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ringBoot和PostGIS的震中影响范围可视化实践
目录
前言
地震等自然灾害目前还是依然不能进行准确的预测,当强烈度的地震发生时,其破坏性往往是极大的,给人民群众带来极大的损失。通常,在地震发生之后,应急救援部门会组织相应的救援,在救援的时候往往会根据震中位置以及地震的强度而不一样。这里不过多阐述如何进行灾害的应急救援。作为一名地理信息开发人员,我们可否基于GIS,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信息基础和决策支持。
这里根据全国的行政村级点位数据,通过根据地震的震中位置,根据距离震中的位置,比如1公里范围,1.0公里-3.5公里,3.5公里到5公里等(这里的距离区间设置只是一种参考,实际情况下肯定要考虑其它的因素)。
本文将结合地震信息数据,基于SpringBoot框架开发,PostGis数据库作为空间数据库,Leaflet作为WebGIS可视化组件,重点讲解如何进行地震影响范围分析。如果您对WebGIS的开发有兴趣的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基础数据
由于是WebGIS项目,因此需要叠加影像底图、地震基础信息、全国行政村点位信息。其中影像底图采用xyz瓦片的形式组织,已经在本地离线化。而地震基础信息、全国行政点位信息采用PostGIS数据库进行存储,其数据已经由后台程序进行存储至空间数据库中。下面对这两张表和具体数据进行简要介绍。
1、地震基础信息
地震基础信息的表逻辑结构如下:
表的物理sql语句如下:
2、全国行政村
全国行政村点位表逻辑结构如下所示:
行政村点位的物理sql语句如下:
二、Java后台服务设计
这里的应用程序后台采用Java语言开发,开发框架使用SpringBoot,数据库访问采用Mybatis-Plus。系统整体采用MVC三层设计架构,当前展示的系统访问压力不大,采用单体架构模式。
1、实体类设计
这里仅提供地震覆盖范围查询,因此仅需定义VO视图对象即可,关键代码如下:
2、Mapper类设计
这里定义了数据查询的逻辑,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数据表在设计的时候用的是geometry的字段,而且用的是4326的坐标系,4326默认的单位是度。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米作为长度单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数据类型转换成geography,就可以实现按米来搜索,以上的sql就是一个实例,其中5000米表示5公里,实际项目中可以实现动态传入,这里仅演示功能。
3、控制器设计
service业务逻辑层比较简单,仅实现将控制器的参数传给mapper进行方法调用,因此忽略不写。这里将控制器的代码贴出,供参考:
三、前端展示
前端采用我们熟悉的Leafletjs,而前端开发框架采用bootstrap和Jquery,想改成vue或者React的朋友可以自己进行相应的改造,这里暂不提供改造代码。
前端展示页面主要实现地震信息的查询,地图浏览,缩放、漫游,地震信息分析,地震信息top提示,三级范围展示、图例展示等等。这些功能的具体实例,在之前的博客中有相关的涉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仅提供关键代码供参考。
1、初始化图例
图例主要用于理解地图上的标记,这里我们根据距离震中的不同距离来标识不同的行政点位。关键代码如下:
2、震中位置及影响范围标记
震中位置采用marker的方式进行标记,而影响范围则使用园来标识。
3、行政村点查询及标记
这里使用ajax的方式,由前端将地震发生的经纬度作为接口参数传递到后台,后台经过计算,将不同范围的数据返回到前端,包括经纬度位置,还有距离震中的距离、行政区名称等等。再由前端动态绘制相应的界面。关键代码如下:
最终实际效果如下:
总结
以上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将结合地震信息数据,基于SpringBoot框架开发,PostGis数据库作为空间数据库,Leaflet作为WebGIS可视化组件,重点讲解如何进行地震影响范围分析。行文仓促,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朋友在评论区批评指正。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