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垃圾桶管理系统设计

举报
DS小龙哥 发表于 2025/05/26 16:59:50 2025/05/26
【摘要】 1. 项目开发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密度增加,垃圾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垃圾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手动开盖易造成二次污染、无法实时监测垃圾容量导致清运效率低下、缺乏数据统计难以优化垃圾收集路线。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城市环境卫生和市政管理效率。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能垃圾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传感器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垃圾桶的自动化操作和远程监控。当前市场上大多数智能垃圾...

1. 项目开发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密度增加,垃圾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垃圾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手动开盖易造成二次污染、无法实时监测垃圾容量导致清运效率低下、缺乏数据统计难以优化垃圾收集路线。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城市环境卫生和市政管理效率。

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能垃圾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传感器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垃圾桶的自动化操作和远程监控。当前市场上大多数智能垃圾桶功能单一,仅具备基础感应开盖功能,缺乏压缩、多参数监测等高级特性。

本项目旨在开发一套集成度高、功能完善的智能垃圾桶管理系统。系统将机械结构、传感器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有机结合,实现垃圾桶的自动开盖、垃圾压缩、满载预警和远程监控等功能。该系统的应用将显著提升垃圾管理效率,降低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为智能垃圾桶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本项目的实施将推动垃圾管理从传统人工模式向智能化、数据化方向转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设计实现的功能

(1)红外感应自动开盖功能:通过APDS-9960手势识别模块检测用户接近动作,自动控制垃圾桶盖开启,实现非接触式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2)压缩机构控制功能:采用MG90S舵机驱动压缩机构,对桶内垃圾进行机械压缩,增加垃圾桶有效容量,减少清运频率。

(3)超声波测距监测功能:通过HC-SR04超声波模块实时测量垃圾表面高度,结合预设阈值判断满载状态,及时发出清运提醒。

(4)高精度称重功能:集成HX711称重模块,实时监测垃圾桶内垃圾重量,为垃圾清运调度提供数据支持。

(5)无线数据传输功能:采用SX1278 LoRa模块实现远程通信,将垃圾桶状态数据实时传输至管理平台,支持Class C通信模式确保传输可靠性。

(6)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功能:综合处理重量、距离等多源传感器数据,通过算法优化提高状态判断准确性。

(7)低功耗管理功能:在非活动时段自动进入低功耗模式,平衡系统响应速度与能耗需求。

3. 项目硬件模块组成

(1)主控单元:STM32F103RCT6微控制器,作为系统核心处理传感器数据并控制各执行机构。

(2)传感检测单元:

  • APDS-9960手势识别模块:检测用户接近动作
  • HC-SR04超声波模块:测量垃圾高度
  • HX711称重模块:监测垃圾重量

(3)执行机构单元:

  • MG90S舵机:驱动压缩机构
  • 12V直流电机:控制桶盖开合

(4)通信单元:

  • SX1278 LoRa模块:实现远程无线通信
  • PCB天线:优化信号传输质量

(5)电源管理单元:

  • LM2596降压模块:提供稳定5V电源
  • TP4056充电管理:锂电池充放电控制

(6)结构辅助单元:

  • 304不锈钢桶体:确保结构强度
  • 硅胶密封圈:防止液体渗漏
  • 尼龙传动机构:实现压缩动作

4. 设计思路

系统设计采用模块化思想,将复杂功能分解为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硬件架构以STM32微控制器为核心,通过标准接口连接各功能模块,确保系统可扩展性和维护便利性。

机械结构设计考虑实际使用场景需求,采用上开盖式结构方便投掷垃圾。压缩机构位于桶体上部,通过连杆机构将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压缩动作。桶体材料选用耐腐蚀不锈钢,关键部位增加密封设计防止液体泄漏。

传感器布局方案经过多轮优化:APDS-9960模块安装在桶体前侧斜面上方,确保最佳检测角度;超声波传感器垂直安装在桶盖内侧,避免测量盲区;称重传感器集成于桶体底部四角,通过结构设计保证测量精度。

通信系统采用LoRa技术解决远距离传输问题。设计实现Class C工作模式,在保证实时性的同时优化功耗管理。数据传输协议采用自定义轻量级格式,包含设备ID、传感器数据、状态标志等必要字段。

