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PPT的实践策略、价值探究与未来突破
作者:watermelo37
涉及领域:Vue、SpingBoot、Docker、LLM、python等
---------------------------------------------------------------------
温柔地对待温柔的人,包容的三观就是最大的温柔。
---------------------------------------------------------------------
生成式PPT的实践策略、价值探究与未来突破
小瓜有话说
最近有个热点,就是deepseek+kimi上的AiPPT实现一分钟生成PPT,据说效果不错。甚至还引发了一波利用信息差的PPT模版赚钱热潮:通过闲鱼等平台挂售大学生帮忙做PPT的服务链接,通过接受用户的要求和描述,让deepseek生成大纲,再让AiPPT生成PPT,然后拖一会假装赶工期(甚至还能收取加急费),最后将AiPPT生成的文档发送给客户,一般收费在10元左右。
其中deepseek的作用是利用其良好的中文适应性和逻辑推理能力,产出更有水准的大纲。然后将生成的大纲喂给AiPPT,选择模版从而生成对应的ppt。
好像很神奇?真的吗?今天和小瓜一起来起底“一分钟生成ppt”的奥秘,看它是否真的有那么神奇。
已经熟悉一分钟生成PPT流程的读者请直接从二、AiPPT的实用价值探究开始阅读
一、一分钟生成PPT的技术路线与实践分享
将ppt的主题和核心内容提供给deepseek生成大纲,这里就用“组会介绍AI+PPT的自动化工具”为ppt主题做示范。
提问如下:
回答如下,当然,这份deepseek给出的大纲与我想要的内容相距甚远,组会要真这么浮夸老板得杀了我:
然后打开kimi, 点击PPT助手工具,直接将大纲发给它。
然后会发现,哪怕已经有了大纲,让他根据这个大纲生成ppt,他却神经质般的重新生成了一个大纲,为什么?先按下不表,后面揭秘。
在重新生成的大纲末尾,点击一键生成ppt,选择你需要的模版,静候一分钟查看PPT效果。
洋洋洒洒的一个ppt文档就生成了,说实话咋一看还真像那么一回事,还可以去编辑,最后下载到本地即可,目前是免费的噢!
二、AiPPT的实用价值探究
1、AiPPT ≠ kimi
首先我要纠正一个错误:就是很多人认为是deepseek+kimi生成ppt,这种描述是非常不负责的,kimi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AiPPT是由北京饼干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AI工具,和kimi是合作关系,难道你使用支付宝上的滴滴小程序,就能说滴滴是阿里的产品吗?
人家AiPPT是有官网的:https://www.aippt.cn/
所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把大纲发给kimi的PPT助手,依然会神经质般的生成一个新的大纲,原因很简单,kimi大概是设置了一个prompt,要求将我输入的内容解析为ppt大纲,然后将输出内容通过AiPPT提供的接口生成PPT文档。所以哪怕我直接提供一个大纲,kimi也会僵硬的先“将其解析为PPT大纲”,然后再调用AiPPT的接口。
Prompt(提示词) 是一种用于指导人工智能模型(如语言模型)生成特定内容的输入文本。它告诉模型用户想要什么,帮助模型理解任务并生成符合用户需求的输出。
2、优缺点评价
工具是个好工具,填模版能力很强,免费模版也很多,页面比较美观。起码不用自己找模版,不用自己找素材,用好了确实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但要说真的能做好一个PPT,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就是大纲的硬伤,大纲的内容密度非常有限,没办法有效聚焦、内容表面不够泛化、而且Ai生成的内容距离前沿内容还有十万八千里,如果你做的是前沿研究或者高新分享,能被deepseek生成的大纲气死(假数据、错结论)。
然后就是PPT的质量,几乎只能给小学生炫技或者给大学生水作业。太过初级以至于几乎没有多少实际价值:没有动画、套模版同质化严重,缺少逻辑关系(逻辑递进、前后呼应等),缺少图片,哪怕后期修改也会发现根本就没有保留可以替换图片的位置,ppt内容只是将文字大纲进行了二维排版而已。基本上可以说将ppt做成了pdf,只有二维输出内容的效果,没有动画演示的实质作用。
那AiPPT的未来有哪些可以突破的方向策略呢?
三、AiPPT可能的突破性发展
小瓜在这里以一名开发工程师的视角谈一谈AiPPT可能的发展之路,请注意,以下内容只是个人愚见。我们使用的功能是已经开放的成熟的功能模块,我相信AiPPT开发公司已经在更优质的PPT生成道路上走了很远了。
1、动态布局引擎深度改造
在解析大纲生成PPT的过程中,一定会通过语义解析来匹配对应的元素,比如市场分析部分会考虑SWOT分析的PPT素材,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内容领域与PPT领域的适配度。
那么能否通过同样的方法给不同领域的内容设置不同的动态布局引擎呢?学术领域和商业领域的PPT布局风格迥异,不进行区分就会给人同质化严重的印象。
2、逻辑关系验证系统
生成量化检测逻辑关系的算法,构建双向验证管道来确保PPT内容的逻辑关系不会被AI幻觉扰乱或者在递进问答中遗失。
3、建立动态模板质量评估体系
借鉴专项债券绩效管理方法论,构建四维评估模型:
配合自动化测试框架实现持续优化:
四、进阶:构建PPT生成领域的GPT-Engineer
1、将PPT生成转化为多目标优化问题
求解策略:
- 使用GNN构建模板-内容适配度图谱
- 引入NSGA-II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
- 基于DDPM的渐进式布局生成
2、利用Docker实现生成式PPT的工程化构建
通过声明式语法定义运行环境,确保开发/测试/生产环境一致性(消除"在我机器上能运行"问题);将安装依赖、编译代码、配置环境等操作固化为可重复执行的指令序列;通过多阶段构建实现资源优化。
第一阶段用来构建训练模型的环境,requirements.txt是docker中python的列表,train.py是用来训练的python脚本文件。
第二阶段用来构建生产运行环境。
Dockerfile内容如下:
五、结语
目前的生成式PPT在成果上还略显生硬,同质化严重,未来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希望未来大家都能用上优质的一键PPT。
只有锻炼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