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D性能项目日记7:​性能项目一定要有结论

举报
zuozewei 发表于 2024/04/22 12:04:26 2024/04/22
【摘要】 7D性能项目日记7:​性能项目一定要有结论

一、前言

在我做过的每个性能项目的报告中,对应 RESAR 性能工程的容量场景(其他场景有另外的表达形式),都会列一个类似这样的表格:

image.png

同时也会把这个表格做成柱状图。
image.png

这是性能项目中的结论。通常我们在性能项目中只要有数据,就是可以列出这个表格的,但是这里面有些内容需要进一步解析一下。

二、结论解析(第一部分)

首先,历史峰值TPS是否可以拿到?如果可以拿到,是否准确?

这是一个在很多企业中都困难的数据。其实从技术上来说,这个值并不复杂,只要从有业务含义入口的日志中去统计就好了。通过趋势分析,从年-月-日-时-分-秒的层层细化,这个历史峰值的TPS就出来了。

但是!又不得不说但是了,在一些企业中,由于在前期系统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过业务级的趋势统计,所以日志中请求级的统计是可以的,而业务级的统计是困难的。

还有,即便是有业务级的统计,那应该取业务TPS最高时的数据,还是取某个业务TPS最高时的数据成了另一个选择困难点。有人说,这不是一回事吗?还真不是。假设,现在有6个业务分别是:业务1、业务2、业务3、业务4、业务5、业务6。通过查看统计数据,看到业务TPS最高时的数据是这样的:

image.png

显然,总TPS是:650。但是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由于某个业务因为特定的活动或业务需要在某个时间高起来了。结果就变成了这样。

image.png

显然,这时的总TPS是:560。虽然总TPS没有上一个多,但是业务2却比上一个多。这时怎么办?

容量场景的最大TPS是以哪个为对比数据呢。有人说,那我们把一个表格中的业务2扩大到200以上不就好了,其他的也等比扩大。

这样显然是不合理的,都扩大了,对系统容量场景的最大TPS要求就增加了,如果测试结果中的最大TPS远远大于这个历史峰值的TPS,那还好,如果恰好就刚刚大了一点,当历史峰值的TPS等比扩大后,容量结果就变成不达标了,那就得考虑调优、加配置等手段以达标,这时显然就多出来很多工作。

所以,为了不随意扩大统计出来的TPS值,合理的方式是,将上面的两个表格设计成两个容量场景。

其次,目标TPS(这里我列的是历史峰值TPS的3倍)的值是否合理?

这里的几倍在具体的项目中是根据业务增长量来计算的,不是拍脑袋来的。如果历史数据是合理的,业务增长量也是合理的,这个表格才有存在的价值,并且最后的结论也才是精准的。

最后,最大TPS到底是什么值?如果我们给出这样的一个TPS趋势图(先不考虑这个图中有没有瓶颈,仅做为示例)。

image.png

这时的最大TPS是多少呢?根据图中的数据,最大值是943.8。那可不可以认为这个值就是最大TPS呢?

显然是不行的,因为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来,TPS并没有长时间维持在943.8。那么我们判断最大TPS的条件就出来了,就是可以长时间维持住的TPS,也就是最大稳定的TPS,从这个图上看,长时间可以维持住的TPS应该在750左右。

这个值就是本文最上面表格中的最大TPS的来源。

另外:那么是不是这么简单判断就可以了呢?当然不是,还有另外的限制条件。这个疑问留给读者思考吧,可以留言到评论区。

三、结论解析(第二部分)

如果你以为上面的结论就够了的话,显然就过于单纯了。于是有同学说了:嗯,对,上面还没有资源数据,再加上各类资源使用率就完美了。像这样:

image.png

这里我只加一列CPU使用率以展示,实际上,我看有些同学在项目中,还会加上磁盘、内存使用率等数据。

我要说的是,这个不是我想表达的重点。如果你想列资源使用率,可以列在这里,但是,我觉得这个值描述不描述都可以。

如果你是想给运维团队一个参考的报警阈值,那没问题。可以单独给一个表格,因为目标变了,不是给性能结论,而是给运维建议。

我想说的结论的第二部分是:每个系统都要有瓶颈分析。

有人说,在迭代验证类型的性能项目中也要有吗?这样的项目中可以没有,但前提是,这样的性能项目中的瓶颈是已经知道的,不需要重复分析。

这里我提到的每个系统都要有瓶颈分析的做法是,在基准场景中做单业务最大TPS测试时就要有对应的性能瓶颈,即每个性能场景都要对应一个性能瓶颈。记录下这些瓶颈,就会形成分析调优文档。结构如下:

image.png

有了这个文档,才有了项目后续的优化方向。

有人可以会问了,如果我的目标TPS都达到了,是否还要判断性能瓶颈呢?在我的RESAR性能工程逻辑中,我认为是要判断性能瓶颈的,不管目标TPS有没有达到,因为不存在没有瓶颈的性能场景。但是,因为目标TPS已经达到了,所以这个瓶颈判断的重要性就没有那么高了,所以优先级可以降一降,如果项目中没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做了,再来判断不迟。

所以在我看来,一个完整的性能项目中一定要有明确的结论,也一定要有明确的瓶颈分析。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