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发表了题为“释放数字生产力, 激发行业新增长”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中国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千行百业数字化的迫切需求和丰富的ICT人才储备,正推动行业数字化进入快车道。为了帮助企业应对数字化发展中的共性挑战,胡厚崑提出了三大举措:“让技术不难选不难用,让企业‘上好云、用好云’,让数字人才供给源源不断,助力千行百业释放数字生产力。”
今年大会的主题是释放数字生产力。我想利用这个机会,与大家一起,围绕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深入探讨如何把新兴数字技术更好地引入各个行业,帮助企业用好技术,应对数字化的挑战,帮助社会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
当前在中国,数字化转型处在非常好的时间点上。从数字技术和人才供给来看,数字化转型基础条件具备。
首先在联接方面,我们有全球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宽带网络。同时,中国近几年在云计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超算中心的大力投资,使我国的算力网络规模也达到了全球第二。
除了数字基础设施,我们也看到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中国的普及率已经大幅提升,过半的企业在使用云服务,AI的使用率也接近50%。
更重要的是人才的供给。中国每年有超过300万理工科高校毕业生,为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供了丰富的人才保障。
有技术,有能力,这些正推进中国进入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释放数字生产力正当时。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各行各业已经开始积极地进行数字化的尝试。
在金融行业,银行可以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把小额贷款的审批时间从一周缩短到“秒批”。这不仅大幅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也让中小企业贷款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用技术的手段帮助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既有商业价值,也有社会意义。
在煤矿,利用5G实现远程操控,让煤矿工人从井下走到井上,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实现远程采煤作业,大大改善了工作环境,同时,提高了整个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在农田,通过5G使能的无人机巡田,加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大幅减少农药使用量,让农作物更环保、更安全。
以上只是千行百业数字化的一些缩影,我们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成功的应用一定可以在各行各业得到迅速复制,形成千行百业拥抱数字化的明确趋势。
我认为对于中国大多数企业来说,数字化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我们要回答的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样做,怎么才能做得好。我们也看到,大家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 ,也面临一些共性的挑战。
首先是技术选择难,企业想解决的问题很明确,场景也很复杂,但是在特定场景下该选择什么技术最合适?比如在港口,要实现岸桥的远程操控,是选择5G、WiFi,还是光纤?哪种更适合业务需要?找不准,不好选。
即便技术选好了,要用好这些技术,也常常受限于技术能力和资源约束,面临着成本高、周期长等困难。
最后,我想特别强调一下人才的问题。由于数字技术变化非常快,企业人才往往懂行业但不懂技术,即使对于原有的技术人才来说,也面临着知识更新慢的挑战。企业极其缺乏既懂行业生产实践,又懂最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华为在过去的多年里,也一直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经验,也有教训。因此,我们对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困难,也是感同身受的。
在当下这个阶段,华为作为ICT技术的提供者,怎样帮助客户走好数字化之路?我认为,我们需要聚焦解决几个关键问题:第一个是帮助客户“选好技术、用好技术”;第二个是“上好云、用好云”;第三是与各方合作,积极培养数字化人才。
要让技术不难选不难用,现阶段我们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在产品层面,我们打造适配场景、简单易用的产品组合,让客户获取技术更便捷;二是在运作模式上,我们成立军团组织,联合伙伴,建立面向行业的技术架构,打造场景化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我们要理解客户最需要的是什么。在行业数字化中,我们看到,客户面对不同的场景和问题,往往需要容易选、容易用、容易维护的产品组合方案。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在原有产品研发的基础上,向前多走一步,提前做好多产品的预集成、预验证,形成更匹配场景的、预制化的产品组合方案,这样就可以降低客户产品选择和方案设计难度,帮助客户更快、更好地建设数字基础设施。
今年,我们已经面向金融、教育、医疗、能源等行业,推出了40多个产品组合方案,比如园区智慧安防、极简办公网等,覆盖数据中心、园区、数字站点、广域网络等场景,基本上可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中90%的数字基础设施需求。
特别地,广大的中小企业也有强烈的数字化需求,希望能快速部署业务,并远程维护。针对中小企业,我们推出了一系列小而美的场景化方案,目前已有70多个上市, 覆盖了从办公到生产的大部分场景,例如数字化办公、全无线生产等,未来还有30多个方案即将上市。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中小企业更便捷地获取数字技术。
同时,我们还打造了一站式的数字化平台,如华为亿企飞APP。客户和伙伴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获取丰富的产品库、方案库、案例库等资源,以便更好地使用数字化产品和方案。
