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据为媒,兰考能源革命按下“快进键”
大雪刚过,河南省兰考县奥吉特蘑菇厂负责人刘峰急切地来到县里的“用电大户”奥吉特蘑菇厂,通过监测终端电力设施排查用电隐患。
“现在种植蘑菇所需要的温度、湿度、二氧化氮全靠这台装置来控制,因此断电时间最长仅能支撑两个小时,一旦用电超负荷、停电过久,菇房的温度、二氧化氮浓度升高,就会导致蘑菇变黄,品质下降。”刘峰说到。
奥吉特蘑菇厂作为兰考县重点扶贫企业,其产量、产值关乎着整个县的经济、民生发展质量。为了提升种植产能,兰考县在用电方面完成了“大考”——最大限度提升新能源利用率,借助智能监测终端及能源互联网平台,制定最优用电策略,大幅降低用电成本、提升蘑菇产能,实现惠农惠民。
这背后,兰考县是如何做的?
▶“驯服”不稳定的风和光,实现电网可预测可调节
河南兰考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物产丰富,风、光等可再生资源开发条件优越。2018年7月,国家能源局批复兰考成为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建设试点县。从此开启了兰考风、光等新能源建设的序幕。
“与火力发电不同的是,新能源发电是靠天吃饭的,很难匹配到用电需求。”兰考县供电公司副总经理王洪林表示,大部分情况下,风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转得起劲,中午午休的时候,光伏又成了发电主力,要想削峰填谷,匹配人们的用电需求,就需要继续投资大量昂贵的储能设备来参与用电调节;同时,不稳定的发电也对农村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如何让电网实现可预测可调节?王洪林笑道:“驯服不稳定的风和光。”
于是,2020年开始,兰考县供电公司、国网河南电力联合华为云,共同打造了可监测、可预测、可调控的能源互联网平台,借助数据中台、物联网、智能数据湖助力电力负荷数据秒级入湖,建立更精细的负荷预测模型,精确预测清洁能源发电量,突破性实现5*24小时不间断新能源供电,新能源就地消纳率快速提升。
这一举措也为产业创新探索出一条高效可行的,县域发展新能源的“云”上智慧路。
▶从数据“金矿”掘金,最大限度发挥新能源发电势能
在兰考县能源互联网平台上,为了更直观地观测、记录县域内发电用电数据,需要对电网路径上的发电端、电网、负荷、储能等设备实现互联。而在这个环节,最具挑战的就是分布式新能源发电设备的数据采集。
一方面,由于风电厂、光伏电站和屋顶光伏等分布式设备来源分散,每一个光伏电站或风电厂都涉及成千上百个太阳能板或数十数百个风机终端,甚至需要“以屋顶为单位”各自为战,这对数据汇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面对波动性强的新能源终端,要想做出最实时、最精准的预测,数据采集的时延要达到苛刻的毫秒级。
想要从数据“金矿”里掘金,首先必须要破解这一难题。对此,国网河南电力联合华为云,利用算法和控制技术,实现了光伏和风电新能源参与电力平衡的精准计算,为电网调节提供策略制定,确保新能源发电安全、稳定的接入电网,让大规模应用新能源发电成为了可能。
具体而言:
在数据接入与采集层面,国网河南电力采用华为云Stack提供的数据中台、物联网等能力建设了新一代数字化系统,华为云Stack云边协同能力支持数据的分钟级采集,实现感知层、平台层、应用层的数据共享,平均时延小于100ms。
同时,华为云Stack提供的智能数据湖,可以做到电力复合数据的秒级入湖、秒级实时分析,建立更精确的复合预测模型,从而精确预测清洁能源的发电量。
大规模利用新能源发电一直是一道世界级的难题,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重构。这一次,最大限度地让新能源参与到电力的调节,兰考做到了。
▶从云上“兰考模式”,看国网河南电力的智慧熵变
“以云为底座开展数字化已成为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华为混合云总裁尚海峰表示,“华为云Stack主张通过全面采纳云原生技术,帮助能源行业加速迈向深度用云,实现能源的数字化,进而推进能源革命。”
此次国网河南电力基于华为云Stack提供的智能数据湖方案协助构建构筑源网、荷、储协同控制平台,支撑新能源电力调度优化策略,精确预测清洁能源发电量,新能源出力短期预测准确率达到96.5%,遥遥超出国际同类标准。
如今,兰考全县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28.9万千瓦,比2016年增长了31倍。随着兰考能源互联网平台的落成,全县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也从21%提高到了97.7%。
“我们下一步就是要打造兰考的数字化、全智能配电网,进一步实现农村能源革命。”王洪林看着一排排娇嫩的小蘑菇,眼中充满希望。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通过与华为云携手,兰考县依托精准的“弹性”用电,为蘑菇种植增添了“智慧”色彩,呈现出一派稳产增收好“丰景”。以电力为媒,兰考国网的华丽蝶变也是国网河南电力的熵变,让大规模应用新能源发电成为了可能,同时也为产业创新探索出了一条高效可行的“兰考模式”,成为中国能源发展历程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