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要注重哪些方面?

举报
黄军雷 发表于 2023/06/24 13:43:01 2023/06/24
【摘要】 01 注重【业务牵头】业务牵头既包括业务人员主导,也包括业务发展、业务问题的牵引。在实践中经常碰到,做了一堆信息技术工作,却苦苦找不到方向和价值体现,原因在于没有业务的牵引。在制造业企业中,核心是产品的销售,是订单的交付,是供应链的管理,是经销商的管理,是财务指标的良性发展。企业需要思考:当前重点是稳定既有产线,保证交期,优化成本?还是寻求差异化发展,如寻求新的订货渠道,新的工厂建设,新的产...

01 注重【业务牵头】

业务牵头既包括业务人员主导,也包括业务发展、业务问题的牵引。

在实践中经常碰到,做了一堆信息技术工作,却苦苦找不到方向和价值体现,原因在于没有业务的牵引。

在制造业企业中,核心是产品的销售,是订单的交付,是供应链的管理,是经销商的管理,是财务指标的良性发展。

企业需要思考:当前重点是稳定既有产线,保证交期,优化成本?还是寻求差异化发展,如寻求新的订货渠道,新的工厂建设,新的产线建设……

02 注重【全局设计】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的全局设计。

就像汽车转弯一样,需要方向盘、车轮、车身等所有部分的协同,少了哪个环节的参与都无法实现转弯。

就像汽车从油车到电车的升级一样,不只是换个发动机,需要更换储能设备,需要换控制系统……

制造业工厂是个系统,从产品研发到市场宣传,从销售订单到原材料采购,从生产管理到质量管理,从物流运输到安装实施,每个环节都是重要的一环。

全局设计的好处是能基于一条主线,将所有环节协同起来。

全局设计的好处是能从企业外部来思考工厂的发展,来设计工厂转型的路径。

同时,全局设计与局部实施是协同关系,全局设计必然从单点试点开始。

03 注重【持续迭代】

数字化转型是个持久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制造业会更难、更持久。

制造业的特点是固定设备多,僵硬的产线难以实现灵活调整,即使是同一个品类内部都难以快速在不同型号间调整。

制造业的产线投资额大、投资期长,需要几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不太可能针对新产线持续投资升级。

制造业的工艺调整慢,调整慎重。质量是制造业的生命,质量的稳定依赖于工艺的稳定和固化,也依赖于一线人员对工艺的掌握水平。

伴随着设备,固化的还有现场作业人员、管理人员的工作习惯、作业套路、思维模式等。很多情况下,这些的升级需要比设备升级更长的路、更多的挑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04 注重【数据驱动】

制造业从来不缺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是制造业企业的基础。进销存是笔帐,订单管理是笔帐,工资是笔帐,水气煤电也是帐。

过去受限于手段、成本、能力,只能事后查,月度查,年底对,中间的跑冒滴漏太多,说不清楚的环节太多。

如今这些账可以记得更细、更全、更准、更快,于是经营管理也可以做的更细、更全、更准、更快。

过去受限于手段、成本、能力,工厂的运转的推动力主要依靠组织层级。

如今有可能,依靠数据来驱动工厂的运转,给每个岗位以推动力和指导。

数字化转型需要推动数据飞轮,不断的依靠数据来推进企业发展,同时业务又会产生更多的数据,这些数据又会产生新的推动力。

刚开始数据飞轮很慢,能力有限,需要更多的毅力、信心。

由于制造业数据庞杂,或者说制造业是天生的大数据数据源,会面临更多的数据管理的挑战。

05 注重【技术支撑】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2022年12月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

传统制造业企业的核心技术是工业技术,是运营技术,而现在需要将处于边缘的信息技术和部门拉到核心技术的位置。

传统制造业企业的信息技术工作可能是由一个工艺部门的人员兼职,也可能是一个网管,也有可能是有十几个组成的信息化部分,但相较于产品研发部门、工艺研发部门而言,人员和能力都差很多。

同时,也受限于对于信息安全的担心,技术建设过程中也倾向于自建、自筹等策略,而非制造业常规的供应链管理策略。这个担心需要找到一个兼具自主可控和性价比的平衡点。

企业传统的总工由于是工业技术专家,在面临数字化转型的工作时,需要补充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以便实现技术领域的统筹协同。

制造业传统的采购更多的面向于原材料、设备的采购,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更多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件采购、技术服务采购。这些带给采购和履约带给采购部门新的挑战。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