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OSI:互联网法律上的国际标准
TCP/IP Suite:现在因特网实际上用的国际标准。
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s):数据交换遵守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OSI(7层)

程序开发人员需考虑的问题
应用层:能够产生网络流量、和用户进行交互的应用程序。
eg:QQ、微信属于应用层;
Win10自带记事本不属于应用层。
表示层:由开发人员负责;是否要加密、压缩、使用ASCII还是二进制。
会话层:服务和客户端建立的会话。
eg:查木马: netstart -nb

网络工程师需考虑的问题
传输层:提供可靠传输(建立会话)、不可靠传输(不建立会话)、流量控制等功能。
网络层:IP地址编址、选择最佳路径。
数据链路层:规定数据如何封装、添加物理层地址MAC。
已经规定好的标准,照着这个标准做就行了
物理层:规定了电压、接口标准。
要有分层的思想解决问题。
网络排错:
从底层往高层逐一排查。
网络安全和OSI参考模型的关系
物理层安全:提供给了别人接入自己网络的途径。
数据链路层安全:ADSL、宽带连接:拨号账号密码、WIFI密码都属于数据链路层安全。(邮箱账号密码属于应用层)
网络层安全:在网络上设置一下,在A网段可以出去,B网段不可以出去。
应用层安全:SQL注入漏洞、上传漏洞(有的网站不做上传文件类型限制,PHP可以直接控制网站、删除账户)
TCP/IP协议(4层)



五层协议对应的数据单元





最初的定义:
局域网:例如交换机将几个教室连接起来。
广域网:例如北京网络和上海网络连接起来。
城域网:覆盖一个城市的网络。
个人区域网:自己用交换机把两台电脑连起来。
现在新的理解(不单从网络覆盖范围上区分广域网/局域网,主要看应用了什么技术):
使用了广域网技术的网络(即使离得近)就是广域网;
使用了局域网技术的网络(即使离得远)就是局域网。
局域网一般不超过100米
例子:

虽然两家人离得近,但是若通过ADSL传输文件,那就是广域网。
如果通过一根网线或者WIFI传输文件,那就是局域网。
区别:
局域网:自己购买设备,自己维护; 带宽固定(100M或1000M);距离100米。
广域网:花钱买服务,坏了电话叫工作人员来修;花钱买带宽(越贵越高)。
使用者
公用网
专用网


【声明】本内容来自华为云开发者社区博主,不代表华为云及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的观点和立场。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华为云社区)、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举报邮箱:
cloudbbs@huaweicloud.com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