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son算法的现实意义
Johnson算法是一种用于解决边数与节点数之间关系为O(n^2)的带权图的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它是一种结合了Dijkstra算法和Bellman-Ford算法的技术,通过使用一个负权重的环检测器来消除负权重的影响。这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2+m log n)。
Johnson算法是一种用于解决多源最短路径问题的算法。它通过将图中的边权转换为虚拟起点的边权来解决问题。
Johnson算法的一个明显缺点是,在边权取负值之后,有负权边的图上不能使用该算法。这是因为负权边会导致最长路径不存在。另外,Johnson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 log(n) + m * log(n)),其中n为顶点数,m为边数。相比于其他多源最短路径算法,Johnson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较高。还有一点就是Johnson算法需要先对图做一个Bellman-Ford或者Dijkstra来判断负环,并且需要多次使用堆优化的Dijkstra算法,所以空间复杂度也比较大。
例如,假设有一个图,其中包含5个节点(A、B、C、D、E)和7条边(A-B、B-C、C-D、D-E、A-D、B-E、C-E)。现在,如果要求从A、B、C三个起点到E终点的最短路径,可以使用Johnson算法。
首先,将虚拟起点S加入图中,并将S到A、B、C的边权设为0。然后,使用Bellman-Ford算法求S到其他各点的最短路径。接着,将图中所有边权加上S到该边的两个端点的最短路径长度。最后,使用Dijkstra算法求A、B、C到E的最短路径。
在这个例子中,Johnson算法将会得到A到E、B到E、C到E的最短路径分别为 [A,D,E], [B,E]。
本文转载自:https://www.teamdoc.cn/archives/2937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