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这6种初始化Bean的方式,个个是精华!
Spring这6种初始化Bean的方式,个个是精华!
作为一个 Java开发工程师,Spring应该是接触最多的一个框架,而 Bean又是 Spring的基石。那么,在 Spring中,有多少种 Bean初始化的方式,这些方式有什么优缺点?我们该如何选择?这篇文章,我们来聊一聊。
总体来说,Spring初始化Bean 包含以下6种方法:

1. XML配置方式
在 Spring发展初期,XML配置方式是最传统也是最流行的初始化方式,尽管如今大家更多选择注解方式,但了解这个"祖传手艺"还是很有必要的。
如下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XML配置初始化和销毁方法:
<bean id="testService" class="com.yuanjava.TestService" init-method="init" destroy-method="cleanup"/>
对应的Java类:
public class TestService {
public void init() {
System.out.println("XML配置的init方法被调用啦!");
}
public void cleanup() {
System.out.println("XML配置的destroy方法被调用啦!");
}
}
优点:
-
集中式管理:一个XML文件就可以管理多个Bean的初始化和销毁逻辑。 -
修改无需重新编译:直接改了XML配置重启就行,不用重新打包部署 -
解耦性极强:配置和实现完全分离的方式,特别适合需要频繁切换实现的场景 -
历史兼容性好:早期的Spring版本也支持XML配置,不影响现有的项目
缺点:
-
配置冗长:XML配置文件比较冗长,维护成本大 -
类型不安全:编译期不报错,如果XML配置有错误,需要运行时会报错 -
重构困难: 当你重命名一个类时,IDE不会自动更新XML中的class属性
思考题:有没有小伙伴还记得,为什么我们那时候要在 XML里配init-method,而不是直接在类里写个构造方法呢?(答案后面揭晓)
2. 注解方式
随着 Spring 生态的发展,特别是 Spring Boot的普及,注解方式已经才能开发者的标配,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Component
public class TestService {
@PostConstruct
public void postConstruct() {
System.out.println("@PostConstruct方法执行了");
}
@PreDestroy
public void preDestroy() {
System.out.println("@PreDestroy方法执行了");
}
}
优点:
-
代码即配置:只需要写注解,就能完成初始化和销毁逻辑 -
强大的IDE支持:IDE可以直接帮你生成这两个方法,无需手动写 -
类型安全:编译期检查,IDE会报错,防止出错
缺点:
-
分散式配置:一个类只能管理一个Bean的初始化和销毁逻辑,不够集中 -
修改需要重新编译:直接改了Java代码,需要重新打包部署 -
运行时开销:启动时Spring需要扫描所有注解,会造成一定的性能损耗
3. InitializingBean接口
如果你想玩深度,那么InitializingBean
接口绝对是首选,它是 Spring的亲儿子,这个接口中定义了一个方法:
@Component
public class TestService implements InitializingBean {
@Override
public void afterPropertiesSet()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InitializingBean的afterPropertiesSet方法被调用");
}
}
优点:
-
绝对执行顺序保证:只要实现了InitializingBean接口,就能保证初始化的顺序 -
框架原生支持:Spring框架本身就支持InitializingBean,Spring的亲儿子待遇 -
明确契约:实现接口是一种显式的契约声明
缺点:
-
单一方法限制:只能实现一个初始化方法,不够灵活 -
异常处理尴尬:只能抛出异常,无法返回值,不够灵活
虽然这种方式很直接,但因为它把代码和 Spring框架耦合在一起了,所以现在不太推荐使用。不过了解它有助于我们理解 Spring的原理。
4. @Bean的 initMethod属性
@Bean
的 initMethod属性采用了配置类的玩法,示例代码如下:
@Configuration
publicclass AppConfig {
@Bean(initMethod = "init", destroyMethod = "cleanup")
public FancyService fancyService() {
returnnew FancyService();
}
}
publicclass FancyService {
public void init() {
System.out.println("@Bean的initMethod指定的方法");
}
public void cleanup() {
System.out.println("@Bean的destroyMethod指定的方法");
}
}
优点:
-
无侵入性:不需要改动原来的类,只需要改动配置文件,就能完成初始化和销毁逻辑 -
统一生命周期管理:所有Bean的生命周期方法名在配置处一目了然,特别适合需要严格规范的中大型项目
缺点:
-
方法名硬编码:全部通过 initMethod = "xxx"命名,存在重构风险 -
调试困难:initMethod的调用被Spring代理层层包裹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里的 destroyMethod有个隐藏特性?如果我把cleanup方法改个名,但不改destroyMethod配置,会发生什么?
5. BeanPostProcessor
这个可就厉害了,它能插手所有 Bean的初始化过程:
@Component
publicclass TestProcessor implements BeanPostProcessor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Object bean, String beanName) {
System.out.println("Before初始化: " + beanName);
return bean;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Object bean, String beanName) {
System.out.println("After初始化: " + beanName);
return bean;
}
}
优点:
-
全局控制:可以使用该技术在不修改业务代码的情况下,为整个系统添加了方法调用日志 -
AOP基础:Spring AOP就是通过BeanPostProcessor实现的(具体是AbstractAutoProxyCreator)
缺点:
-
性能损耗:要求所有 BeanPostProcessor必须加@Order和严格的异常处理 -
调试困难:复杂的调用栈
6. @EventListener
Spring的@EventListener
事件机制也可以用来做初始化:
@Component
public class EventInitService {
@EventListener(ContextRefreshedEvent.class)
public void onApplicationEvent(ContextRefreshedEvent event) {
System.out.println("容器刷新完毕,开始执行初始化逻辑");
}
}
优点:
-
松耦合设计:事件发布者和监听者完全解耦 -
灵活监听:支持多事件类型、条件过滤 -
异步支持:简单注解即可实现异步处理 -
顺序控制:通过@Order指定监听顺序
缺点:
-
调试困难:事件链路追踪复杂 -
类型安全:运行时才能发现事件类型不匹配 -
性能风险:同步事件会阻塞发布者线程 -
事务边界:事件处理与事务的交互需要特别注意
7. Bean初始化顺序
上面,我们已经分析了 6种初始化方式,那么,这几种方式的顺序是什么?来,看一个综合例子:
@Component
publicclass OrderDemoBean implements InitializingBean {
public OrderDemoBean() {
System.out.println("1. 构造方法");
}
@PostConstruct
public void postConstruct() {
System.out.println("3. @PostConstru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afterPropertiesSet()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4. InitializingBean");
}
public void initMethod() {
System.out.println("5. init-method");
}
}
// 配合BeanPostProcessor的输出,完整顺序是:
// 1. 构造方法
// 2. BeanPostProcessor的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
// 3. @PostConstruct
// 4. InitializingBean
// 5. init-method
// 6. BeanPostProcessor的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
记忆口诀:构造-BeforePost-@PostConstruct-AfterProperties-initMethod-AfterPost
8. 总结
本文,我们一起分析了Spring中 6种 Bean初始化的方式以及他们的优缺点(未做很深的原理解析),在实际开发中,因为面对的业务需求不同,可能每种方式都会使用到,所以,作为开发者,建议 6种方式都要掌握。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