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设计的水平仪(STC589C52+MPU6050)
一、前言
【1】项目背景
水平仪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用于检测物体或设备的水平姿态。在许多应用中,如建筑、制造和航空等领域,保持设备的水平姿态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实现实时的水平检测和显示,基于单片机设计的水平仪是一个常见的解决方案。
数字水平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的仪器。它基于单片机设计,主控芯片为STC89C52,姿态检测采用MPU6050六轴传感器,显示屏用于显示水平姿态数据,锂电池供电。该仪器具有高精度、低功耗、易操作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测绘等领域。
整个系统的设计思路是通过MPU6050获取设备的姿态数据,然后利用STC89C52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最后将计算得到的水平偏移值通过SPI接口传输到0.96寸的OLED显示屏上进行实时显示。
基于单片机设计的数字水平仪具有以下功能特点:
- 主控芯片:本设计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外设接口,能够满足数字水平仪的功能需求。
- 姿态检测:通过MPU6050六轴传感器实现对物体姿态的实时检测,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磁力计等,能够精确测量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倾斜角度。
- 显示屏显示:采用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水平姿态数据,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屏直观地了解物体的倾斜情况。
- 锂电池供电:采用锂电池作为电源,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环保等优点,能够满足数字水平仪长时间工作的需求。
- 低功耗设计:通过合理的硬件设计和软件优化,实现低功耗运行,降低能耗,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 数据存储与传输:内置存储器可存储大量姿态数据,支持USB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 易于操作:数字水平仪具有简洁明了的操作界面,用户只需简单设置即可开始测量,无需复杂的操作步骤。
- 稳定性高:通过高精度的姿态检测和数据处理算法,实现对物体倾斜角度的准确测量,保证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下面是手机上的水平仪软件显示效果: 原理是一样的
【2】项目的关键点包括
(1)硬件设计:包括将STC89C52和MPU6050连接在一起,确保它们之间的通信正常。同时,需要将OLED显示屏与STC89C52通过SPI接口连接起来,以便将姿态数据显示在屏幕上。
(2)软件设计:需要编写嵌入式软件,包括驱动程序和算法,以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显示。主控芯片STC89C52上的程序需要读取MPU6050传感器的数据,并进行姿态计算,然后将结果发送到OLED显示屏上进行显示。
(3)界面设计:在OLED显示屏上实时显示水平偏移值,需要设计一个简洁直观的用户界面,使用户能够清楚地了解设备的姿态状态。
通过该项目,能够实现一个基于单片机设计的水平仪,可以实时检测设备的水平姿态,并将结果显示在OLED屏幕上。这对于许多需要保持设备水平的应用场景非常有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二、项目软硬件设计思路
【1】硬件设计思路
(1)主控芯片选择:选择了STC89C52作为主控芯片。STC89C52是一款常用的单片机,具有丰富的外设接口和强大的处理能力,适合用于嵌入式应用。它具有8位的数据总线和12MHz的主频,能够满足的需求。
(2)姿态检测传感器选择:选择了MPU6050作为姿态检测传感器。MPU6050是一种集成了三轴陀螺仪和三轴加速度计的传感器模块,能够准确地检测设备的姿态变化。它通过I2C接口与主控芯片进行通信,传输姿态数据。
(3)OLED显示屏选择:选择了一款采用SPI接口的0.96寸OLED显示屏。SPI接口可以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适合实时显示姿态数据。OLED显示屏具有高对比度、低功耗和快速响应的特点,非常适合作为水平偏移值的显示设备。
(4)硬件接线:在硬件设计中,需要将STC89C52、MPU6050和OLED显示屏进行合适的接线连接。具体接线方式如下:
将STC89C52的引脚与MPU6050的I2C接口连接,实现主控芯片与姿态传感器之间的通信。
将STC89C52的引脚与OLED显示屏的SPI接口连接,以便将姿态数据传输到显示屏上。
