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ringBoot和PotsGIS的各省地震震发可视化分析
目录
前言
在之前的博文中,我们对全球地震信息进行了可视化展示。地震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但目前又缺乏科学准确的预测。在无法准确预测的前提下,我们对现今发生的地震信息结合我国的行政区划进行统一展示。目前采集的数据是截止到2023年12月6日的。2023年12月6日以后的,暂时没有采集。
本文使用SpringBoot框架进行开发,将深度分析全国各省的地震震发情况,按照省级行政区划的方式进行空间统计分析,空间数据库依然采用我们熟悉的PostGIS数据库。通过本文可以对全国各省的地震分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快来看看你所在省份是否是地震高发区呢。跟着本文一起来看看吧。
一、后台接口研发
本文后台采用SpringBoot开发框架,数据访问层采用Mybatis-Plus插件。下面将按照MVC开发模式对各层进行设计和实现。
1、控制层实现
控制层主要提供三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是跳转到具体的地图展示页面,第二个方法是根据行政区划code查询地震信息列表,第三个方法是查询行政区划的geojson边界数据。关键代码如下:
2、Mapper访问层
系统的业务层比较简单,只是将控制层的参数传递到数据库中。因此这里不对业务层代码进行深度介绍,由于Mapper访问层是对空间数据库的访问,有必要在此进行一些介绍,让广大朋友知道空间分析函数的基本使用方法。
3、空间查询分析
在本文的需求中,我们需要对省级行政区划内的地震震发信息进行可视化统计,需要使用到st_contains函数。这里需要判断点是否在面数据中,使用数据库客户端来验证一下:
其中,110000是北京市的行政编号,通过行政编码来进行行政区划的过滤。执行上述sql语句后可以看到,北京市的震发数量是18条数据。
二、前端可视化展示
前端空间数据展示使用Leaflet组件展示,静态标注使用Leaflet.canvaslabel.js,图例组件采用leaflet.legend.js。下面来看看前端可视化代码的具体实现过程。
1、主体地图定义
2、行政区划列表定义
3、行政区划定位
在地图右侧列表中,点击定位按钮,可以展示当前省级行政区域的空间范围,同时可以查看对应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地震震发情况。
三、数据分析
经过后台相关接口的开发,以及前端webgis的界面开发,基本已经完成整个各省行政区划内震发数据的可视化过程,下面结合各省份进行分别说明。由于省份信息众多,这里不全部展开,分别按照区域进行选取一些典型省份进行数据分型说明。
1、北京市
北京市是国家首都,首先来看一下北京市的震发情况,点击操作栏中的查看按钮,地图会自动定位到北京市的行政区划范围,同时将北京市内的所有震发点进行展示。
可以看到,北京的地震震发情况比较少,而且震级也不高。一共是18次(以数据库中发布的地震信息为准,仅供参考),最高的震级是3.6级。整体来说,安全系数还是比较高。
2、广东省
广东省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大省,也是南方的城市。来看一下南方城市的地震震发情况如何,首先来看一下总体情况。
截止2023年12月6日,广东的地震次数是61次,最大的震级是4.3级。震级不是很高,还算是比较小的。可以看到在省会附近地震震发很少。
3、青海省
看完北部的省份和南方的城市,再来看一下西部的城市,这里选取青海省作为示例。相信从地图上就可以一眼直观的看到地震震发较多。同时通过图例可以知道,红色是大于5级的地震,在青海省超过5级的地震就有好几个。最大是青海果洛州玛多县的7.4级地震
通过在后台查询,青海省的地震次数有466次,比南方和北方省份多了不少。 通过下图可以看到,这附近的大地震还不少。
4、湖南省
最后来看一下中部省份湖南省的地震情况。地震震发情况如下:
可以看到,作为中部省份,湖南省的地震情况是非常少的。有一些是矿震引起的,不是地质运动引起的。在数据中可以查到一共有8条地震信息,其中最大的震级是3.4级,发生在湖南娄底市双峰县。
通过gis发现了一些时空分布的规律,当我们把地震活动和空间分析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发现,在我们国家的西部地区,也就是喜马拉雅一带,地震活动比较频繁,这也与世界地震带分布有对应关系。
总结
以上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使用SpringBoot框架进行开发,将深度分析全国各省的地震震发情况,按照省级行政区划的方式进行空间统计分析,空间数据库依然采用我们熟悉的PostGIS数据库。通过本文可以对全国各省的地震分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快来看看你所在省份是否是地震高发区呢?通过gis可视化,对我们理解地理分布和活动规律有更多的参考和指导。让我们一起用gis去发现更多有意思的分布情况吧。博文使用数据来源于互联网,如有错误,请指出,必将及时修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指导,万分感谢。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