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视频云:构建城市智能视觉中枢,让城市治理更聪明

举报
城市云 发表于 2023/04/14 15:46:11 2023/04/14
【摘要】 华为云遵循国标GB/T28181、部标GA/T1400等相关视频技术规范,构建以视频动态大数据为核心的城市视频云平台,基于政务云、专属云和边缘云多形态部署和开放共享的理念,针对视频整合、资源共享、智能算法、等视频大数据行业,信息化建设、网络新媒体等提供端到端、一站式和拎包入住的解决方案,支撑百花齐放的应用。

来源:华为公司   作者:张记发、郑晓东、裴乔丽

        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高速推进的同时,当下较低的视频资源利用水平与不断提高的数字城市业务需求间的矛盾也愈加突出。因各建设部门网络隔离,导致跨部门的视频共享难度大;人工智能在视频领域暂未广泛实现应用,依赖人工查阅视频,无法实时视频流数据自动解析,也不能有效支撑应急类、城市治理类等视频分析类场景;同时海量的城市视频数据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营,现有的民生服务类视频资源无法便捷推送至民众,老百姓迫切需要享受全市视频信息化建设成果带来的红利。

        城市视频云,提供从视频汇聚到智能分析的全业务流能力

        华为云遵循国标GB/T28181、部标GA/T1400等相关视频技术规范,构建以视频动态大数据为核心的城市视频云平台,基于政务云、专属云和边缘云多形态部署和开放共享的理念,针对视频整合、资源共享、智能算法、等视频大数据行业,信息化建设、网络新媒体等提供端到端、一站式和拎包入住的解决方案,支撑百花齐放的应用。

        城市视频云方案包括端到端业务能力:包括视频流接入、算法管理功能、算力管理功能、任务管理功能,以及智能识别事件接口等服务,并基于华为云“城市智能中枢”提供统一的算法托管、推理运营、运营运维平台,为平台管理者提供管理功能、为算法开发商、应用系统开发商提供AI能力集成验证环境。

        大共享:海量设备高可靠接入、管理、共享

        传统的视频监控一般是“烟囱式”建设,各区域各部门基本都是独立建设,采用的供应商和技术标准也不尽相同,带来的结果就是“数据烟囱”,形成一个个的数据孤岛。警察办案时通常需要到现场查看视频,并将原始视频拷贝回来,效率很低。采用视频云模式后,所有的摄像机接入到一朵云中,可以支持各类标准和非标设备等监控摄像机、手机、无人机等多种视频源,实现千路视频天级接入,支持百万级并发直播,应用快速集成(最快1人天),以“服务化”的方式,根据合理的授权提供给各需求部门使用,实现视频共享,及视频的随时随地查看。

         除此之外,利用政务云规模化、集约化、云服务优势,各种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被虚拟化成资源池,并进行统一管理,当有部门或某个业务需要时,可以按需分配,弹性扩展,实现业务快速上线的同时,资源利用率也得到大幅提升。

         大存储:亿级图片一秒寻,成本低,使用灵活!

         华为云对象存储服务OBS不同于传统的存储服务,是一个基于对象的存储服务,能够为客户提供海量、安全、高可靠、低成本的数据存储能力,提升视频数据存储与使用效率,使用时无需考虑容量限制,并且提供了多种存储类型供选择,可以很好的满足用于客户长期归档数据保存。同时,相比较其它存储服务,对象存储服务OBS具有高可靠、高安全、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

         大智能:结合盘古大模型黑科技,助力算法全面领先

         城市视频云方案实现了从前端、边缘、到云中心的全网分布式智能,智能分析算法集中发放和管理,可以在本地进行分析,在中心进行结果汇聚,智能关联,全城联动。通过IEF实现边缘计算平台与中心平台联动,算法统一管理、一键下发,持续在线升级,基于边缘计算节点快速部署、灵活切换不同算法,满足复杂场景对算法灵活度的高要求。

         智能视频分析云平台,有别于传统视频云方案定位为城市视频感知终端的接入、汇聚、存储、解码、转发,而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各类视频感知终端采集的视频流做AI分析,自动化、智能化识别城市治理关注的特定事件,服务智慧城市在基层市域社会治理场景下的需求,解决靠肉眼甄别海量视频中的事件以及人工缺口大、监控范围小、事件发现时效性差,漏检的问题。

         平台不仅支持华为自研城市治理类、应急管理类、水治理类、通用类等80+算法,同时支持第三方厂家算法的上架、管理,支持算法版本管理、算法升级,边云协同、算法包管理等; 结合盘古大模型算法,城市事件检测算法提升10%+识别精度,训练数据成本降低10+,基于不同业务场景,平台不断突破算法性能极限,攻克疑难场景算法难题。同时还可以根据经验,从时间、空间、场景上对智能识别算法做分时调度,针对城市运行的忙闲时规律,配置算法、算力资源,提高利用率。

         智能时代的“千里眼”,“火眼金睛”守护城市安全

         在长沙,长沙视频云平台已接入公安、水利、城管、住建、生态环境等业务部门视频总数20余万路,初步实现对全市视频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运维;已完成300余个场景预案归类,可保障快速指挥调度;已支撑IOC融合展示平台、我的长沙、交通运输局、城管局、司法局、人社局等视频应用,后续逐步服务全市有视频需求的所有单位。

         面对雨雪极端天气,长沙视频云平台按照各类应急需要从16万条视频数据归类整理出48个场景预案,545路关键视频点位,实现全天候24小时监控与调度,为后期防范应对的决策、救援力量的编成提供了重要支撑;暴雨袭城,长沙市应急指挥中心通过长沙视频云平台调取了300余路视频,及时发现了低洼地段车辆被淹的现象;突发灾害,视频云平台快速调取事发地视频,方便实时了解事发地情况;疫情突发,省市领导通过视频云平台调取了疫情点位周边视频,从严从紧防输入、防扩散、防外溢……这些场景,正是长沙市加快推进全市视频监控融合共享,切实提升视频监控应用效能和数据价值所结出的硕果,有力保障应急调度看得见、找得到

        AI赋能苏州城市高质量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通过技术融合、AI赋能,在车辆占道、蓝藻监管等日常普遍的场景中加强落地应用。作为园区的管理的“神经中枢”,有效集成了5GIoTGIS、人工智能、大数据、融合通信等先进技术,汇聚了园区31个部委办局及相关单位共计43个信息系统数据,并通过视频云平台接入了公安、安监、国土、水利、教育、市监、工地、无人机等视频,实现了智能感知、超前预警、精细治理、实景指挥、科学决策的一网统管模式,为实战研判应用、决策智慧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助力监管者对园区运营态势全面感知、综合研判。

        基于华为搭建的人工智能、物联感知等底层技术平台,集成了卡口、无人机、高空云眼、气体探测、水压传感等21AI能力和16类物联感知能力,应用于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领域的50个场景,实现了对视频巡检结果的智能实时可视化分析,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共建共享、增智提效,全面提升城市数字化管理水平

        集约共建,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华为云城市视频云使城市整体视频系统更完整、更实用、更灵活、易于共享、互通,避免政府客户多耗费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及能耗,而且还占用更多的设备,且信息不容易完整,也不容易互通,易重复,易浪费。

        同时,城市视频云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各部门行政效率,加强监督管理,降低行政成本。通过智能化视频综合应用,使城市运行和管理更加精确高效,城市人民生活更加安全、便捷、舒适,城市资源配置更为合理优化,城市运行成本与效益更为集约,城市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从而全面支撑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管理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