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举报
yd_254029374 发表于 2025/03/04 19:02:32 2025/03/04
【摘要】 单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全局访问点。它通过私有化构造函数、自行创建实例和静态方法(如`getInstance()`)实现。适用于数据库连接池、日志管理器等需要全局唯一对象的场景。常见的实现方式包括饿汉式、懒汉式、双重检查锁、静态内部类和枚举。线程安全问题可通过`synchronized`或双重检查锁解决,同时需防止反射和序列化破坏单例。优点是避免资源浪费,缺点

1. 什么是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是一种 创建型设计模式,确保一个类 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 全局访问点 来获取该实例。它的核心目标是控制对象的创建过程,避免资源重复占用或状态不一致。

核心原则

  • 私有化构造函数:禁止外部通过 new 创建实例。
  • 自行创建实例:类内部负责创建唯一实例。
  • 全局访问点:通过静态方法(如 getInstance())提供实例访问。

2. 应用场景

单例模式适用于需要 全局唯一对象 的场景,例如:

  • 数据库连接池(避免频繁创建连接)
  • 日志管理器(统一记录日志)
  • 配置信息类(全局共享配置)
  • 线程池、缓存系统、硬件驱动访问等

3. 单例模式的实现方式

3.1 饿汉式(Eager Initialization)

  • 特点:类加载时就创建实例,线程安全但可能浪费资源。
  •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 私有构造函数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3.2 懒汉式(Lazy Initialization)

  • 特点:延迟实例化,首次调用 getInstance() 时创建实例。
  • 问题:线程不安全(多线程可能创建多个实例)。
  •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3.3 线程安全的懒汉式(加锁)

  • 特点:通过 synchronized 关键字保证线程安全,但性能较低。
  •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3.4 双重检查锁(Double-Checked Locking)

  • 特点:减少锁的粒度,提升性能,同时保证线程安全。
  •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 instance;  // volatile 防止指令重排序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 第一次检查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
                if (instance == null) {  // 第二次检查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instance;
    }
}

3.5 静态内部类(Holder)

  • 特点:利用类加载机制保证线程安全,且延迟加载。
  •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class Hold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Holder.INSTANCE;
    }
}

3.6 枚举(Enum)

  • 特点:简洁、线程安全、防止反射攻击和序列化问题。
  • 代码示例
public enum Singleton {
    INSTANCE;  // 单例实例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 业务方法
    }
}

4. 单例模式的线程安全问题

  • 根源:多线程环境下,实例可能被多次创建。

  • 解决方案

    • 使用 synchronized 或双重检查锁(DCL)。
    • 通过静态内部类或枚举实现(推荐)。

5. 防止反射和序列化破坏单例

  • 反射攻击:通过反射调用私有构造函数创建新实例。

    • 解决方法:在构造函数中添加检查逻辑。
  • 序列化问题:反序列化时会创建新对象。

    • 解决方法:实现 readResolve() 方法返回已有实例。

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Singleton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if (instance != null) {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单例已存在!");
        }
    }
    
    // 防止反序列化创建新对象
    protected Object readResolve() {
        return instance;
    }
}

6. 单例模式的优缺点

  • 优点

    • 全局唯一实例,避免资源浪费。
    • 提供统一的访问入口。
  • 缺点

    • 违反单一职责原则(类需管理自身实例)。
    • 可能隐藏类之间的依赖关系,增加测试难度。
    • 长期持有实例可能导致内存泄漏(如 Android 中 Context 单例)。

7. 实际开发中的注意事项

  1. 优先选择枚举或静态内部类:简洁且线程安全。
  2. 避免滥用单例:过度使用会导致代码耦合度高。
  3. 依赖注入框架:如 Spring 默认管理单例 Bean,无需手动实现。
  4. 单元测试:单例可能增加测试复杂度,可通过 Mock 工具解决。

8. 总结

单例模式的核心是 控制实例数量 和 提供全局访问点。实现时需根据场景选择合适的方式:

  • 简单场景:枚举或静态内部类。
  • 复杂线程安全需求:双重检查锁。
  • 框架开发:结合依赖注入容器(如 Spring)。

正确使用单例模式能优化资源管理,但需警惕其潜在的缺点和误用风险。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