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学-评-测-练-管一体化”,推动新型人才培养

举报
灰灰哒 发表于 2022/11/08 09:26:18 2022/11/08
【摘要】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产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持续提高,加强校企间的连接与合作,通过产教融合、教育数字化等创新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具备工程复合能力的优质人才蓄水池,成为教育改革的“新路径”。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产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持续提高,加强校企间的连接与合作,通过产教融合、教育数字化等创新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具备工程复合能力的优质人才蓄水池,成为教育改革的“新路径”。

24.jpg

然而,如何加强此类合作,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提升专业内涵建设?如何才能更顺利地达到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这是企业与高校面临的共同挑战。

青软集团来支招

以学习者为中心,打造全新教育生态

华为云联合青软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软集团”)共同推出了联营解决方案——U+新工科智慧云平台。

该平台由青软集团自主研发,对接华为云软件开发生产线DevCloud,引入行业标准和企业真实项目案例。

通过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形成教、学、管、评、测、练等育人场景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实施,深度贯穿本专科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为高校提供「内容+平台+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的全新教育生态。

场景一:智慧云教学平台

Q:学生学习进度无法实时把控?老师繁琐工作缠身?

在理论课的授课中,U+新工科智慧云平台提供了完整的课程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案、课件、作业、实验等。

  • 教学大纲:除课程的基本信息外,部分教学大纲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对毕业要求进行了指标点拆分,使其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相对应,实现以OBE理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

1.png

  • 课件:课件部分配备了PPT和视频,上课前老师可以提前将资源分享给学生,方便预习课程内容。平台支持查看学生的自学进度,掌握学习过程,日常和考试成绩一目了然。
  • 作业:老师可以调用习题库的习题,在平台上给学生布置作业。平台支持选择题、判断题、编程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多种题型。针对学生提交的客观题,平台可以自动评判,极大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

2.png

另外,编程题系统支持在线编译,可以根据设定的测试用例对学生提交的代码进行自动评判。

  • 实验 :通过U+平台,系统通过智能化算法对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做对比查重,给出重合率较高的学生名单,这样老师给学生打分时,可实现有据可依。

3.png

场景二:工程实践平台

Q:实训缺乏企业真实案例?实训结果无法量化?

为了学生在毕业进入企业后,能够快速上手企业项目、适应企业的开发模式。U+新工科智慧云平台拥有丰富的企业真实项目案例资源,能够让学生在参与产业级项目的过程中,积累实战经验,体验项目的全流程开发与实践。

U+新工科智慧云平台深度嵌入了华为云软件开发生产线DevCloud云端一站式的DevOps平台,借助该平台的支撑,学生可以在线完成项目规划、代码托管、代码检查与测试、构建、部署、发布等企业级开发流程。

4.png

学生登录平台后,可以参考企业中项目组的形式组建团队,获取不同的团队角色。每个小组的代码仓库统计数据、代码提交情况,乃至每个人的贡献度和代码提交时间等信息,都清晰准确地呈现在了老师面前。

场景三:智能考试平台

Q:遇到编程题,还要费事费力地手工批阅?

U+新工科智慧云平台提供一套智能考试平台,可以一键调用习题库进行在线组卷。平台支持批阅试卷成绩统计导出,包含试题、答案、学生答题情况的完整试卷,试卷分析更快捷。

场景四:专业认证辅助平台

Q:不熟悉认证流程及要求?还在为达成专业的「说」「做」「证」一致化而困扰?

老师可以选择开启「工程教育认证」功能,进行培养方案和标准课程的关联,关联完成后,平台将自动抽取教学过程数据,包括作业、实验、考试等。

平台可以提供有依据、可举证的认证材料,快速完成课程指标达成度以及毕业要求达成度的分析,帮助老师摆脱低价值的重复性的计算劳动。平台还可结合权威专家及案例模板生成持续改进报告,真正实现自评工作系统化。

此外,华为云及青软集团拥有多名工程教育认证企业专家,在工程教育认证方面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通过智能平台与认证专家服务相结合,助力高校完成工程教育认证工作。

123.jpg

在未来,青软集团将继续携手华为云,在技术上深入钻研,形成更多符合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并上架到华为云云商店,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推动产教融合创新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

0/1000
抱歉,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暂不支持该操作

全部回复

上滑加载中

设置昵称

在此一键设置昵称,即可参与社区互动!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

*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