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 路由的两种模式:hash与history
@TOC
一、前言
对于Vue 渐进式前端开发框架,为了构建SPA(单页面应用),需要引入前端路由系统,这也就是Vue-router存在的意义。前端路由的核心,就在于改变视图的同时不会向后端发出请求。
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浏览器提供了以下两种支持:
-
hash——即地址栏URL中的#符号(此hash不是密码学里的散列运算)。
比如这个URL:http://www.abc.com/#/hello,hash的值为#/hello。它的特点在于:hash虽然出现URL中,但不会被包含在HTTP请求中,对后端完全没有影响,因此改变hash不会重新加载页面。 -
history——利用了HTML5 History Interface中新增的pushState()和replaceState()方法。(需要特定浏览器支持)
这两个方法应用于浏览器的历史记录站,在当前已有的back、forward、go 的基础之上,它们提供了对历史记录进行修改的功能。只是当它们执行修改时,虽然改变了当前的URL,但你浏览器不会立即向后端发送请求。
history模式,会出现404 的情况,需要后台配置。
二、404 错误
-
hash模式下,仅hash符号之前的内容会被包含在请求中,如http://www.abc.com, 因此对于后端来说,即使没有做到对路由的全覆盖,也不会返回404错误; -
history模式下,前端的url必须和实际向后端发起请求的url一致,如http://www.abc.com/book/id。如果后端缺少对/book/id的路由处理,将返回404错误。
三、拓展阅读
- 《Vue进阶(八十五):vue-router Hash模式跳转及懒加载》
- 《Vue进阶(二十六):详解 router.push()》
解决方法:安装"babel-polyfill"
- 命令:
npm安装npm install --save-dev babel-polyfill或cnpm install --save-dev babel-polyfill - 在入口
main.js文件引入:import 'babel-polyfill',放页面顶部最好。 - 在
build文件夹下找到webpack.base.conf.js中app: ["./src/main.js"]改为app: ["babel-polyfill", "./src/main.js"]
即:
module.exports = {
entry: {
app: ["babel-polyfill", "./src/main.js"]
}
}
如果还不显示,就看下报错,有可能是引入的第三方组件不兼容,看下第三方组件的介绍及维护性,可找一个同样功能替换掉,页面就正常可以显示。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