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 一维数组

举报
謓泽 发表于 2023/09/10 13:14:21 2023/09/10
【摘要】 数组定义完成之后,就要使用该数组。可以通过数组引用元素的方式使用该数组的元素。注意:访问数组的下标是从0开始的。

🏓数组的概念和使用

我们要想把数据放入内存空间当中,首先必须先要分配内存空间。那么我们放入⑤个int 类型的内存空间的值,例如:

 int arr [5];

这样就在内存中分配了⑤个 int 类型的内存空间,共 4×5=20 个字节,并为它们起了一个名字,叫arr。 

  •  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序号,这个序号从 开始,而不是从我们熟悉的 开始,称为下标(Index)。使用数组元素时,指明下标即可,例如:
  • arrname [Index]
  • arraName 为数组名称,index 为下标。例如:a[0] 表示第1个元素,a[1] 表示第2个元素。注:下标0为第一个元素。
  • 在用数组的时候,我们会经常使用数组当中的元素,然 后把值依次打印出来 (也就是为数组当中的元素逐个赋初始值)。然后再使用循环结构输出(也就是依次读取数组元素的值)如下代码所示: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i;
	int arr[10] = { 0 };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
	for (i = 0; i < sz; i++)
	{
		arr[i] = (i + 1);
		printf("arr[%d] = %d\n", i, arr[i]);//依次输出数组
	}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

变量 i 既是数组下标,也是-->循环条件;将数组下标作为循环条件,达到最后一个元素时就结束循环。数组 arr 的最大下标是 9,也就是不能超过 10,所以我们规定循环的条件是 i<10,一旦 i 达到 10 就得结束循环。 

  • 那么我们更改下上面的代码:让用户输入十个数字!代码示例如下: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i;
	int number[10] = {0};
	printf("|请输入十个数字:|\n");
	for (i = 0; i < 10; i++)
		scanf("%d", &number[i]);
	for (i = 0; i < 10; i++)
		printf("%d ", number[i]);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



👑数组名 

  • 数组名是首元素的地址。但是有个例外:
  1. sizeof(数组名) ——>  数组名表示整个数组 — 计算的是整个数组的大小,单位是字节。
  2. 取地址(&) 数组名 ——>  数组名表示整个数组 — 取出的是整个数组的地址。

👑一维数组的定义方式

一维数组用以存储一位数列中数据的集合。其一般形式如下:

类型说明符    数组标识符 [常量表达式]

  • 类型说明符表示:数组中所有元素的类型,是任一种基本数据类型或者是构造类型。
  • 数组标识符表示:该数组类型变量的名称,命名规则与变量名的标识符一致。这也被称之为是,数组标识符。
  • 常量表达式表示:定义了数组中存放的数据元素的个数,即是数组长度。
  1. int a[10];               说明 整型 数组 a,有 10 个元素。
  2. float b[10],c[20];  说明 单精度浮点型 数组 b,有 10 个元素,实型数组 c,有 20个元素。
  3. char ch[20];          说明字符数组 ch,有 20 个元素 

👑一维数组的引用 

  • 数组定义完成之后,就要使用该数组。可以通过数组引用元素的方式使用该数组的元素。注意:访问数组的下标是从0开始的。

数组的一般形式定义如下:

  • 数组标识符[下标]

例如:引用一个数组变量 arr 中第个变量。

  • arr [2];

求出数组元素的总大小是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

相关题目示例,如下: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i = 0;
	int arr[10] = { 0 };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计算数组总元素大小
	arr[5] = 5;
	arr[6] = 7;
	for (i = 0; i < sz; i++)
	{
		printf("%d ", arr[i]);
	}
	return 0;
}

运行结果示例如下:


🥏对于数组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 数组在创建当中,【】括号中给一个常量才可以,不能使用变量!注意:不能用 const 关键字修饰在给它,它本质其实还是变量。
  2. 在数组当中,例如:arr[5] 中只能用 arr[0]、arr[1]、arr[2]、arr[3]、arr[4],而不能使用 arr[5]。若你使用的话 arr[5],会导致出现下标越界的情况。
  3. 下标可以是 整形常量 或者是 整形表达式
  4. 数组的类型实际上是指数组元素的取值类型。对于同一个数组来说,其所有元素的数据类型都是相同的
  5. 字符串的话,数组下标是只是知道你数组下标的字符,不包括'\0'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 给数组赋值的方法除了用赋值语句对数组元素逐个赋值外,还可采用初始化赋值和动态赋值方法。
  • 数组初始化赋值是指在数组定义时给数组元素赋予初值。数组初始化是在编译阶段进行的。这样将减少运行时间提高效率
  1. int a = 10;                      // 初始化
  2. int arr[5] = {1,2,3,4,5};   // 完全初始化
  3. int arr1[5] = {1,2,3};        // 不完全初始化,不完全初始化,剩下没有初始化的元素 默认为0

  • 如果当你下标并没有指定下标的时候,它就会默认看你元素有多少个从而帮你判断数组下标是几。
  1. int arr[] = {1,2,3,4,5};
  2. int arr[5] = {1,2,3,4,5};
  • 上面②句代码是完全等价的!!!会根据后面数据初始化的内容,来决定数组下标是多少!

👑一维数组内存存储方式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i = 0;
	int arr[10] = { 0 };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
	for (i = 0; i < sz; i++)
	{
		//%p - 按地址格式进行打印,按照十六进制!
		printf("arr[%d] = %p\n", i, &arr[i]);
	}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

  • 一维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放的!
  • 随着数组下标的增长,地址是由地到高进行变化的!

🥏练习:使用一维数组保存学生名字!

这篇代码用到了---> 指针数组的操作!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stdio.h>
int main(void)
{
	int i;					   //控制循环变量
	char *Arrname[5] = { 0 };   //字符指针数组
							   //通过解引操作间接寻址
	Arrname[0] = "名字:张三";
	Arrname[1] = "性别:男";
	Arrname[2] = "电话:123456789";
	Arrname[3] = "学号:0";
	Arrname[4] = "地址:地球";

	for (i = 0; i < 5; i++)
	{
		printf("%s\n", Arrname[i]);
		printf("\n");
	}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