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掌握使用 Go 标准库 sort 对切片进行排序

举报
陈明勇0423 发表于 2023/04/30 19:54:49 2023/04/30
【摘要】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 sort 包里的函数,对基本数据类型的切片进行排序。sort 包还提供了对自定义的集合进行排序,需要实现 Interface 接口,由使用者去自定义排序规则,通过 sort.Sort 函数进行排序。

作者:陈明勇
专注分享后端知识,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收藏加关注,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sort 标准库

Sort 标准库提供了对基本数据类型的切片和自定义类型的切片进行排序的函数,常用函数如下表所示:

函数 描述
Ints(x []int) 对 int 类型的切片进行升序排序
IntsAreSorted(x []int) bool 判断 int 类型的切片是否是升序排序
Float64s(x []float64) 对 float64 类型的切片进行升序排序
Float64sAreSorted(x []float64) bool 判断 float64 类型的切片是否是升序排序
Strings(x []string) 对 string 类型的切片进行升序排序
StringsAreSorted(x []string) bool 判断 string 类型的切片是否是升序排序
Sort(data Interface) 对自定义类型的切片进行排序,自定义类型必须实现 Interface 接口

如果想了解更多函数的介绍和使用,可以到 https://pkg.go.dev/sort 进行查看。

Ints 和 IntsAreSorted

Ints(x []int):对 int 类型的切片进行排序,将切片作为参数进行传递,改变原切片的元素顺序

IntsAreSorted(x []int) bool,传递一个切片进去,判断此切片是否是升序排序,是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import (
    "fmt"
    "sort"
)

func main() {
    nums := []int{5, 3, 1, 2, 4, 7}
    fmt.Println("排序前:", nums)
    fmt.Println("切片是否是升序排序:", sort.IntsAreSorted(nums))
    sort.Ints(nums)
    fmt.Println("排序后:", nums)
    fmt.Println("切片是否是升序排序:", sort.IntsAreSorted(nums))
}

执行结果:

排序前: [5 3 1 2 4 7]
切片是否是升序排序: false
排序后: [1 2 3 4 5 7]
切片是否是升序排序: true

Float64s 和 Float64sAreSorted

Float64s(x []float64):对 float64 类型的切片进行排序,将切片作为参数进行传递,改变原切片的元素顺序

Float64sAreSorted(x []float64) bool,传递一个切片进去,判断此切片是否是升序排序,是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import (
    "fmt"
    "sort"
)

func main() {
    nums := []float64{0.0, 1.5, 1.0, 2.4, 4.4, 7.3}
    fmt.Println("排序前:", nums)
    fmt.Println("切片是否是升序排序:", sort.Float64sAreSorted(nums))
    sort.Float64s(nums)
    fmt.Println("排序后:", nums)
    fmt.Println("切片是否是升序排序:", sort.Float64sAreSorted(nums))
}

执行结果:

排序前: [0 1.5 1 2.4 4.4 7.3]
切片是否是升序排序: false
排序后: [0 1 1.5 2.4 4.4 7.3]
切片是否是升序排序: true

Strings 和 StringsAreSorted

Strings(x []string):对 float64 类型的切片进行排序,将切片作为参数进行传递,改变原切片的元素顺序

StringsAreSorted(x []string) bool,传递一个切片进去,判断此切片是否是升序排序,是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import (
    "fmt"
    "sort"
)

func main() {
    strs := []string{"d", "a", "c", "b"}
    fmt.Println("排序前:", strs)
    fmt.Println("切片是否是升序排序:", sort.StringsAreSorted(strs))
    sort.Strings(strs)
    fmt.Println("排序后:", strs)
    fmt.Println("切片是否是升序排序:", sort.StringsAreSorted(strs))
}

执行结果:

排序前: [d a c b]
切片是否是升序排序: false
排序后: [a b c d]
切片是否是升序排序: true

Sort

Sort(data Interface):对实现 Interface 接口的自定义集合类型按照自定义的规则进行排序。

Interface

实现 Interface 接口,需要实现以下三个方法:

  • Len() int
    返回集合的长度
  • Less(i, j) bool
    • ij 为两个元素在集合里的下标值
    • 该方法返回一个 bool 值, 判断 i 位置的元素是否应该排在 j 之前,如果 bool 值为 false,则说明 i 不应该在 j 之前。
  • Swap(i, j int) 处理交换逻辑的方法

对结构体切片进行排序

import (
    "fmt"
    "sort"
)

type User struct {
    Name string
    Age  int
}

type UserSlice []User

func (us UserSlice) Len() int {
    return len(us)
}

func (us UserSlice) Less(i, j int) bool {
    return us[i].Age < us[j].Age
}

func (us UserSlice) Swap(i, j int) {
    us[i], us[j] = us[j], us[i]
}

func main() {
    us := UserSlice{
        User{Name: "小明", Age: 22},
        User{Name: "小红", Age: 17},
        User{Name: "小花", Age: 18},
    }
    fmt.Println("排序前:", us)
    sort.Sort(us)
    fmt.Println("排序后:", us)
}

执行结果:

排序前: [{小明 22} {小红 17} {小花 18}]
排序后: [{小红 17} {小花 18} {小明 22}]
  • 定义 User 结构体,自定义 UserSlice 类型,其基类为 []User User 切片
  • 实现 sort 包里的 Interface 接口,定义 LenLessSwap 函数
  • Less 函数的返回值逻辑为 return us[i].Age < us[j].Age,表示按照年龄字段进行升序排序

小结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 sort 包里的函数,对基本数据类型的切片进行排序。sort 包还提供了对自定义的集合进行排序,需要实现 Interface 接口,由使用者去自定义排序规则,通过 sort.Sort 函数进行排序。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