题:传统工具适配的痛点

痛点 详情
工具多样性 不同工具接口格式各异,适配成本高。
调用复杂性 工具调用需要手动编写代码,效率低下。
交互不流畅 大模型与工具之间的交互缺乏统一标准,难以实现自动化。

3. 解决方案:MCP的标准化封装

MCP通过统一标准封装各种工具,将其转化为大模型可直接调用的“外挂工具系统”。这种封装方式不仅简化了工具调用流程,还大幅提升了交互效率。

4. 支持平台:MCP生态的成熟资源

平台 详情
LangChain 提供丰富的工具调用接口。
Hugging Face 集成多种AI模型和工具。
OpenAI API 支持大模型与外部工具的联动。

四、MCP的工作机制

1. C/S架构及组件解析

组件 详情
Client 用户端,负责接收用户输入并发送查询请求。
Server 服务器端,负责协调大模型与工具调用。
LLM(大模型) 分析用户意图并生成工具调用指令。
工具系统 执行具体任务并返回结果。

2. 核心流程详解

阶段 详情
初始化阶段 - 启动客户端并连接服务器。
- 确认连接并请求可用工具列表。
查询处理阶段 - 用户输入查询,客户端发送查询和可用工具信息。
- 服务器协调LLM处理查询,LLM决策并生成工具调用指令。
- 执行工具调用并返回工具执行结果。
- 服务器发送查询和工具结果,客户端显示最终响应。

3. 关键点总结

关键点 详情
工具驱动交互 MCP通过工具调用实现用户意图的落地。
初始化工具信息 客户端在启动时获取可用工具列表。
循环机制 MCP支持多轮工具调用,直至任务完成。
决策点 LLM在每一轮调用中决定是否继续或终止。
MCP Server的中枢作用 服务器负责协调LLM与工具调用。
对话式工作流 MCP的工作流程与对话式交互紧密结合。

五、MCP工作机制

1. 流程步骤详解

步骤 详情
1. 用户查询 用户输入查询请求。
2. Host应用传递 Host应用将查询传递给MCP Server。
3. LLM分析 LLM分析用户意图并生成工具调用指令。
4. 工具调用请求 MCP Server向工具系统发送调用请求。
5. 用户审批 用户确认工具调用请求。
6. 执行请求 工具系统执行调用并返回数据。
7. 返回数据 MCP Server将工具结果传递给LLM。
8. 传递结果 LLM生成最终响应并传递给Host应用。
9. 展示结果 Host应用向用户展示最终结果。

2. 流程核心总结

核心点 详情
用户意图接收与工具规划 LLM分析用户意图并规划工具调用。
用户授权 用户确认工具调用请求,确保安全性。
工具执行 工具系统执行具体任务并返回结果。
结果整合与响应生成 LLM整合工具结果并生成最终响应。

3. 关键协作点

协作点 详情
LLM与工具调用 LLM负责工具调用的决策与规划。
用户授权 用户对工具调用进行审批,确保安全性。
Host应用作为中枢 Host应用协调MCP Server与用户交互。

六、总结

三桥君认为,MCP不仅是技术接口的统一,更是大模型从“只能说”到“能说会做”质变的关键一步。它通过标准化封装工具,简化了工具调用流程,为大模型提供了通用的“外挂工具系统”。对于AI产品经理而言,理解并应用MCP是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大模型 + MCP + Agent的组合将成为通往智能世界的基础设施。无论是程序员、普通用户,还是产品经理或创业者,都可以通过MCP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工作与生活方式。


欢迎关注✨ 三桥君 ✨获取更多AI产品经理与AI工具的分享,帮你入门AI领域,希望你为行业做出更大贡献👏👏👏 读到这里,若文章对你有所启发,欢迎点赞、收藏、关注👍👍👍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