软件架构采用前后台系统设计。中断服务程序处理传感器数据采集和紧急事件响应,主循环实现业务逻辑处理和通信调度。关键算法包括:超声波测距的温度补偿算法、称重传感器的自动校准算法、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状态判断算法等。

5. 系统功能总结

功能模块 技术指标 实现方式 性能参数
自动开盖 响应时间≤0.5s APDS-9960检测+舵机控制 检测距离0-30cm
垃圾压缩 压缩比≥2:1 MG90S舵机+连杆机构 压缩力≥20N
满载检测 精度±1cm HC-SR04超声波测距 量程2-100cm
重量统计 精度±10g HX711+应变片 量程0-30kg
无线传输 传输距离≥1km SX1278 LoRa模块 发射功率20dBm
电源管理 待机时间≥30天 锂电池+低功耗设计 容量2000mAh

6. 技术方案

系统硬件设计注重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主控电路采用四层PCB设计,严格区分数字地和模拟地。传感器接口增加滤波电路,通信模块使用独立电源供电。机械结构通过SolidWorks进行应力分析,确保长期使用不变形。

软件技术方案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底层驱动包括各模块的初始化程序和通信协议栈;中间层实现传感器数据采集和预处理;应用层完成业务逻辑处理和用户接口。关键算法采用查表法和数字滤波相结合的方式优化性能。

通信协议设计考虑物联网设备特点。数据包采用紧凑型结构,包含2字节帧头、1字节设备ID、4字节传感器数据、1字节状态标志和2字节CRC校验。传输机制实现自动重传和确认应答,确保数据可靠性。

功耗管理方案综合多种技术手段。硬件方面选用低功耗器件,软件方面实现动态时钟调整和外设智能关断。系统工作时序精心设计,使各模块分时工作,峰值电流控制在500mA以内。

安全防护措施贯穿系统设计。硬件增加过流保护电路,软件实现看门狗定时器和异常状态检测。通信数据采用AES-128加密,防止信息泄露。结构设计考虑防水防尘,达到IP54防护等级。

7. 使用的模块的技术详情介绍

(1)STM32F103RCT6主控芯片:

  • ARM Cortex-M3内核,72MHz主频
  • 256KB Flash,48KB SRAM
  • 3个SPI接口(用于连接HX711、SX1278)
  • 2个I2C接口(连接APDS-9960)
  • 4个通用定时器(PWM生成)
  • 工作电压2.0-3.6V,低功耗模式电流<50μA

(2)HX711称重模块:

  • 24位高精度ADC
  • 可编程增益:128或64
  • 采样速率:10/80Hz可选
  • SPI接口通信
  • 内置稳压电路,直接连接应变片
  • 工作电流<1.5mA

(3)HC-SR04超声波模块:

  • 测量范围:2cm-400cm
  • 测量精度:3mm
  • 工作频率:40kHz
  • 触发信号:10μs高电平
  • 工作电流:15mA
  • 测量角度:15度

(4)APDS-9960手势识别模块:

  • 集成红外LED和光电二极管
  • 支持接近检测(0-30cm)
  • 支持上下左右手势识别
  • I2C接口(最大400kHz)
  • 工作电流:典型值65μA
  • 4合1光电二极管阵列

(5)MG90S舵机:

  • 工作电压:4.8-6.6V
  • 堵转扭矩:1.8kg·cm
  • 动作速度:0.11s/60°
  • 转动角度:180°
  • PWM控制信号周期:20ms
  • 工作电流:100-300mA

(6)SX1278 LoRa模块:

  • 工作频段:433/868/915MHz
  • 接收灵敏度:-148dBm
  • 最大发射功率:20dBm
  • 传输距离:>5km(视距)
  • 支持LoRaWAN协议
  • 工作电流:接收11mA,发射120mA

8. 预期成果

项目实施将产出完整的智能垃圾桶硬件系统和配套软件平台。硬件系统包括:

  • 不锈钢桶体(容量30L)1套
  • 控制电路板(含STM32主控)1套
  • 传感器模块(称重、超声波、手势识别)各1套
  • 执行机构(舵机+压缩装置)1套
  • LoRa通信模块1套

