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进程模型及可用性特性
组件对象模型(COM)是微软推出的一种软件组件技术,它允许不同的软件组件在多种编程语言中被创建和调用。COM的进程模型和可用性特性是其核心机制之一,它们确保了COM组件的高效和稳定运行。本文将深入探讨COM的进程模型、线程模型、可用性特性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
COM进程模型
COM的进程模型涉及到组件对象和客户程序之间的交互方式。COM提供了进程内和进程外两种组件对象的运行方式。
进程内组件(In-process)
进程内组件与客户程序运行在同一进程空间内。这种模型下,组件对象和客户代码共享相同的地址空间,因此通信效率高,但缺点是组件对象的崩溃可能导致整个进程崩溃。进程内组件通常用于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因为它们避免了跨进程通信的开销。
进程外组件(Out-of-process)
进程外组件与客户程序运行在不同的进程空间内。这种模型下,组件对象和客户代码通过COM的代理/存根机制进行通信,从而避免了直接的地址空间共享。进程外组件提供了更好的隔离性,即使组件对象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到客户程序的稳定性。进程外组件适用于需要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应用场景。
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
DCOM是COM的扩展,它支持不同计算机上的组件对象与客户程序之间的通信。DCOM处理了底层网络协议的所有细节,使得客户程序可以像调用本地组件一样调用远程组件。DCOM的引入,使得COM的透明性从进程透明性拓展到了位置透明性,极大地增强了COM的分布式处理能力。
COM线程模型
COM的线程模型定义了COM对象如何在多线程环境中被使用和管理。COM支持单线程公寓(STA)和多线程公寓(MTA)两种线程模型。
单线程公寓(STA)
在STA模型中,COM对象只能由创建它的线程访问。如果其他线程需要访问这些对象,必须通过代理机制进行。STA模型适用于需要严格线程同步的场景。
多线程公寓(MTA)
在MTA模型中,COM对象可以被多个线程同时访问。MTA模型使用内部锁机制来同步对对象的访问,从而允许多个线程并发访问对象。MTA模型适用于高并发的服务器端应用。
COM可用性特性
COM的可用性特性是指COM组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稳定运行的能力。这些特性包括:
语言无关性
COM是一套跨平台以及跨语言的组件开发规范。这意味着使用不同编程语言开发的组件可以互相操作,极大地增加了不同软件项目间代码的可重用性。
位置透明性
COM组件的可执行文件可以存储在本地或远程位置,而客户程序在调用COM组件时只需指定CLSID或PROGID,无需知道其具体位置。这种位置透明性使得COM组件可以灵活地部署在不同的位置,而不影响客户程序的使用。
版本兼容性
COM组件中的每个接口都有一个固定的ID(IID)。当COM组件升级时,可以通过增加新的接口类来实现新功能,而不需要改变原有的接口类。这样,旧版本的客户端仍然可以正常使用旧接口,而新版本的客户端则可以使用新接口。
即插即用性
COM组件是以动态链接的方式加载运行的,客户程序可以在运行过程中动态地对其载入或卸出。这种即插即用性使得COM组件可以灵活地集成到不同的应用程序中。
信息封装性
COM组件通过接口对外提供服务,组件的实现细节完全隐藏在实现类中。这种信息封装性确保了COM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完全隔离,同时也使得客户端能够通过一套通用的接口与服务端进行通信。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