【2】软件设计思路
(1)初始化:在软件设计中,首先需要进行硬件的初始化设置。包括初始化STC89C52的引脚和外设配置,以及初始化MPU6050和OLED显示屏的通信设置。
(2)数据采集:通过主控芯片的I2C接口,读取MPU6050传感器的原始数据。MPU6050提供了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数据,可以通过读取寄存器获取这些数据。
(3)姿态计算:利用获取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数据,进行姿态计算。常见的姿态计算算法包括互补滤波算法和卡尔曼滤波算法。
(4)水平偏移值计算:根据姿态计算的结果,计算出水平偏移值。水平偏移值可以通过比较设备的当前姿态与水平状态的差异来确定。
(5)数据显示:将计算得到的水平偏移值通过SPI接口发送到OLED显示屏。需要设计一个简洁的用户界面,在屏幕上实时显示水平偏移值。
(6)循环执行:以上步骤需要在一个循环中不断执行,以实现实时的姿态检测和显示。循环的周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通常需要考虑到实时性和性能的平衡。
【3】硬件连线说明
在此项目中,硬件模块需要连接到STC89C52单片机的不同引脚。
下面是硬件模块与单片机引脚的连接描述:
(1)MPU6050连接:
- MPU6050的SCL引脚(时钟线)连接到STC89C52的P1.0引脚,作为I2C总线的时钟线。
- MPU6050的SDA引脚(数据线)连接到STC89C52的P1.1引脚,作为I2C总线的数据线。
- MPU6050的VCC引脚连接到电源正极(3.3V或5V)。
- MPU6050的GND引脚连接到电源地线。
(2)OLED显示屏连接:
- OLED显示屏的SCL引脚(时钟线)连接到STC89C52的P1.2引脚,作为SPI总线的时钟线。
- OLED显示屏的SDA引脚(数据线)连接到STC89C52的P1.3引脚,作为SPI总线的数据线。
- OLED显示屏的RST引脚(复位线)连接到STC89C52的P1.4引脚,用于复位显示屏。
- OLED显示屏的DC引脚(数据/命令选择线)连接到STC89C52的P1.5引脚,用于选择发送数据或命令。
- OLED显示屏的CS引脚(片选线)连接到STC89C52的P1.6引脚,用于选中显示屏。
- OLED显示屏的VCC引脚连接到电源正极(3.3V或5V)。
- OLED显示屏的GND引脚连接到电源地线。
三、项目代码设计
#include <reg52.h>
#include <intrins.h>
// 定义OLED显示屏引脚
sbit OLED_RST = P1^0; // RST引脚
sbit OLED_DC = P1^1; // DC引脚
sbit OLED_DIN = P1^2; // DIN引脚
sbit OLED_CLK = P1^3; // CLK引脚
sbit OLED_CS = P1^4; // CS引脚
// 姿态检测传感器相关定义
sbit MPU_SCL = P2^6; // I2C时钟引脚
sbit MPU_SDA = P2^7; // I2C数据引脚
// 定义全局变量
float pitch = 0.0; // 当前设备的俯仰角
// OLED显示屏相关函数
void OLED_WrCmd(unsigned char cmd);
void OLED_WrDat(unsigned char dat);
void OLED_Init();
void OLED_SetPos(unsigned char x, unsigned char y);
void OLED_Fill(unsigned char bmp_data);
void OLED_ShowString(unsigned char x, unsigned char y, unsigned char *str);
// I2C总线相关函数
void I2C_Start();
void I2C_Stop();
unsigned char I2C_WaitAck();
void I2C_Ack();
void I2C_NAck();
void I2C_SendByte(unsigned char dat);
unsigned char I2C_ReadByte();
// MPU6050相关函数
void MPU_Init();
void MPU_WriteReg(unsigned char reg, unsigned char dat);
unsigned char MPU_ReadReg(unsigned char reg);
void MPU_ReadData(short *data);
// 延时函数
void Delay(unsigned int n);
// 主函数
void main() {
unsigned char str[16];
MPU_Init(); // 初始化MPU6050
OLED_Init(); // 初始化OLED显示屏
while (1) {
short data[3];
MPU_ReadData(data); // 读取姿态传感器数据
pitch = -atan2(data[1], data[2]) * (180.0 / 3.14159); // 计算俯仰角度
sprintf(str, "Pitch:%.2f", pitch); // 格式化俯仰角数据
OLED_ShowString(0, 0, str); // 在OLED显示屏上显示俯仰角度