软件成果包括:

  • 嵌入式固件程序(Keil工程)
  • 上位机管理平台(C#开发)
  • 移动端监控APP(Android版)
  • 云端数据服务(阿里云部署)

技术指标达成:

  • 垃圾桶有效容量提升100%
  • 清运效率提高40%
  • 误报率<1%
  • 平均无故障时间>5000小时
  • 数据传输成功率>99.5%

项目文档成果:

  • 硬件原理图(PDF格式)
  • PCB设计文件(Altium Designer)
  • 结构设计图纸(SolidWorks)
  • 用户手册(含安装维护指南)
  • 测试报告(各项功能验证)

9. 总结

本智能垃圾桶管理系统设计集成了机械、电子、通信等多领域技术,实现了垃圾桶的智能化升级。系统具有以下创新点:

  1.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提高状态判断准确性
  2. 独创的连杆压缩机构设计实现高效压缩
  3. 优化的LoRa通信协议确保远程传输可靠性
  4. 低功耗设计显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项目实施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包括:复杂环境下的传感器抗干扰设计、机械结构的耐久性测试、无线通信的可靠性保障等。通过多次迭代优化,这些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

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本系统具有功能全面、性能稳定、扩展性强等优势。特别是集成了压缩功能和重量统计,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实用价值。系统设计预留了GPS模块接口和太阳能充电接口,为后续功能扩展奠定基础。

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推动垃圾管理行业的智能化进程,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可在以下方面继续完善:增加AI图像识别实现垃圾分类、集成太阳能供电系统、开发大数据分析平台优化清运路线等。


main.c 源码

#include "stm32f1xx_hal.h"
#include "FreeRTOS.h"
#include "task.h"
#include "queue.h"
#include "timers.h"
#include "semphr.h"
#include "hx711.h"
#include "ultrasonic.h"
#include "apds9960.h"
#include "servo_mg90s.h"
#include "sx1278.h"
#include "power_mgmt.h"
#include "watchdog.h"

// 硬件句柄定义
extern SPI_HandleTypeDef hspi2;
extern I2C_HandleTypeDef hi2c1;
extern TIM_HandleTypeDef htim2;
extern TIM_HandleTypeDef htim4;

// 全局变量
QueueHandle_t xSensorQueue;
SemaphoreHandle_t xLoraTxSemaphore;
volatile bool system_active = true;

// 任务优先级定义
#define TASK_PRIO_SENSOR_POLL    ( tskIDLE_PRIORITY + 2 )
#define TASK_PRIO_DATA_PROCESS   ( tskIDLE_PRIORITY + 1 )
#define TASK_PRIO_SERVO_CONTROL  ( tskIDLE_PRIORITY + 3 )
#define TASK_PRIO_COMMUNICATION  ( tskIDLE_PRIORITY + 1 )

/* 数据结构体 */
typedef struct {
    float weight;
    uint16_t distance;
    uint8_t gesture;
} SensorDataTypeDef;

/* 硬件抽象层函数 */
void SystemClock_Config(void);
void MX_GPIO_Init(void);
void MX_SPI2_Init(void);
void MX_I2C1_Init(void);
void MX_TIM2_Init(void);
void MX_TIM4_Init(void);

int main(void) {
    HAL_Init();
    SystemClock_Config();
    MX_GPIO_Init();
    MX_SPI2_Init();
    MX_I2C1_Init();
    MX_TIM2_Init();
    MX_TIM4_Init();
    
    // 初始化外设
    HX711_Init(GPIOB, GPIO_PIN_0, GPIO_PIN_1);  // 称重传感器
    Ultrasonic_Init(GPIOA, GPIO_PIN_0, GPIO_PIN_1); // 超声波
    APDS9960_Init(GPIOB, GPIO_PIN_8);           // 手势识别
    Servo_Init(GPIOA, GPIO_PIN_7);              // 舵机控制
    SX1278_Init(&hspi3);                        // LoRa模块
    PowerMgmt_Init(GPIOA, GPIO_PIN_5);          // 电源检测
    Watchdog_Init(MAX813L);                     // 看门狗初始化

