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03
【摘要】 三.模式分类 1.分类汇总根据模式是用来做什么的,可分为创建型(Creational):创建型模式主要用于创建对象结构型(Structural):处理类或对象的组合行为型(Behavioral):描述对类或对象怎样交互和怎样分配职责 2.设计模式的优点① 可以提高程序员的思维能力、编程能力和设计能力。② 使程序设计更加标准化、代码编制更加工程化,使软件开发效率大大提高,从而缩短软件的开发周...
三.模式分类
1.分类汇总
根据模式是用来做什么的,可分为
- 创建型(Creational):创建型模式主要用于创建对象
- 结构型(Structural):处理类或对象的组合
- 行为型(Behavioral):描述对类或对象怎样交互和怎样分配职责
2.设计模式的优点
① 可以提高程序员的思维能力、编程能力和设计能力。
② 使程序设计更加标准化、代码编制更加工程化,使软件开发效率大大提高,从而缩短软件的开发周期。
③ 使设计的代码可重用性高、可读性强、可靠性高、灵活性好、可维护性强。现在这样说肯定有些懵逼,需要在实际开发中才能体会得到真正的好处。
3.设计模式概述
创建型模式:对象实例化的模式,创建型模式用于解耦对象的实例化过程
- 单例模式:某个类只能有一个实例,提供一个全局的访问点。
- 简单工厂:一个工厂类根据传入的参量决定创建出那一种产品类的实例。工厂方法:定义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那个类。
- 抽象工厂:创建相关或依赖对象的家族,而无需明确指定具体类。
- 建造者模式:封装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过程,并可以按步骤构造。
- 原型模式:通过复制现有的实例来创建新的实例。
结构型模式:把类或对象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大的结构
- 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方法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
- 组合模式: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
- 装饰器模式:动态的给对象添加新的功能。
- 代理模式:为其他对象提供一个代理以便控制这个对象的访问。
- 亨元(蝇量)模式:通过共享技术来有效的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
- 外观模式:对外提供一个统一的方法,来访问子系统中的一群接口。
- 桥接模式:将抽象部分和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的变化。
行为型模式: 类和对象如何交互,及划分责任和算法
- 迭代器模式:一种遍历访问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的方法,不暴露该对象的内部结构。
- 模板方法模式:定义一个算法结构,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实现。
- 策略模式:定义一系列算法,把他们封装起来,并且使它们可以相互替换。
- 命令模式:将命令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使得可以用不同的请求来进行参数化。
- 状态模式:允许一个对象在其对象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
- 责任链模式: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使的多个对象都有处理这个请求的机会。
- 备忘录模式:在不破坏封装的前提下,保持对象的内部状态。
- 观察者模式:对象间的一对多的依赖关系。
- 访问者模式:在不改变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增加作用于一组对象元素的新功能。
- 中介者模式: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
- 解释器模式:给定一个语言,定义它的文法的一种表示,并定义一个解释器。
4.各种关系的强弱顺序
泛化 = 实现 > 组合 > 聚合 > 关联 > 依赖
5.实际应用
模块 | 设计模式 | 描述 |
---|---|---|
支付模块 | 策略模式+工厂模式+单例模式+门面模式 | 使用策略来处理不同支付方式,工厂创建支付对象策略类,单例确保全局唯一,门面简化支付接口。 |
投放模块 | 责任链模式 | 使用责任链处理不同投放需求,实现请求的传递和处理。 |
订单状态模块 | 状态模式+观察者模式 | 使用状态模式管理订单状态,观察者模式跟踪状态变化。 |
平台积分模块 | 装饰者模式+享元模式 | 使用装饰者扩展积分功能,享元共享相同的积分对象。 |
开局发票模块 | 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 使用建造者创建发票对象,原型模式复制相似发票。 |
审计日志模块 | 模版方法模式+迭代器模式+桥接模式 | 使用模版方法定义审计流程,迭代器遍历日志,桥接模式连接不同日志存储。 |
树形结构模块 | 组合模式+访问者模式 | 使用组合模式创建树形结构,访问者模式操作节点元素。 |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