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对话】金融业数据库转型升级实践 | 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
【中国,上海,2025年6月19日】华为金融数据库军团总裁杨柏梁受邀出席参加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并在金融业数据库转型升级实践圆桌对话中,与来自银行、证券、保险等多家金融机构的科技部经理、数据库平台负责人等共同探讨金融业数据库转型升级实践经验、下一步亟需解决的问题等,为金融机构数据库转型升级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华为金融数据库军团总裁杨柏梁
数据库作为构建金融信息系统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国内成熟数据库产品应用力度并在多种业务场景实现应用,支持金融业务创新发展。
华为已经与多家金融客户进行合作,帮助金融客户实现数据库转型升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杨柏梁指出,基于华为在数据库领域多年深耕的经验,数据库解决方案在当前需要围绕金融客户关注点来发展,以更好地支持金融客户的数据库转型升级。
-
高可用,一定不能容忍任何场景下的数据丢失,并且系统出现故障后必须要能够快速恢复,真正做到5个9以上的高可用。
-
高性能,业界对高性能的认知是基本统一的,但是大多数人忽略了高性能也需要“稳定”。“稳定”即性能可预期,即便在出现故障时,例如常见的硬盘故障、数据访问链路故障时,性能也是可预期的、平稳的。
-
高安全,过去我们过多地谈论了网络安全,但是忽略了其本质上是数据安全。除了在网络层面拦截攻击外,还需要有底线思维,要在数据层面进行完整的防勒索保护。
-
高弹性,伴随着数据库升级改造实践的深入,数据库单库容量增幅有限,但是数量却十倍、百倍增加,这带来了算、网、存支持大规模横向扩展能力的诉求。
-
高智能,通过智能化的交互式开发和运维,实现业务的稳定运行,是AI时代越来越多行业客户的关键需求。
-
易部署,很多大规模数据库的改造,涉及到成百甚至上千数据库节点,这是在数据库改造升级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数据库需要通过云化、虚拟化或者物理机的多元部署形态,支撑业务的快速上线。
-
易迁移,金融行业已经在不同的成熟数据库基础上开发了海量的业务应用,包括大量的存储过程。现在进行数据库转型升级,不仅仅是将数据切换到新的数据库,更是整个业务的“搬家”,这需要SQL语句的高度兼容、存储过程的自动转换等。
围绕以上客户关注点,华为通过GaussDB数据库和数据基础设施之间的协同,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数据库解决方案,做到了 RPO=0,实现了5个9以上整个数据库解决方案的高可用,并且可以提供稳定的百万级tpmC 基准性能。同时,华为多层防勒索数据保护MRP(Multilayer Ransomware Protection)技术,通过计算、网络、存储的协同,为数据库提供了最为坚实的数据安全保障。华为金融数据库解决方案支持多种部署方式来支撑金融机构数据库分布式转型,包括云化部署、虚拟化部署、物理机部署,能够有效满足不同等级的业务扩展所需。
针对当前不同金融机构数据库转型升级的进度不一、节奏各不相同的现状,杨柏梁强调,不能为了分布式转型而分布式转型,金融机构一定要基于自身实际业务实际发展来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架构和节奏。
与会各方还共同讨论了多种异构数据库并存的情况下,如何统一集中管理、运维。杨柏梁倡议,在实践的基础上,金融行业客户和厂商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共同成立一个联盟或者非盈利机构,联合制定管理运维接口,减少行业内耗,为金融行业客户的统一集中管理和运维提供最佳支持。该倡议获得了与会各方的一致赞同。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