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高斯Gauss数据库介绍【玩转华为云】
数据,对我们的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据(data)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计算机系统数据经常被誉为工业社会的“石油”。
在数据和数据库往往是分不开的,而在这方面,华为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一、什么是高斯数据库
在以往我学习的数据库,比如Mysql,Redis,在我的理解里,他们是两种不同的产品,一个是关系型数据库,一个是非关系型数据库。
而华为云的Gauss数据库又是他们中哪一种呢?都不是,高斯数据库不是指某个特定的产品,而是一系列产品的统称。
可以看出,GaussDB的使用范围非常广,GaussDB能胜任其他数据库的使用场景,甚至做到更好。
#二、高斯数据的特点
- 高兼容
GaussDB 的使用方法和其他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很多都是相同的,使用GaussDB无需去修改原来的代码,百分之百兼容。 - 低成本
基于分布式 x86 架构,客户硬件投资成本低。支持标准的 SQL92、SQL99、SQL2003 规范,支持客户应用系统平滑迁移 - 无损弹性伸缩
根据业务量弹性的去配置数据库,数据之间的迁移无损耗。 - 高可用
计算节点无状态,故障节点自动接管。存储池支持跨AZ部署。 - 高可靠
硬件级高可靠:磁盘 Raid、交换机堆叠及网卡 bond、不间断电源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软件级高可靠:集群 CM、CN、GTM、DN 实例全方位 HA。数据存储安全可靠:在安全认证的基础上,支持数据在数据库内的加密存储,防止三方人员绕过数据库认证机制直接读取数据文件中的数据。
三、GaussDB的购买与连接
对于GaussDB系列的产品,我们可以免费去领取一个月的GaussDB For Redis,体验一下。
购买产品后,可以在控制台找到刚刚购买的产品
怎么去连接GaussDB呢?一般常用的连接方式有三种。
- 控制台连接
无需使用IP地址,通过控制台即可登录实例。
- 公网IP连接
给GuassDb配置公网ip,之后就可以之间连接公网IP进行连接,
客户端连接时,使用的是redis的cli的客户端,命令如下:
./redis-cli -h gaussdbforredis.com -p 8635 -a <DB_PWD> - 内网IP连接
当应用部署在弹性云服务器上,且该弹性云服务器与数据库实例处于同一区域、同一VPC内时,建议使用内网IP通过弹性云服务器连接数据库实例。
四、GaussDB For Redis对比开源Redis的优势
在第三步使用了GaussDB后,发现GuassDB很多客户端命令其实都是和Redis很相似的,体现了GaussDB对Redis的兼容性非常好,那除了使用方面,二者还有什么优势呢?
- 业务场景
GaussDB: 数据量小场景,GaussDB(for Redis)提供更低成本。数据量大场景,开源Redis难以胜任,GaussDB(for Redis)完美驾驭。
Redis: 往往只能用于数据量小、数据有效期短的业务。 - 成本
GaussDB: GaussDB(for Redis)支持全量数据落盘,采用GaussDB基础组件服务,拥有极大价格优势。
Redis: 开源Redis的全部数据保存在纯内存介质中,且自身Fork机制导致内存使用率低,硬件成本高。 - 最大容量
GaussDB:GaussDB(for Redis)采用存算分离架构,使得存储资源自由扩容的同时计算层资源也可以同步弹性伸缩,性能有保障。
Redis: 如果开源Redis集群持续增加数据量,一方面会导致硬件成本突增,另一方面其内部Gossip集群管理效率也将变得极低。 - 容量利用率
GaussDB:100%,GaussDB(for Redis)采用纯自研架构,不受Fork问题影响,用户购买的持久化存储空间几乎全部可用。
Redis:<50%,开源Redis受独Fork机制影响,在快照、主从复制、AOF重写期间,如遇业务高峰,理论上内存可增长一倍。因此,内存使用率控制在50%以内,才能确保安全。 - 抗写能力
GaussDB:强,GaussDB(for Redis)支持多节点同时写入,且采用多线程架构,吞吐轻松翻倍。
Redis:弱,开源Redis集群中仅主节点可写,且属于单线程架构,业务高峰有OOM宕机风险。 - 负载均衡
GaussDB:支持,细粒度数据分片,节点间实现动态负载均衡。
Redis:不支持,开源Redis需要依赖第三方组件。
综上所述,GuassDB对比Redis,在很多方面都有极大的优势。
五、总结
在曾经学习做项目的过程中,开源Redis往往都是NoSql的首选,但NoSql并不只有Redis,GaussDB作为华为云自研产品,对比Redis也有诸多优势,应该尝试去接触这样的新技术,运用到项目中。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