    // 创建队列与信号量
    xSensorQueue = xQueueCreate(15, sizeof(SensorDataTypeDef));
    xLoraTxSemaphore = xSemaphoreCreateBinary();

    // 创建任务
    xTaskCreate(SensorPollTask, "SensorPoll", 256, NULL, 
                TASK_PRIO_SENSOR_POLL, NULL);
    xTaskCreate(DataProcessTask, "DataProc", 256, NULL, 
                TASK_PRIO_DATA_PROCESS, NULL);
    xTaskCreate(ServoTask, "ServoCtrl", 256, NULL, 
                TASK_PRIO_SERVO_CONTROL, NULL);
    xTaskCreate(CommTask, "Comm", 512, NULL, 
                TASK_PRIO_COMMUNICATION, NULL);
    xTaskCreate(PowerTask, "Power", 128, NULL, 
                TASK_PRIO_COMMUNICATION, NULL);
    xTaskCreate(WatchdogTask, "Watchdog", 128, NULL, 
                tskIDLE_PRIORITY + 1, NULL);

    // 启动调度器
    vTaskStartScheduler();

    // 错误处理
    while(1);
}

/* 传感器数据采集任务 */
void SensorPollTask(void *pvParameters) {
    SensorDataTypeDef sensor_data = {0};
    
    while(1) {
        // 读取称重数据
        sensor_data.weight = HX711_Read();
        
        // 超声波测距
        sensor_data.distance = Ultrasonic_GetDistance();
        
        // 手势识别
        sensor_data.gesture = APDS9960_ReadGesture();
        
        // 发送数据到处理队列
        xQueueSend(xSensorQueue, &sensor_data, portMAX_DELAY);
        
        vTaskDelay(pdMS_TO_TICKS(500)); // 500ms采样
    }
}

/* 数据处理任务 */
void DataProcessTask(void *pvParameters) {
    SensorDataTypeDef data;
    
    while(1) {
        if(xQueueReceive(xSensorQueue, &data, portMAX_DELAY) == pdPASS) {
            // 满载判断(假设阈值10kg)
            if(data.weight > 10000) {
                xSemaphoreGive(xServoTxSem); // 触发压缩
            }
            
            // 手势开盖(挥手动作)
            if(data.gesture == GESTURE_SWIPE) {
                Servo_OpenLid();
                vTaskDelay(pdMS_TO_TICKS(2000)); // 保持开盖2秒
                Servo_CloseLid();
            }
            
            // LoRa数据上传
            if(xSemaphoreTake(xLoraTxSem, 0) == pdTRUE) {
                char payload[64];
                sprintf(payload, "{\"wt\":%.2f,\"dist\":%d}", 
                       data.weight/1000.0, data.distance);
                SX1278_SendData(0x1234, payload, strlen(payload));
            }
        }
    }
}

/* 舵机控制任务 */
void ServoTask(void *pvParameters) {
    while(1) {
        // 压缩机构控制(PWM 500-2500us)
        Servo_Compress();
        vTaskDelay(pdMS_TO_TICKS(3000)); // 压缩持续3秒
        
        // 返回原位
        Servo_Reset();
        vTaskDelay(pdMS_TO_TICKS(1000));
    }
}

/* LoRa通信任务 */
void CommTask(void *pvParameters) {
    while(1) {
        if(xSemaphoreTake(xLoraTxSem, portMAX_DELAY) == pdTRUE) {
            // 发送环境数据
            char payload[64];
            sprintf(payload, "{\"status\":\"normal\"}");
            SX1278_SendData(0x1234, payload, strlen(payload));
        }
    }
}

/* 电源管理任务 */
void PowerTask(void *pvParameters) {
    while(1) {
        PowerStatusTypeDef status = PowerMgmt_GetStatus();
        
        // 低电量进入深度睡眠
        if(status.battery < 3.3) {
            Servo_Disable();
            APDS9960_Sleep();
            EnterStopMode();
        }
        
        vTaskDelay(pdMS_TO_TICKS(60000)); // 1分钟检测
    }
}

/* 看门狗任务 */
void WatchdogTask(void *pvParameters) {
    while(1) {
        Watchdog_Refresh();  // MAX813L喂狗
        vTaskDelay(pdMS_TO_TICKS(1000));
    }
}

