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OD机试真题-最大社交距离

举报
鱼弦 发表于 2024/10/09 23:46:50 2024/10/09
【摘要】 华为OD机试真题-最大社交距离 介绍最大社交距离问题是在一个给定的空间中,尽可能地让多个个体之间保持最大的距离。这个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疫情期间需要保持社交距离的场景、会场座位安排等。 应用使用场景公共交通: 安排乘客座位以保持安全距离。办公室布局: 办公桌的配置需要满足社交距离要求。活动组织: 在会议或演唱会场所中分配座位以确保观众的安全距离。 原理解释最大社交距离的问题可以...

华为OD机试真题-最大社交距离

介绍

最大社交距离问题是在一个给定的空间中,尽可能地让多个个体之间保持最大的距离。这个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疫情期间需要保持社交距离的场景、会场座位安排等。

应用使用场景

  1. 公共交通: 安排乘客座位以保持安全距离。
  2. 办公室布局: 办公桌的配置需要满足社交距离要求。
  3. 活动组织: 在会议或演唱会场所中分配座位以确保观众的安全距离。

原理解释

最大社交距离的问题可以抽象为在一维数组中放置最多的点,使得最小的间距尽可能大。在一维情况下,可以通过二分查找来有效解决此问题。

算法原理流程图

以下是算法的简要流程:

Start
    Initialize space and number of entities
    Sort positions
    Set initial search range for distance (low, high)
    
    While low <= high
        Calculate mid = (low + high) / 2
        If placement is possible with mid as minimum distance
            Record the configuration
            Set low = mid + 1
        Else
            Set high = mid - 1
    End While

Return the maximum distance achievable
End

算法原理解释

  1. 初始化和排序:首先将可用的位置进行排序。
  2. 二分查找:使用二分查找来确定最大可能的最小间距。
  3. 验证函数:检查特定的间距是否可行(能否在此间距下成功放置所有个体)。
  4. 更新搜索范围:如果当前间距可行,则尝试更大的间距;否则,减少间距。

实际详细应用代码示例实现

def canPlaceEntities(positions, n, minDist):
    count = 1
    last_position = positions[0]
    
    for i in range(1, len(positions)):
        if positions[i] - last_position >= minDist:
            count += 1
            last_position = positions[i]
            if count == n: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def maxSocialDistance(positions, n):
    positions.sort()
    low, high = 0, positions[-1] - positions[0]
    max_dist = 0
    
    while low <= high:
        mid = (low + high) // 2
        if canPlaceEntities(positions, n, mid):
            max_dist = mid
            low = mid + 1
        else:
            high = mid - 1
            
    return max_dist

# Example usage
positions = [1, 2, 8, 4, 9]
n = 3
print("Maximum Social Distance:", maxSocialDistance(positions, n))

测试代码

def test_max_social_distance():
    positions_list = [
        ([1, 2, 8, 4, 9], 3, 3),
        ([3, 6, 9, 12], 2, 9),
        ([10, 20, 30, 40, 50], 5, 10)
    ]
    for positions, n, expected in positions_list:
        result = maxSocialDistance(positions, n)
        assert result == expected, f"Test failed for {positions}, {n}. Expected {expected}, got {result}"
    print("All tests passed.")

test_max_social_distance()

部署场景

该算法可以部署在任何需要调度资源以优化位置分布的系统中。例如,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用于动态安排车辆停靠位置,以提高舒适度和安全性。

材料链接

总结

最大社交距离问题在现代社会的许多场景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合理的算法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并在实际应用中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发展,该算法可以与传感器技术结合,实现自动化的实时调度。同时,在智能城市和物联网环境中,该算法也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