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中缓存雪崩 - 面试宝典
【摘要】 Redis中缓存雪崩是指在某个时间段内,大量的缓存数据同时失效或过期,导致大量的请求直接打到数据库上,引起数据库的压力过大甚至崩溃。 造成缓存雪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缓存数据的同时失效:如果设置了相同的过期时间,大量的缓存数据在同一时间失效,会导致请求直接打到数据库上。缓存数据的过期时间设置不合理:如果大量的缓存数据在同一时间过期,同样会导致请求直接打到数据库上。缓存服务宕机:如果Redi...
Redis中缓存雪崩是指在某个时间段内,大量的缓存数据同时失效或过期,导致大量的请求直接打到数据库上,引起数据库的压力过大甚至崩溃。 造成缓存雪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 缓存数据的同时失效:如果设置了相同的过期时间,大量的缓存数据在同一时间失效,会导致请求直接打到数据库上。
- 缓存数据的过期时间设置不合理:如果大量的缓存数据在同一时间过期,同样会导致请求直接打到数据库上。
- 缓存服务宕机:如果Redis缓存服务宕机,请求无法获取缓存数据,会直接打到数据库上。 针对缓存雪崩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 设置合理的缓存过期时间:可以给不同的缓存数据设置不同的过期时间,避免大量缓存数据在同一时间失效。
- 加入缓存数据的随机过期时间:可以给缓存数据的过期时间加上一个随机值,使得缓存数据的失效时间分散,避免同时失效。
- 使用分布式锁:在缓存数据失效时,可以使用分布式锁来控制只有一个请求去重新生成缓存数据,其他请求等待获取缓存数据。
- 设置热点数据预加载:可以在缓存数据即将过期时,异步更新缓存数据,避免大量的请求同时打到数据库上。
- 使用多级缓存架构:可以使用多级缓存架构,将热点数据放在内存中的缓存服务中,将冷数据放在持久化的缓存服务中,避免大量请求直接打到数据库上。 总之,避免缓存雪崩需要合理设置缓存过期时间、使用分布式锁、预加载热点数据等措施,以保护数据库免受过大压力的影响。
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分布式锁来避免缓存雪崩问题:
javaCopy code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params.SetParams;
public class CacheService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LOCK_KEY = "cache_lock";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LOCK_EXPIRE_TIME = 10; // 锁的过期时间,单位为秒
public String getCacheData(String key) {
String cacheData = getFromCache(key);
if (cacheData == null) {
// 缓存数据不存在,获取分布式锁
if (tryGetLock()) {
try {
// 获取到锁后再次检查缓存数据是否已经被其他线程更新
cacheData = getFromCache(key);
if (cacheData == null) {
// 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
cacheData = getFromDatabase(key);
// 将数据存入缓存
setToCache(key, cacheData);
}
} finally {
// 释放锁
releaseLock();
}
} else {
// 获取锁失败,等待一段时间后重试
try {
Thread.sleep(1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递归调用自身重新获取缓存数据
return getCacheData(key);
}
}
return cacheData;
}
private String getFromCache(String key) {
// 从缓存中获取数据的逻辑
// ...
}
private void setToCache(String key, String value) {
// 将数据存入缓存的逻辑
// ...
}
private String getFromDatabase(String key) {
// 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的逻辑
// ...
}
private boolean tryGetLock() {
Jedis jedis = null;
try {
jedis = new Jedis("localhost", 6379);
// 尝试获取锁
String result = jedis.set(LOCK_KEY, "locked", SetParams.setParams().nx().ex(LOCK_EXPIRE_TIME));
return "OK".equalsIgnoreCase(result);
} finally {
if (jedis != null) {
jedis.close();
}
}
}
private void releaseLock() {
Jedis jedis = null;
try {
jedis = new Jedis("localhost", 6379);
// 释放锁
jedis.del(LOCK_KEY);
} finally {
if (jedis != null) {
jedis.close();
}
}
}
}
在上述示例代码中,当缓存数据不存在时,通过tryGetLock()
方法尝试获取分布式锁。如果获取到锁,则再次检查缓存数据是否已经被其他线程更新,如果没有,则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并存入缓存;如果获取锁失败,则等待一段时间后重新尝试获取缓存数据,以避免大量请求同时打到数据库上。获取到锁后需要注意及时释放锁,以免造成死锁。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