整体设计思路

分层架构设计

  1. 感知层

    称重采集

    float HX711_Read(void) {
        HAL_GPIO_WritePin(GPIOB, GPIO_PIN_0, GPIO_PIN_RESET);
        HAL_SPI_Receive(&hspi2, rx_buffer, 3, 100);
        HAL_GPIO_WritePin(GPIOB, GPIO_PIN_0, GPIO_PIN_SET);
        return (rx_buffer[1]<<8 | rx_buffer[2]) * 0.001;
    }
    

    超声波测距

    uint16_t Ultrasonic_GetDistance(void) {
        TRIG_SendPulse(GPIOA, GPIO_PIN_0);
        return TIM_GetCapture2(TIM4) / 58.0; // 声速340m/s
    }
    
  2. 决策层

    满载判断算法

    bool CheckOverflow(float weight) {
        return (weight > 10000) ? true : false; // 10kg阈值
    }
    

    手势优先级处理

    void HandleGesture(uint8_t gesture) {
        if(gesture == GESTURE_SWIPE) {
            Servo_OpenLid();
            vTaskDelay(pdMS_TO_TICKS(2000));
            Servo_CloseLid();
        }
    }
    
  3. 执行层

    舵机压缩控制

    void Servo_Compress(void) {
        TIM_SetCompare2(TIM2, 1500); // 1.5ms脉宽
        HAL_TIM_PWM_Start(&htim2, TIM_CHANNEL_2);
    }
    

    LoRa数据透传

    void SX1278_SendData(uint8_t addr, char *payload, uint16_t len) {
        SX1278_SetTxPower(20); // 20dBm
        SX1278_SendPacket(addr, payload, len);
    }
    

关键技术实现

  1. 低功耗策略

    RTC定时唤醒

    void EnterStopMode(void) {
        __HAL_RCC_USART1_CLK_DISABLE();
        HAL_PWR_EnterSTOPMode(PWR_MAINREGULATOR_ON, PWR_STOPENTRY_WFI);
    }
    

    动态电压频率调节

    void AdjustCPUFrequency(uint8_t level) {
        if(level == 0) __HAL_RCC_SYSCLKConfig(RCC_SYSCLKSOURCE_HSI);  // 8MHz
        else if(level == 1) __HAL_RCC_SYSCLKConfig(RCC_SYSCLKSOURCE_PLLCLK);  // 72MHz
    }
    
  2. 数据可靠性保障

    双存储机制

    void SaveLog(LogTypeDef log) {
        if(SX1278_WriteToFlash(log) != HAL_OK) {
            AT24C02_WriteLog(log); // 备用EEPROM存储
        }
    }
    
    • 数据校验:CRC16+累加和双重校验

异常处理机制

  1. 三级容错设计

    • 硬件看门狗:MAX813L复位(1.2秒超时)
    • 软件看门狗:任务心跳监测(xTaskNotify)
    • 数据校验:CRC16校验失败自动重采
  2. 故障恢复流程

    graph TD
    A[系统启动] --> B{电源正常?}
    B -->|| C[加载配置]
    B -->|| D[启用超级电容]
    C --> E[初始化传感器]
    D --> E
    E --> F[进入运行态]
    F --> G{检测到故障?}
    G -->|| H[触发看门狗]
    G -->|| F
    

设计亮点

  1. 多模控制融合
    • 红外感应与手势控制协同工作(挥手优先级高于自动开盖)
    • 压缩机构与称重数据联动(满载自动触发)
  2. 高效能源管理
    • 深度睡眠模式功耗<10mA(RTC运行状态)
    • 动态调整CPU频率(8MHz/72MHz切换)
  3. 抗干扰设计
    • TVS管(SMAJ5.0A)电源防护
    • π型滤波(10Ω+100nF+10Ω)

预期成果

  1. 垃圾满载检测准确率>98%
  2. 手势识别响应时间<500ms
  3. LoRa通信距离>5km(视距环境)
  4. 待机功耗≤15mA(正常运行模式)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