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云服务首页易用性设计对比
1 易用性对比
本文分析 易用性(Usability) 和 个性化(Personalization) 之间的关系,以及腾讯云、Google Cloud Platform(GCP)、Microsoft Azure 三大云服务在这方面的实现,可以从以下层面进行解构
2 易用性 vs 个性化:关系解析
维度 易用性(Usability) 个性化(Personalization)
定义 产品让用户“更容易使用、更少犯错” 系统根据用户偏好、习惯或身份动态适配内容
核心目标 降低学习成本、缩短操作路径、提升效率 提升相关性、减少干扰、增强归属感与效率
关系 个性化是提高易用性的策略之一,但过度个性化可能造成混乱 基础结构必须先保证通用易用性,再做个性化优化
举例 简洁菜单、操作引导、标准术语、搜索优化 自定义首页模块、记住上次访问服务、偏好语言设置
良好的个性化是“助力”易用性的,但不可替代基础的用户体验设计。
3 腾讯云 vs GCP vs Microsoft Azure:易用性策略对比
- 腾讯云的易用性实现方式:
首页模块清晰(最近访问、推荐服务、自定义导航卡片)
提供任务式引导(首次登录时带引导流程)
产品命名偏用户认知(如“云函数”而非“Serverless Compute”)
“智能搜索”优于大多数国内云(含快捷入口和操作指令)
- 个性化特征:
支持首页自定义服务模块(用户常用服务拖拽设置)
记忆上次访问的服务页
可切换为“开发视图”/“业务视图”等角色导向模式(适合不同用户)
特点总结:
腾讯云通过预设+自定义结合策略,将易用性与个性化融合。强调“默认即好用”,但也允许用户后续按需定制首页。
3 GCP(Google Cloud Platform)
易用性实现方式:
极简设计 + Material Design,清晰的导航和操作按钮
所有资源都基于“项目”(Project)组织,逻辑结构清晰统一
快速访问:左侧固定“最近使用服务”,支持资源标签搜索
嵌入式文档(右侧面板可调用 Cloud Shell、文档、控制台功能)
- 个性化特征:
首页推荐服务基于用户历史行为
自定义 Dashboard(选定监控视图、服务卡片)
服务面板支持“收起未用服务”,突出当前任务相关模块
特点总结:
GCP 将任务导向与最少打扰原则结合,个性化不打断操作流程,更注重无感知的“隐式个性化”。
4 Microsoft Azure
- 易用性实现方式:
首页为“仪表盘(Dashboard)”,支持完全自定义(拖拽卡片)
左侧全局导航保持一致,服务分类明确(Compute、Storage、AI 等)
强大的资源管理视图(Resource Group)和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
- 个性化特征:
多仪表板管理:用户可创建多个首页仪表盘用于不同项目/角色
仪表盘小部件丰富(服务、指标图表、警报、文档)
提供“模板化仪表盘”用于快速搭建工作区
- 特点总结:
Azure 将个性化视为核心特性,高度定制的首页和服务面板适合专业用户,但对新手存在一定门槛。
5 对比总览(从易用性与个性化交汇角度)
维度 腾讯云 GCP Azure
设计风格 导航清晰、功能模块现代化 极简 + 功能卡片导航 以仪表盘为核心,自由拖拽布局
易用性基础 结构浅、学习成本低、命名本地化 任务驱动、术语标准、搜索强 结构统一、资源视图强、企业级思维
个性化能力 首页模块可定制,角色导向模式 隐式推荐、自定义服务视图 多仪表盘、小部件系统,个性化最强
适用人群 中小企业开发者、新手友好 DevOps/开发者、数据科学家 运维、架构师、企业 IT 团队
学习曲线 低 中(术语专业但结构简单) 中高(高度定制需学习)
6 总结:易用性 + 个性化的融合思路
思维原则 含义与应用
默认即好用(Opinionated UX) 初次使用即有合理布局和推荐服务(如腾讯云/GCP)
渐进式个性化 随用户行为逐渐适配(如 GCP 自动推荐服务)
显式个性化配置 用户可控地修改首页视图和服务卡片(如 Azure 仪表盘、腾讯云卡片设置)
角色视角切换 不同使用者(开发、运维、财务)展示不同视图(腾讯云有初步支持)
设计或评估云平台的控制台,建议结合:
默认体验设计(支持新手)、隐式推荐机制(辅助老手)、可配置仪表盘系统(供专家深度使用).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