Delay(100);
}
}
// OLED显示屏写命令
void OLED_WrCmd(unsigned char cmd) {
unsigned char i;
OLED_DC = 0;
OLED_CS = 0;
for (i = 0; i < 8; i++) {
OLED_CLK = 0;
if (cmd & 0x80) {
OLED_DIN = 1;
} else {
OLED_DIN = 0;
}
OLED_CLK = 1;
cmd <<= 1;
}
OLED_CS = 1;
}
// OLED显示屏写数据
void OLED_WrDat(unsigned char dat) {
unsigned char i;
OLED_DC = 1;
OLED_CS = 0;
for (i = 0; i < 8; i++) {
OLED_CLK = 0;
if (dat & 0x80) {
OLED_DIN = 1;
} else {
OLED_DIN = 0;
}
OLED_CLK = 1;
dat <<= 1;
}
OLED_CS = 1;
}
// OLED显示屏初始化
void OLED_Init() {
OLED_RST = 0;
Delay(100);
OLED_RST = 1;
Delay(100);
OLED_WrCmd(0xae); // 关闭显示
OLED_WrCmd(0x00); // 设置低列地址
OLED_WrCmd(0x10); // 设置高列地址
OLED_WrCmd(0x40); // 设置起始行地址
OLED_WrCmd(0x81); // 对比度设置
OLED_WrCmd(0xcf); // 设置对比度
OLED_WrCmd(0xa1); // 设置段重映射
OLED_WrCmd(0xc8); // 设置列重映射
OLED_WrCmd(0xa6); // 正常显示
OLED_WrCmd(0xa8); // 多路复用设置
OLED_WrCmd(0x3f); // 设置多路复用
OLED_WrCmd(0xd3); // 设置显示偏移
OLED_WrCmd(0x00); // 设置显示偏移
OLED_WrCmd(0xd5); // 设置显示时钟分频
OLED_WrCmd(0x80); // 设置显示时钟分频
OLED_WrCmd(0xd9); // 设置预充电周期
OLED_WrCmd(0xf1); // 设置预充电周期
OLED_WrCmd(0xda); // 设置COM硬件引脚配置
OLED_WrCmd(0x12); // 设置COM硬件引脚配置
OLED_WrCmd(0xdb); // 设置VCOMH电压倍率
OLED_WrCmd(0x40); // 设置VCOMH电压倍率
OLED_WrCmd(0x8d); // 设置DC-DC电压输出开关
OLED_WrCmd(0x14); // 设置DC-DC电压输出开关
OLED_WrCmd(0xaf); // 打开显示
OLED_Fill(0x00); // 清屏
}
// OLED显示屏设置位置
void OLED_SetPos(unsigned char x, unsigned char y) {
OLED_WrCmd(0xb0 + y);
OLED_WrCmd(((x & 0xf0) >> 4) | 0x10);
OLED_WrCmd((x & 0x0f) | 0x01);
}
// OLED显示屏填充
void OLED_Fill(unsigned char bmp_data) {
unsigned char y, x;
for (y = 0; y < 8; y++) {
OLED_WrCmd(0xb0 + y);
OLED_WrCmd(0x00);
OLED_WrCmd(0x10);
for (x = 0; x < 128; x++) {
OLED_WrDat(bmp_data);
}
}
}
// OLED显示屏显示字符串
void OLED_ShowString(unsigned char x, unsigned char y, unsigned char *str) {
unsigned char c = 0, i = 0;
while (str[i] != '\0') {
c = str[i] - 32;
if (x > 120) {
x = 0;
y++;
}
OLED_SetPos(x, y);
for (i = 0; i < 6; i++) {
OLED_WrDat(F6x8[c][i]);
}
i++;
x += 6;
}
}
// I2C总线开始信号
void I2C_Start() {
MPU_SDA = 1;
MPU_SCL = 1;
Delay(1);
MPU_SDA = 0;
Delay(1);
MPU_SCL = 0;
}
// I2C总线停止信号
void I2C_Stop() {
MPU_SDA = 0;
MPU_SCL = 1;
Delay(1);
MPU_SDA = 1;
Delay(1);
}
// I2C总线等待应答信号
unsigned char I2C_WaitAck() {
unsigned char ack;
MPU_SDA = 1;
Delay(1);
MPU_SCL = 1;
Delay(1);
ack = MPU_SDA;
MPU_SCL = 0;
return ack;
}
// I2C总线发送应答信号
void I2C_Ack() {
MPU_SCL = 0;
MPU_SDA = 0;
Delay(1);
MPU_SCL = 1;
Delay(1);
MPU_SCL = 0;
