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逻辑之墨辩:不分彼此:五 近代的应用和发展

举报
码乐 发表于 2023/06/20 09:32:34 2023/06/20
【摘要】 1 近代的墨辩胡适认为,墨辩的逻辑“天下君子不知仁者,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这是说 仁义道德的话语,说说很容易,实践很困难。可见墨子更提倡实践主义,与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如果真正明白某些道理,就会践行实践,否则不能算得真正知识。张澜在墨子贵义篇解读中认为,墨子的理性主义社会是 人皆交相利,而纯粹非道德式交往,才能长久。认为“义之实为兼爱交利”。“...

1 近代的墨辩

胡适认为,墨辩的逻辑

“天下君子不知仁者,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


这是说 仁义道德的话语,说说很容易,实践很困难。


可见墨子更提倡实践主义,与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如果真正明白某些道理,就会践行实践,否则不能算得真正知识。


张澜在墨子贵义篇解读中认为,墨子的理性主义社会是 人皆交相利,而纯粹非道德式交往,才能长久。

“义之实为兼爱交利”。
“上下同劳苦,自强而不怠,故必非乐,非命”
“不义之害,莫大于国家务夺侵凌,故必非攻”

墨子之所谓爱,是以实利为标准。他以为人类之生存,其经济当能维持生命所必需之限度,乃大多数的人民,终岁劳苦,犹为饥寒贫乏所困,不易生存,而不似少数富贵阶级的人。


同时张澜认为梁启超 的墨子 支持君主干涉制度,并不全面,是未解墨子的深义,所谓上同而不下比者,
即:“天子为发政施教,曰凡闻见善者必以告其上,闻见不善者亦必告其上,上之所以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是也。


因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逐指责墨子的主张会流于君主专制,苛责片言,未能体会全体,他没有看见《尚同下》说:家君发宪布令全家,曰:若见爱利家者,必以告,若见恶贼家者,亦必以告。

若见爱利家,亦犹爱利家者,必以告,若见恶贼国者,亦必以告犹爱利国者,上得赏罚分明,众闻则誉之,若见恶贼国不以告者,亦犹恶贼国者也,上得且罚之,众闻则非之。

天子亦为发宪布令于天下之众,不以恶贼家国天下之人告者,上得而罚之。是上之所是,为爱利家国天下之人,上之所非,为恶贼家国天下之人。
故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 这不是跟皇帝走,而是要人民循着兼爱交利的义走,所谓天子不过是一个领导者而已。

又况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上下情通,惟善是从,必须使天下一同兼爱交利之义,以实现人类社会之博爱平等互助和平。
这样的上同,绝不会成为封建政治的君主专制,使天下受害:更绝无有荀子所言: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他以兼爱交利为君臣民共循大法,一同天下乏义,而必做到,刑政治,万民和,国家富,财用足,百姓皆得暖衣饱腹,从而无忧。

以此实现博爱平等互助和平社会。

这样君主把握控制权,其内部管理以利互动,或举报,或惩罚,可能的问题是 陷入 滋生贪污腐败,举报惩治,陷入这个整治和腐化化的循环,但这个问题几乎没有答案。

杨朱与墨经 在沉寂2000年后,近100年来又开始似救命稻草般地流行的原因,也是民主与科学此大浪潮。
 

 2 结语


在这里记录墨辩的主要内容,对于开阔思维,从古代典籍中获取一些灵感,近于实践。

这也解释了为何儒墨道法,或者儒释道 能自成一体,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


张澜说梁启超案言大多出自日本的学者研究, 这里同时也感叹近代日本对于中国先秦文化的研究之深入,同时影响了近代诸多中国的知名的学者 如梁启超,鲁迅等人。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进行授权。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