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逻辑:墨辩的推理步骤
1 墨经的逻辑方法
做为中国最重要的逻辑 论理方法,墨子的推理最注目的部分是哪些?
墨家论理 逻辑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论法则;墨经有一条释“法”字之义。
墨经: 法,所若而然也。
经说: 意,规,员,三也俱,可以为法。
法,是模范的意思,依着同一的模范做,自然得出同样的结果,所以说:“所若而然”。
规矩,模型:
这模范的法,这些规则又从哪里来? 例如做个圆模型,“意” 把思想中的圆的概念,“规”用圆规画出。
法之相与也尽类,若方之相合,说在方。
一方尽类,俱有法而异,或木或石,不害其方之相合。尽类,犹方也,物俱然。
这是说,凡同法的必同类,一方面也可以说,凡同类的必然同法。
所谓科学精神,不外发明事物公共法则拿来应用。怎样的发明,怎样的应用。却是靠论理(逻辑)学。
演绎的逻辑学,是把同法推到同类; 归纳的逻辑学,是从同类求出同法。论理学既在学问上负有这样重大任务,所以他自身当然要有公用法则。
《小取》列出了 七条重要法则:
以类取,以类予
三段论,凡含有三名词,
断案主位名词,也就是小词
断案宾位名词,也就是大词
不见于断案(结论)中的名词,媒词。
论断例子:
凡是中国人皆是亚洲人
墨子是中国人
所以墨子是亚洲人
所谓媒词:
这里 墨子是小词,亚洲人是大词,中国人 为 媒词,在大前提,小前提之间为'取',在小前提和 结论之间为'予'.
2 具体的论理法则
法则1: 或
或也者,不尽也。
-- 《小取》
墨子所谓 “或”,即论理学所谓 特称命题 Particular Proposition 特称命题和全称命题之分,例子:
全称命题: 凡是中国人皆是黄帝子孙。
盖其主位之凡宇包举全中国人而无遗:
或人,某人,此人,彼人为皇帝子孙,此之为 特称命题。 不能穷尽枚举。
不能说此或人之外为皇帝子孙与否,未尝言明也。
法则2: 假
假者,今不然也。
-- 《小取》
墨子所谓假者,即论理学所谓假言命题。 Hypothetical Proposition 例子:
假使今日中国有墨子,则中国可救。 --- 第一段
今有墨子与否,未可知。 --- 第二段
故中国之前途难决也。 --- 第三段
假设的论题不能指实,所以现在不能确定。
法则3: 效
效者为之法也,故中效则是也,不中效则非也。
---《小取》
墨子所谓“效”,殆含法式之义,兼西语 Form Law 两字含义,专求诸论理学,三段论法的 Figure 足够。 苟不中格者,论法不成立。
法则4: 譬
辟,举物而以明之也。
--《小取》
墨子所谓“譬”,伦理学所谓立证 Verification 例子:
哥白尼创行 地球绕太阳 学说,后人考证其学说,乃设为金星,水星应词同一现象之理想而研究。
现代语言表述则是: 先假设模型,然后小心求证。
法则5: 侔
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
--《小取》
墨子所谓 侔,即比较Comparison 之义
比较是 论理学最重要的概念,没有比较,则 论理学不成立。
法则6: 援
援也者,子曰然,我奚独不可以然也?
--《小取》
墨子所谓“援”,其义不甚分明,不敢强解,若附会适用之,则积垒式 Sorites 之三段论法,庶几近之。
例子:
动物属于有机体。 --- 第一段
四足兽属于动物。 --- 第二段
马是四只脚的。 --- 第三段
所以马是有机体。 --- 第四段
这样累积多段,段段相援而成结论。
法则7: 推
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之同于其所取者予之也。
--《小取》
论理学本推论 Inference 之学,故推为本学中第一要件,无待言,但墨子之定义颇深奥,不敢强行解读。
2 小结
本节略显枯燥,但是非常醒目和详细。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