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举详解
1. 枚举
枚举也是C语言中的一种自定义类型。
1.1 什么是枚举
枚举顾名思义就是一 一列举。
把可能的取值一 一列举。
比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每周的星期一到星期日都是有限的7天,可以一一列举
性别有:男、女,也可以一一列举。
月份有12个月,也可以一一列举
我们想描述这些值,就可以使用枚举。
1.2 枚举类型的定义
那枚举类型应该如果定义呢?
枚举的定义与结构体类似:
enum tag
{
xx,
};
解释一下
要注意:枚举常量后面跟的是逗号’,'而不是分号,但是最后一个后面可以不加,这一点和结构体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
enum Day//星期
{
Mon,
Tues,
Wed,
Thur,
Fri,
Sat,
Sun
};
这就是一个枚举类型。 {}中的内容就是该枚举类型对应的所有可能取值。
1.3 枚举的使用与注意
那定义好了类型,我们就可以那这些类型来定义变量了:
比如:
enum Color//颜色
{
RED,
GREEN,
BLUE
};
int main()
{
enum Color col = RED;
}
使用enum Color这个类型定义一个变量,取值为RED。
- 这些大括号中的可能取值其实都是有值的,默认第一个为0,后面的依次递增1。
我们可以打印出来看一下:
int main()
{
//enum Color col = RED;
printf("%d\n", RED);
printf("%d\n", GREEN);
printf("%d\n", BLUE);
}
- 这些枚举类型的可能取值也叫做枚举常量,那既然是常量,就意味这不能被修改。
枚举常量不能修改:
虽然不能修改,但是我们可以在定义是给它们赋初值。
enum Color//颜色
{
RED=5,
GREEN,
BLUE
};
这次我们在打印它们的值看看是多少:
如果只给第一个赋初值,就从该初值开始,还是依次增1。
enum Color//颜色
{
RED,
GREEN = 7,
BLUE
};
如果中间某个赋初值,前面的还是默认值,后面的会依次增1。
enum Color//颜色
{
RED = 3,
GREEN = 7,
BLUE = 5
};
全部赋初值,则按赋的值。
1.4 枚举的优点
学到现在,我们知道,枚举的取值就是一些常量嘛。
enum Color//颜色
{
RED,
GREEN,
BLUE
};
我们这样给一个枚举,它们的默认值不就是0,1,2嘛。
那我们用#define不是也可以定义常量嘛。
#define RED 0
#define GREEN 1
#define BLUE 2
这样不是也可以嘛?
那我们为什么非要使用枚举呢?
既然我们选择使用它,就说明它是一些优点的。
那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枚举有哪些优点:
增加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举个例子:
比如我们现在要写一个顺序表或者链表,我们知道,它们通常需要实现一些增删查改,打印,求长度,头插,尾插等等这些功能。
我们通常会搞一个switch语句,根据case后面不同的取值去调用不同的函数,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最后我们还会做一个菜单,让用户在使用时根据菜单的提示做出相应的选择。
比如像这样的:
这样我们在看代码的时候,看到switch语句中case后面的值,可能还需要翻到上面看看它对应的是哪个功能。
但是,如果我们的程序已经完全写好之后,我们case语句对应的值,是不是就确定了,就这几个取值了。
那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考虑用一个枚举呢?
枚举的取值都是常量,而case后面的值要求的也必须是整型常量表达式。
那我们就可以这样搞:
每个枚举常量的默认值正好就是0到6。
现在就可以直接把这些枚举常量放在case后面了。
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把它们的名字设置成我们容易理解的,然后替换0,1,2,3,4…这些数字。
这样有时候就可以达到增强代码可读性的目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的优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和#define 定义的标识符比较枚举有类型检查,更加严谨。
防止了命名污染(封装)
4. 便于调试
使用方便,一次可以定义多个常量.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