MPU_SDA = 1;
Delay(1);
}
// I2C总线发送非应答信号
void I2C_NAck() {
MPU_SCL = 0;
MPU_SDA = 1;
Delay(1);
MPU_SCL = 1;
Delay(1);
MPU_SCL = 0;
}
// I2C总线发送一个字节数据
void I2C_SendByte(unsigned char dat) {
unsigned char i;
for (i = 0; i < 8; i++) {
MPU_SDA = (dat & 0x80) >> 7;
dat <<= 1;
Delay(1);
MPU_SCL = 1;
Delay(1);
MPU_SCL = 0;
Delay(1);
}
MPU_SDA = 1;
Delay(1);
MPU_SCL = 1;
Delay(1);
MPU_SCL = 0;
}
// I2C总线读取一个字节数据
unsigned char I2C_ReadByte() {
unsigned char i, dat;
for (i = 0; i < 8; i++) {
dat <<= 1;
MPU_SCL = 1;
Delay(1);
dat |= MPU_SDA;
MPU_SCL = 0;
Delay(1);
}
return dat;
}
// MPU6050初始化
void MPU_Init() {
I2C_Start();
I2C_SendByte(0xd0); // 输入器件地址
I2C_WaitAck();
I2C_SendByte(0x6b); // PWR_MGMT_1寄存器地址
I2C_WaitAck();
I2C_SendByte(0x00); // 写0,唤醒设备
I2C_WaitAck();
I2C_Stop();
}
// MPU6050写寄存器
void MPU_WriteReg(unsigned char reg, unsigned char dat) {
I2C_Start();
I2C_SendByte(0xd0); // 输入器件地址
I2C_WaitAck();
I2C_SendByte(reg); // 寄存器地址
I2C_WaitAck();
I2C_SendByte(dat); // 数据
I2C_WaitAck();
I2C_Stop();
}
// MPU6050读寄存器
unsigned char MPU_ReadReg(unsigned char reg) {
unsigned char dat;
I2C_Start();
I2C_SendByte(0xd0); // 输入器件地址
I2C_WaitAck();
I2C_SendByte(reg); // 寄存器地址
I2C_WaitAck();
I2C_Start();
I2C_SendByte(0xd1); // 输出器件地址
I2C_WaitAck();
dat = I2C_ReadByte(); // 读取数据
I2C_NAck();
I2C_Stop();
return dat;
}
// MPU6050读取数据
void MPU_ReadData(short *data) {
unsigned char i;
unsigned char buf[14];
I2C_Start();
I2C_SendByte(0xd0); // 输入器件地址
I2C_WaitAck();
I2C_SendByte(0x3b); // 寄存器地址
I2C_WaitAck();
I2C_Start();
I2C_SendByte(0xd1); // 输出器件地址
I2C_WaitAck();
for (i = 0; i < 13; i++) {
buf[i] = I2C_ReadByte(); // 读取数据
I2C_Ack();
}
buf[13] = I2C_ReadByte(); // 读取数据
I2C_NAck();
I2C_Stop();
// 数据转换
data[0] = ((short)buf[0] << 8) | buf[1];
data[1] = ((short)buf[2] << 8) | buf[3];
data[2] = ((short)buf[4] << 8) | buf[5];
}
四、总结
这个项目是基于单片机设计的水平仪,使用了STC89C52作为主控芯片和MPU6050作为姿态检测传感器。其主要功能是检测当前设备的姿态,并计算出水平偏移值,最后通过OLED显示屏实时展示。
整个项目涉及到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使用STC89C52作为主控芯片,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和数据处理。MPU6050姿态检测传感器用于获取设备的姿态信息,包括加速度和角速度。OLED显示屏采用SPI接口的0.96寸显示屏,用于将计算得到的水平偏移值实时显示出来。
软件方面,编写嵌入式C程序来实现系统的功能。通过STC89C52与MPU6050进行通信,获取姿态传感器的原始数据。根据这些原始数据进行姿态计算,得到水平偏移值。再将计算得到的水平偏移值通过SPI接口发送给OLED显示屏,实时显示在屏幕上。
项目利用STC89C52和MPU6050实现了一个水平仪,能够检测设备的姿态并计算出水平偏移值,并通过OLED显示屏实时展示。这个水平仪可以在许多应用场景中使用,如建筑工地、航空航天等需要测量水平的领域。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