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演讲】华为金融数据库解决方案,加速金融交易系统数据库改造
【中国,上海,2025年6月18日】在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华为金融数据库军团解决方案研发总监方博受邀出席,并发表题为“金融交易系统数据库改造实践与思考”主旨分享。
华为金融数据库军团解决方案研发总监方博进行主旨分享
数据库作为构建金融信息系统的关键环节,成为当前金融领域创新的焦点。近年来,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国内成熟数据库产品应用力度,引入不同类型数据库产品并在多种业务场景实现应用,支持金融业务创新发展。
方博表示,华为数据库解决方案已经在众多金融机构部署并上线核心关键业务,有力地支撑了这些金融机构在信息系统方面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华为总结出了数据库改造升级“八段锦”,通过业务调研、方案设计、对象迁移、数据迁移、应用改造、性能优化、系统测试、系统上线八个步骤,循序渐进帮助金融机构以最小的代价和风险完成数据库改造升级。
“在具体项目中应用八段锦,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方案设计阶段的数据库选型、基础设施架构、数据库容灾设计三项工作”,方博对此进行了专门阐述。
-
数据库选型,必须坚持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合理选择最合适的数据库类型来支撑相应的业务。一般而言,需要纳入考量的要素包括:单库容量规模、访问时延、访问并发度、对SQL语法和存储过程兼容性等。传统稳态业务通常单库容量不大,需要较低的访问时延,且有较多的存量业务应用而需要较优的SQL兼容性;而新兴敏态业务一般单库容量较大,且访问并发量大。因此,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数据库,或者同一款数据库的不同部署形态来支撑不同的业务。
-
基础设施架构,好的基础设施架构,可以对数据库提供巨大的支撑,达到1+1>2的效果。存算分离和存算一体架构,各有所长。存算分离将算力和存力进行了有效解耦,进而实现算力和存力分别按需扩容,并通过资源池化、对等数据访问路径等,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性能最大化。存算一体则可以借助虚拟化平台以及软件定义存储,快速实现轻量化全栈数据库解决方案的部署和上线。另外,基于先进的 NoF+ 技术,可以实现数据中心内多种不同类型节点之间的高速低时延互联,为数据库提供最优的数据通信体验。
-
容灾设计,要求整个系统围绕RPO和RTO做到最优。以华为专利ADR(Active Data Replication)技术为例,实现了数据库软件和数据存储的深度协同,通过数据存储对redo log卷实时同步复制实现RPO=0,并借助GaussDB软件在容灾中心基于redo log准实时恢复数据,实现RTO<120s。
方博强调,为业务场景选择最合适的技术,既要成熟稳定,又要锐意创新。通过领先的GaussDB数据库以及先进的基础设施架构,实现整体方案的灵活高效和协同容灾,是华为数据库解决方案受众多金融机构青睐,且得以规模部署的重要原因。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