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云出山,一抹蜡染连接起来的山里山外
“我们虽然没有上过一天美术课,但我们脑子里有画面,我们能画出来......”一块方巾、一尺蓝布、一把蜡刀,这便是他们的全部了。这是一个叫丹寨的地方,云雾缭绕,满目苍翠,风景好似徐徐展开的巨幅画卷。作为多民族共同聚居的一个县,丹寨至今仍保留着古朴、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光阴好像没有改变什么,在外界无数的钢筋森林一座座拔起的时候,这里就如同世外桃源一般,时间的流逝为他们沉淀出了更为珍贵的东西:蜡染。
一件蜡染作品,需要通过纯手工的制作才得以完成,淳朴的村民以蜡刀为笔,蜂蜡为墨,在布面上熟练描绘挥洒想象力,画蜡时勾勒出的或繁杂或简洁的纹样都来自贵州少数民族十分熟悉的大自然,还有各种自然物象几何化的纹样,多是祖辈流传下来的,有着古老的传说。他们似乎天生本能,会用蜡染来表达情感。
蜡染技艺虽然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深山之中的千年技艺,依旧鲜为人知。这不禁让人担忧,一遍遍精心绘着的斑斓美丽的图案也许只是历史不经意的一瞥。
丹寨的一位村长很骄傲地告诉我们:“我们丹寨有多项国家级非遗技术”,村长说完不免感慨“这么好的东西,但知道的人很少,没人知道也就卖不出去。”文化不是不可攀的高岭之花,它本就是人间烟火的凝结。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无人知晓、走不出大山、卖不出去,蜡染技艺终究还是会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本地传统的销售方式销量十分有限,而一座又一座的大山,远看是风景,近看却成了不可跨越的障碍。摆在村民面前的,是如何把蜡染文化传承下去、如何把蜡染产品销售出去的理想,和饱受交通不便之苦的现实之间的鸿沟。
但依然有人不断做出尝试。在贵州省推行的“十百千万”工程中,贵州电商云公司在贵州省商务厅指导下,为当地构建直播基地,打通新的销售通路。“在丹寨,我们发现没有那么多产品能做直播爆品,所以我们转变了思路,把直播培训的对象从企业转变成了每个丹寨人!”于是很多村民就是这样,第一次接触直播。怀抱璧玉却身陷囹圄,这让村民根本无暇担忧可能出现的问题,纷纷加入培训班。一旦培训完成,这些幕后“艺术家”就能够在线上面向全球介绍他们引以为傲的作品,展示那些在蓝底白画上大自然赋予的熠熠光彩。
但谁也没想到,复杂繁琐的蜡染对村民来说小菜一碟,反而是只用动嘴的直播难倒了村民。面对镜头需要组织语言,拿着产品进行详细的介绍,然而村民们一到镜头前脸就不自觉地僵住,而不流畅又不标准的普通话也给介绍蜡染工艺以及网友互动造成了较大的困难。他们内心对蜡染的自信,仿佛只在默默低头制作时才能够毫无保留地倾泻而出......
现实再次证明了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距离,直播基地和村里隔着好几座山,村民至少需要提前两个小时出发赶山路,每天直播完需要回家照顾家长里短,导致他们无暇忙农活顾生计……
面对“水土不服”的直播现况,贵州电商云公司的团队并没有放弃,相反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不管是时间精力,还是直播条件,村民都很难全力支撑,必须另辟蹊径。这时,华为云的数字人映入他的眼帘,“引入数字人,用AI打造专业的数字人主播助手,辅助村民进行直播讲解。” 这会不会是直播难题的解药呢?
华为云MetaStudio数字内容生产线基于盘古数字人大模型,只需要采集一段5分钟视频就可以生成逼真的数字人模型,也就是说直播上的画面与真人几近相同,甚至流程十分简单,这让贵州电商云公司和村民都舒了一口气。同时,基于十万级高质量直播语料的预训练,可以自动生成专业的直播表达文案,口型匹配度>95%,也就是说数字人可以准确、流利地用生成的直播表达文案来介绍产品,还能够与观众进行实时互动。
手机屏幕的直播间里,“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现在由我来告诉你们蜡染的制作过程……”,数字人“主播韦老师”正在向广大网友介绍非遗蜡染的制作过程,下方是网友们络绎不绝的称赞:“主播太棒了!”“原来蜡染工艺这么精美,爱了”……而韦老师本人一边赶着农活,一边欣慰的看着自己的数字人直播。
在今天的丹寨,像韦老师这样一边干农活一边有数字人辅助直播的村民,不在少数。华为云的技术让他们不必费力学习不擅长的直播,让他们可以专心制作蜡染产品,同时又开辟了黔货出山的新路径。除了蜡染,还有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苗族服饰、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舞等等非遗文化,这些背后都是有为青年、有担当的企业的鼎力支持。这些古老技艺的传承,会保留历史的底色,融入时代潮流,在大地上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