简而言之,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些努力,将简单留给客户,复杂留给自己,让技术不难选不难用。
为了帮助企业选好技术、用好技术,另一个关键措施就是成立军团。自去年底,我们已面向煤矿、港口、电力等多个行业成立了多个军团组织。军团是专业化队伍,一方面,对内拉通端到端的资源,包括研发、销售、交付、服务等,以便深入理解行业的生产实践和行业知识,打造适配场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对外联合更多的解决方案伙伴,把华为和伙伴的能力整合在一起,形成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效果。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个煤矿行业的例子。当煤矿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的时候,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设备互联互通难,数据取不出,流不通。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把宽带网络部署到了井下。5G、F5G全光连接及IPv6+技术的低时延、高可靠等特性,可满足如视频回传、远程控制等多场景需求。比如,5G设备提供了1Gbps以上的上行带宽,可将100多路高清摄像头的数据实时回传到井上,满足了远程控制的需要。同时,我们也将5G通用设备做了特殊的适配,满足井下作业的防爆要求。
光有网络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把设备连进来。但是,井下设备种类繁多,标准也不统一,无法连通。为了应对这个挑战,去年9月份,华为煤矿军团与国家能源集团联合了30多个伙伴,用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基于鸿蒙操作系统开发了矿鸿操作系统,这是矿山领域首个物联网操作系统。
除了煤矿军团,我们在电力、港口、公路、机场、轨道等行业的军团,类似的进展也越来越多。在这里,不只是华为在努力,我们还携手1800多家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围绕场景联合创新,为客户打造场景化解决方案,并根据客户需要提供咨询、应用集成等服务,让客户选技术、用技术的难度大大降低。
过去几年,云服务在中国企业的普及率大幅提升,目前,已有过半的企业使用云服务,企业上云已经是一个非常确定的趋势。
在当前阶段,很多企业更多地是利用云的基础设施服务,来获取弹性的计算资源。然而,云已经发展出了新能力,我们认为云服务的下一跳,是从“上好云”到“用好云”,即在云上获得业界最新的技术,在云上沉淀和复制经验,从而把企业数字化底座建立在云上。
为了让企业实现从“上好云”到“用好云”的升级,华为云提出了“一切皆服务”的理念。我们把AI、软件开发、数据治理和数字内容生产等最新技术,以及集成开发工具,都开放在云上,企业可以随取随用,同时,我们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帮助企业用好这些技术和能力。
我们还将华为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和全球伙伴在各行各业的优秀实践,沉淀为可以被调取的aPaaS服务,比如智慧供热、数字政务等服务。企业可以通过调用云上已有的行业优秀经验,快速形成自己的应用,无需从零开始。
除此之外,华为云通过集成伙伴开发的大量应用,还提供开箱即用的应用服务,帮助企业快速开展业务。如企业从开通网站到协同办公,都可以一站式获取服务。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个案例,看一下港口如何用好云的能力,在云上快速开发AI应用。
对于港口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如果能让人、港机设备、车、船、货整体高效调度,就可降低船舶的停港时间,进而提升港口的核心竞争力。在天津港这个吞吐量为2,000万箱的港口,这意味着要考虑千万级的变量和约束条件。
传统方式靠人工做计划,要24小时,且无法达到全局最优。现在,天津港引入了港口智能计划系统,将作业计划耗时从24小时缩短到10分钟。不仅时间缩短了,计划的质量也提升了,可应对台风天气、设备故障等突发变化。
智能计划效果是很显著的,船舶在港的时间节省了7%,同时,由于码头装卸效率提升,一个吞吐量300万标箱的码头,每年可增收2900万。天津港共有5个集装箱码头,未来的增效空间非常可观。
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的是,由于使用了华为云上的资源,包括AI求解器开发环境和集成工具等,只用了4周时间就完成了AI应用开发。相比之下,如果用传统方式,需要购置设备、搭建环境、采集数据,再启动算法开发,至少要花费3-6个月时间。这是一个极大的改进,也正体现了企业用好云的价值。
华为全方位支持客户用好云,将技术、经验和应用开放在云上,帮助更多企业利用好云的新能力,实现从“上好云”到“用好云”的跨越。
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数字人才需求激增。虽然我们每年有大量的理工科毕业生,但供给的缺口仍然巨大。我们预计,到2025年ICT人才缺口将超过2,000万人。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人才非常稀缺,伴随技术融入场景,兼具ICT技能和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最为紧缺。
面对这样的挑战,华为正和大家一起积极行动。一方面,我们携手院校培养ICT人才。通过与教育部联合发起的“智能基座”项目,与全国72所高校合作,预计5年培养出300万计算产业人才,助力产业持续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也为企业自身人才培养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面向管理者提供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组织、流程、人才等全面赋能;面向业务人员及ICT技术专家,提供ICT技术和应用实践的培训,培养懂技术的业务人才。目前,华为数字化人才发展服务已经覆盖企业客户1200多家,累计为企业培养数字化人才近5万人。
我们知道,人才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希望政府、企业、院校携手推进数字人才培养,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充沛的人才供给。
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华为愿与客户和伙伴一起,坚持开放、创新、合作,携手推进数字化进程,释放数字生产力,共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章转自华为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