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和逻辑:矛盾也有不同处?辩证矛盾和形式逻辑矛盾
1 宇宙尺度的简介:矛盾律
存在两个不同的宇宙规律观
`
(一) 认为发展是进化的过程,是事物的减少和增加,是重复;
(二) 认为发展是冲突的过程,对立的统一
(统一物分成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而两个对立又互相关联着)
`
其中第二个也就是认为宇宙处处都是对立统一的,充满矛盾的。
这与这里的矛盾律有些类似的地方。
在宇宙时空中,矛盾不可避免,在同一时空中可能同时为真。 这里有一个时间和空间的问题。
不同之处个人认为,在形式逻辑的同一思维过程中,其两个对立的思想不能是同时为真的,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否定(相互矛盾、相互反对)的思想不能同时为真,其中必有一假。
`
因此矛盾律对形式思维的要求是就“同一思维过程”而言的,
如果不在同一思维条件下,即在不同时间或不同方面(不同一关系)或不同一对象的两个相互矛盾或否定的思想,则不构成矛盾律。
比如一个勇士同时拥有矛和盾。
1.1 矛盾的几个例子:
- 古典的例子 一
“自相矛盾”这一成语出自于《韩非子.难一》中的一篇寓言故事: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如果在说话、写文章时粗心大意,不注意思想的前后一贯性,也会出现“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如果将不同时空,或者历史时期的事件放在同一个时间点和环境中看,也会产生一种“自相矛盾”的效果。
- 古典的例子 二
语言上的矛盾表述:
`“杨尚书 因散布《鸡肋》谣言被曹丞相无故罢免诛杀”`
不难发现其中的矛盾,即肯定杨尚书是“因散布《鸡肋》谣言被诛杀的”(即他的被罢免和诛杀是有原因的),
又肯定其是“无故”的(即他的被罢免诛杀是没有原因的)。
这样同时肯定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
形式逻辑中的矛盾律是思维的规律,只在思维领域和思想的语言表达中起作用,即只排除同一思维过程中的逻辑矛盾,并不否认客观事物的内在矛盾,从而有别于辨证矛盾。
- 禁止矛盾的定律
两个矛盾的命题,必然有一个假,以保证思维的确定性。
- 矛盾的古代故事,兵器
理性矛盾句
他是死难者中唯一的幸存者
他的同胞兄弟是独子
张三不小心谋杀了李四。
这个寡妇有丈夫。
色彩和预期矛盾
敬爱的总理受到了坏人的谴责
电站外高挂一块告示牌: 严禁触摸电线,500伏特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一位小伙子在给他女朋友的信中写道:
爱你如此之深,以至于为你赴汤蹈火。
星期六若不下雨,定赴约。
2 悖论逻辑 思维矛盾
重物和轻物 两个叠加下落速度
A 100kg
B 50kg
A重B轻 所以 A快B慢,
A +B 重 A轻,所以 A + B 快于 A
A快B慢 所以,A+B 要慢于 A
- 矛盾律反例
国王与大公鸡
说谎者悖论: 一个人说了唯一一句话: 我的这句话是谎话
罗素悖论: 所有不以自身为元素的类所构成的类是不是自身的元素?
理发师悖论: 给并且只给本村不能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的理发师是否给自己理发?
逻辑学中有这样一条定理: 逻辑矛盾蕴含一切,如果矛盾就让他爆炸。
(A^ !A) -> B /// A与非A的并集 包含B,从逻辑矛盾可以推出一切命题。 算术理论中增加一条公理。 1 = 0 由于该理论已证明 1 != 0,
故该理论有矛盾,如果使用 1=0作为定理,由此可以推出 罗素与罗马教皇是同一个人这样的荒谬结论。
小结
形式公式:
A不是非A或A不是B(其中“A”为任一思想过程,A与非A是矛盾关系, A与B是反对关系。
公式表示: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任一思想不能既是真的又是假的,既反映客观对象又不反映客观对象。)
在现代逻辑中,这一公式表示为重言式:
¬(p∧¬ p)或者¬ (p∧q)。
含义:并非(p并且非p);并非(p并且q,p与 q为反对关系)。
两个相互否定的思想”是指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词项或命题。相互否定的词项是指像中学生与非中学生(矛盾关系)、中学生与大学生(反对关系)这样的词项;
相互否定的命题是指像“这朵花是红色的”与“这朵花不是红色的”(矛盾关系)、“这朵花是红色的”与“这朵花是黄色的”(反对关系)这样的命题。
“红”与“不红”是矛盾关系,
比如一个矛盾就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朵花既认为是红色又认为是不红。
遵守矛盾律有助于我们在行动和交流时保持一致性和思维的确定性,并且对谬误和诡辩做出科学判断,得出正确结论,运用矛盾律揭露逻辑矛盾是重要的反驳方法,在辩论中经常被使用。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