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监督学习算法中层次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
层次聚类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算法,用于将一组数据点划分为不同的聚类簇。与其他聚类算法不同,层次聚类还能够构建一个层次化的聚类树,可以展示出数据点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 层次聚类算法有两种主要的方法:凝聚式聚类(Agglomerative Clustering)和分裂式聚类(Divisive Clustering)。 凝聚式聚类从每个数据点作为一个单独的聚类开始,然后逐步合并最相似的聚类,直到得到所需数量的聚类簇。合并的相似度可以通过距离度量(如欧氏距离)来计算。 分裂式聚类则是从所有数据点作为一个聚类开始,然后逐步将聚类分裂为更小的子聚类,直到每个聚类簇只包含一个数据点。 层次聚类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自动确定聚类的数量,因为聚类树的结构可以通过不同的截断阈值来解释。此外,层次聚类还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聚类结构,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点之间的相似性和关系。 然而,层次聚类的计算复杂度较高,尤其是在数据量较大时。此外,层次聚类对噪声和离群值比较敏感,可能会导致不稳定的聚类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任务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层次聚类算法,并结合其他的聚类评估指标来评估聚类质量。
以下是一个使用Python中的scikit-learn库进行层次聚类的代码示例:
pythonCopy code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AgglomerativeClustering
import numpy as np
# 创建一个示例数据集
X = np.array([[1, 2], [1.5, 1.8], [5, 8], [8, 8], [1, 0.6], [9, 11]])
# 创建一个层次聚类对象
clustering = AgglomerativeClustering(n_clusters=2)
# 训练模型并预测数据点的所属聚类簇
clustering.fit(X)
labels = clustering.labels_
# 输出每个数据点的所属聚类簇
print(labels)
在上面的代码中,首先导入了AgglomerativeClustering
类和numpy
库。然后,创建了一个示例数据集X
,其中包含6个二维数据点。接下来,创建了一个AgglomerativeClustering
对象,并通过n_clusters
参数指定了期望的聚类簇数量为2。 然后,使用fit()
方法训练模型,并使用labels_
属性获取每个数据点的所属聚类簇标签。最后,通过打印labels
数组,输出每个数据点的所属聚类簇。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数据集的特点和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